(四十六)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
        1946年以前,丰南大部分地区归丰润所属。当时,丰润县有两大土豪,一是北夏庄(在丰润北部)的“山大王”何荣光,一是老铺村的“海大王”李连溪。李连溪曾当过河南济源县令,他依仗权势,跑马为边,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霸占良田2.84万亩,草泊2.7万亩,方圆几十里都是他的佃户村。此外,还设有分粮庄子13处,有当铺、烧锅、钱庄、银行、商号等28处,雇长工250名,丫环、老妈子20余名,管家、掌柜、护院、打手几十名。
        另一个地主庄园就是稻地镇的耿家。据传耿兆隆开始以开店为生,清同治年间南皮县张之万,曾来稻地游学,因病困于耿家店,由于耿兆隆的救助才转危为安,因此与耿兆隆结为金兰之好,后来张之万中了状元,并当了吏部尚书。张之万不忘恩情向朝廷奏请,恩赐耿兆隆四品官衔,并准许在祖基立双旗杆。从此,耿家发迹,最盛时号称拥有土地千顷,铁匠庄、侉子庄、杨贵庄及南孙庄一带的许多村庄都是他的佃户村。
        不论老铺李家,还是稻地耿家,每年秋季都要派人去收租。所有佃户,打下粮食,都要运到场上,按产量“四六”分粮,租方得六。可是收租时佃户还要摊“更粮”(护秋工资折粮)、“脚粮”(运费折粮)、“纸墨”(公杂费折粮)、秸秆(柴草折粮)经这样的七折八扣,佃户所剩不足四成,可见当时剥削的残酷,佃户村中还有全佣户村,所谓全佃户村就是不光土地,连房屋都为是庄主所有。如杨贵庄就是耿家的全佃户村,佃农除一些简单生产工具外,一无所有。每年自秋末到春节,是耿家佃户交粮的季节,人担车载,从稻地到夸子庄二十来里,车水马龙,喧喧满路,至今老人们记忆犹新。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