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丰南出过一些高官,营造了豪宅大院如安机寨的兵部尚书高第的“高经略府”、韩家博乐武榜眼韩积善的“榜眼府”、董各庄台湾总兵董果的“总戎府”一定都很豪华气派,因资料不足,无法详述,仅将近代最有名的田家、王家豪宅大院简要介绍如下:
稻地——田家大院
系稻地被称“田二人”的田辅亭所建。田辅亭清末民初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连阎锡山、商震(均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称他为老师。“中华民国”十年前后他曾任过安徽财政厅、民政厅秘书长、江苏督军公署北京办事处主任。1930年以后他脱离官场,回稻地老家,建豪宅一所,有300余间,占地30余亩,这就是有名的“田家大院”。建筑特别豪华,尤其是那一五间大厅的四合院,非常精美,厅前东西各三间厢房中央为一天井。大厅前出廊后出厦,廊前有六棵直径二尺来来粗的红色杉木大立柱,大厅跨度为2.4丈,厅中后半部有两个楠木隔扇,雕有郑板桥的画竹,可容百人。后来归稻地中学(今一中),是学校的会议室,百十名教师在这里开会,还宽宽绰绰。大厅东西两边各一住室,室内有夹皮墙,墙上安有一门,遇有特殊情况,开墙门可入夹皮墙,沿夹皮墙可人地道,地道通大院的炮楼、后花园。整个建筑全是青砖到顶,三行压面、两行磉石磨砖对缝,石灰灌浆。那时,田家大院就有了机井,有了暖气,不仅是全丰南第一家,就是唐山也不多见,可惜是1976年“七·二八”大地震全部震毁。新中国成立后,“田家大院”改成了中学,即今丰南一中。
胥各庄——王家大院
清末民初,胥名庄镇已很繁华,主要分为四大家族,即张、王、刘、赵。南部势力属张家,因为有张举人为后台,北部势力属刘家(乡绅刘玉龙)。东西两部俱为王姓把持。王姓又分东王、西王。东王是王小台之父王廷弼(王廷弼曾兴办王氏义学),西王即为“三槐堂”户主王镇中,王家在胥、河两镇开设不少买卖,凡属“復”字号均为王家,如胥各庄渡顺涌大烧锅,復顺和钱庄、河头復顺兴、復生庆货栈等,还有大生堂药铺。
王镇中有六子(喆、赫、珏、牲、林、兢)其二子王赫、号赤峰,他不仅经商,还当了镇长,与官、警、军均有勾结,欺压百姓。他嗜财如命,贪得无厌,竟然以欺诈的手段廉价霸占了其族叔东王(王小台)的祖宅,即王家大院。该院是胥、河两镇最豪华的建筑,达300余间,仅五间一明大厅就三个,大院东西宽百余米,南北长200余米。新中国成立后王家大院改为县委党校,可容纳三四百人,文革期间,全县所有中学教师300余人集中在那里办学习班,还住不满,可见王家大院的规模气派。此院毁于1976年地震,现广播电视局发射塔那个院就是王家大院遗址,其宏大规模仍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