耪三遍
         庄稼不论高秆矮秆,出苗后都要锄耨,以除草、松土、 培背、保墙。禾苗由小到大,耪地的活计一直前脚赶后脚。
高粱、谷子长到三四寸,玉米长到四五寸高时,下锄 精头遍。此时正值风清日朗的初夏,人们头顶草帽,踩着垄 背,弓着腰身,一锄一锄地向前耪,步幅均匀,从容不迫。 这时候天干物燥,雨水尚少,切破土壤表皮,可保持深层水 分。锄过的土地草净土新,小苗精神,田野焕然一新。
        耪过头遍地,就要间苗(也叫募苗)定苗了。高粱沟播,下种密,先要间一次,拔掉过密的苗,长到四五寸高再定苗。高粱定苗不再用手薅,而是用锄板去锄。锄头左勾外挑,按株距留下一株健苗,余下的碰到锄板就刷刷地摇晃着倒下。成手定苗,株距几乎一致,绝无疏密跳跃,令人叹为观止。玉米按境播种,株距已定,每埼薄去多余,只留一株即可。薄苗的活计,多是妇女去做,这也许是“薅”字草字头之下,有个“女”旁的缘故。不过成垄成垄地蹲着瓣苗,腿不得伸,腰不得直,一天下来,腰腿酸疼,回想起来,也令人生畏。
         耪二遍时,小苗已是尺把高了,庄稼的绿色已然复垄,远望近瞧,绿色盈野,真乃“四海无闲田” 了。这时节,雨水渐多,耪地主要是培土防倒伏兼及锄草。耨二遍地又是一番工夫。先从外手下锄,培上外珑的土;再从里手深搂一锄,培上里珑的土;最后在苗间里搂外撩两锄,一步四锄就培上了三棵苗的土。耕过二遍,施过肥,再赶上一场雨,小苗就窜着往上长。微风起处,绿叶飘摇,到了庄稼地里最好看的时候,也到 了庄稼人最辛苦的时候。
         高粱玉米长到一人来高时,就要務三遍了。这时青纱帐 起,遍野庄稼已遮住远近村庄。这次锄耪,要逐棵培上隆起的 土堆,防止倒伏。即使如此,急风暴雨之时,庄稼也时时刮倒 或被拦腰折断。務三遍时候,天已入伏,正值盛夏,庄稼地里 密不透风,钻进没人深的庄稼棵里,还未伸锄就先岀汗了。将 地的人们就像在密密的森林里,非到近前,彼此都看不到对 方,只听锄板前搂后锄的“喳喳”声和庄稼叶子簌簌响。耨到 地头,抹把汗,若是正巧头顶飘过一朵云来,或是刮过一阵 风,那是糖地人最惬意的时候了。
         有个故事说,夏天正热时候,阎王爷差小鬼到人间去 捉喊“舒坦”的人。小鬼先到一豪富之家,见老财主手摇 鹅毛扇啃着西瓜,正一劲喊热,看去焦躁得很。小鬼又到 一家绸缎庄,正拨打算盘的胖掌柜抹一把汗嘟嚷一句:“这 鬼天气!”小鬼来到田间,正好一个锄地的人从高粱地里钻 出来,拄着锄头抬头望天,一阵凉风吹来,连连说道:“好 凉风,真舒坦!”小鬼闻听,上前一把拽住他说:“就是你 了! ”旧时许多笑话都是拿庄稼人开涮的,但从这则故事 中,也可体味到庄稼人的朴实。盛夏煥热,劳作间隙,庄稼人 需要的仅是一缕清风而已。甚至就连这缕风也舍不得享用,锄 到地头,歇口气,卷上一支喇叭筒,狠狠吸上几口,抬头望望 日头,又一头钻进暑气蒸人的庄稼棵里。
         耪完三遍,大田农活告一段落,天气越来越热,庄稼人 开始歇伏了。这时庄稼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好像一夜之间,高 粱就吐了穗,玉米就甩出花红线,田野里到处弥漫着青草和庄 稼的气息。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