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锡九
韩经武
        革命先辈李锡九是我父亲韩子木的老战友、老同志。他们情 投意合,在革命的征途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结为莫逆之交。
        我第一次见到李锡九老伯还是在1917年。那时,我父韩子 木住在天津,任顺直省议会议员。我在天津觉民小学读一年级。 一天,锡九老伯来我家拜访,父亲热情地接待了他。他们谈古说 今,嘲讽时弊。我在一旁听着,觉着新鲜,但并不懂其中深意。 有时老伯爱抚地问我上学没有?上几年级?并特意嘱咐我说L要 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和你父亲一样,为国为民,多做好事。”
        1918年,我又认识了江注源老伯和朝鲜族的金大叔(忘了名 字)。李老伯、江老伯和金大叔,常到我家。他们一来,父亲就领 他们进入小客厅,一谈就是很长时间。有时我也不自觉地进去打 扰他们一下,父亲拿出特意给我买的一支小喇叭,哄我到门外去 玩。并告诉我,要是有不熟识的人进来,就使劲地吹小喇叭。我不 解其意,晚上就问父亲。父亲说,他们几人正在研究问题,不愿 意让有些人看见。父亲又说:“比如王兼詰副议长,也常到我们家 里来。他是反对我们这样做的。他要是来,你一吹,我们就散 了,他进来什么也看不见。”啊,原来如此!我家小客厅有个偏门 通向我母亲住的内室。我一吹,他们便可以很快闪进内室。后 来,父亲告诉我,这就叫做"放哨。放哨可要机敏和勇敢。李老 伯曾经说我是个很好、很好的小哨兵!以后放哨我就更认真了。
        1917年至1920年,我家在津三次迁居,李老伯总是我家常 客。有时他还送我们一些食品。在我们的印象中,他就是我们的 亲戚和长辈,在他身上丝毫没有当时官场中大人物的官僚习 气。
        1919年,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震撼了全国。邻近北 京的天津,也迅速掀起反帝反封建高潮。老师也曾领着我们小学生 游行示威。我亲耳听到高年级学生在闹市区发表激昂慷慨的演 说,并亲眼看到“跪哭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身穿白布孝袍,手 拿哭丧棒,一片一片地脆在出售日本货的商店门口,哭叫着劝说 商号老板和店员,要爱我们的国家,不要再卖日货。轰轰烈烈的 爱国运动,遭到以警察厅长杨以德和省长曹锐的嫉恨和反对。他 们竟出动军警镇压爱国青年和爱国人士,致使许多爱国者身陷囹 圄。1920年1月下旬,反动当局陆续逮捕了各县代表马千里、 马骏等和检查日货的青年学生20余人。1月29日又逮捕了向省 长交涉的学生代表周恩来、于方舟、郭隆真和张若茗等4人,并 驱赶、、欧打请愿示威的群众。京、.津和各地许多报刊都及时报道 了群众爱国运动的情况,刊登支持天津爱国同胞的舆论,尖锐抨 击反动当局的倒行逆施。
        当时的省会议员,对于学生爱国运动,意见是分歧的。少数 议员主张镇压,多数则主张上书省长曹锐,要求早日释放爱国青 年和无辜群众。为此,两派议员进行了多次激烈辩论。这一时 期,我父亲和李老伯、江老伯、金大叔经常接触,交换对学生运 动的看法。这时我家搬到天津公园后边进步里1号,我家客厅仍 是他们会面的场所。他们决心多方营救爱国学生,并做了具体分 工。我父亲在他们的支持下,争取到了绝大多数议员,并起草了 给曹锐的上书文稿,在议会当场宣读。边守靖(杰卿)副议长听 后立即表态说:“子木,对你们的主张,我表赞同,签名算我一 个! ”随即带头签了字。边和曹馄是亲戚,议员们就推举边把上书 交曹。他对曹锐说:“逮捕学生可不行了,引起议会公愤,群起而 攻,如何是好!再不释放被捕的人,要出大事! ”曹锐无法,只好 把狱中的学生和各界代表释放了。为了顾全面子,当然也走了法 律判决的过场。
        这场斗争胜利之后,李老伯到我家,对斗争取得胜利表示高 兴。对于省议会,老伯感慨地说:“看来省议会内,还是好人多, 坏人少。象王副议长(指王兼詰)那样的人,他的一生成就,恐 怕顶多是多拴几挂大车(意思是置田产、买牲口)罢了。”说话 间,显出极端蔑视之意。上书签字的那次会上,王副议长自知必 陷孤立,借故没有到会。
        1923年,曹保为了贿选总统,在天津成立了专为其筹集贿 选经费的特务机构。答应投他一票的议员,每人可得五千银元。 李锡九老伯在议会举足轻重,影响甚大,曹便用高价收买。但 不敢公开岀面,特意托马老伯说项,只要李老伯答应投他一票, 情愿给两万银元。李锡九老伯义愤填膺,当场拒绝了这宗政治交 易。对这种卑鄙肮脏的行为,进行了毫不调和的斗争。
        当然,接受曹馄贿款的颇不乏人。其中一个就是保定育德中 学学监张继武。他接受了贿款,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并大肆宣 扬。一次,他在李老伯的哥哥李俊声家恬不知耻地说”两个字五 千块钱,真他妈的便宜! ”这天李俊声家宾客很多,有一个常道张 继武叫骂的小官僚,自称国民党左派的人物(忘了名字)也在 座。他认为到了反骂泄愤的时刻,便一口 一个“猪仔议员”地叫 骂起来。张继武恼羞成怒,大叫/老子的五千元,没拿到家去盖 房买地,完全捐给学校了。我在选票上写曹馄二字,纯粹是为我 们学校着想。”他随手抓起一只茶碗,打在小官僚身上。张还大 骂、你再骂,我就揍你已众人群起劝阻,终于不欢而散。
        1920年,李锡九老伯特邀我父亲到北京,安置在农商部当滔 议,月薪百余元。老伯的胞兄李俊声也在农商部,掌管着印章。 他住在北京崇文门标杆胡同9号,我父也借住于此。俊声老伯十 分好客,他家经常高朋满座。李家二位老伯和我父每月薪金共八 百余元,都交给郝夫人,衣食均'由郝夫人安排,人人都感满意。
        二十年代初,李锡九老伯奔赴河南,在胡景翼(笠僧),手下 供职。胡任河南省督军和国民军二军司令。此人同情革命,有进步 思想。他清李老伯当他的高等顾问,兼任省税款局局长。老伯又 邀请我父,为稽察员。他俩经手的稿款,每月不下百万元,都分文 不差地交给胡景翼。胡景翼赞助革命,并在经济上对革命有所援 助。胡每次请客,都让锡九老伯坐首席。当时在胡部工作的还有 我党的几名早期党员,如耿寿柏大叔任他的外交处长。其他人名 均忘记了。
        李锡九老伯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李老伯 拿着李大钊的亲笔信,匆匆赶回饶阳县城,介绍我父参加了中国 共产党。在李锡九老伯的关怀帮助下,我父在知识分子中发展了 一批共产党员,成了饶阳共产党组织的中坚力量。第一个发展的 翟少痴.他十九岁,乡师毕业,小学教员。后又发展了王春辉, 李永昌、刘金五、张来钦,罗云甫、罗介甫等。李锡九老伯和我 父与中共北方局有直接关系,他们把《新青年》、《向导》等刊物 介绍给党员和靑年们阅读,对许多青年影响很大。国民第三军孙岳 进天津后,当了直隶省督办兼省长,他骋请李锡九老伯任他的高 等顾问。那时军阀混战,时局不稳。有一次,侦知军阀李景林的 便衣队,已经潜入天津,准备在省公署搞突然袭击,情况十分紧 迫。后由锡九老伯急见孙岳,请他千万珍重。就在这天晚上,孙 岳遭到军阀袭击。因为事前有所准备,孙岳依靠卫队的机枪保 护,才突出重围而脱险。
        李锡九老伯入党后,即和江浩(江注源)、于方舟等开始筹 建中共顺直省委,并在安平、饶阳发展共产党员,筹建县委。中 共二大以后,他遵照党的决议,坚决护拥孙中山的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推进国共合作的事业。1924年,他和李 大钊、于方舟等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立即 返回天津,建立、领导了国民党宣隶省省党部。同时帮助建立了 安平、饶阳的国民党晏党部。到县辅导,视察工作的除李锡九 外,还有刘格平,江震寰、马增义、辛環田、霍少痴,张兆丰 等。此后,又成立县农民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张作霖征 收讨赤捐的斗争。
        北伐期间,李锡九老伯在武汉国民政府任监察委员兼军事裁 判所所长。胡汉民抓获蒋介石的-个暗探交给李锡九审判。李锡 九和暗探长谈之后,告诉胡汉民说广此人良心未泯,述可争取, 把暗探释放了。大革命失败后,李锡九转入地下活动,不久被 捕,押送到由他负责过的军事裁判所。当晚传审他的人,正是他 曾经放走的那个暗探。那人对李锡九说"你老的事,当局如知 道,势必有性命危险。”李锡九从容不迫地说、既革命就不怕牺 牲! ”那入听后哭了,并说一定要设法把李送走。然后,通知他自 己家里的人,把李锡九送到他家暂住,对外绝对保密。李俊声的 儿子李子光这时也在武汉,得知李锡九被捕的消息,便写信给武 汉方面,才使李锡九获释。这是李锡九一闯鬼门关。
        1926年,李锡九离开武汉,11月12日到天津,即至法租界 义庆里40号探望省委的老同志,不意突被法国宪兵巡捕包围。 宪兵队长似乎认识李锡九,不断地打量他。最后,把他叫到屋外 说广你老是不是有个侄子叫李子光"李锡九随口答应说是,宪兵 队长把他送到门外,对站岗的说:“这老先生走错了门,叫他走 吧! ”这次被捕的同志共15人,均被杀害。其中我认识的有江震 寰和马增义。把他们押赴刑场时,路过直隶省立第一师范门口, 学生们围拢过来,江震寰对学生们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李锡九 这次侥幸脱险,是他二闯鬼门关。
        1928年,饶阳县党组织依靠群众斗争了大劣绅、大贪污犯赵 子祺。因而反动势力怀恨在心,勾结官府,逮捕了我父。我立即 向李锡九老伯和有关亲友通知此事。由于李锡九及时地把我父被 捕情况报告了省委,省委派出地下党员、国民党省党部常委芦大 麻子(忘其名字)到北平多方疏通营救,到1929年春,我父亲 获得释放。
        我父出狱后,留在北京疗养,和李锡九又能经常见面了。一 天,在标杆胡同9号俩人聚谈,当说到党内&左”倾问题时,李 锡九说,有人搞'左'倾暴动,我不赞成。现在南方有个李立三, 我在北方也叫李立三,弄得混淆不清了,请你给我另起一个名字 吧了我父答应了,用右手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写了 “锡九”二 字,老伯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他一直延用李锡九这个名字。
        另有一次,他俩去北平左安门白果树李家花园内,又说起"左幼 倾暴动的事,李老伯对我父说"有些人闹暴动,不看条件,说是 即使有一支枪也要干一支枪的,根本不看后果。我想这长不了, 终究还要改的,现在巳被历史证明,当时李锡九的看法是完全正 确的。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大战半年,双方伤亡30万人,最后因张学良出兵入关,通电拥蒋,阎冯遂告失败。后 来冯到泰山隐居9请李锡九到泰山给他讲《易经》。从此李锡九和 蒋介石的矛盾更尖锐了。
        孙中山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在北平西山碧云寺召开纪念大 会,李锡九参加了大会并发表演说。大意是:究竟谁革命,谁不 革命,就看对总理生前定的三大政策的态度和行动,谁能真诚地 执行三大政策,谁就是革命的),反之,谁不执行,甚至反对,那 他一定是不革命的或是反革命的。李锡九在大庭广众之下,一针 见血地揭露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动嘴脸,使得满座皆惊。那些为蒋 介石抬轿子的人听了,瞠目结舌。这个讲话在报上摘要报道后, 对社会影响很大。
        孙中山在世时,对汪精卫和李锡九都很信任。汪任要职,和 李锡九关系密切。胡汉民三次反蒋,汪精卫和李锡九都支持胡汉 民,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而汪精卫后来却叛变了。李锡九从历 史教训中逐渐清醒过来,认识了汪精卫的本来面目。当汪蒋二次 合作时,李锡九从广州回到北平,一些国民党老人以为他受汪的派 遣,来到北方网罗人材,便大摆宴席,为他接风。在酒宴上,李 锡九直言不讳地说鄭要说我不认识汪精卫,这不是事实,见了面 还可以打个招呼,握握手也没有什么。但是,在政治上,在思想上,我和此人巳分道扬镰了!”给了在座的部分投机人物当头一 棍。
        我父为革命奔走,积劳成疾,左肢瘫痪,卧床不起。李锡九 看到战友倒下,十分焦急。特意给我父从北平同仁堂买活络丹 100丸,再造丸5丸,还把自备的手摇电疗器送给我父使用d在 我父病倒的三年中,李锡九老伯多次来信慰问,并常来我家看 望。那时,我家为了支援革命,家产大部变卖,生活比较困难。 李锡九老伯雪中送炭,在经济上大力接济我家,只在这三年中, 就接济我家上千元。我父去世后,李老伯赶来吊丧,在灵前痛哭 一场。临走,送我母200元,对我兄妹的前途表示关注,愿意抚 养我们,为我们寻找革命出路,为国出力。 .
        解放后,报载李锡九老伯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 年我给他写信,他很快给我回信。深秋时节,我到省会保定特意 拜访了他。他巳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但满面红光,精神奕奕, 还是那样的慈祥,和善。老伯和我谈起现在的工作,生活之后, 话题又转到了他那漫长曲折的生活道路上去。
        老伯1872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任家庄°面对清政府统治 下的腐败、没落的社会,他渴望学习新知识,改造旧社会,复兴 中华。他曾去日本留学。他崇拜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1912 年,他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众议院议员。孙中山为了反对北洋 军阀,1917年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掀起护法运动。李锡九 全力支持孙中山,任非常国会护法委员,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锡九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李大钊指导下,和 于方舟、江浩等在天津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经李大 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早期的中共党员之一。为筹建 中共顺直省委,他在天津和直隶艰苦工作。同时他在河北省国民 党省党部工作,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为迎接北伐大革命,做出了 可贵的贡献。后来他在组织上和共产党中断了关系。但他一心向往 光明,追求进步,与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解放后,他终 于看到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变为现实。
最使李锡九老伯难以忘怀的,是毛主席几次同他的长谈和对 他的教导。早在北大图书馆,李锡九看到年青的毛泽东同志的好 学不倦,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4 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他们都是代表。他感到毛泽东是 一位中国人民可以信赖的人物。大革命失败以后,毛主席创立红 军,建立革命根据地,李老伯多次向朋友们说鄭中国有了救了, 岀了新领袖了疽问他新领袖是谁,他肯定地说L毛泽东疽从此, 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了他生活的一大内容。1937年, 他历尽艰辛,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 作,一些人仍对蒋介石抱有幻想,共产党内也不乏其人。他曾对 毛主席说:“与蒋合作,可要留神!”
        后来,他的女儿李芝光也到延安。到延安后,毛主席接见了 她,尊称她为大姐。还送给她一匹川马,说保育院离延安40里, 又在山区,有匹马骑往来还便利些。并且连饲养员也跟过来了。
        在敦促傅作义和程潜接受我方和平改编方面,李锡九的作用 也是不小的。当年报载131位社会名流动员傅作义接受改编,名 单上的第一名就是李锡九。李锡九和耿寿柏、杜斌丞作为傅的代 表,于1948年底,往返于平山西柏坡和北京之间,商谈和平解 放北平事宜。傅作义嘱咐他们,见了毛主席,给他要个官职。毛 主席说、给他个部长。”
        傅作义接受改编后,毛主席对李锡九说:,老先生,还得辛苦 一趟,到长沙找程潜,要他按兵不动,大军过江以后,他再起 义/程潜听了毛主席的话,在紧急时刻,蒋调动他就不灵了。
        当人民武装巳经把孙殿英团团包围在汤阴之时,李锡九动员 孙殿英起义,孙不听。他的参谋长也劝他认清形势。孙说事关重 大,需要慎重考虑。这个消息很快被蒋介石知道了,蒋介石便派 大员到汤阴,要调李锡九和参谋长去南京。孙殿英对大员说,参 谋长是军官,可以带走;这李老先生是我请来的,没吃军饷,不 能带走。结果,参谋长被带走,死于非命。孙殿英则让李锡九坐 飞机逃往北平。这就是李锡九的三闯鬼门关。后来孙殿英的十万 大军,全部陷入人民军队的包围之中。解放军在俘虏中喊鄭孙大 麻子站出来! ”孙殿英点头哈腰地说,兄弟就是,兄弟就是疽
不论在民族民主革命期间,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 期,李锡九老伯都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工作,为国为民 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建国后,他不顾年事己高,工作、学习 更加勤奋。他的职务很多,如: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河北省人民 政府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 委员等职。他说L共产党不嫌我老、没出息,给我安了这么多头 衔建他认为,党和政府对他全面负责。解放后,朋友送给他的房 子,政府确定给他了。他那时穿的皮袍子也是政府给他做的。他 没有别的奢望,只想为人民多办好事,保持晚节。
        1952年,我因事去秦皇岛,惊悉老伯不幸逝世,我托人送 去挽联,以寄哀思。我送的挽联是:
        革命迪于成,方显英雄本色。
        盖棺而定论,堪称人老心红。
        李老伯逝世后杨秀峰主席送的挽联是:
        “数载同舟长怀盛德以自勉,
        同主冀政留得遗爱在民间了
        党和政府为李锡九举行了隆重肃穆的追悼会。周恩来总理在 百忙中参加了追悼会,亲切慰,问了他的亲属。
(李步庄整理)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