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恩
保定为文化古城,解放前消费人口密集,糕点行业相当发 达。著名的有:四美斋、真素斋、福兰斋、生春阳、稻香村等 户。其所产商品风味不同,各有千秋。而四美斋即为名糕点铺之 一,所产糕点味美适口,造型雅致,深受欢迎。兹概述于后。
一、经营治革
四美斋糕点铺开业于清朝光绪初期,至今巳有百年历史。系 由本市监道(即现在法院街)王家和其他三人合资经营,开设在 保定城内西大街路北,毗邻旧藩台衙门,其原来“四美斋”三字 匾额,乃当时某藩台所书。该店经营品种达五十多种,与福兰斋 相媲美,但制做尤为精细,因而久负盛名。当时有南城福兰斋、 北城四美斋的称誉。据说清光绪庚子以后,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北 京,路经保定,品尝四美斋的糕点后,倍加赞赏,并说、风味不 亚于御膳房所制疽声誉更为之大振。
四美斋的门市陈设,古色古香,与众不同。货架上层层陈列着 木制油漆的扁圆形大捧盒,盒面上绘着奇花异草,松竹梅兰,造 型精巧雅致,色泽古朴,引人注目,具有相当的艺术欣尝价值。 货架下边摆着一行陶瓷坛子,坛口上面是紫红色的漆木盖。柜台 擦的漆黑光亮,清洁美观。柜台里手横排一列抽屉。这许许多多 的捧盒、瓷坛、抽屉都是分类盛装糕点的。既能防止商品风干, 而又保持新鲜清洁。顾客一进门,看不到糕点,买什么现拿什 么。群众常说:“到四美斋好象进了中药铺。”真是不是药铺,胜似 药铺。
四美斋的糕点,不仅为市内人们所欢迎,而且远销于保定地 区各县,特别是易、涼、徐、完、满、唐等地,都乐于购用或作 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至清末民初,屡遭兵燹,元气大伤。原四名股东由于经营困 难,遂把企业转让于会计卢振川继续经营。卢很快就恢复了原 状,并有新的发展。到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时,卢又把四美斋 倒与同行李异尘。李系福兰斋学徒出身,乃糕点行的里手,对经 营本行有丰富的经验,既能融前人之长,又有独到之处,对四美斋的工艺技术、风味特点完全承继下来,并有所改进。因此,李 自接替经营以来,营业兴隆,顾客盈门,从业人数扩大了两倍以上。
一九五六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时,四美斋并入稻香村食品 店。企业当时作股金人民币六千八百元。随着商业网点的调整, 四美斋的名牌糕点以致断档至今。原四美斋经理李异尘改任保定 市第二食品厂供销科科长。
二、四美斋传统的工艺技术
四美斋的糕点,能够打开销路,成为名牌,吸引着广大顾客 的赏识,是与创业入的苦心筹划,钻研技术有着密切联系的。据 说,早在百年前四美斋开业之先,主人就作过社会调查工作,对 糕点销路情况,群众爱好等都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分析。了解到保 定地区多数人向往南味,部分人欢迎北味。为了适应群众的不同 要求,采取了南北兼容并蓄的制做方法:一方面从南方苏州清来 一位做南味糕点名师;另方面,又从本地物色了一位技术精湛的北味师傅。使两位师傅通力合作,扬长避短,在操作上精益求 精。这样一来,不但产品花色品种多,质量高,味道美,更重要 的是能够满足广大顾客的不同胃口。因此,开业不久,就打开了 销路,压倒了同业各户,成为保定名牌产品之一。
四美斋的糕点,所以成为名牌,是与它的工艺技术、配方投 料、操作规程分不开的。在制做方法上有以下特点:
1.料选认真,一丝不苟。糕点的主要原料是糖、面粉,油、 蛋、果料。选料标准严格,糖必甘蔗所制棉白,棉赤,蜜必蜂 蜜,面必精粉,油必好油,蛋必鲜蛋,各种果料亦必择其最优 者。
2,精工细做,下料谨严,保证质量。四美斋从来是按季节 生产不同品种的糕点,以适应社会需要。对每一品种必须依照配 方标准,在专人指导监督下进行制做。例如:做一料枣泥或豆 沙,需要三个整工,丝毫不能减工减料,其成品经年不会变质。 据传某年中秋节,因业务繁忙有一屉月饼被压在空屉之下,翌年 取出后仍不失原来风味。
四美斋所产糕点,尤以八宝槽糕、姑苏八件、什锦南糖,云 片糕、萨其马,蓼花,芙蓉糕、玫瑰饼、芝麻细酥等品种为最著 名。上述品种自一九五八年断档以来,其中如什锦南糖、玫瑰 饼、云片糕等,至今尚未恢复,市场上仍是空白。究其原因,据 说是制做费工,成本高,利润小,但消费者颇有烦言。我们呼吁 应早恢复生产,满足广大群众需要。
现在,把四美斋制做糕点的配方和工艺要求摘录几种。
1.云片糕
每50斤成品用料:桃仁4斤、大油2.5斤,青梅1.5斤, 红丝0.5斤,瓜子仁0.3斤,桂花0.5斤,白糖21斤,江米28 斤。
操作过程时间:18个小时。
制法:江米过筛后,以温水淘洗晾干放置盆内,加水少许滋 润一下,倒入锅内搅拌,用火炒至略有黄色取出磨成粗细面。用 糖浆、白糖、大油和其它几种果料与江米面混合一起上火熬糕, 糕成后倒在木案上先切成条,然后把条切成片即成。
2.芝麻细酥
每50斤成品用料:白糖21斤,芝麻16.5斤.面粉6.5斤, 桂花0.5斤,大油9斤。
制法:先将芝麻用火炒,炒至稍有黄色出锅晾透,用辗子轧 碎。
再用碎芝麻、白糖、桂花、大油混合一起调拌均匀后,加上 熟面擦匀,用手攒成团,上模子刻。
规格:长方块,色泽黄白,每斤20块,味香脆甜。
此品适合春秋冬三季,因夏季出油,不宜生产。
3.雪花饼
每100斤成品用料:面粉57斤,白糖22斤,花生油2斤, 大油15斤,果料0.5斤,水12斤。
规格:味美香甜,饼面似雪花,底面金黄色。大雪花饼每斤 四块,小雪花饼每斤6块。
制法:
和面。分别三次,按配方下料和出皮子、馅,酥三种。
开皮子。将皮子面、酥分成相同的块数,一块皮包一块酥, 包好用走锤擀成片,然后使刀切成块,再卷成长圆形,逐个包馅 作成扁圆球形。再逐个用模子刻出,摆在盘里送进烤炉烘烤,烤 时只用底火,不用上火,掌握火候,出炉晾凉即成。
4,姑苏八件
每100斤成品原料配方:面粉57斤,花生油2斤,大油13 斤,白糖20斤,豆沙5斤,水12斤。
规格:香甜适口,外形美观,造型多样。大八件每斤8块, 中八件12块,小八件16块。
制法,
和面。分别三次,按配方下料和出皮、醍,馅°
开皮子与雪花饼同。
八件是花样较多的品种。用皮子包馅后,可做成桃,杏、苹 果、葫芦、羊腰、佛手、石榴、绣球,百饼等形状,同时还可以 做成冰花沾面的,芝麻沾面的,也可以做成破酥、立酥的花样, 开皮时刷色,横切单个的叫立酥,竖切成长条的叫破酥。豆沙馅 单包。然后摆在盘内送进烤炉。烘烤时注意火候,底火要大,上 火要小。
5、芙蓉糕、萨其马
每100斤成品原料配方:面粉27斤,大油22.5斤,白糖27 斤,鲜蛋18斤,糖稀20斤,麻仁4斤,桂花0.5斤,果料5.5 斤。
规格:口头绵软香甜,浆头大小软硬适宜,色泽金黄。按制 板切成小方块,每斤16-18块。
制法:
先以鸡蛋去壳,加在面粉一起,和成比烙饼较硬的面,用擀 棍擀开,切成细丝用油炸好,加上白糖、糖稀、桂花上铜锅熬, 熬到〜拉成丝,再上热锅搅拌,凉锅反沙,拌好后铺在案板上撒 上芝麻。表面上撒果料的叫萨其马。
芙蓉糕是用棉白糖10斤,分为两堆,一堆白色,一堆粉红 色,分别撒在糕的表面上,用铜案板压平,切成同萨其马一样大 小的方块形状。
附:旧社会封建行会奉祀“祖师爷”的点滴
糕点古称茶食,亦名点心。据传创制茶食的鼻祖姓雷,不知 其名,亦不详其始于何代。解放以前,保定市东关外有“雷祖 庙” 一所,内建前后两殿各三间,庙基约二亩,另有庙产耕地三 十余亩,系申茶食行会向同业各户募捐建置的。地由看庙人租 种,所得租金除留去看庙人工资外,由茶食行会公推负责人收 存。
农历六月廿四日是雷祖的纪念日,每年是日全市茶食店的师 傅、徒弟放假一天,集中到雷祖庙"吃会七大家除给殿内雷祖塑 像上香、摆供外,并大摆筵席,饱餐一顿。餐毕还到公共娱乐场 所看戏。这项用费,由庙产租金支付。
庙产租金的另一项开支,是用于对老师傅们的困难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