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育德中学十一班学生 王荫圃
听到党中央准备在保定育德中学旧址建立“留法勤工俭学运 动纪念馆,我感到很高兴。我今年已87岁了,七十年前,曾在育 德中学求过学,以后又在母校教过课。现在把我所能记起的有关 育德中学和留法预备班的点滴情况谈出来,供参考。
保定育德中学,是解放前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一所私立中学。 它是老同盟会会员陈幼云(号兆雯,河北蠡县人)于1907年创办 的。1908年春,招收第一班学生,陈幼云被公推为第一任校长。 一年后,陈幼云病故,由郝濯(号仲青,河北霸县人)接任。民 国后,郝受袁世凯排斥,辞职离校,辗转至广州、上海,追随孙 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郝离校后,校长职务先由张官云(号征 五,河北束鹿县人),旋由王喜增(号国光,河北高阳县人)接任。 我于民国六年(1917年)秋入校,是育德中学第十一班(英文 班)学生。吴玉章看到育德中学办得好,把儿子、侄子、侄孙都 送到育德中学念书。吴玉章的儿子吴震寰就和我同班。我入学时 校长是王国光。1918年前后,郝仲青曾一度回校任教,曾教过 我们班,大概不到一年时间,又离校去广州。
我入校的那一年,育德中学开始设立留法预备班。王国光与 留法勤工俭学的发起人李石曾都是高阳县人,王对留法勤工俭学 事业也十分赞同。留法预备班开办前,李石曾、蔡元培等人曾由 北京专程到保定,与王国光磋商在育德中学开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附设高等工艺留法预备班的事宜。留法班筹办之际,育德中学第 一班毕业生刘振华(号仙洲,河北完县人),恰好以优异成绩毕业 于香港大学。香港大学极力想保送他去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天津 工学院也以每月140元的高薪相聘;王国光则邀请刘回育德中学 担任留法班的班主任。面对这三种前途,刘仙洲却接受了王国光 的邀请,到育德中学担任了每月40元薪酬的留法预备班的班主 任兼机械、制图教员。(1921年留法预备班停办后,蔡元培推荐 他到天津任北洋大学校长,由于他不愿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唆使 反动学生把他赶走了。随后,张学良请他去东北大学教机械。东 北大学流亡到关内后,又受聘于北京清华大学。)刘仙洲除了教留 法班外,同时也担任中学班的课程,如我们班的物理课,就是他 教的。我还记得,他曾在课堂上对我们讲,以后科学发展了,烟 囱里冒的烟,太阳散发的热,都可以利用起来为人类造福。当时 我们知识浅薄9还以为是老师和大家讲笑话呢!
育德中学的铁工厂也是刘仙洲办起来的。工厂除了供留法预 备班的学生实习外,中学班的劳作、手工课也在工厂上。我们班 曾做过网球拍,由保定西关一个开体育用品商店的人派了一位师 傅来教我们。当时保定有所高等师范,师范学校有位美国教员叫 法斯特,他是学工的,他听说育德中学办了铁工厂,便赠给育德 中学几台机器,所以育德中学的铁工厂也曾叫法斯特铁工厂。
1918年育德中学校庆纪念,法国驻华公使赫尔利专程由北京 来保定育德中学参观,晚上住在法国教堂,第二天赫尔利去拜访 曹視,由留法班法文教员李广安当的翻译。法国公使的参观,引 起曹馄的注意,赫尔利回北京后,曹馄也到育德中学转了一遭。
育德中学班住宿生的宿舍在校内,留法班学生住在校外不远 的张公祠(约七、八十米)。留法第二班的学员李维汉、李富春, 第三班的刘卫煌(即刘少奇)等很多湖南学生均住在该处。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育德中学中学班和留法班的学生, 听到消息后,均立即响应,积极投入了这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斗 争。我和吴震寰曾代表保定学界去北京,天津进行联络。到北京 时,张国煮代表北京学界接待了我们3到天津时,接待我们的是 周恩来同志。育徳中学校长王国光和刘仙洲等思想进步的教员, 对我们的爱国行动,都深表赞同。有一次,我们准备上街游行示 威,王国光得悉军阀曹镉要在街上抓人,对学生下毒手,便召开 全体学生大会,劝说大家暂时不要上街,鱼遭毒害。吴震寰当时 是保定学生联合会会长,是保定反帝爱国斗争的核心人物,反动 当局密谋到育德中学来抓他。王国光得到消息后,以违反校规为 由,提前把吴震寰给开除了,实际上是通知吴赶紧离开保定。(吴 震寰于1919年10月赴法勤工俭学/西安事变”后,国民党把 他要回国,后患病,国民党借给他治病的机会,把他害死了。) 1921年后,安于文在育德中学求学期间,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反动当局要抓他,校方也以同样的办法,布告开除,通知安离开 了保定。
“五四”运动以后,育德中学学生会提出亦一个工人夜校 (班爲王国光表示支持。夜校就设在留法班的宿舍张公祠,大家 选我当了夜校的校长。1919年下半年开办,学生主要是铁路工人 和人力车夫,免费入学。教员均从育德中学高年级学生中聘请, 义务授课。课程有政治和文化知识,教员还结合时事,进行反帝 爱国的思想教育。1921年秋,我毕业后,工人夜校(班)改成平 民子弟夜校(班)。
1921年,在我毕业前,郝仲青由广州回到保定,再次出任育 德中学校长。他离开广州的原因,是他发现陈炯明有背叛之图, 告诉了孙中山先生。孙不让他声张,他为了回避责任,离开了广 州返回保定。郝任校长后,原校长王国光到育德中学实习工厂当 厂长,工厂也由校内迁往校门外对面的西河坡,并改名为“育德 中学铁工厂,不久,正定中学闹学潮,当局派王国光到该校任校 长。以后,由李石曾推荐,王去易县高级职业农业学校任校长。
1921年8月,我于育德中学毕业,同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 和燕京大学。师大是公费,我想入师大。郝仲青却力主我入燕京 大学,因燕大英文水平较高,郝仲青计划我由燕大毕业后,再回 育德中学教英语。当时育德中学有个规定,贫苦学生升学,可以 向学校贷款,以后工作了再还。于是我向学校贷款入了燕京大学。 1926年我由燕京大学毕业,回育德中学教英文兼任学校的训育 员。随后我也因为不愿加入国民党,于1927年离校他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育德中学由保定迁往河南,图书,仪器等 均运往河南的西峡口。我也于1937年底,辗转至延安入抗大学 习。1938年我被分配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西安有很多育 德中学毕业生在那儿工作,如铁路管理局局长毕全中,是育德中 学十一班的学生,和我同班.西安汽车修理厂厂长夏述虞,是育 德中学第十班学生,毕业后又入了育德留法预备班第一班,后去 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曾任杨虎城部的交通处长。他们俩人均倾 向延安,经常利用他们的身份和职权,给我们提供方便和帮助。 有一次我们在河南洛阳买到一批布匹,计划经西安运往延安,可 是铁路沿途查得很紧,后经毕全中相助,才设法运出。夏述虞也常 帮助我们修理加工一些机械零件。当时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是 伍云甫。郝仲青1939年前后,去重庆路过西安,伍云甫设宴招待 他,在座作陪的除了我、毕全中、夏述虞之外,还有不少育德学生。 郝仲青由重庆返回西安时,林伯渠同志又设宴招待他(林与郝曾在 广州共事),我也出席作陪。席间,林伯渠同志建议郝仲青把育德 中学迁往延安。郝答:图书、仪器运输不便,但以后可以往延安 多输送些育德中学的毕业生。
1946年我随叶剑英同志到北平军调部工作,听说育德中学已 由河南迁回保定。在北平时,叶剑英同志突患眼疾,在当时的情 况下,不能去一般的医院治疗。正巧刘仙洲的弟弟刘宝华在北平 私人开业行医,他早年在北洋大学求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专 攻医科,回国后先在北京协和医院任眼科主任,后私人开业。我 向叶剑英同志介绍后.叶剑英同志同意找他就医。手术结果很 好。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我入北平不久,接到李仙洲的邀 请。因入城前有严格规定,不准任何人接受私人宴请,我即向当 时北京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同志请示,并介绍刘是自己中学时的老 师,是一位有才学的爱国教育家。叶剑英同志批准我前往,并要我 注意做好宣传工作。见面后,我发现刘仙洲老师因受了国民党反动 宣传的影响,情绪低沉,悲观地叹息,从此没用了。我向他解释、 宣传了党的有关政策,充分肯定了他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 人才的突岀成绩,并向他介绍刘少奇同志也是当年育德中学留法 班第三班学生。他说不记得留法班有叫刘少奇的学生。我告诉他 当时刘少奇同志叫刘卫煌。刘仙洲听后立即想起并说:刘卫煌在 校时间不长,但他的思想敏捷,印象很深。从此,刘仙洲的情绪才 稳定下来,并积极投身于党的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对育德中学及附设留法预备班的片断回忆。
访问、记录-郑名桢、王章书 文字整理:郑名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