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绂祥
南京第二制药厂生产的“白敬宇眼膏”,名扬全国,远销东南 亚。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着白泽民先生几十年奋斗的心血, 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一个见证。
民族的药
回顾历史要追溯到元代——成吉思汗进军到黄河北岸,西域 一些少数民族亦随之迁往。就这样,白泽民先生的祖先白敬宇, 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定居在河北定州(今河北定县)。
白敬宇用他在西域时向阿拉伯民族学习的制药方法,制造了 各种眼药,以行医卖药为生。从此,他的子孙后代就继承祖业, 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到清末,民族工业有所发展,白家在定州 已有了制药的作坊,使用*金羊”牌商标。除眼药外,还自制各 种丸散膏丹,在河北祁州的药材市场销售,并在祁州建立了分 号。由此,将药物从祁州这个全国重要的药材市场,南北药材集 中贸易地,销往全国各地。到二十世纪初,白敬宇药已由作坊发 展为药厂,有三百多工人,药物种类也不断增多:有瓜子眼药、 棒状草库眼药,粉状的高级八宝眼药,另外还生产红灵丹、明目 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追风膏等近八、九十种丸散膏 丹,这在当时来说,是有相当规模的了。
1905年,白敬宇的第十六代孙白泽民涎生在这个医药世家° 可是,他长大成人后,却在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度过了最宝贵的 青春。然而,在学校他接受了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毕业后,立志 走实业救国的路。于是又操起祖业,把做律师的才华发挥在制药 事业上。
白泽民先生不同于他的祖先,在药物制造的经营管理上来了 一个革新。
首先,他改进药品的装璜,还增设了印刷车间,把产品说明 书由木刻板改为石印板,再改为铅印,并将“金羊勞牌商标换成 了遨游四海的“鲸鱼”,在卫生部、实业部登记注册,求得法律的保 护。他在各大城市设立白敬宇药行,先在北京设分行,接着在南 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济南、西安、汉口、长沙等商业繁荣 的城市也设立分行。在铁路沿线、各市的分行和代销点,做大型 广告,改变了祖先保守的经营方法。
但在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的年月里,穷苦人颠沛流离,疾病 缠身,白泽民甚感痛心,他免费为穷人治病给药,可又救得了几 个人呢?!加之反动军队和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物价飞涨和帝国 主义商品充斥市场,药品不易打开销路,药行经营惨淡。
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在中国大地的时候,北京、天津、 南京、汉口等地相继沦陷,多数分行关闭了。白泽民把药厂迁到重 庆,又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雪上加霜,白敬宇药行濒临破产。 为了生存,在朋友们的支持下,白泽民借款把药厂迁到重庆市郊 歌乐山。在艰难的岁月里,他创立了推销员制度,由推销员把厂 里的药带到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后方各省找代销点,大大 地打开了销路。于是推销员制度成为白敬宇药行经营的一个重要 手段。至抗战胜利后,白敬宇药行的推销员已遍布西南、华中、 江浙各省和广州,香港等地,使“白敬宇眼药”名声大震,为打 开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白泽民先生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可是,由 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民族工商业难以发展。国内药品多为舶来 西药,使资金外溢,国力受损。为发展祖国医药事业,白敬宇药 行顽强地挣扎着。白先生以重庆为总行,收回了南京、汉口等分 行,并建立了管理处,改进了管理制度,设立"新式会计”,健全 了会计制度。药品由粉剂改为软膏剂,制造方法由人工研磨改为 机器生产,装璜由瓷瓶改为软管,使用方便,药物疗效提高,使 中药现代化。
“白敬宇眼药”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会,1907年首获巴拿马 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
爱国的心
白泽民先生不仅是个实业家,也是个社会活动家,更有一颗 赤诚的爱国之心。
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较为进步的思想,倾向民主,反对独 裁政治,热心公益事业,他盼着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健 康。日寇把侵略的战火燃到中国,任意屠杀和欺凌中国人民,白 泽民义愤填膺,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在汉口,与唐柯三,陈 敬畲、马汉三等回族爱国人士组织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任理事, 为抗日大业奔走。
白泽民定居歌乐山后,与力主抗日的将领冯玉祥将军、鹿锤 麟将军交往甚密;在抗日活动中,又结识了白寿彝教授,马宗融 教授等人,并请郭沫若编写表现回民抗日,号召民族团结的话剧 《国家至上爲 在重庆演出,给国民党反动派很大的打击。
1940年,马寅初先生在重庆大学发表抗日反蒋演说,被逮捕 入狱,马夫人找到邻居朋友白泽民,请他保释马寅初出狱。于是, 由白泽民出面,会同各界进步的知名人士,为马先生出狱而奔 走。蒋介石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释放马寅初先生。
崭新的路
新中国诞生后,白泽民先生在香港看到毛泽东主席“关于工 商业政策"的论述,为工商业者指出了一条崭新的路,他决定 *回祖国去”!
1952年,白先生离开花天酒地的香港,来到长江中下游的一 座江南古城——南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欢迎他参加祖国的工 商业建设。在省、市统战部的关怀帮助下,他认真学习了党的方 针、政策,参加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真心实意地拥护对私营工商 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带头参加公私合营,并多次在南京的 中、小工商业者会议上发言,表示愿意接受党对私营工商业改造 的政策,并用亲身体会与实际行动起一个爱国资本家应起的作 用。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大的荣誉,他被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 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市工商联主委以及南京伊斯兰教协会理事。
这个事业心极强的实业家,一生中积累了许多对工商企业经 营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在公私合营后,白泽民任南京第二制药厂 副厂长,他対厂里的生产非常关心,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 产品的声誉,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不因循守旧9易于接受新 思想,敢于在自己的企业中创新,走一条崭新的路。
冰片,是白敬宇眼药的主要原料之一,过去都从东南亚进 口。解放初期,美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妄图卡我们的脖子, 冰片没有来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白泽民决定搞合成冰片生 产,走自己的路。厂里聘请了高级药学入员刘文勋药师,白泽民 亲自陪同药师去广州学习冰片合成技术,新建了人工合成冰片车 间,大量生产冰片,不仅满足了眼药生产,同时将冰片出口到香 港和东南亚各国、鲸鱼牌対冰片质量好,声誉高,被誉为名牌 货。
白泽民在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默默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 他热爱的制药事业。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南京第二制药厂 正踏着坚实的步子向前迈进白敬宇眼膏”仍然焕发着青春的活 力,在全国各地的广告牌上,与各种先进产品并肩而立,并旦有 更多更好的药品不断创新。这,足以告慰白泽民先生之灵了。
白敬宇眼药的经营与发展
赵和卿
我是1926年在河北省定县(原定州)城内十字街白敬宇药 厂总行当练习生的。1928年任会计。1931年任郑州白敬宇十七 分行经理。1935年兼任西安白敬宇分行经理。1940年由西安调 任重庆白敬宇分行经理。1941年脱离重庆白敬宇分行回西安。 经在西安的同乡们凑集些资金,我又开设了西安,兰州兴中药房。
现把我所知道的白敬宇眼药的经营发展情况介绍如下,以供 同行参考。
在旧社会,凡乘京汉铁路火车经过定县火车站时,即可见到 有手端眼药盘的人,叫卖定州眼药。这些都是个人或小眼药店 做的眼药。大眼药店都不到火车站去叫卖。据我所知,当时定县 城内大的眼药店有好几家,象城内有白敬宇、张齐珠,西关有恒 济堂j车站有马应龙、马元龙等。有的在外地还有分店。北京有 白敬宇、马应龙、恒济堂j河南洛阳有富徳堂;重庆市有永光 明;西安有白敬宇、恒济堂、郭敬宇等许多家。这些都是定州人 经营定州眼药的。
我于1926年到定县城内十字街白敬宇药店门市部当练习生 时,门市部经理是张进修。当时门市左侧尚摆有金羊商标。右邻 还有一家张齐珠眼药店,柜台上摆有金牛商标。
白敬宇制药厂设在定县城内西大街。当时药厂的总负责人是 白敬宇的后辈(不详是白敬宇几代人)白瑞启。他有两个儿子。 大子白泽民,当时尚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二儿子白双十,在 保定第二师范读书。他家即住在药厂对面,家中连仆人共十一、 二口人。白瑞启个人生活很俭朴,平时他和他儿子在家还穿粗布 衣。当时药厂除制眼药,还制有各种丸散膏丹。眼药是他家祖传 秘方,传男不传女。配方都由白瑞启一人将各种原料配好,搅合 在一块交工人研制。当时眼药种类只有两种,一种是分大、中、 小磁瓶装眼药面3 一种是块状瓜子形。
当时白敬宇总店用的是中式账,三天顺一次柜(即结账),不 盘点货。卖多少钱,账上即收多少钱,年终结账也不盘货。货不 算钱数,除进货、开支即盈利。
我记得在1930年,总店门市部当时只有五、六个人,一年 即盈利五、六千元。
大约在1928年,白瑞启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白敬宇药 厂即进行大改革。白瑞启为药厂厂长,大少东白泽民为药厂总经 理,二少东白双十为副总经理。药厂设工作部长(等于车间主 任。当时工作部长是我三家叔赵国三,年二十一岁)。工作部下设 业务、财会、保管、邮购、印刷、宣传等组。将定县白敬宇门市 部改为总行,将金羊商标改为注册鲸鱼商标。并请来少东同学王 恩普为顾问,负责计划发展业务,设计包装、广告等。
白敬宇药店在对总店进行改革的同时,即沿京汉铁路向南发 展。当年总经理白泽民即同一位办外交的郭林祥到石家庄筹设分 行。石家庄白敬宇分行开幕时,即调定县总行我师兄李造奇(年二 十二岁)任石家庄分行经理。副总经理白双十同郭林祥于1930年 又到郑州筹设白敬宇分行。1931年春修理门面时,将我由定县 总行调任郑州白敬宇分行经理(当年我只十九岁)。郑州分行开幕 后,副总经理等即又赴开封、南京筹设白敬宇分行。
白敬宇眼药当时虽在河北省驰名,而到千里之外的郑州,还 鲜为人知。在我任郑州分行经理期间,为打开销路,除贴广告, 撒传单,登报纸宣传外,我还学习眼科大全医书,给来店买药患 眼疾者看病。在给患者说明病源的同时,再施以白敬宇眼药,内 服白敬宇特制的明目丸,疗效甚佳。有时郑州附近老乡还到店请 医生去看眼病,我们即婉言说明我店主要是卖药,不出诊,问明 患者病情后即售给些外点内服药,并告知应注意事项。经过一年 多的宣传推销,白敬宇眼药的牌子即在郑州创开。
白敬宇眼药在宣传上不惜工本。宣传方式主要是:在各地街 上贴广告,撒传单(由药厂统一印好的);在各地报纸、电影院登 广告3在重要街口、戏院作大油画广告牌。另外,还交际有影响 的上层人士作口头宣传。宣传交际费不限制,实报实销。曾 记得1934年,我在西安住了三、四个月,即花费了近两千 元。
白敬宇眼药在推销上也有一套办法。先将白敬宇眼药交各地 中西药房或百货店作为代销,每家发一块代售牌。前一年放在各 家的眼药,第二年以七折结算售出药款。这样既可多销眼药,又 可起到间接宣传的作用。
1932年到1934年,我先后到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各市县 进行推销宣传。1934年秋托人在西安南大街租妥门面房两间。 1935年春我又由郑州来西安,经我筹备修理,于当年秋在西安 开设白敬宇眼药分店,我兼经理。
1936年秋我由西安沿西兰公路到礼泉、乾县、邠县,长武、 平凉、静宁、定西到兰州宣传推销白敬宇眼药。"西安事变”将我 隔到兰州。至1937年2月西兰公路通车后,我才由兰州回到西 安。
“七•七”事变后,定县白敬宇药厂厂长和家属,工人都由定 县迁至开封,又由开封迁至西安。不久,厂长同总经理带一部分 工人又由西安到汉口。在汉口设厂后,厂长即由汉口绕道香港回 天津,再到北京。日本侵略者到黄河北岸后,汉口白敬宇药厂又 迁至长沙,' 以后又由长沙迁至重庆歌乐山,门市部设在重庆市内 小梁子街。
以上就是我所经历的白敬宇药店的大概情况,不妥之处,望 知情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