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四步 一役达标
——玉田县林南仓镇“普九”纪实
孙汝举石之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近年来广泛流传社会的一句响亮 口号。然而,对于它的认识和理解却各居层次。玉田县林南仓镇党 委、政府的领导成员,在连续几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进取, 逐步深化,真正悟岀了这句口号的含义和哲理。在他们看来,加速 经济建设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是在任何时髦潮流中应运而生的企 业,没有合格人才做支柱,没有科学技术做脊梁,都不会获取所谓 的后果。作为一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人,必须有超前的战略的眼光, 敢于面对现实,舍得大量投入,去大张旗鼓地发展教育事业。
正因为他们对这样一条来去有踪的规律信仰至深,才产生了 坚定不移的实际行动。真正把发展教育事业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具 体分工,事事负责到底。经过反复的讨论、酝酿,决定以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为目标,实施一项“攀登四步,一役达标”的系统工程。
在这非凡的几个年头里,虽然斗转星移,人位有变,但仓镇的 “普九”工程从未中止。后人沿袭前人路,初衷未改志不移。像蚂蚁 啃骨头那样,一事一事去做,一步一步落实,硬是把全镇15所学校 的面貌焕然一新,使全镇4298名少年儿童受完初中以下的普及教 育,“四率”得以保证。在1995年“普九”达标验收中以耳闻目睹的 存在和扎扎实实的成果受到省检查团的肯定和褒奖。
第一步为教育筹集足够的资金
要使教育事业迅速得以发展,最关键的是为其筹集足够的资 金。林南仓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说广教育好比一个人,资金是 他的血液;血液充足了,这个人才能活起来。”他们为了办好教育事 业,苦苦寻求了三条集资渠道。
首先是依法保证教育投入,并切切实实地做到“两个增长”。以 近三年的情况为例:1992年教育拨款52. 1万元,比上年增长 28. 3%,生均事业费小学52. 1元,中学180.5元;1993年教育拨 款70.2万元,比上年增长34.7%,生均事业费小学165.3元,中 学248.7元1994年教育拨款104.5万元,比上年增长48. 9%,生 均事业费小学201. 9元,中学398. 2元。
其次是本着财政拨一点儿,群众集一点儿,村队拿一点儿,企 业捐一点儿和勤工俭学筹一点儿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集资活动。 调动起全社会的积极性,发挥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1990 年以来,先后筹集了 747万多元用以扶助全镇的教育事业。镇政府 在兴企办厂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累计投资442万元,改善办 学条件。有人说,榜样的力量胜过召开一百次会议。有了镇政府做 头雁在前面开路,21个村立刻为群雁在后面奋飞,累积把269万 多元奉献给学校,建立了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丁官屯年轻的 党支部书记白振友,带领村民办企业,辛苦获利48万元,他们没有 平分自富,而是用来拆除简陋不堪的旧教室,建起了一幢宽敞漂亮 的教学楼。镇办企业和那些在党的英明政策扶植下发迹起来的工 商户,也不甘埋首落后,豁豁大度,自发为教育集资31万5千元, 出现了吴庆丰、吴庆友、刘子良、穆长荣、张洪峰等30名省、市、县 镇级捐资助教模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林南仓镇建筑公司,他们响应党委、政府的 号召,主动承揽困难,广泛开掘财源,为第一小学、第三小学建成标 准化校舍,为镇中、四小、大寺中心校建起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 楼,为教育事业付岀了巨大的牺牲,做岀了不朽的贡献。
由于千方百计,多方开辟教育用款来源之路,使全镇中、小学 生占有的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加。1992年生均教育经费275. 6元,公用经费中学106元,小学61. 7元;1993年生均教育经 费309. 3元,公用经费中学109. 3元,小学63. 6元;1994年生均 教育经费356. 8元.公用经费中学110元,小学65. 4元,超过了省 定标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第二步为学校塑造美好的形象
林南仓镇21个行政村中,有学校15所。其中初中一所、中心 小学4所、初级小学10所;除了镇内12个村联合集中办学以外, 实现了村村有学校。
全镇学校占地总面积为80. 19平方公里,校舍建筑总共586 间,计15980. 5平方米。学校早在1986年就实现了“一无”、“两 有”、“八配套”,并进丁步达到了上级颁布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 备办学条件的标准。成善以后的学校面貌,没有遮住镇领导高瞻远 瞩的眼光。他们对照“普九”文件找差距,发现仍有三个问题急待解 决:一是有的学校虽然对教室进行了改新翻修,但仍达不到规定标 准;不仅影响学生健康,而且形象欠佳,有碍观瞻。二是少数学校位 居街中宅侧,不仅被脏乱差的环境污染包围,而且学生活动的操场 和校院也受着严重的禁锢与局限。三是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加和“普 九”任务的落实,有的学校教室岀现紧缺,而且面临的冲击日趋严 重。
对此,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改善办学条件,不能 老是停留在修修补补的改良主义水平上。他们取得共识,痛下决 心,鼓起一步到位的雄心壮志,要对那些暂时“说得过去”和“顺得 过眼”的平庸校舍进行一场大拆、大卸、大搬迁的人民战争,为学校 塑造一幅更加美好雅致的新形象。
战略方针既定,突破隘口定在何方?党政两套班子不约而同地 把目光投向镇中,决心把它建设成带领全镇学校攀登新高峰的先 行典范。时在建设蓝图定型后的1990年4月5日,党委、政府及全 体人员主持召开全镇干部职工和群众代表大会,进行统一的大发动、大宣传。建校方案一公布,立刻得到县里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 在较短的时限内,采取县上补,镇里拨,群众捐的办法,筹积资金 324万元,在购置的29. 12亩新址上建起了一座5100平方米的教 学楼。这座楼当时在全市所有的乡镇中学中岀类拔萃,闪光溢彩, 不但面积大,而且造型美,先后受到省、市教委的嘉奖。学校被誉为 “花园式”学校。
就在镇中乔迁剪彩的锣鼓响过之后,后湖村的群众又一鼓作 气,把居民街心的旧学校迁岀村外,自费建起一座1300平方米的 教学楼。1993-1995年三年间,又有丁官屯、东大寺、岳庄和四小 等单位,战胜种种困难,累计投资212万元,先后在新的校址上建 起了 4座共计3473平方米的教学楼。
迄今为止,镇中和四所中心校均实现了楼房化。其他小学,也 都把校门、教室和围墙翻建一新。只要沿村浏览一遍,就会明显发 现,所到之处,最好的地势是学校,最好的房屋也是学校。这些学校 正以美好的形象,崭新的姿容,岀现在林南仓镇的村村落落。
第三步为学生增置完备的设施
近两年来,镇领导又把教育事业的重点移到内部设施的建设 上来。按照教育法规定和“普九”要求,为学校做了 7件有行动、有 效果,立竿见影的实事好事。
第一,投资7.64万元,用以加强各中小学的“四室”建设。由于 历史的原因和资金的限制,原有的“四”室状况优劣不齐。较好的, 勉强迁就达标;一般的,维持一室多用;较差的,只是有名无实;个 别的,项项都是空白。针对这种状况,党委政府与学校领导紧密结 合,在充分学习“普九”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分类达标计划,分别 提出具体要求:基础较好的,充实、提高,锦上添花;位居中游的,专 室专用,务求实效;条件较差的,缺啥补啥,提高档次;项项空白的, 纸上画红,一步到位。
就这样镇领导和学校师生边教学边建设,边检査边提高,经过 一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改变了面貌,项项都达到了省定标准。现 在全镇中学、中心小学都有了名符其实的、档次较高的仪器室、实 验室、图书室和少先队及科技活动室。各村小,除有明亮宽敞的教 室外,也都建起了雅观实用的“三合一”的活动室。
由于实验室建设大大加强,仪器配备空前充实,各类学校都上 了一个新台阶。镇中已超过省定二类标准;中心校达到了二类标 准;各村小也达到了省定三类标准。这样一来使各中小学演示实验 的开岀率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开岀率达到90%以上,在分组 实验中,学生都能独立写岀完整的实验报告或准确无误的记录。
第二,积极投资为各校增置音体美劳活动器材,使学生在学习 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全面教育。全镇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了田径、投 掷、大、小球类等各种体育锻炼器材和风琴、电子琴、录音机、音响 和管弦鼓号等活跃文化生活的音乐设备。此外,伴随着图书室的开 辟和建设,多种工具用书和儿童读物也大量增加,中学生均1.5 元,小学生均1元的图书经费有了保证,各中小学的生均图书占有 量分别达到了 10册和5册。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劳动 习惯,镇政府还与村队结合,为每个学校都划拨了固定的劳动技术 教育基地。村小达到1一2亩,中心校达到1—3亩,中学现有12 亩。
第三,投资14万元,支持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下大 力进行治理整顿,根除了脏乱差的不良习惯。接着,大打旧貌换新 颜的人民战争,做到了校园环境优雅,花草茂盛、葱笼,路面平整坚 硬;教室明亮通风,并配以字迹规范,美观的校训、图表、警句、名 言、守则、规范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全镇十五所学校 全部达到了“六无”、“六化”的省定标准。
第四,投资16.5万元,为镇中装备了 64座的语音室和21台 微机的微机室。引进了理想的教学设备,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同时促使全镇电化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林南仓镇党委、政府几任领导班子始终是把“普九”放在首位. 他们就是这样为教育舍得花大钱,岀大力,带领全体教育工作者谱 写了全镇教育的新篇章。在“普九”过程中,主管教育镇长王守英同 志,为了实现“普九”达标,落实党委政府的宏伟计划,每天起早贪 黑、不辞辛苦、奔波劳碌。自签定“普九,,责任状那天起,王镇长就从 未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有时甚至熬到深夜,精心谋划,合理安排,描 绘“普九”画卷。为了使工作更加完善,她带领各村书记、文教室人 员及各校长等先后到唐山新区、迁安等先进单位学习取经;为建筑 教学楼房,跑前跑后,大至整体规划,小至桌椅及教室用具,都浸透 着王镇长的汗水。为了“普九”工作,她经常不能回家,丈夫上班很 忙,家中只剩下了上学的女儿一人,时常无人照顾,经常吃冷饭或 吃不上饭。但是王镇长从未抱怨过谁,始终坚守在“普九”最前线。 特别是1995年春,她母亲患了重病,家人都很焦急,可王镇长想到 当时正是“普九”的关键时期,她为了工作只是利用晚上时间看望, 白天始终和同志们一起摸爬滚打。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好领导,才使 林仓镇的教育有了飞跃的发展。玉田县文教局在林南仓镇先后召 开了“档案管理现场会,,、“实验室建设现场会,,、“实验室管理现场 会”。玉田县委、县政府在林南仓镇召开了“玉田县“普九”工作现场 会”。之后文教局又在林南仓镇召开了两次现场会。成为玉田县 “普九”达标的典范。这其中凝聚着镇领导们的多少心血啊!
第四步为教育工作制定切实的指标
教育有了资金,办学有了条件,岀成果、岀效益,要靠那些辛勤 耕耘的人民教师。
林南仓镇共有专任教师213名,其中小学127名,初中86名; 在这个教师队伍中,有公办教师145名,民办教师68名,代课教师 4名。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百分之百,中学专任教师的学 历达标率为73. 3%。凡是学历暂未达标的中小学教师全部进修大 专课程。
对于教师,党委和政府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不但发展 他们入党、入团、促其进步,而且帮助他们评晋职称,提高待遇。更 加实际的是保证及时发放工资,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还投资120 万元,专门修建了 40套住宅楼,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安居敬业,乐于 本职。
领导关心教师,注重安排生活的是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是在工 作中对他们给予应有的依靠和信赖。全镇教育步入“普九”阶段以 来,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在献 计献策,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制订岀各项工作指标,并提 出一系列响亮的口号。即:“适龄儿童全入学,入了校门要留住,留 住求学保及格,及了格的全毕业。”
为了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各类学校 的教师走出校门,逐门逐户,仔仔细细地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综 合全镇情况是:
1、 全镇7-15岁的少年儿童都能入学接受初等教育和初中教 育。
2、 15周岁的人口总数是450名,受完初中教育的是448名, 占总人数的99. 6%。
3、 17周岁的人口总数是333名,受完初中教育的是309人, 占总人数的92.8%。
上述状况表明,小学入学率虽然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在入 学后的九年间,仍有流失辍学现象和教学质量问题。据此,每个教 师都把“保四率达省标”的要求,当作自己的本分,一个学生一个学 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贯彻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功夫不负有 心人”。经过全体教师刻苦努力,使全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四项 指标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 了百分之百。三年来在校生的年巩固率小学为百分之百,初中达到 97%以上。
学校“四率”的严格达标,宣告镇党委镇政府“攀登四步、一役 达标”的“普九”系统工程已经报竣,也预示着全镇人民的文化素质 将会不断地优化和提高。随着岁月的推移,成千上万名少年儿童将 从这里陆续走岀校门。或直接步入社会去参加经济建设.或继续升 学深造.去攀登知识高峰。但是,无论塑们落脚在哪一条战线,不论 他们跻身于哪一种行业,终究不会忘血基础教育的恩赐,终究不会 忘记“普九”工程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