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动机是受创作主体审美理想、审美需要制约的,其审美理想、 审美需要的差异决定着创作动机的不同。一些创作主体的审美倾向确 定以后,甚至终生不变。维克多•雨果在1818年的巴黎街头看见警方 用烧红的烙铁烙在无辜少女的背上,直到1862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 还愤愤不平地描述这一惨景。这个“烙印"支配了他一生的创作倾向: 与非人道的暴行作坚决的斗争!巴尔扎克始终嫉恨金钱这个撒旦,托 尔斯泰毕生弘扬普泛的仁爱。大凡伟大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大都是由 高尚动机引发的。如巴金在被问到“您为什么写作"时回答道:人需要 用“文学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 带来力量气丁玲对同一问题则这样回答:“我是为人民,为民族的解 放,为国家的独立,为人民的民主,为社会的进步而从事写作。“③这可
3.王歌等编选:《世界100位作家谈创作》,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以视为是他们长久的创作动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平认为:“为人民 大众而写作,也就是为自己而写作。”①“让我放弃对社会的关注,那几 乎等于要我放弃生命一样不可能②我的作品“就是写给近十亿的农 民和工人看''③。正是在这种“为人民大众而写作”④的动机驱使下,他 创作了《天网》、《十面埋伏》和《抉择》等有着强烈人民性的作品,在人民 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些反动、落后的创作主体的创作往往是 由卑劣或狭隘的动机催动的,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在这个动机的驱使 下产生的。一些为腐朽落后的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站在反动 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涂脂抹粉,美化现实,他们的作品也恰恰是在这 样动机的催动下完成的。这样看来,从宏观上讲,创作动机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
创作动机的发生是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双向逆反作用的结果,既 依赖于客体的刺激,也来自于心灵的“建构”,是主客体信息相互碰撞、 分裂后的重组,同时还要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制约。如同丹纳所说:艺术 创作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所决定的。那种随心所欲、任意驱 遣的创作动机只能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幻想。在实践中形成并积累起来 的经验、观念制约着创作动机,这些既经形成的观念、经验和习性就成 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的外 界刺激都能成为创作主体知觉的对象,如果刺激不符合创作主体的知 觉定势和心理定势,它就不会成为创作主体的知觉对象。克雷奇等认 为:“我们倾向于看见我们以前看过的东西,以及看见最适合于我们当 前对于世界所全神贯注和定向的东西。……这就经常使我们撇开不适 当的刺激模式,通过预期而达到真实的知觉。”⑤创作主体凭借知觉定 势选择、吸收客体信息以构成审美对象,凭借心理定势同化对象,实现 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同构,以形成审美意象。所以定势对于
1.张平;《至生至世为老百姓而写作》,见《全国中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专刊》(内刊)。
2. 同①。 ♦
3. 胡殷红、赵晓真:《腐败的本质就是权力的滥用》,《文艺报》2000年8月26日。
4.张平:《十面埋伏-后记》,群众出版社年版1999年版。
5.[美]克雷奇等:《心理学纲要》下册,周先庚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78 页。
捕捉信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性、保守性和排他性,在许多场合中 不知不觉地决定人的整个生活态度。心理定势是诱发创作动机的内在 原因。在心理定势的制约下,创作主体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审美体验和 审美发现,最容易萌发创作动机。赵树理的创作动机往往产生于他熟 悉的农村生活中,而不会产生描写市井生活的意图;老舍擅长描绘北京 的民俗风情,而不会对山西的农村生活发生兴趣,倘若要他俩把“创作 题材换一下”,“就全毁啦”①。可见,创作动机是由创作主体的生活实 践、思想感情、个性气质诸因素决定的,同时还要受时代、民族、环境的 制约,具有相对的保守性。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创作动机系统看成是封 闭的、凝固的,而是开放的、流动的、变化的动态系统。就创作整体而 论,创作动机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变化着、丰富着。今天 的创作主体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创作主体相比,动机已有很大不同。 封建社会的创作主体进行创作不可能考虑稿费,搞创作也不可能提高 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受人歧视,而今天的创作主体却不可能不考虑这 些,金钱、地位也可以作为创作动机的构成因素。现时文艺的社会作用 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直接、更巨大,社会对它的希冀、热望超出了 它本身所应担负的职能,使得今天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系统中总是蕴 含着较多的政治因素。但是任何一个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其审美都 要远远大于功利。如同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 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否则他就有可能失去创作的自由。
就一个创作主体来讲,他的创作动机也随着客观世界的影响、主观 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果戈理写《死魂灵》一、二部时,其创作动机的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同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创 作动机也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鲁迅谈到《阿Q正传》中阿Q“大团 圆”的结局时说,'其实'大团圆,倒不是'随意,给他的,至于初写时可曾 料到那倒确乎也是一个疑问,我仿佛记得:没有料到。”②巴金写《秋》的
3.王歌等编选:《世界100位作家谈创作》,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以视为是他们长久的创作动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平认为:“为人民 大众而写作,也就是为自己而写作。”①“让我放弃对社会的关注,那几 乎等于要我放弃生命一样不可能②我的作品“就是写给近十亿的农 民和工人看''③。正是在这种“为人民大众而写作”④的动机驱使下,他 创作了《天网》、《十面埋伏》和《抉择》等有着强烈人民性的作品,在人民 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些反动、落后的创作主体的创作往往是 由卑劣或狭隘的动机催动的,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在这个动机的驱使 下产生的。一些为腐朽落后的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站在反动 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涂脂抹粉,美化现实,他们的作品也恰恰是在这 样动机的催动下完成的。这样看来,从宏观上讲,创作动机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
创作动机的发生是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双向逆反作用的结果,既 依赖于客体的刺激,也来自于心灵的“建构”,是主客体信息相互碰撞、 分裂后的重组,同时还要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制约。如同丹纳所说:艺术 创作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所决定的。那种随心所欲、任意驱 遣的创作动机只能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幻想。在实践中形成并积累起来 的经验、观念制约着创作动机,这些既经形成的观念、经验和习性就成 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的外 界刺激都能成为创作主体知觉的对象,如果刺激不符合创作主体的知 觉定势和心理定势,它就不会成为创作主体的知觉对象。克雷奇等认 为:“我们倾向于看见我们以前看过的东西,以及看见最适合于我们当 前对于世界所全神贯注和定向的东西。……这就经常使我们撇开不适 当的刺激模式,通过预期而达到真实的知觉。”⑤创作主体凭借知觉定 势选择、吸收客体信息以构成审美对象,凭借心理定势同化对象,实现 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同构,以形成审美意象。所以定势对于
1.张平;《至生至世为老百姓而写作》,见《全国中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专刊》(内刊)。
2. 同①。 ♦
3. 胡殷红、赵晓真:《腐败的本质就是权力的滥用》,《文艺报》2000年8月26日。
4.张平:《十面埋伏-后记》,群众出版社年版1999年版。
5.[美]克雷奇等:《心理学纲要》下册,周先庚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78 页。
捕捉信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性、保守性和排他性,在许多场合中 不知不觉地决定人的整个生活态度。心理定势是诱发创作动机的内在 原因。在心理定势的制约下,创作主体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审美体验和 审美发现,最容易萌发创作动机。赵树理的创作动机往往产生于他熟 悉的农村生活中,而不会产生描写市井生活的意图;老舍擅长描绘北京 的民俗风情,而不会对山西的农村生活发生兴趣,倘若要他俩把“创作 题材换一下”,“就全毁啦”①。可见,创作动机是由创作主体的生活实 践、思想感情、个性气质诸因素决定的,同时还要受时代、民族、环境的 制约,具有相对的保守性。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创作动机系统看成是封 闭的、凝固的,而是开放的、流动的、变化的动态系统。就创作整体而 论,创作动机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变化着、丰富着。今天 的创作主体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创作主体相比,动机已有很大不同。 封建社会的创作主体进行创作不可能考虑稿费,搞创作也不可能提高 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受人歧视,而今天的创作主体却不可能不考虑这 些,金钱、地位也可以作为创作动机的构成因素。现时文艺的社会作用 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直接、更巨大,社会对它的希冀、热望超出了 它本身所应担负的职能,使得今天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系统中总是蕴 含着较多的政治因素。但是任何一个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其审美都 要远远大于功利。如同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 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否则他就有可能失去创作的自由。
就一个创作主体来讲,他的创作动机也随着客观世界的影响、主观 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果戈理写《死魂灵》一、二部时,其创作动机的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同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创 作动机也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鲁迅谈到《阿Q正传》中阿Q“大团 圆”的结局时说,'其实'大团圆,倒不是'随意,给他的,至于初写时可曾 料到那倒确乎也是一个疑问,我仿佛记得:没有料到。”②巴金写《秋》的
1.马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见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3年版,第326页。
2. 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 380 页。
2. 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 380 页。
时候,起初并没想到淑贞会投井自杀,他想让她15岁就嫁出去,但是写 到最后,他才想到淑贞要投井自杀。法捷耶夫在创作《毁灭》的过程中 一直想让美谛克自杀,但最终却意识到美谛克缺乏自杀的这种意志力 量。他说:
在写作《毁灭》时,我初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从前思考过的 东西有许多无论怎样也放不到作品里去。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 情,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我从前连想都没有想到的新的情况。 比方,照我最初的构思,美谛克应当自杀;可是当我开始写这个形 象的时候,我逐渐逐渐地相信,他不能而且也不应该自杀。
在作者用最初几笔勾画出主人公们的行动、他们的心理、外 表、态度等等之后,随着小说的发展,这个或那个主人公就仿佛开 始自己来修正原来的构思,一在形象的发展中仿佛出现了自身 的逻辑。……结果是,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是为艺术家所正确地了 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自己就会带领着艺术家向前走。①
可见,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原先设定的某些设想往往受到来自生活 逻辑或人物自身逻辑的牵制,或者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走向偏离了作者 预定的目的,按照自身的意志去行动或生活,或作品的结局与作者先前 的构思大相径庭,或至少出现某些出乎意料的改变。这种情况说明,在 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会不自觉地会受到一种潜意识的或曰潜隐力量 的制约而改变原先预设的创作动机。
就一个创作主体来说,他的创作动机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 变化而变化的。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在“新写实”的浪潮退 后,她的创作动机发生了许多变化。起初,池莉关注人生的烦恼,创作 动机是讴歌不管怎样活着,“活着就好"的乐生精神。当20世纪90年 代市场经济大潮全面冲击着整个社会,世俗精神日益强大,金钱和物欲
1.[苏]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见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 研室资料室合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下册,第1416页。
伴随时代的狂躁与喧嚣遮蔽了崇高与激情时,池莉的创作动机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她不再叨唠市民的吃喝拉撒,而是塑造了一批经济大潮 中的新式人物。这些人物既不是治理国家的知识精英,也不是经济时 代的改革先锋,而是新时代金钱的把持者。他们大起大落的故事,暴富 赤贫的生存状态,挥霍潇洒的享乐情景,眼花缭乱的男欢女爱,透露出 她对社会和个体生命的真切体验。她的创作动机是歌颂“不屈不挠的 活“我以为我的作品是在写当代的不屈不挠的活;是在写一瓣瓣浪 花,而把它们汇集起来便体现大海的精神。"①因为“我不知道是死壮烈 还是活壮烈,可是我知道今天我们活得不容易。而活下去,活得愉快却 是件非常难得的事,也是非常值得歌颂的事”②。池莉在小说中竭力宣 扬只要有勇气有能力在这个艰难的世界存在下去就是强者。从倡扬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好死不如赖活的创作动机到歌颂“不屈 不挠的活"的创作动机可以看出池莉以“活着"的生活命题作为创作动 机的明显变化。
1. 池莉:《我坦率说》,见《池莉文集》第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2.同①。
在写作《毁灭》时,我初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从前思考过的 东西有许多无论怎样也放不到作品里去。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 情,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我从前连想都没有想到的新的情况。 比方,照我最初的构思,美谛克应当自杀;可是当我开始写这个形 象的时候,我逐渐逐渐地相信,他不能而且也不应该自杀。
在作者用最初几笔勾画出主人公们的行动、他们的心理、外 表、态度等等之后,随着小说的发展,这个或那个主人公就仿佛开 始自己来修正原来的构思,一在形象的发展中仿佛出现了自身 的逻辑。……结果是,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是为艺术家所正确地了 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自己就会带领着艺术家向前走。①
可见,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原先设定的某些设想往往受到来自生活 逻辑或人物自身逻辑的牵制,或者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走向偏离了作者 预定的目的,按照自身的意志去行动或生活,或作品的结局与作者先前 的构思大相径庭,或至少出现某些出乎意料的改变。这种情况说明,在 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会不自觉地会受到一种潜意识的或曰潜隐力量 的制约而改变原先预设的创作动机。
就一个创作主体来说,他的创作动机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 变化而变化的。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在“新写实”的浪潮退 后,她的创作动机发生了许多变化。起初,池莉关注人生的烦恼,创作 动机是讴歌不管怎样活着,“活着就好"的乐生精神。当20世纪90年 代市场经济大潮全面冲击着整个社会,世俗精神日益强大,金钱和物欲
1.[苏]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见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 研室资料室合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下册,第1416页。
伴随时代的狂躁与喧嚣遮蔽了崇高与激情时,池莉的创作动机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她不再叨唠市民的吃喝拉撒,而是塑造了一批经济大潮 中的新式人物。这些人物既不是治理国家的知识精英,也不是经济时 代的改革先锋,而是新时代金钱的把持者。他们大起大落的故事,暴富 赤贫的生存状态,挥霍潇洒的享乐情景,眼花缭乱的男欢女爱,透露出 她对社会和个体生命的真切体验。她的创作动机是歌颂“不屈不挠的 活“我以为我的作品是在写当代的不屈不挠的活;是在写一瓣瓣浪 花,而把它们汇集起来便体现大海的精神。"①因为“我不知道是死壮烈 还是活壮烈,可是我知道今天我们活得不容易。而活下去,活得愉快却 是件非常难得的事,也是非常值得歌颂的事”②。池莉在小说中竭力宣 扬只要有勇气有能力在这个艰难的世界存在下去就是强者。从倡扬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好死不如赖活的创作动机到歌颂“不屈 不挠的活"的创作动机可以看出池莉以“活着"的生活命题作为创作动 机的明显变化。
1. 池莉:《我坦率说》,见《池莉文集》第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2.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