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动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创作动机系统中的诸因素会相 互碰撞、干扰,在创作主体的头脑里发生变化,使得作品和作者发生矛 盾。政治上是保守党的巴尔扎克,却揭示出资产阶级的必然胜利并歌 颂了共和党人;贵族出身而又鼓吹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作品却会成 为俄国农民革命的镜子;曹雪芹本想补天,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 鲁迅在信念上坚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没有塑造出一个真 正的产业工人的形象。所以,创作动机绝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所决定的, 绝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政治目的,不能单从世界观上找原因。具有较 高创作能力的创作主体不见得总能写出好作品,文化水平低的创作主 体也不见得一定写不出好作品。这是因为艺术思维活动是一种富有创 造性的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又是异常活泼和富于变化的,来自外部或内中的信息,随时都可能影响和改变进行着的心理活动。艺术作品 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创作动机的发生也就呈现出 极其复杂的情况。
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系统是复杂的,它可以与人的几种不同层次、 不同内容的需要相联系,从而形成不同的动机。但这些动机在创作主 体的创作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表现的形态是不同的,常常以 一种动机为主导。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等人曾经提出“动机 圈”的理论。“动机圈”理论是一种动力结构理论。他们认为“动机圈是 一个复杂的构造,它是以动机一需要区为中心,在它的周围排列着地位 不同的各种各样特征的完整结构”。“在动机圈内占优势的动机并不是 固定不变的,占优势的动机内容可以是各式各样的。”①从这一点上看, 创作主体的创作行为通常并不只为一种动机所支配,而总是同时有几 种动机在共同起作用,形成动机圈。在这诸多动机中,往往有一种起主 导作用,而其余的则受其制约并处于次要位置。起优势作用的动机也 不一定始终都居于主导地位而固定不变,它可能只是在某一阶段起主 导作用,历经一定时间完成任务后便退居次要地位或者结束自己的使 命而消退。所以,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更多的是以一种为主要表现形 态,即单一性的表现形态。有的创作主体宣称他的创作动机就是某种 理念,他的创作就是为了某种目的。如刘绍棠的创作动机就是“一生一 世讴歌劳动人民”②。有些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就是自我实现。蒋子 龙在上小学时因看小说受到班主任的指责,班主任认为班里的学生即 使有三分之二的人可以当作家,他也当不了作家。蒋子龙为了维护自 己的人格拼命写作,终于成名。齐白石从木匠成为画家就是为了实现 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目的。当然,“在动机圈中任何一种动机系列占优 势,只是说明是什么样的动机统领着动机的其它系列,并不意味着其它 动机系统不存在或不起作用”③。创作动机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由于创 作主体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缘故,或因环境所逼,或因性格内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2.刘绍棠:《乡土与创作》,《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
30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系统是复杂的,它可以与人的几种不同层次、 不同内容的需要相联系,从而形成不同的动机。但这些动机在创作主 体的创作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表现的形态是不同的,常常以 一种动机为主导。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等人曾经提出“动机 圈”的理论。“动机圈”理论是一种动力结构理论。他们认为“动机圈是 一个复杂的构造,它是以动机一需要区为中心,在它的周围排列着地位 不同的各种各样特征的完整结构”。“在动机圈内占优势的动机并不是 固定不变的,占优势的动机内容可以是各式各样的。”①从这一点上看, 创作主体的创作行为通常并不只为一种动机所支配,而总是同时有几 种动机在共同起作用,形成动机圈。在这诸多动机中,往往有一种起主 导作用,而其余的则受其制约并处于次要位置。起优势作用的动机也 不一定始终都居于主导地位而固定不变,它可能只是在某一阶段起主 导作用,历经一定时间完成任务后便退居次要地位或者结束自己的使 命而消退。所以,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更多的是以一种为主要表现形 态,即单一性的表现形态。有的创作主体宣称他的创作动机就是某种 理念,他的创作就是为了某种目的。如刘绍棠的创作动机就是“一生一 世讴歌劳动人民”②。有些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就是自我实现。蒋子 龙在上小学时因看小说受到班主任的指责,班主任认为班里的学生即 使有三分之二的人可以当作家,他也当不了作家。蒋子龙为了维护自 己的人格拼命写作,终于成名。齐白石从木匠成为画家就是为了实现 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目的。当然,“在动机圈中任何一种动机系列占优 势,只是说明是什么样的动机统领着动机的其它系列,并不意味着其它 动机系统不存在或不起作用”③。创作动机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由于创 作主体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缘故,或因环境所逼,或因性格内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2.刘绍棠:《乡土与创作》,《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
30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隐,或因个人隐私,或因内心矛盾,或因时机不妊而心口不一、言不由' 衷,他所言明的创作动机与其真实的动机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就使我们 很难断定其创作动机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