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苦闷:创作动机产生的内驱力
一、由创作主体心灵的隐痛和创伤所形成的苦闷是产生创作动机 的内驱力
一、由创作主体心灵的隐痛和创伤所形成的苦闷是产生创作动机 的内驱力
创作动机的发生源较多,但其中主要的是外界环境对创作主体的挤 压所产生的苦闷。这种情感郁积在胸,造成创作主体心灵的隐痛和创 伤。于是,他便企求找到一种抒放的媒介和渠道,以发泄和排除这种内心 的压抑和苦痛,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为于是创作动机便由此而生。
“舒愤懑”、“遣悲怀”是创作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外界 的刺激造成创作主体心灵的缺失,他往往急欲寻找审美的对应物进行 倾吐,使失态的心理得以平衡。“心理医学家认为,积贮的烦闷忧郁就 像是一种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就会像感情上的定时炸弹埋伏心间,一 旦触发就会酿成大难。但若及时用倾诉或自我倾诉的方式予以宣泄, 就可以取得内心平衡而免灾祛病。'‘①《诗经》中的“心之忧矣,我歌且 谣",屈原《九章-惜诵》中的“发愤以抒情”,说的都是借歌谣等形式发 泄苦闷。处于苦闷中的创作主体可以把苦闷转化为一种动力,成为内 在观照的对象,据此写出独出心裁、意蕴深刻的作品。青年巴金因社会 和家庭的巨大压抑而处于一种近乎窒息的苦闷之中。他说:“我有感情 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②于是他 便把这种苦闷的情感倾泻到《灭亡》等作品中,借此消解忧愁。艾青把 苦闷和悲哀“看成一种力”,认为它可以“把弥漫在广大土地上的渴望、 不平、愤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③。他将
1. 吕俊华:《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页。
2. 巴金:《谈灭亡》,见《巴金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3. 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此视为幽深神秘的动力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
关于苦闷产生创作动机之说,中外文艺理论多有论述。如中国古 典文论中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他认为圣贤的写作“皆意有所郁 积”,所以其作品是“发愤之所为作”。刘勰认为,风雅之篇是“志思蓄 愤,而吟咏性情以讽其上气白居易认为:凡诗文能流传于后世者,多是 “愤忧怨伤之作”。韩愈则说得更为明了广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蒲松 龄在其《聊斋自志》中更道出了他从事创作的动机:“集腋为裘,妄续幽 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这种“发愤著书”说与“不平则鸣”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创作动机缘发苦闷的两个重要论断。
在国外,对于创作动机产生于苦闷之说论述得更为详尽深刻,甚至 涉及到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的深层。黑格尔认为,是“苦恼意识"推动着 创作。叔本华认为唯有痛苦才能激发人的各种心智能力,天才的内在 苦闷是不朽之作的源泉。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均归结于无意 识的本能欲望,认为创作动机是由创作主体不能实现的欲望而产生的。 创作主体会由被压抑的欲望升发出幻想,并用幻想(艺术创作)的形式 满足其愿望。厨川百村索性把艺术作品叫作“苦闷的象征”。他认为 “生命的自由的飞跃因为受了阻止和压抑而生的苦闷,即精神的伤害, 这无非就从那伤害发生出来的象征的梦。是不得满足的欲求,不能照 样的移到实行的世界去的生的要求,变了形态而被表现的东西。”①阿 德勒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源于人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 而这两个部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 以争取优越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②。创作动机便产生于于此。 尼采曾经说过,'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可见,艺术作品的主要动力源 于创作主体的"自卑感",又是对“自卑感”的“超越”。总之,他们都认为 苦闷是创作动机的发生源,艺术创作则是宣泄苦闷的最佳方式。
为什么苦闷会成为创作动机最主要的发生源呢?从生理和心理的
1.[日]厨川百村:《苦闷的象征》,见《鲁迅译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第89页。
2.[奥]A・阿德勒:《自卑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角度看,苦闷是一种情感郁积的块结,是一种病态的症状,但从创作的 方向看,“它是一种创造的因素,一种创造的内驱力”①。苦闷作为一种 负面的情感,长期封闭性地郁积胸中,形成强烈的心理势能,造成创作 主体的心灵隐痛和压抑,甚至成为无法消除的情结 种情感化、心 理化的病结。苦闷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内驱力,使创作主体“觉得自己处 在一种骚动、不安、丧失一切、空虚、无法承受的挫折等等状态,除非他 用一种或别的什么创造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内心生活",“这就是最普 通、最强大的动机气②创作主体因苦闷积蓄得过多,就会在心理深层 形成“苦闷情结”,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影响其创作倾向和审美态 度。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适宜的宣泄途径和审美对象,就只能通过 想像或幻想用超越现实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以求得心理平衡。所以,这 种艺术不仅“是情感宣泄过程,而且是情感振奋或升华过程”。这种苦闷 的情感“正是产生优美形式的温床”③。可见,这种情感的宣泄不仅可以 使创作主体失调的心态得以平衡,而且也是产生优秀作品的最佳途径。
“舒愤懑”、“遣悲怀”是创作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外界 的刺激造成创作主体心灵的缺失,他往往急欲寻找审美的对应物进行 倾吐,使失态的心理得以平衡。“心理医学家认为,积贮的烦闷忧郁就 像是一种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就会像感情上的定时炸弹埋伏心间,一 旦触发就会酿成大难。但若及时用倾诉或自我倾诉的方式予以宣泄, 就可以取得内心平衡而免灾祛病。'‘①《诗经》中的“心之忧矣,我歌且 谣",屈原《九章-惜诵》中的“发愤以抒情”,说的都是借歌谣等形式发 泄苦闷。处于苦闷中的创作主体可以把苦闷转化为一种动力,成为内 在观照的对象,据此写出独出心裁、意蕴深刻的作品。青年巴金因社会 和家庭的巨大压抑而处于一种近乎窒息的苦闷之中。他说:“我有感情 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②于是他 便把这种苦闷的情感倾泻到《灭亡》等作品中,借此消解忧愁。艾青把 苦闷和悲哀“看成一种力”,认为它可以“把弥漫在广大土地上的渴望、 不平、愤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③。他将
1. 吕俊华:《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页。
2. 巴金:《谈灭亡》,见《巴金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3. 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此视为幽深神秘的动力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
关于苦闷产生创作动机之说,中外文艺理论多有论述。如中国古 典文论中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他认为圣贤的写作“皆意有所郁 积”,所以其作品是“发愤之所为作”。刘勰认为,风雅之篇是“志思蓄 愤,而吟咏性情以讽其上气白居易认为:凡诗文能流传于后世者,多是 “愤忧怨伤之作”。韩愈则说得更为明了广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蒲松 龄在其《聊斋自志》中更道出了他从事创作的动机:“集腋为裘,妄续幽 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这种“发愤著书”说与“不平则鸣”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创作动机缘发苦闷的两个重要论断。
在国外,对于创作动机产生于苦闷之说论述得更为详尽深刻,甚至 涉及到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的深层。黑格尔认为,是“苦恼意识"推动着 创作。叔本华认为唯有痛苦才能激发人的各种心智能力,天才的内在 苦闷是不朽之作的源泉。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均归结于无意 识的本能欲望,认为创作动机是由创作主体不能实现的欲望而产生的。 创作主体会由被压抑的欲望升发出幻想,并用幻想(艺术创作)的形式 满足其愿望。厨川百村索性把艺术作品叫作“苦闷的象征”。他认为 “生命的自由的飞跃因为受了阻止和压抑而生的苦闷,即精神的伤害, 这无非就从那伤害发生出来的象征的梦。是不得满足的欲求,不能照 样的移到实行的世界去的生的要求,变了形态而被表现的东西。”①阿 德勒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源于人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 而这两个部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 以争取优越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②。创作动机便产生于于此。 尼采曾经说过,'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可见,艺术作品的主要动力源 于创作主体的"自卑感",又是对“自卑感”的“超越”。总之,他们都认为 苦闷是创作动机的发生源,艺术创作则是宣泄苦闷的最佳方式。
为什么苦闷会成为创作动机最主要的发生源呢?从生理和心理的
1.[日]厨川百村:《苦闷的象征》,见《鲁迅译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第89页。
2.[奥]A・阿德勒:《自卑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角度看,苦闷是一种情感郁积的块结,是一种病态的症状,但从创作的 方向看,“它是一种创造的因素,一种创造的内驱力”①。苦闷作为一种 负面的情感,长期封闭性地郁积胸中,形成强烈的心理势能,造成创作 主体的心灵隐痛和压抑,甚至成为无法消除的情结 种情感化、心 理化的病结。苦闷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内驱力,使创作主体“觉得自己处 在一种骚动、不安、丧失一切、空虚、无法承受的挫折等等状态,除非他 用一种或别的什么创造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内心生活",“这就是最普 通、最强大的动机气②创作主体因苦闷积蓄得过多,就会在心理深层 形成“苦闷情结”,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影响其创作倾向和审美态 度。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适宜的宣泄途径和审美对象,就只能通过 想像或幻想用超越现实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以求得心理平衡。所以,这 种艺术不仅“是情感宣泄过程,而且是情感振奋或升华过程”。这种苦闷 的情感“正是产生优美形式的温床”③。可见,这种情感的宣泄不仅可以 使创作主体失调的心态得以平衡,而且也是产生优秀作品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