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美心理结构存在着某种从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先验性",它是创作动机产生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证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心灵知识结构的影响, 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S-R),外在信息只有被心理图式“同化”才 能产生认识。所谓“同化"是指创作主体按自己固有的心理图式吸纳外 界刺激,对外来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并整合于先在的心理结构中,使创 作主体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和充实。皮亚杰认为:“同化概念则是指把 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或者甚至是按照基本 格局形成的一个新结构。"①他讲的虽然是认识心理结构,但在“早先就 存在的结构”这一点上,与审美心理结构是共通的。马克思在谈到人的 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之间的根本区别时说,这种区别就在于人在劳动 开始之前,劳动的成果就已经在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了。这也同样 适用于审美心理结构。在审美之前,未来的审美形象已经以观念的形 式存留于审美者的头脑之中了。对创作主体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早先 就存在”。也就是说,审美心理结构有某种“先验性",它是介于刺激- 反应之间涵括现实、联系历史的神秘变量(SfOfR),是创作主体的主 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的根据。这就是说,创作主体的心理从来不是一块 白板,而是储存着日常生活的丰富经验材料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平 时是关闭着的,构成了人的无意识,一旦有外界事物的触发,信息库里 相关的信息就会被激活,由无意识变为意识,与新来的信息结合融汇、 豁然贯通,产生创作动机。如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笛福,一生坎坷,多灾 多难,还多次被捕入狱,长期苦难生活形成的苦闷郁积在胸,使他产生 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却没有适宜的表现对象。后来他读到一篇特写, 说一个水手被抛弃在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中达4年之久,最后历尽艰 辛,终于回到英国。这个信息深深触动了笛福被压抑多年的表现欲望, 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以极快的速度创作岀《鲁滨孙漂流记》。
        1.[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页。
        这个创作动机的产生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经历了一 个中介环节,即审美心理结构的化合,实现了一个新的审美建构,创作 出了新的审美形象。又如曹禺创作《雷雨》的素材是长期积淀的结果。 最早是他一次去同学家中,认识了这个同学的嫂子许女士 位贤 惠、聪明的女性。她的丈夫比她大十几岁,为人死板。她与丈夫的感情 不大融洽,所以生活得很苦恼,后来就爱上了曹禺的这位同学——自己 的小叔子。曹禺得知后联想起过去听说过的事情,对他们的处境自然 很同情。另外,曹禺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熟悉当时封建大家庭中家 长制压制、专横的内幕,他对此十分痛恨。当时的报刊还报道了这样一 件事: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时故意让桥出事故,造成了几千 名工人丧生,而这个资本家则趁机大发死人财,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了二 百块钱。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曹禺,他把自己看到、听到和自己亲身经 历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创作《雷雨》的动机。他将自己父亲及 父亲朋友的一些特征与图财害命的资本家的性格联在了一起,构思了 周朴园的形象;剧中周萍的性格、语言,有些是从曹禺大哥的身上借来 的;他同学嫂子就成了繁漪的形象。再如赵树理情感的核心特质是亲 农。他从少年起就与农民打成一片,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与农民的感情 愈加深厚。50年代初期,在他当了专业作家以后,仍然常回家看看。 一接触父老乡亲,他就情不自禁地陶醉其间。“社员干啥他干啥,放下 杈子拿扫把。'‘①就是进入北京以后,他仍然常常穿着一身农民的服装 到街头去转转。“肚饿了,在临街的摊子上,烧饼、豆腐脑,什么便宜吃 什么,跟人力车夫、捡煤渣的老汉坐在同一条凳子上,边吃边谈。有时 候从口袋里掏出旱烟袋,一吸几口,递给那些人力车夫、捡煤渣老汉。 ……'‘②这种深厚的农民情结使他形成了恒定的创作动机——写农民 和为农民而写。
        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先验性"是在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从 而积淀或遗传下来的。创作主体可以凭借这种先在的经验发现某种存
       1. 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2. 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页。

在的艺术意义。它的发生,就社会因素来讲,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图腾 歌舞;就个人因素来讲,可以追溯到幼儿、童年时的生活,甚至可以追溯 到胎儿时所听到的音乐。童年的生命体验可以在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 结构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成为创作的原动力,甚至成为左右他一生创作 的强大心理定势。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幼小时先后丧父、 丧母,稍大一点儿,又相继失去了姐姐、祖母、祖父等所有的亲人。这使 他成为“天下最孤伶的孤儿”,使他从小就产生了一种“早逝的恐惧”,也 使他在童年时便形成了多愁善感、固执乖僻的“孤儿气质、寄人篱下的 气质、受恩惠者的气质”。这种“孤儿脾气”始终执拗地表现在他的整个 生活之中。所以,每当他创作时,''往事如梦,人生无常"的情调与感喟 就压抑不住地流露出来,形成了他的创作动机。他创作的《十六岁的日 记》、《孤儿感情》,《给父亲的信》、《父亲的名字》等作品中,“均可清楚地 窥见他的孤儿的面貌。……这是在孩童时代在心灵中所孵化岀永不可 磨灭的孤儿感情的典型反映。这是对于不知父母容颜,甚至连他们的 忌日也不记得的对父母的幻影的恋情的一种表现,这是对幸福摇篮企 盼的歌,是刻在心中的墓志铭''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童年的生命体验 不仅是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结构信息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产生创作 动机的强大内在因素,甚至可以左右他一生的创作倾向。
         总之,人的生命一旦合成,这种内化和积淀就开始了。审美心理结 构一旦形成,就控制着创作主体的审美行为。“从小看大''的俗话虽然 过于武断,但却可以看出审美心理结构的自控性。郑板桥作画多画竹, 徐悲鸿多画马,齐白石多画虾,黄胄多画驴,可见每个人的实践活动不 同,审美心理结构自然也就会有所不同。普希金的审美心理结构就难 以处•理《死魂灵》那样的素材,而不得不转交给果戈理。即使同一事物, 被不同创作主体的心理图式同化后产生的创作动机和展示出来的面貌 也是各异的。因为创作主体在实践中积累的感受、经验不同,生活处境 不一,从而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各不相同,决定着所产生的创作动机也就不同。
        1.[日]《长谷川泉文学论著选-川端康成论》,孟庆枢译,时代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第6页。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