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庄炳曾这样界定缺失性童年经验:“所谓缺失性经验,即他的童 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 郁、沉重。”①他认为毛富性童年经验和缺失性童年经验虽然都可以成 为创作的“动力源”,总后者比前者激发创作动机的内在心理驱动力更 为强烈。张炜从自身创作的体验出发,讲得更为具体:
童年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那时候外部世界对他的刺激,常常 在心灵里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差不多所有成功的作家,都在童 年有过曲折的经历,很早就走入了充满磨难的人生之途。这一切 让他咀嚼不完。无论他将来发生了什么,无论这一段经历在他的 全部生活中占据多么微小的比例,总也难以忘怀。童年真正塑造 了 一个人的灵魂,染上了永不褪脱的颜色。②
可见,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创作主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制约着创作 主体的创作个性,而且还成为产生创作动机的强大动力源。这是因为:
(一)缺失性童年经验会在创作主体心理上形成一种创伤性心理 定势
缺失性童年经验会在创作主体心里形成一种创伤性心理定势,由 它决定着创作动机的产生。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在某种定势作用下 发生的。创作动机的产生不能单凭外界客体因素的激发,还取决于创 作主体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对创作动机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创 伤性心理定势平时处于潜隐或准备状态,一旦遇见类似或相关的信息, 便会刺激创作主体巨大的心理隐痛,与审美对象产生一种“同病相怜” 的感伤,并把积存的情感倾注到审美对象中,从而产生创作动机。如荷
1.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M993年第4期。
2.《羞涩的温柔》,见楼肇明、志愚主编:《禁锢的火焰色——理性与反思》,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9页。
童年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那时候外部世界对他的刺激,常常 在心灵里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差不多所有成功的作家,都在童 年有过曲折的经历,很早就走入了充满磨难的人生之途。这一切 让他咀嚼不完。无论他将来发生了什么,无论这一段经历在他的 全部生活中占据多么微小的比例,总也难以忘怀。童年真正塑造 了 一个人的灵魂,染上了永不褪脱的颜色。②
可见,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创作主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制约着创作 主体的创作个性,而且还成为产生创作动机的强大动力源。这是因为:
(一)缺失性童年经验会在创作主体心理上形成一种创伤性心理 定势
缺失性童年经验会在创作主体心里形成一种创伤性心理定势,由 它决定着创作动机的产生。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在某种定势作用下 发生的。创作动机的产生不能单凭外界客体因素的激发,还取决于创 作主体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对创作动机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创 伤性心理定势平时处于潜隐或准备状态,一旦遇见类似或相关的信息, 便会刺激创作主体巨大的心理隐痛,与审美对象产生一种“同病相怜” 的感伤,并把积存的情感倾注到审美对象中,从而产生创作动机。如荷
1.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M993年第4期。
2.《羞涩的温柔》,见楼肇明、志愚主编:《禁锢的火焰色——理性与反思》,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9页。
妮所说:创作主体的心理冲突会增进他创作的动机或激力,他的冲突以 及为求逃避冲突的方法,可能就是创作的主题。创伤性心理定势与创 作动机就是这样紧密地联系着。如卡夫卡的童年是极其不幸的,从他 出生到六岁,他家一直住在一座古老破旧的建筑物里面,阴森可怕,怪 诞恐怖。尤其一到晚上,黯淡的烛光犹如鬼火在晃动,耗子打架的尖叫 声到处可闻。面对这鬼魅般的世界他感到胆战心惊、惶恐不安。作为 商人的父亲性格粗暴刚愎,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 式管教,致使他变得胆小、羞怯、敏感、内向。他的犹太人的身份也给他 从小带来深深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正是这种生活环境造成了他童年的 不幸,以致在他走上创作道路以后,这种心理定势成了他创作动机的根 源和作品的主导倾向,孤独失落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再如 苏童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
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我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 的过分的溺爱。我记得的是清苦,记得一盏十五瓦的黯淡的灯泡 照耀着我们的家,潮湿的未浇水泥的砖地,简陋的散发着霉味的家 具,四个孩子围坐在方桌前吃一锅白菜肉丝汤。两个姐姐把肉丝 让给两个弟弟吃,但因为肉丝本来就很少,挑几筷子就没有了。
母亲有一次去酱油铺买盐掉了伍元钱,整整一天她都在寻找 那伍元钱的下落。当她彻底绝望时,我听见了她的伤心的哭声。 我对母亲说,别哭了,等我长大了挣一百块钱给你。说这话的时候 我大概只有七八岁,我显得早熟而机敏,它抚慰了母亲,但对于我 们的生活却无济于事。
……我经常遭遇的是这种晦暗的难挨的黄昏。父母在家里高 一声低一声的吵架,姐姐躲在门后啜泣,而我站在屋檐下望着长长 的街道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心怀受伤后的怨恨。为什么左邻右舍 都不吵架,为什么偏偏是我家常常吵个不休?① 这就是童年生活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又说:这种童年的生活“后来 常常出现在我的小说作品中……因为童年的记忆非常遥远却又非常清 晰,从头拾起令我有一种别梦依稀的感觉''①。正是因为这种童年困难 的生活在苏童的创作心理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缺失,便成了他创作 的一种主导力量。
(二)缺失性童年经验会给创作主体的心理造成某种空缺,因而会 导致渴求补偿的创作动机
缺失性童年经验会给创作主体的心理造成某种空缺,因而会导致 渴求补偿的创作动机。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填补缺失以求得心理的平衡 和满足是创作主体的普遍做法。通过创作对缺失性童年体验进行补偿 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再现式。所谓再现式就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童年阶段生活 的遭际。这段生命历程是不幸的,甚至是悲惨的。这些以童年经历为 素材的作品虽然并不一定囿于个人生活的真实经历,但作品基本是“自 传式”的。如小仲马是个私生子,他一直为此耿耿于怀,于是为自己和 天下所有私生子鸣不平就成为他创作剧本《私生子》的动机。在剧本结 尾,当私生子得知“叔父”就是自己的生父时,台词是这样的:
父:当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时,你一定允许我叫你'‘儿 子”的。
子:是,叔叔!
儿子的简短回答,表现出对生父的极大愤慨和谴责。当该剧即将举行 首场演出时,剧场老板要求去掉这个结尾,而改成父字热烈拥抱的场 面。小仲马拒绝了,他冷冷地说:“我就是为这两句台词,才写这个剧本 的!”这就真实地再现了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二是表现式。所谓表现式即创作主体着重表现缺失性童年体验的 感觉和情感。虽然作品所展示的内容与作者童年体验有关,但表现的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内容。如郁达夫童年的痛苦生活在他心中留下 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浓重的忧郁和感伤的情绪。但他后来 在创作中把这种情绪扩大化了,表现了更为广泛普遍的社会情绪和内 容,写出了社会的苦闷,故国的哀愁。钱杏邨在《达夫代表作,后序》中 写道:“在幼年的时候他失去了父亲,同时又失去了母亲的慈爱,这种幼 稚的悲哀,建设了他的忧郁性的基础。长大后,婚姻的不满,生活的不 安适,经济的压迫,社会的苦闷,故国的哀愁,呈在眼前的劳动阶级悲惨 生活的实际……使他忧郁性渐渐地扩张到无穷的大,而不得不在文字 上吐露出来……”①
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我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 的过分的溺爱。我记得的是清苦,记得一盏十五瓦的黯淡的灯泡 照耀着我们的家,潮湿的未浇水泥的砖地,简陋的散发着霉味的家 具,四个孩子围坐在方桌前吃一锅白菜肉丝汤。两个姐姐把肉丝 让给两个弟弟吃,但因为肉丝本来就很少,挑几筷子就没有了。
母亲有一次去酱油铺买盐掉了伍元钱,整整一天她都在寻找 那伍元钱的下落。当她彻底绝望时,我听见了她的伤心的哭声。 我对母亲说,别哭了,等我长大了挣一百块钱给你。说这话的时候 我大概只有七八岁,我显得早熟而机敏,它抚慰了母亲,但对于我 们的生活却无济于事。
……我经常遭遇的是这种晦暗的难挨的黄昏。父母在家里高 一声低一声的吵架,姐姐躲在门后啜泣,而我站在屋檐下望着长长 的街道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心怀受伤后的怨恨。为什么左邻右舍 都不吵架,为什么偏偏是我家常常吵个不休?① 这就是童年生活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又说:这种童年的生活“后来 常常出现在我的小说作品中……因为童年的记忆非常遥远却又非常清 晰,从头拾起令我有一种别梦依稀的感觉''①。正是因为这种童年困难 的生活在苏童的创作心理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缺失,便成了他创作 的一种主导力量。
(二)缺失性童年经验会给创作主体的心理造成某种空缺,因而会 导致渴求补偿的创作动机
缺失性童年经验会给创作主体的心理造成某种空缺,因而会导致 渴求补偿的创作动机。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填补缺失以求得心理的平衡 和满足是创作主体的普遍做法。通过创作对缺失性童年体验进行补偿 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再现式。所谓再现式就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童年阶段生活 的遭际。这段生命历程是不幸的,甚至是悲惨的。这些以童年经历为 素材的作品虽然并不一定囿于个人生活的真实经历,但作品基本是“自 传式”的。如小仲马是个私生子,他一直为此耿耿于怀,于是为自己和 天下所有私生子鸣不平就成为他创作剧本《私生子》的动机。在剧本结 尾,当私生子得知“叔父”就是自己的生父时,台词是这样的:
父:当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时,你一定允许我叫你'‘儿 子”的。
子:是,叔叔!
儿子的简短回答,表现出对生父的极大愤慨和谴责。当该剧即将举行 首场演出时,剧场老板要求去掉这个结尾,而改成父字热烈拥抱的场 面。小仲马拒绝了,他冷冷地说:“我就是为这两句台词,才写这个剧本 的!”这就真实地再现了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二是表现式。所谓表现式即创作主体着重表现缺失性童年体验的 感觉和情感。虽然作品所展示的内容与作者童年体验有关,但表现的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内容。如郁达夫童年的痛苦生活在他心中留下 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浓重的忧郁和感伤的情绪。但他后来 在创作中把这种情绪扩大化了,表现了更为广泛普遍的社会情绪和内 容,写出了社会的苦闷,故国的哀愁。钱杏邨在《达夫代表作,后序》中 写道:“在幼年的时候他失去了父亲,同时又失去了母亲的慈爱,这种幼 稚的悲哀,建设了他的忧郁性的基础。长大后,婚姻的不满,生活的不 安适,经济的压迫,社会的苦闷,故国的哀愁,呈在眼前的劳动阶级悲惨 生活的实际……使他忧郁性渐渐地扩张到无穷的大,而不得不在文字 上吐露出来……”①
画家王春仁在谈到他创作油画《叶子》的动机时曾经这样说:
我的童年是在贫苦中度过的。在那荒年灾月,我吃过榆树叶。 辛酸的童年与树叶紧紧联在一起。那时光,榆树叶的生命维系着 我的生命,我对树叶怀着深深的感情。春天,叶芽冒了,长了,绿 了;秋天,叶子黄了,落了,枯了,死了。叶子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多 少人生的哲理?于是,我拿起油画笔,一次一次地画煮树叶,画着 一片一片的树叶。我要通过笔下的一片叶子,表现出弟叶的生命 历程,融注入我的情思。有好多次,我都是含着泪画完那一片小小 的不起眼的残破的树叶的。也许是“叶、我交融”吧。②
画家画树叶,是要通过树叶表现自己的情感,表现“人生的哲理可 见,促使画家产生创作《叶子》动机的主体因素是长期积淀在胸的情感, 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三是幻想式。幻想式是指创作主体通过建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幻想世界实现一种理想性的精神补偿。幻想是由实现不了的长期被压 抑着的欲望而产生的。创作主体将这种缺失性体验化为幻想,成为创 作的动机和动力,以期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幻想的方式多种
1.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见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下,天津人民出 版社1982年版,第339页。
2. 《艺术创作断想》,《江苏画刊》1990年第11期。
多样,做梦是一种主要的方式。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激发梦的愿望和梦 中证实的愿望的满足都来源于童年。因此人们会吃惊地发现:儿童和 他所有的冲动都残存于梦中。正如浜田正秀所说:
人们的本能和欲望,在日常的集团社会中往往得不到充分满 足,它因高级自我而受压抑、受禁锢、受堵拦。这种压抑着的能量, 被放逐到意识底层的无意识的黑牢里。在那儿,或是像河泥那样 淤塞着,或是像迷子石那样为寻求通往地面出处而徘徊彷徨。这 些被压抑的能量,便在疲劳和睡眠之时,以梦幻和疾病那种料想不 到的被歪曲了的形态,出其不意地浮现在意识世界里。①
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幻想与创作动机的关系。创作主体在现实生活中造 成某种缺失,便用这种幻想的审美形式满足自己的愿望。再如诗人里 尔克的童年是缺少温暖和母爱的。他的母亲既冷酷无情,又虚假不实, 但他在作品中却将母亲作为歌颂的对象。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与现实生 活中的母亲大相径庭。显然,作品中的母亲是诗人运用幻想的形式塑 造的,是他理想和希望的母亲形象。他借此对缺失的母爱进行了弥补 和填充。
(三)缺失性童年经验不但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巨大内驱力,也是决 定创作主体艺术观和创作个性的决定因素
缺失性童年体验作为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人生经历有更为广 阔的意义:它不但影响到创作动机的产生,还会影响到创作个性和艺术 观的形成。在契诃夫童年经验中,父亲的毒打给他的心灵留下了难以 平复的创伤。他曾对人说:“我永远不能原谅父亲在童年时这样打我。'‘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契诃夫处处感到致命的专制和谣言的压力。 因此,从童年起,他就痛恨专制和谎言。他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创作动 机,'我痛恨以一切形式出现的虚伪和暴力……伪善、愚蠢、专横,不是
1.[日]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仅仅在商人家庭里和监狱里盛行;我在科学方面、文学方面、青年当中 也看见它们。……我心目中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 能、灵感、爱情、最最绝对的自由——免于暴力和虚伪的自由,不管这暴 力和虚伪用什么方式表现岀来。如果我是个大艺术家,那么这就是我 要遵循的纲领。'‘①维护人的尊严和争取人的自由,同“伪善和暴力”作 斗争,不仅是契诃夫的创作动机,也是他艺术观的具体表现。贾平凹童 少年时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家大口多,常受饥饿”;他“禀气甚弱,又 和父母分离这样的童、少年生活,培养了他“一颗羞涩的、委屈的甚 至孤独的灵魂”,也形成了他孤独内向的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②再如 庐隐伤感、悲哀的创作个性的形成与她童年的生活也不无关系。她自 幼失爱于母,备遭家人冷落,寄养外家长大,性情抑郁.她曾这样写道: “母亲看见我,永远没有好脸色疽'亲人们视同仇人般的虐待和打骂,深 深地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灵。这样就使她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我 对手生命,开始了厌恶。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虽然没有自杀的清楚意 识,不过我也模糊地觉得,假使死了,也许比这活着快乐吧。"“母亲永远 对我是冰霜满面的,她是从心里憎厌了我,而我也真怕了她。夜里和女 仆同睡在一个肮脏的房间里,白天呢,就躲在花园里。这时我的心,没有 爱,没有希望,只有怨恨。‘'这无爱的童年在庐隐心中埋下了悲哀厌世思 想的种子。这种童年的“悲哀时期”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她以后的创作,她 的许多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她伤感、悲凉的创作个性。她笔下的人 物也无一不是在悲哀中呻吟,在苦痛中挣扎,是她用悲哀的泪水和孤寂 的心灵所灌注而成的。她曾这样来归结自己的创作动机:我“并不想法 来解决这悲哀,也不愿意指示人们以新路,我简直是悲哀的叹美者''③。
(四)缺失性童年经验造成的创作主体的某种缺失还可以扩展'和升 华为一种社会和人生的缺失感,使缺失性童年经验产生一种普遍的 意义
创作主体所经历的缺失性童年体验的过程,也是精神接受苦难洗
1.[俄]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人民文学岀版社1958年版,第96页。
2. 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3.庐隐:《庐隐自传》,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版,第91页。
礼的过程。正是这种涅槃式痛苦的磨炼,会使创作主体的灵魂得到了 澄清和升华,也使缺失性体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一个较高的审美层次。 正如法国哲学家、美学家李博所说:“忧郁,甚至深沉的痛苦,曾使诗人、 音乐家、画家、雕刻家产生最美好的灵感。'‘①同时,缺失性童年经验在 创作意向上也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人经验的人类意识。如同席勒所说, 最高的道德快感总有痛苦伴随着。傅雷也指出:“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 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②维特 根斯坦也说,'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怜悯别人的力量。”③陀思妥耶夫 斯基出身于莫斯科贫民区的一个家庭,饱经苦难,小人物悲苦的生活境 况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正是这种童年时期对小人 物生活的体验和对小人物的同情,促使他写出了震撼人心的《穷人》,真 实地反映了城市某一市区弱势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种普遍的社会意义。 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如果我对俄罗斯还不够了解,至少我很好地了 解俄罗斯人,而且了解得如此充分,能达到这样的深度的人大概是不多 的。”④正是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造成的作家的情感缺失,经过作家心 灵的净化、提炼,扩展和升华为一种社会和人生的缺失感,使之具有了 一种普遍的意义。
应该看到,单凭童年经验还构不成创作动机的形成机制。童年经 验仅仅是创作的契机和基础。只有创作主体在人生的历程中遇到与童 年经验相契合或相违背的事情时,积淀在脑海中的童年生活的信息才 会被激活起来,与现实的刺激相碰撞、融合,才能产生创作动机。否则, 童年经验仅仅是一些尘封的记忆而已。如封建大家庭专制、窒息的生 活在巴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单纯的童年经验 并不能直接推动作者情感的升华,进入创作;促使巴金产生创作《家》的 动机的是他与大哥在上海的会面。这次会面引起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
1.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页。
2.傅雷著:《傅雷家书》,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33页。
3. [奥地利]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6 页。
4.[苏]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臧仲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我的童年是在贫苦中度过的。在那荒年灾月,我吃过榆树叶。 辛酸的童年与树叶紧紧联在一起。那时光,榆树叶的生命维系着 我的生命,我对树叶怀着深深的感情。春天,叶芽冒了,长了,绿 了;秋天,叶子黄了,落了,枯了,死了。叶子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多 少人生的哲理?于是,我拿起油画笔,一次一次地画煮树叶,画着 一片一片的树叶。我要通过笔下的一片叶子,表现出弟叶的生命 历程,融注入我的情思。有好多次,我都是含着泪画完那一片小小 的不起眼的残破的树叶的。也许是“叶、我交融”吧。②
画家画树叶,是要通过树叶表现自己的情感,表现“人生的哲理可 见,促使画家产生创作《叶子》动机的主体因素是长期积淀在胸的情感, 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三是幻想式。幻想式是指创作主体通过建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幻想世界实现一种理想性的精神补偿。幻想是由实现不了的长期被压 抑着的欲望而产生的。创作主体将这种缺失性体验化为幻想,成为创 作的动机和动力,以期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幻想的方式多种
1.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见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下,天津人民出 版社1982年版,第339页。
2. 《艺术创作断想》,《江苏画刊》1990年第11期。
多样,做梦是一种主要的方式。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激发梦的愿望和梦 中证实的愿望的满足都来源于童年。因此人们会吃惊地发现:儿童和 他所有的冲动都残存于梦中。正如浜田正秀所说:
人们的本能和欲望,在日常的集团社会中往往得不到充分满 足,它因高级自我而受压抑、受禁锢、受堵拦。这种压抑着的能量, 被放逐到意识底层的无意识的黑牢里。在那儿,或是像河泥那样 淤塞着,或是像迷子石那样为寻求通往地面出处而徘徊彷徨。这 些被压抑的能量,便在疲劳和睡眠之时,以梦幻和疾病那种料想不 到的被歪曲了的形态,出其不意地浮现在意识世界里。①
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幻想与创作动机的关系。创作主体在现实生活中造 成某种缺失,便用这种幻想的审美形式满足自己的愿望。再如诗人里 尔克的童年是缺少温暖和母爱的。他的母亲既冷酷无情,又虚假不实, 但他在作品中却将母亲作为歌颂的对象。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与现实生 活中的母亲大相径庭。显然,作品中的母亲是诗人运用幻想的形式塑 造的,是他理想和希望的母亲形象。他借此对缺失的母爱进行了弥补 和填充。
(三)缺失性童年经验不但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巨大内驱力,也是决 定创作主体艺术观和创作个性的决定因素
缺失性童年体验作为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人生经历有更为广 阔的意义:它不但影响到创作动机的产生,还会影响到创作个性和艺术 观的形成。在契诃夫童年经验中,父亲的毒打给他的心灵留下了难以 平复的创伤。他曾对人说:“我永远不能原谅父亲在童年时这样打我。'‘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契诃夫处处感到致命的专制和谣言的压力。 因此,从童年起,他就痛恨专制和谎言。他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创作动 机,'我痛恨以一切形式出现的虚伪和暴力……伪善、愚蠢、专横,不是
1.[日]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仅仅在商人家庭里和监狱里盛行;我在科学方面、文学方面、青年当中 也看见它们。……我心目中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 能、灵感、爱情、最最绝对的自由——免于暴力和虚伪的自由,不管这暴 力和虚伪用什么方式表现岀来。如果我是个大艺术家,那么这就是我 要遵循的纲领。'‘①维护人的尊严和争取人的自由,同“伪善和暴力”作 斗争,不仅是契诃夫的创作动机,也是他艺术观的具体表现。贾平凹童 少年时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家大口多,常受饥饿”;他“禀气甚弱,又 和父母分离这样的童、少年生活,培养了他“一颗羞涩的、委屈的甚 至孤独的灵魂”,也形成了他孤独内向的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②再如 庐隐伤感、悲哀的创作个性的形成与她童年的生活也不无关系。她自 幼失爱于母,备遭家人冷落,寄养外家长大,性情抑郁.她曾这样写道: “母亲看见我,永远没有好脸色疽'亲人们视同仇人般的虐待和打骂,深 深地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灵。这样就使她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我 对手生命,开始了厌恶。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虽然没有自杀的清楚意 识,不过我也模糊地觉得,假使死了,也许比这活着快乐吧。"“母亲永远 对我是冰霜满面的,她是从心里憎厌了我,而我也真怕了她。夜里和女 仆同睡在一个肮脏的房间里,白天呢,就躲在花园里。这时我的心,没有 爱,没有希望,只有怨恨。‘'这无爱的童年在庐隐心中埋下了悲哀厌世思 想的种子。这种童年的“悲哀时期”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她以后的创作,她 的许多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她伤感、悲凉的创作个性。她笔下的人 物也无一不是在悲哀中呻吟,在苦痛中挣扎,是她用悲哀的泪水和孤寂 的心灵所灌注而成的。她曾这样来归结自己的创作动机:我“并不想法 来解决这悲哀,也不愿意指示人们以新路,我简直是悲哀的叹美者''③。
(四)缺失性童年经验造成的创作主体的某种缺失还可以扩展'和升 华为一种社会和人生的缺失感,使缺失性童年经验产生一种普遍的 意义
创作主体所经历的缺失性童年体验的过程,也是精神接受苦难洗
1.[俄]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人民文学岀版社1958年版,第96页。
2. 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3.庐隐:《庐隐自传》,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版,第91页。
礼的过程。正是这种涅槃式痛苦的磨炼,会使创作主体的灵魂得到了 澄清和升华,也使缺失性体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一个较高的审美层次。 正如法国哲学家、美学家李博所说:“忧郁,甚至深沉的痛苦,曾使诗人、 音乐家、画家、雕刻家产生最美好的灵感。'‘①同时,缺失性童年经验在 创作意向上也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人经验的人类意识。如同席勒所说, 最高的道德快感总有痛苦伴随着。傅雷也指出:“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 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②维特 根斯坦也说,'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怜悯别人的力量。”③陀思妥耶夫 斯基出身于莫斯科贫民区的一个家庭,饱经苦难,小人物悲苦的生活境 况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正是这种童年时期对小人 物生活的体验和对小人物的同情,促使他写出了震撼人心的《穷人》,真 实地反映了城市某一市区弱势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种普遍的社会意义。 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如果我对俄罗斯还不够了解,至少我很好地了 解俄罗斯人,而且了解得如此充分,能达到这样的深度的人大概是不多 的。”④正是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造成的作家的情感缺失,经过作家心 灵的净化、提炼,扩展和升华为一种社会和人生的缺失感,使之具有了 一种普遍的意义。
应该看到,单凭童年经验还构不成创作动机的形成机制。童年经 验仅仅是创作的契机和基础。只有创作主体在人生的历程中遇到与童 年经验相契合或相违背的事情时,积淀在脑海中的童年生活的信息才 会被激活起来,与现实的刺激相碰撞、融合,才能产生创作动机。否则, 童年经验仅仅是一些尘封的记忆而已。如封建大家庭专制、窒息的生 活在巴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单纯的童年经验 并不能直接推动作者情感的升华,进入创作;促使巴金产生创作《家》的 动机的是他与大哥在上海的会面。这次会面引起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
1.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页。
2.傅雷著:《傅雷家书》,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33页。
3. [奥地利]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6 页。
4.[苏]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臧仲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忆,是现实生活经验与童年旧有经验的碰击和相撞,促使他“决心写李 家的事了后来巴金的大哥自杀使巴金强烈地回忆起他大哥的一生, 唤起了他所有的童年经验。正是现实经验与童年经验的激烈碰撞,才 使他迅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曾这样描绘自己的心态和动机: “我r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 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 目睹一切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时 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而同时它又充满憎恨和诅咒。''①正是这种 对“年轻的生命遭摧残的”“爱怜而痛苦”以及对黑暗社会“充满憎恨和 诅咒”的情感,促使他创作出了《家》。由此可以看出,童年陰验与现实 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童年经验只是创作的基础或信息源:它并不能直 接演化或转变为创作动机,只有经过以后与现实经验的多次接触、交 合,才能产生创作动机。
总之,童年经验是人生调色板上最原初也是最深刻的底色,是“人 的初稿”,每个人以后的生活都只能在这部初稿上润色修改。可见童年 经验对创作主体创作动机的产生,乃至创作个性和审美理想的形成,都 起着主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 巴金:《谈〈家〉》,《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页。
总之,童年经验是人生调色板上最原初也是最深刻的底色,是“人 的初稿”,每个人以后的生活都只能在这部初稿上润色修改。可见童年 经验对创作主体创作动机的产生,乃至创作个性和审美理想的形成,都 起着主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 巴金:《谈〈家〉》,《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