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艺术观察与创作动机
一、艺术观察是对现实生活充满情感的独特的审美认识
一、艺术观察是对现实生活充满情感的独特的审美认识
艺术观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对现实生活充满艺术情感的具 有独创性的审美认识。艺术观察是一种审美透视力,它往往能深刻地 透视到事物的深层和人的灵魂,挖掘岀出人意料的生活意蕴。艺术观 察是创作主体把握人生、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创作主体在现实生活 中,凭着敏锐的感受力和深邃的洞察力,从审美对象中发现本质、规律 的东西,由此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美的内涵。艺术观察是形成创作动机 的基础和前提。
艺术观察作为一种审美认识,一种精神活动,是创作主体的心灵对 生活的真实把握,对客体的审美观照,具有美学和心理学的特定意义。 艺术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 统一。它不仅要求准确地把握客体的特征,而且要伴随着情绪上的激 动和审美上的评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主观色彩。一方面,客体向创作 主体发射信息,把现实图像印入创作主体的心里;另一方面,创作主体 又把主观因素外射到对象上面,甚至于把自身融于客体之中,达到物我 交流、物我同一的境界。雨果说:“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人类,其 一注视大自然。他的前一只眼睛叫作观察,后一只眼睛称为想像。“① 通过这种双重目光的观察,创作主体对客体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和评 价。所以,艺术观察不仅仅是印象的接受,还是一种意向的给予,是一
1.[法]雨果:《〈光与影集〉序》,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141页。
艺术观察作为一种审美认识,一种精神活动,是创作主体的心灵对 生活的真实把握,对客体的审美观照,具有美学和心理学的特定意义。 艺术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 统一。它不仅要求准确地把握客体的特征,而且要伴随着情绪上的激 动和审美上的评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主观色彩。一方面,客体向创作 主体发射信息,把现实图像印入创作主体的心里;另一方面,创作主体 又把主观因素外射到对象上面,甚至于把自身融于客体之中,达到物我 交流、物我同一的境界。雨果说:“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人类,其 一注视大自然。他的前一只眼睛叫作观察,后一只眼睛称为想像。“① 通过这种双重目光的观察,创作主体对客体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和评 价。所以,艺术观察不仅仅是印象的接受,还是一种意向的给予,是一
1.[法]雨果:《〈光与影集〉序》,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141页。
种心灵和对象的双向交流。严格地讲,艺术观察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 观察,而是创作主体对生活真实的富有创造性的把握。这也就是说,创 作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比常人有着更深刻的观察力。他的观察力愈敏 锐,他的感受和体验就愈强烈,他就愈善于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和体验 到深刻的、本质的东西。如华兹华斯所说:诗人的观察力愈敏锐,“诗人 的知觉范围就愈广阔,他也愈被激励去观察对象,不是观察它们原来的 样子,就是观察它们在他心中的反应”①。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 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具有更开阔的 灵魂”②。如王安忆从小生活在上海,对上海的生活现象有着敏锐的透 视力,对上海的历史有着独到的看法。她说:“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 的",“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 滴滴的生活的演变”。③在她看来,历史与其说是“演变”的结果,不如 说是“坚韧”的日常生活的累积,尤其是在一个激烈的时代里,那种执著 于每一个日子的“抉择”,更有可能构成历史的“底子气④因此,她在 《长恨歌》中通过王琦瑶琐碎的一生表现了 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 贯穿于半个世纪的上海,在这微小中的从容、细碎处的精致里见出了大 上海的真容和本质。正如王安忆所说:王琦瑶“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 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⑤。可见这个女人是一个 城市的符号,是一个纯粹的市民意识的代表,是历史与现实生活契合下 坚韧的世俗精神的象征*。
艺术观察是具有生理和心理基础的。人在欣赏审美对象时,美的 孫象作为复合刺激物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引起神经系统兴奋,然后 崟过想像等心理活动,得到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获得美感。艺术观察 是以早已积淀了的与审美对象有关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为前提的。
1.[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序言》,见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 室资料室合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2.[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OO年序言》,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 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49页。
3.徐春萍:《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年10 月26日版。
4.陈惠芬:《“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文学评论》2003年3期。
5.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作家》1995年第10期。
鲁道夫-阿恩海姆说:
就知觉而论,它还不仅仅限于眼睛对外部世界的录制(或复 制),感知活动永远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不过是无数同类活动之流 中最近的一种,这些同类活动发生在过去,但又一直留存于记忆 中。同样,现在产生的经验,也会被储存起来,与过去产生的经验 混合在一起,成为将来知觉活动的前提条件。①
正因为有这种"储存”和“混合”,审美经验丰富的人比经验较少的人的 审美观察力更敏锐、丰富、深刻。前者往往能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 事物中敏锐地直觉到美,而后者只能产生一般的生理直觉。可见,有无 这种艺术观察力是区分作家、艺术家和普通人的一个标志。正如巴尔 扎克所说的那样:“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有“一种透视 力,它帮助他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测知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 点,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将他们送到他们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② 例如,海德格尔曾对梵高的油画《一双农鞋》进行了下面的分析,从中我 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敏锐的感受力。
从这双穿旧的农鞋里边那成年累月磨损出的黑魅魅的洞口, 可以直窥到农人劳苦步履的艰辛。在这双破旧农鞋的粗成不堪、 窒息生命的沉重里,凝聚着那遗落在阴风猖獗、广漠无垠、单调永 恒•的旷野、田坑上的足印的坚韧和迟滞。残旧的鞋皮上,粘满了湿 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垂临,荒野小径的孤独寂寞,在这鞋底之下 悄然流逝。这双鞋啊!在颤栗中激荡着大地恒寂的呼唤,显耀着 成熟谷物无言的馈赠,也散发着笼罩在冬闲休耕、荒芜凄凉的田野 上的默默惜别之情。这双鞋啊!它浸透了农人渴求温饱、无怨无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 页。
2.[法]巴尔扎克:《“驴皮记”初版序WX1831年),见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5页。
艾的惆怅和战胜困境苦难的无言无语的内心喜悦,同时,也隐含了 分娩阵痛的颤抖与死亡威胁中的恐怖。①
海德格尔在深刻观察的同时也灌注了自己充沛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 象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观察。
但由于艺术观察是有目的的,感知外界事物与目的、需要息息相 关,人的心理活动也就要有选择地集中指向对象,给予有意注意,使自 身感受集中于剌激物,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是 对立统一的过程,一部分兴奋,另一部分抑制;对有意注意对象全神贯 注,印象鲜明、具体、深刻,而对其他对象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印象 模糊不清。
可见,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重要条件,没有艺术观察就不会 产生创作动机。创作动机产生的过程是:客体刺激-艺术观察-创作 动机,即客观情境刺激了创作主体,当这种刺激通过观察被创作主体所 吸纳、接受,并转换为创作主体审美需求和心理动力时,便会产生创作 动机。创作主体对客观信息往往是不能全部接收的,而是有选择地从 刺激物上“剥离"下他所需要的那一部分,并与自己的审美需要相契合。 这也就是说,同一观察对象因创作主体的心理期待和心理条件不一样, 会对审美客体作出不同的选择和判断,即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说明, 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在创作动机的形成中是起主要或决定作用的。
1. 张月等译:《诗・语言・思》,黄河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2页。
1.[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序言》,见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 室资料室合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2.[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OO年序言》,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 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49页。
3.徐春萍:《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年10 月26日版。
4.陈惠芬:《“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文学评论》2003年3期。
5.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作家》1995年第10期。
鲁道夫-阿恩海姆说:
就知觉而论,它还不仅仅限于眼睛对外部世界的录制(或复 制),感知活动永远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不过是无数同类活动之流 中最近的一种,这些同类活动发生在过去,但又一直留存于记忆 中。同样,现在产生的经验,也会被储存起来,与过去产生的经验 混合在一起,成为将来知觉活动的前提条件。①
正因为有这种"储存”和“混合”,审美经验丰富的人比经验较少的人的 审美观察力更敏锐、丰富、深刻。前者往往能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 事物中敏锐地直觉到美,而后者只能产生一般的生理直觉。可见,有无 这种艺术观察力是区分作家、艺术家和普通人的一个标志。正如巴尔 扎克所说的那样:“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有“一种透视 力,它帮助他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测知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 点,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将他们送到他们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② 例如,海德格尔曾对梵高的油画《一双农鞋》进行了下面的分析,从中我 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敏锐的感受力。
从这双穿旧的农鞋里边那成年累月磨损出的黑魅魅的洞口, 可以直窥到农人劳苦步履的艰辛。在这双破旧农鞋的粗成不堪、 窒息生命的沉重里,凝聚着那遗落在阴风猖獗、广漠无垠、单调永 恒•的旷野、田坑上的足印的坚韧和迟滞。残旧的鞋皮上,粘满了湿 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垂临,荒野小径的孤独寂寞,在这鞋底之下 悄然流逝。这双鞋啊!在颤栗中激荡着大地恒寂的呼唤,显耀着 成熟谷物无言的馈赠,也散发着笼罩在冬闲休耕、荒芜凄凉的田野 上的默默惜别之情。这双鞋啊!它浸透了农人渴求温饱、无怨无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 页。
2.[法]巴尔扎克:《“驴皮记”初版序WX1831年),见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5页。
艾的惆怅和战胜困境苦难的无言无语的内心喜悦,同时,也隐含了 分娩阵痛的颤抖与死亡威胁中的恐怖。①
海德格尔在深刻观察的同时也灌注了自己充沛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 象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观察。
但由于艺术观察是有目的的,感知外界事物与目的、需要息息相 关,人的心理活动也就要有选择地集中指向对象,给予有意注意,使自 身感受集中于剌激物,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是 对立统一的过程,一部分兴奋,另一部分抑制;对有意注意对象全神贯 注,印象鲜明、具体、深刻,而对其他对象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印象 模糊不清。
可见,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重要条件,没有艺术观察就不会 产生创作动机。创作动机产生的过程是:客体刺激-艺术观察-创作 动机,即客观情境刺激了创作主体,当这种刺激通过观察被创作主体所 吸纳、接受,并转换为创作主体审美需求和心理动力时,便会产生创作 动机。创作主体对客观信息往往是不能全部接收的,而是有选择地从 刺激物上“剥离"下他所需要的那一部分,并与自己的审美需要相契合。 这也就是说,同一观察对象因创作主体的心理期待和心理条件不一样, 会对审美客体作出不同的选择和判断,即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说明, 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在创作动机的形成中是起主要或决定作用的。
1. 张月等译:《诗・语言・思》,黄河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