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察在创造动机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没有艺术观察,社会 生活不会形成艺术作品,艺术观察是形成创造动机的基础和前提。
(一)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重要途径
现实生活中蕴藏看大量丰富生动的形象性事物,但生活对于艺术 是羞涩的,它不可能把本质暴露无遗地显现出来,而往往把本质蕴藏在 生活现象之中,要发现生活的本质就必须进行观察。王蒙说:观察力就
是发现力,“它是指一种能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之中,发现新的事物,发现 特别强烈、很奇妙的东西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是从平淡无奇的生活当 中,发现其所有的惊心动魄的或感人肺腑的东西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是 从一些细枝末节当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的有时代意义的事物的一种 能力”。①创作主体需要有意识地用这种能力对生活进行观察、探求, 作出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从美的形式中发现美的事物的本质,获得创 作动机。散文作家赵丽宏经常徘徊于街头巷尾,留心观察、捕捉创作素 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失去双脚的残废青年默默地用一双灵巧的手为 人们修鞋,旁观者为之心酸,而这位修鞋匠却微笑着看着人们穿上他补 好的鞋轻快地远去。这一切使赵丽宏激动,因为从这位残废青年的身 上他发现坚强美丽的生命在闪光一自己没有了脚,却为了使有脚的 人们走得更好而顽强地活着、工作着。于是,他产生了创作动机,写出 了《路,路呵》这首诗。屠格涅夫是由于某个晚上在旅途中看到一个火 烁场边的小楼里母女俩的形象而受到启示产生创作《阿霞》动机的。屠 格涅夫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我们从一个不大的火砾场经过,火砾 场的一旁有座两层楼的小屋。一个老太婆从下层的窗子里朝外张望。 上层楼的窗子里探出来一个标致的姑娘的头颅「'看到这一情景,“我忽 然被某种特别的情绪控制住了这种“特别的情绪",就是创作动机。 屠格涅夫就是在这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立即构思好了小说的“整个故 事情节,,。②可见,创作主体在生活里就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发现者。 他仅仅深入生活、占有素材还不够,还要带一颗能感受、能观察的心,经 常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这是捕捉形象、摄取素材,获得创 作动机的正确有效的途径。
(二)艺术观察能迅速激活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
艺术观察能迅速激活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使感知、情感、想像、理 解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进而产生创作动机。从艺术创作的实际情
1. 王蒙:《关于短篇小说的创作》,见《王蒙谈创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2 页。
2.[俄]奥斯特洛夫斯基卡娅:《回忆屠格涅夫》,巴金译,平明出版社1950年版,第713 页。
形来看,创作主体对生活进行艺术观察时,总是将对生活形象的感受和 理解思考结合在一起,力图通过感性的形象形式来对生活进行理性的 把握,“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①。创作主体如能 在观察中捕捉那含有某些本质意义或使他联想起某种深刻意义的具体 现象,当他被这些现象所吸引和感动时,就能直接感到在这现象中蕴含 有某种不寻常的意义。这些现象撞击着他的心灵,使他如鳗在喉,不吐 不快,从而引起创作冲动,形成创作动机,进入创作过程。正如杜勃罗 留波夫所说:
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 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 烈的感动。他虽然还没能够在理论上解释这种事实的理论思考能 力;可是他却看见了,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西,他就热 心而好奇的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 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其他同类的事 实与现象结合起来,而最后,终于创造了典型。②
铁凝的《香雪》就是将自己对大山里女孩的心理和行为的独特观察 和独特心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创作出来的,表现了香雪这峯山村少 女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和渴望。对此,铁凝曾这样说:
我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一太原)出发,乘火车 在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一个贫穷的小村苟各庄下了车。站在高 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 没有窗户纸的教室仃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 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白猪在学生的队 伍里穿行……土地的贫瘠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7页。
2 . [俄]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的王国》,《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第271页。
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日子。……这苟各庄的生活无疑是拮据 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一代的身上,而是 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 同着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问过 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现在她们是去看火车,她们是 去看每晚7点钟在村口停留一分钟的一列火车。……为了这一分 钟,她们仔细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 并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顾不得火车到站已是夜 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 这些深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是希冀的 起点。火车带来了外边的一切新奇,对少女来说,它是物质的,更 是精神的,那是山外和山里空气的对流,经济的活泛,特资的流通, 时装的变迁,乃至爱情的幻想……都因这火车的停留而变成可以 触摸的具体。……在这时少女和火车是互相观望的,少女像期盼 恋人一样地注释着无比雄壮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 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括了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 永远注意不到这些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那洗净的脚和新换的鞋, 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于是就有了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 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了这带有磁铁开关的、样 式新颖的、被香雪艳羡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作交易,交 易成功,火车也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 从火车上下来,怀抱着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 敢地行走30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 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当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了香雪的心, 不由分说地打破了她那小小的透明的心境。而她那怀抱铅笔盒的 30华里的夜路便也可以看作是初次向着外界文明进军的行 动了。①
1.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文艺报》2002年12月7日。
正是这种对生活美的发现,才使作家创作出了这篇充满诗意和美质的 精品,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同时也表现了作家独 特的美学追求。所以,香雪既是生活化的产物,也是作者心灵化的 聚合。
(三)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关键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观察的快捷捕捉、敏锐感受、直观启示、深刻洞 察的优点,屡屡使创作主体文思潮涌,巧出新机。现代科学理论可以充 分说明创作动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它的机制和定势。创作动机是 一种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往往出现在人们的创造力处于高峰时的精神 状态之中,是一种意识和潜意识的突然沟通,通过潜意识的高层次心理 功能表现出来,是创作思维的一种勃发状态。激活创作动机的途径和 方式很多,艺术观察是关键。创作动机的触发主要由于外部刺激即外 界启发原型的刺激,使创作主体茅塞顿开,引起认识上质的飞跃。如施 蛰存在从松江去上海的火车上偶然探首窗外,看见一节列车中有一个 女人的头从车窗口伸岀,迎风张嘴,俨然是一个被扼死的人。他见此情 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产生了要杜撰一个荒诞不经故事的创作 动机,于是便创作了小说《夜叉》。再如,皮影舞蹈家范锦才首创了皮影 舞蹈《俏夕阳》,在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节晚会上演出后在全国引起了 极大的反响。他就是通过观察而产生创作皮影舞蹈动机的。有一次, 他去观看传统的皮影戏《杨门女将丸一排女将整齐出场,动作敏捷,牵 动了他的思维。他猛地站起来,急忙跑向后台,仔细观察操作皮影的老 师傅们,大汗小汗地摆活得非常卖力气;演唱者手掐脖上腔,前后伸缩, 非常神奇,令人着迷。他立即产生了把皮影中的人物用真人(舞蹈演 员)的形式搬上舞台的创作动机。于是他开始创编皮影式舞蹈的动作。 他按照普通舞蹈的手位、脚位的方式加工形象化的影人,创作了皮影舞 蹈《俏夕阳》。在《俏夕阳》的创作中,范锦才强化了皮影舞蹈的美学特 征和现代生活气息,将皮影戏中一些不适合老年人舞蹈的动作加以消 解、提炼和融合,使之更加生活化、个性化,更加适应老年人律动的特 点;强调喜剧色彩,使之更加诙谐、幽默和喜剧化,凸现老年人“老来俏" 的审美意味。这样,经过他巧妙的借鉴、融合、革新、创造,使《俏夕阳》 的舞台动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舞蹈话语,使这一节目蕴蓄深厚而又余味 深长,形成了新奇、幽默、朴拙的艺术风格。
由此可以看出,创作主体运用艺术观察往往能从客体中迅速顿悟 到某些本质意义的东西,进而通过创造性想像顿悟出新的形象来固定 它。在这浑然一体的“突发性''创造过程中,艺术观察与创作动机密不 可分。所以,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关键。
应该看到,创作动机的产生离不开创作主体对生活观之既久的感 悟。创作动机的产生不是神灵的暗示,也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这就要求创作主体保持一种处于激活状态的审美心理优势,去贴近生 活,观察生活,把握生活,捕捉一切有意义的刺激信息,只有这样,才能 获得创作动机。
(一)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重要途径
现实生活中蕴藏看大量丰富生动的形象性事物,但生活对于艺术 是羞涩的,它不可能把本质暴露无遗地显现出来,而往往把本质蕴藏在 生活现象之中,要发现生活的本质就必须进行观察。王蒙说:观察力就
是发现力,“它是指一种能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之中,发现新的事物,发现 特别强烈、很奇妙的东西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是从平淡无奇的生活当 中,发现其所有的惊心动魄的或感人肺腑的东西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是 从一些细枝末节当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的有时代意义的事物的一种 能力”。①创作主体需要有意识地用这种能力对生活进行观察、探求, 作出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从美的形式中发现美的事物的本质,获得创 作动机。散文作家赵丽宏经常徘徊于街头巷尾,留心观察、捕捉创作素 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失去双脚的残废青年默默地用一双灵巧的手为 人们修鞋,旁观者为之心酸,而这位修鞋匠却微笑着看着人们穿上他补 好的鞋轻快地远去。这一切使赵丽宏激动,因为从这位残废青年的身 上他发现坚强美丽的生命在闪光一自己没有了脚,却为了使有脚的 人们走得更好而顽强地活着、工作着。于是,他产生了创作动机,写出 了《路,路呵》这首诗。屠格涅夫是由于某个晚上在旅途中看到一个火 烁场边的小楼里母女俩的形象而受到启示产生创作《阿霞》动机的。屠 格涅夫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我们从一个不大的火砾场经过,火砾 场的一旁有座两层楼的小屋。一个老太婆从下层的窗子里朝外张望。 上层楼的窗子里探出来一个标致的姑娘的头颅「'看到这一情景,“我忽 然被某种特别的情绪控制住了这种“特别的情绪",就是创作动机。 屠格涅夫就是在这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立即构思好了小说的“整个故 事情节,,。②可见,创作主体在生活里就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发现者。 他仅仅深入生活、占有素材还不够,还要带一颗能感受、能观察的心,经 常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这是捕捉形象、摄取素材,获得创 作动机的正确有效的途径。
(二)艺术观察能迅速激活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
艺术观察能迅速激活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使感知、情感、想像、理 解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进而产生创作动机。从艺术创作的实际情
1. 王蒙:《关于短篇小说的创作》,见《王蒙谈创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2 页。
2.[俄]奥斯特洛夫斯基卡娅:《回忆屠格涅夫》,巴金译,平明出版社1950年版,第713 页。
形来看,创作主体对生活进行艺术观察时,总是将对生活形象的感受和 理解思考结合在一起,力图通过感性的形象形式来对生活进行理性的 把握,“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①。创作主体如能 在观察中捕捉那含有某些本质意义或使他联想起某种深刻意义的具体 现象,当他被这些现象所吸引和感动时,就能直接感到在这现象中蕴含 有某种不寻常的意义。这些现象撞击着他的心灵,使他如鳗在喉,不吐 不快,从而引起创作冲动,形成创作动机,进入创作过程。正如杜勃罗 留波夫所说:
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 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 烈的感动。他虽然还没能够在理论上解释这种事实的理论思考能 力;可是他却看见了,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西,他就热 心而好奇的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 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其他同类的事 实与现象结合起来,而最后,终于创造了典型。②
铁凝的《香雪》就是将自己对大山里女孩的心理和行为的独特观察 和独特心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创作出来的,表现了香雪这峯山村少 女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和渴望。对此,铁凝曾这样说:
我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一太原)出发,乘火车 在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一个贫穷的小村苟各庄下了车。站在高 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 没有窗户纸的教室仃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 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白猪在学生的队 伍里穿行……土地的贫瘠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7页。
2 . [俄]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的王国》,《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第271页。
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日子。……这苟各庄的生活无疑是拮据 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一代的身上,而是 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 同着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问过 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现在她们是去看火车,她们是 去看每晚7点钟在村口停留一分钟的一列火车。……为了这一分 钟,她们仔细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 并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顾不得火车到站已是夜 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 这些深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是希冀的 起点。火车带来了外边的一切新奇,对少女来说,它是物质的,更 是精神的,那是山外和山里空气的对流,经济的活泛,特资的流通, 时装的变迁,乃至爱情的幻想……都因这火车的停留而变成可以 触摸的具体。……在这时少女和火车是互相观望的,少女像期盼 恋人一样地注释着无比雄壮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 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括了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 永远注意不到这些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那洗净的脚和新换的鞋, 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于是就有了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 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了这带有磁铁开关的、样 式新颖的、被香雪艳羡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作交易,交 易成功,火车也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 从火车上下来,怀抱着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 敢地行走30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 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当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了香雪的心, 不由分说地打破了她那小小的透明的心境。而她那怀抱铅笔盒的 30华里的夜路便也可以看作是初次向着外界文明进军的行 动了。①
1.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文艺报》2002年12月7日。
正是这种对生活美的发现,才使作家创作出了这篇充满诗意和美质的 精品,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同时也表现了作家独 特的美学追求。所以,香雪既是生活化的产物,也是作者心灵化的 聚合。
(三)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关键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观察的快捷捕捉、敏锐感受、直观启示、深刻洞 察的优点,屡屡使创作主体文思潮涌,巧出新机。现代科学理论可以充 分说明创作动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它的机制和定势。创作动机是 一种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往往出现在人们的创造力处于高峰时的精神 状态之中,是一种意识和潜意识的突然沟通,通过潜意识的高层次心理 功能表现出来,是创作思维的一种勃发状态。激活创作动机的途径和 方式很多,艺术观察是关键。创作动机的触发主要由于外部刺激即外 界启发原型的刺激,使创作主体茅塞顿开,引起认识上质的飞跃。如施 蛰存在从松江去上海的火车上偶然探首窗外,看见一节列车中有一个 女人的头从车窗口伸岀,迎风张嘴,俨然是一个被扼死的人。他见此情 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产生了要杜撰一个荒诞不经故事的创作 动机,于是便创作了小说《夜叉》。再如,皮影舞蹈家范锦才首创了皮影 舞蹈《俏夕阳》,在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节晚会上演出后在全国引起了 极大的反响。他就是通过观察而产生创作皮影舞蹈动机的。有一次, 他去观看传统的皮影戏《杨门女将丸一排女将整齐出场,动作敏捷,牵 动了他的思维。他猛地站起来,急忙跑向后台,仔细观察操作皮影的老 师傅们,大汗小汗地摆活得非常卖力气;演唱者手掐脖上腔,前后伸缩, 非常神奇,令人着迷。他立即产生了把皮影中的人物用真人(舞蹈演 员)的形式搬上舞台的创作动机。于是他开始创编皮影式舞蹈的动作。 他按照普通舞蹈的手位、脚位的方式加工形象化的影人,创作了皮影舞 蹈《俏夕阳》。在《俏夕阳》的创作中,范锦才强化了皮影舞蹈的美学特 征和现代生活气息,将皮影戏中一些不适合老年人舞蹈的动作加以消 解、提炼和融合,使之更加生活化、个性化,更加适应老年人律动的特 点;强调喜剧色彩,使之更加诙谐、幽默和喜剧化,凸现老年人“老来俏" 的审美意味。这样,经过他巧妙的借鉴、融合、革新、创造,使《俏夕阳》 的舞台动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舞蹈话语,使这一节目蕴蓄深厚而又余味 深长,形成了新奇、幽默、朴拙的艺术风格。
由此可以看出,创作主体运用艺术观察往往能从客体中迅速顿悟 到某些本质意义的东西,进而通过创造性想像顿悟出新的形象来固定 它。在这浑然一体的“突发性''创造过程中,艺术观察与创作动机密不 可分。所以,艺术观察是产生创作动机的关键。
应该看到,创作动机的产生离不开创作主体对生活观之既久的感 悟。创作动机的产生不是神灵的暗示,也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这就要求创作主体保持一种处于激活状态的审美心理优势,去贴近生 活,观察生活,把握生活,捕捉一切有意义的刺激信息,只有这样,才能 获得创作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