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二章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
        一、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联系与区别
        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很大区别的审美心理 现象。
        创作冲动是一种情感激奋状态,是一种激情难抑、不可遏止的创作 情绪。鲁枢元曾这样描述创作冲动的情状:
        一旦创作冲列突然袭来,人的心中便如春江涨水,骏马奔腾, 一股按捺不住的激情在胸中冲撞着、翻涌着,闹得人食不甘味,卧 不安寝。有的人处于这样的冲动中,甚至胸口感到灼疼,眼睛湿润 起来,脊椎都在一阵阵抽搐,真有点像是一个即将临盆、胎儿已在 腹中躁动的妇人;更有甚者,竟像害了冷热病一样,已经到了神魂 颠倒的地步。①
        创作冲动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会经常发生。创作主体常常会情绪高 涨、亢奋紧张、如痴如狂,甚至会失去自控能力。郭沫若在谈及他早期 的诗歌创作时说,一旦有了创作冲动,就强烈感到“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起来他在创作长诗《凤凰涅槃》时,感到“全身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 都在打战”,“表现着一种神经性的发作"。②这是一种典型的创作冲动 状态。再如孙惠芬曾这样谈她创作《民工》的体会:"2001年夏天的一
       1. 鲁枢元:《创作冲动与作家的控制力》,见《创作心理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版,第119页。
         2.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见山东师范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 创作经验》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个正午,当我在我家东边的台阶上看到一老一少两个民工扛着行李泪 流满面地往车站走,一对回家奔丧的父与子的形象便清晰地出现在我 的面前。他们不一定是父与子,更不一定是回家奔丧,可是不知是为什 么当时在我眼前就是这样。”这情景立即激起了她的创作冲动:“他们一 旦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便再也顾不上企图超越自己的妄想了,我一下子 被他们牵了进去,一下子我走进了父与子的内心,看到了他们的尊严和 生命,便不设防地走进了一条暂时的告别工地、告别城市、返回乡村、返 回土地、返回家园的道路,在这条大路上展示他们与这一切的关系便成 了我在劫难逃的选择。“①正是这种创作冲动激起了她创作《民工》的动 机,在作品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鞠广大、鞠福父子回乡奔丧的故事。那 么,这种创作冲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冲动是由欲望激发起的一种强烈的、勃发性的情 绪状态,是一种由需要而引起的心理失衡。任何需要,只要它能调集人 的心理能量并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便可以形成冲动和欲望。 创作主体之所以冲动不已,是因为他内心激起的情感需要得到表现。 因此,创作冲动不过是情感寻求表现的症状。可见创作冲动是创作主 体为满足自身某种精神需要所激发起来的一种创作欲望,它迫使创作 主体进入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如鳗在喉,不吐不快。这正如巴金在谈 到创作《家》的情景时所讲的:
        每天每夜热情在我底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条鞭子抽着那 心发痛,寂寞咬着我底头脑,眼前是许多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底 受苦和我自己底受苦,它们使我底手颤动着,拿了笔在白纸上写黑 字。我不住地写,忘了健康,忘了疲倦地写,日也写,夜也写。好像 我底生命就在这些白纸上面。环境永远是如此单调的:在一个空 敞的屋子里,面前是那张堆满了书报和稿纸的方桌,旁边是那送阳 光进来的窗户,还有那张开始在破烂的沙发(这是从吴那里搬来 的)和两个小小的圆凳。这时候我底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地在纸上
       1. 孙惠芬:《心灵的道路无限长》,《小说选刊>2002年第4期,第5页。
动,似乎许多许多人都借着我底笔来申诉他们底苦痛了。我忘掉 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我简直变成了一副写作的机器。我 时而蹲踞在椅子上,时而把头俯在方桌上,或者又站起来走到沙发 前面蜷伏在那里激动地写字。①
        正是这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使他在一夜之间确定了《家》的全部结构,并 很快地完成了《家》的写作。这种创作冲动的勃发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 的刺激触动了作家体内蕴蓄已久的情感,内外媾合沟通、双向对应,便 产生了创作冲动。再如李存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战后积累了大量的 原始材料,这使他强烈地感受到:
        正义的战争常常能使人的感情发生“核裂变",而这些“感情爆 片"都闪耀着它独特的光彩!正义的战争是人的感情的强化剂:爱 与恨,悲与喜,无畏与恐惧,高尚与卑劣……人类的一切感情,无不 在战争这一特定的环境下被加以强化!同时,正义的战争也是人 的灵魂的净化剂:就像一块明矶投进水中,水很快会澄清,沉淀的 杂质显得分外清楚。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私心 杂念,一切利己的打算,无不在战争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渺 小可耻。由于这些,我便产生了创作冲动。②
        可见,创作冲动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作动力 和创作动机,促使作家迅速进入创作状态。
        这种创作动机可以是由于生活丰富、印象过多,急于把它们讲岀来 所引起的。如孙少山“文革”时期从山东一个偏远困苦的村庄逃到东 北,当过“盲流”,流落到小煤窑挖煤,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寻求生存 的道路,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他为抗争命运开始写作,写 煤矿,写盲流。对长年在暗无天日的小煤井里流着血汗的工人们的酸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 — 118页。
       2.李存葆:《〈髙山下的花环〉篇外缀语》,《十月》1982年第6期。

        甜苦辣,他有着切身的感受。这样的激情化成了《八百米深处》。小说 发表后,引起广泛的轰动,并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后来的作 品《冒顶》、《黑色的沉默》,都对那段生活有过动情的描述。他曾这样 写道:
        我发觉人总是爱诉说自己的苦难,特别是爱诉说自己童年的 苦难,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而对于一个在煤矿干过 的人来说,再听到对人诉说苦难就会觉得不可理解了……我曾在 缺氧连火柴都划不着的情况下一连干十几个小时,在井下除非你 伤得实在手脚动不了,皮破血流照样干活儿。①
        正是经过这种生与死的磨难,他产生了创作动机,用生命的体验、奋斗 的血汗凝聚成一篇篇充满抗争和奋斗精神的作品。同样,内部刺激也 可以引起创作冲动,这种诱发因素主要是创作主体的情绪意念。如贝 多芬,耳聋的折磨使他产生了难以遏止的悲痛和不愿向命运屈服的强 烈情感,引发他产生了谱写《悲怆奏鸣曲》的创作动机。
        这种创作动机也可以是由于对某种问题思考过多产生的。创作主 体有时对生活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蘇精竭虑,希冀 归结出某种理念,然后用形象给定答案。如铁凝在“非典”时期去韩国 观光,感触颇深:“那个时候因为SARS,许多国家谈中国人色变,韩国 人却依然热情接待我们,那里一例非典患者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韩国人与其他国家人对“非典,,其间中国人的大相径庭的表现引起了铁 凝的深入思考:
        这些影响的背后肯定有个很深的根基,那应该是文化的渊源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是怎么也割不断的。 两个不一样的民族对文化艺术的共同认可和忠诚是根基,从这一点出发,我那些天的感受真的很多,所以每天都有东西可写。①
       1.袁元:《从“逃亡者"到知名作家,从“挖煤工"到县长助理》,《文艺报》1998年4月25
 
        铁凝经过认真思考得出了对“两个不一样的民族对文化艺术的共同认 可和忠诚是根基”的结论,也正是这种思考的结果使得铁凝写出了《铁 凝日记——汉城的事》这本对中韩文化体验很深的日记体散文集。
        可见,创作冲动不是一种纯粹主观的臆想,而是由生活暗示给创作 主体带有情感色彩的一种意绪;而创作动机则是推动和维持创作行为 的内部原因和动力,它是由创作需要或欲望转化而来的。“创作动机是 由需要产生的,在创作主体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遇有外部刺 激的触动,于是产生了带有极强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 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②显然,创作动机与创作冲动有很大不 同,创作冲动是一种情绪型的感性形态,而创作动机是一种意念型的理 性形态;创作冲动是一种朦胧状态的创作欲望,而创作动机是一种清晰 的创作意图;创作冲动存在于创作活动的起始,而创作动机则贯穿于整 个创作过程。
        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
        (一)创作冲动是创作动机形成的基础
        创作冲动是一种创作欲望,创作动机则是由某种欲望和需要转化 而来的,它和某种情绪、情感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能够激起创 作主体情感或情绪的东西,也往往能够激发起创作动机。艺术创作如 果没有情感的引发,是不可能产生创作动机的。因此,达到一定程度的 需要或欲望是形成创作动机的基础。如叶辛曾这样描述《蹉冊岁月》的 创作欲望到创作动机的发展过程:
        197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干 部子弟和一个出身不好的姑娘在插队落户岁月里恋爱上了。当 时,那干部还衣“牛棚"里,不知这件事。那儿子也算“黑八类子
        1.侯艳宁:《与铁凝心灵的对话》,《燕赵都市报>2001年11月6日。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弟"。粉碎“四人帮''以后,干部解放了,父母干涉儿子的恋爱,以致 酿成悲剧。听过以后,我脑子里受到很大的震动,没有心思再继续 聊天,回到自己的屋里,找出笔记本,把这件事简单记下,在下面写 了两句话:这件事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但我不能把它写成悲 剧。……但追溯起来,想写这么一本书的欲望,埋藏在心灵深处, 绝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
         1975年冬天,一个工矿单位到插队落户的公社来招工,那两 个招工的干部,用当时惯常的“调色'‘法,把一个出身不好的上海知 青挤下来了。这个上海知青听说后去找他俩论理°那两个人气势 汹汹,蛮不讲理,其中一个还拍着桌子吼道:“我们宁愿牵走一条 狗,也不愿收你这个狗崽子。”
        我站在吵架的饭店里,听得一清二楚。当然,我当了五、六年 知青,不会再像十八岁那样气得抽搐了,但我内心着实震骇,着实 愤怒。就在那时候,我想到,我一定要写本书,写本反对“血统论” 的书。①
        经过这样前后几件事以后,他才逐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创作动机,'决 定要写一本反对,血统论,的书。写《蹉陇岁月》的愿望就是如此一天一 天地明确起来了。”②
        再如关仁山曾这样谈他《红月亮照常升起》的创作经过:
        去年秋天,我陪同电视台的人到一个农场一个农家录像,这里 新的产业农民生活使我们很震惊。这里有三层小楼,有健身房,台 球室,网吧等等。这里的女主人是个年轻大学生,省农大毕业的, 开着捷达轿车,说话穿戴,哪是农民?跟城市人一样。她使我们陌 生,又使我们熟悉。为什么?因为她确是个农民,是承包着土地, 拥有粮食加工厂的新农民。原先她有一个幸福大家庭,从来没有
       1. 叶辛:《关于〈蹉跪岁月〉答读者问》,见李犁耘、吴怀斌编:《中青年作家谈创作》上,山 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173页。
       2.  同①。

        分家。她有哥两个,姐一个,与父母和爷爷一起过。老人是权威, 一直是这片地方的榜样。可是过着过着就瓦解了,哥们闹分家,不 是由于别的矛盾,而是因为种地赔钱,一个哥哥上城打工,一个哥 海外劳务输出到国外种地,父母和爷爷都随着城镇化建设举家搬 进了县城,留在土地上的这个女孩是一个大学生。她与同伴搞生 态产业农业,把过去大包干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统一租过来,别人 家土地当作股份投进来,上城搞三产,剩下的年轻人闯市场,打名 牌,几年奋斗,硬是把天源格绿牌大米打向了日本的超级市场。我 想入关后打天下的将是这样的农民。她笑着对我们说,最不应该 当农民的却成了农民,本来是优秀的农民却离开了家园被迫到城 镇谋生,人们在不时变换着角色。①
        看到这种新兴的农业,作家十分兴奋,激起了创作冲动。后来,他又跟 着县委领导一起为农民解决各种问题。农产品闯名牌,他跟着去联系, 打进韩国日本超市;安排他到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参观,等等。他从 内心深处感到:在乡村所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不仅仅对他 的创作有利,对他的生活态度也有影响。他想:“正是这样的风雨,牵动 我们每个人的情绪。中国传统农民的最后消亡将是很悲壮的一幕,产 业农民诞生也是让人兴奋的事情,我们有责任记录这个悲壮的瞬间。 只要生活往前走,在熟悉的河流上永远能找到陌生的珍珠。”②于是他 产生了歌颂新兴产业农业的创作动机,创作了中篇小说《红月亮照常升 起》。
        (二)明确的创作动机是由朦胧的创作冲动进化而来的
        创作冲动是一种情绪的勃发,是盲目的即兴冲动,是朦胧的、不自 觉的。创作冲动要转化为创作动机,必须经过情感的沉淀、理性的导引 和心灵的净化。如前所述,创作冲动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情绪状态,是任 情所至、不加任何控制的,这样就很难对所要表现的审美对象进行艺术
       1. 关仁山:《拓展新的文学空间》,《作家通讯》(内刊)2001年第2期,第49页。
        2.同①。
概括。所以创作冲动要变为创作动机,创作主体必须进行由表及里、由 此及彼的审美提炼过程,使得“物明晰而互进,情瞳胧而弥鲜”,由“兴高 意远”到“凝情定志”,才能形成明确的创作动机。也就是说,“他的行动 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 才能使他行动起来”。①而这个“动机一旦发挥作用,这个人的行为就 会向着满足其需要的方向发展,使行为和活动具有稳固而完整的内容, 对获得该种目标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使注意集中,思维敏捷,进行着 持久而顽强的工作”②。如张弦曾这样谈创作《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 体会: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创作冲动是一次偶尔闲谈时引起的。 一位朋友谈到农村的买卖婚姻问题,我突然为那些搞买卖婚姻的 家长辩护起来,'能怪他们吗?二十多年了,日子还那么穷!自家 的蔬菜不许卖,自家的鸡蛋不许卖;叫他们卖什么呢?只有变相卖 自己的女儿。而卖女儿倒是冠冕堂皇的!"我当时很激动,因为我 熟悉的老乡们纯朴的形象,一时都浮现眼前了……至于恋爱的事, 在我所在的农村,还没有听说过。我熟识的姑娘们一个个都是由 家长或某个有地位的亲戚作主,嫁给了从不相识的人。不要说选 择的权利,连选择的愿望都没有!当然,不正常的两性关系就不可 避免地发生了。而一旦发现,又成了不可容忍的大罪……那次闲 谈使我产生强烈的欲望,要为那些因蒙昧的冲动而付出生命的姑 娘们,为那些顺从地位凭命运安排的姑娘呐喊几声,也要为那些迫 于生计不得不“把女儿当东西卖"的父母说几句公道话。但我苦恼 于看不到他们的出路。就在这时,三中全会的公报发表了。“要让 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太对了!吃不饱肚子什么都是空的呵!我 心里豁然开朗,我找到了这个“角落"“被爱情遗忘“的根源。我含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7页。
         2.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着悲酸的泪也含着光明的憧憬动笔了。①
        张弦的创作冲动由闲谈引起,直到三中全会的公报发表后,•“要共农民 尽快地富裕起来”的政策的实施才使他有了明确的创作动机广扣到了 这个'角落''被爱情遗忘'的根源”,就是因为“穷”所致;只有泰底地批 判“四人帮"的罪恶和纠正“左”的路线的偏误,才能改变农村的买卖婚 姻和农民的命运。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