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我们用整体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考察了创作思维的总体功 能。结构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又告诉我们:任何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 都是在一定层次中形成的一定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任何结构体都是 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等级组织起来的。创作思维在运动过程是复杂多样 的,因创作主体南主客观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用结构 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去研究,用创作思维运动的规律去把握,可以把创 作动机的产生分成4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即创作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原始艺术积聚”阶 段。在这个阶段,创作主体要对以前在审美实践中获取的材料进行审 美的分析和开掘,寻求创作动机产生的契机和突破口。此时要对自然 状态的东西进行梳理、整合,为刨作动机的产生和定形作准备。车尔尼 雪夫斯基说:“普希金总是花很长时间思考他的作品的提纲,当一种已 诞生的创作思想还没有在他的脑子里成熟,给自己找到和谐而完整的 发展的时候,有时一连就得等上好几年。‘'①这就是说,创作动机的准备 有时要用很长时间。如宗璞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东藏 记》就经历了相当长的准备阶段。她曾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动机“来自 于一种留住一段不被歪曲的历史记忆的使命感。”她年少时随父兄南迁 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 8年时光,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 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她创作《东藏记》的丰富素材。早在上个世纪 50年代她就酝酿创作《东藏记》,以此来表现西南联大师生们虽身受亡 国之痛、流离之苦,却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精神品格。但由于种 种原因,一直未动笔,可是小说的创作准备工作,她一直没有止息过。②
(二) 酝酿阶段
创作动机的酝酿阶段,是在创作动机的契机出现以后,创作主体对 创作动机进行整体构想的阶段。如军旅作家徐贵祥在谈到《八月桂花 遍地开》的创作动机产生过程时这样讲道:几年前,他在一次创造会议 上就军事文学的现状和前景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之后,苏、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创作出了大量的战争作品,从 人类的高度和人性的角度表现战争和反思战争,关注人类的命运。这 些作品引起了全球的共鸣,震撼了整个人类的心灵。而我们抗战题材 的作品虽然也不少,但有不少脸谱化和概念化的毛病,过于突出教化功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版,第226页。
2.宗瑛:《我像蚂蚁在搬沙》,《解放日报》2005年5月20日。
能而冲淡了情感和命运的力量,因此这些作品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和时期内流传,放在国际战争文学的大背景里,就显得有些轻。他认 为,最重要的是没有把敌人写好。他给自己提出了三个要求,那就是写 好自己,写好敌人,写好真实的状态。基于这种动机,在以后的几年里, 他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抗战图书和史料,直到2004年底才写出了这 部书。①
(三)豁朗阶段
由于长时期的思考忖度,新的观念、新的形象会以顿悟的形式突如 其来,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有很多创作主体在创作的关键 时刻,律精竭虑、搜肠刮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突然柳暗花明、 文思奔涌,信笔写去,左右逢源,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一个个荡人心 魄的场景霎时而出现,进入令人喜出望外的创作佳境。正如王安石所 云:“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创作动机的源起一般是短暂 的,甚至是突然的,却是创作主体长期思考的结果。只有长期积累,才 会有偶然得之的结果。前苏联作家富曼诺夫在《〈夏伯阳〉和〈叛乱〉的 写作经过》中曾经谈到他创作《夏伯阳》的情形:他思考已经很长时间 了。这一天,他一边散步,一边杂七杂八地想着、想着,突然这部小说的 动机和轮廓在他的脑子里变得明朗起来。又如关仁山作为一个唐山大 地震的亲历者有一个深深的“地震”情结,觉得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 创作出一部描写唐山大地震的作品,以祈祷和平,歌颂唐山人民的生 活,所以决定创作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他最初的创作动机是想歌颂 一对恋人的绝恋(生死诀别的过程),但他很快又觉得对这样一次大地 震给唐山人的生命、爱情、所有的一切造成的巨大创伤,仅仅用爱情来 表达是不够的。经过长时期的酝酿和思考以后,他觉得最值得歌颂的 是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唐山抗震精神,是英雄的 唐山人用自己的劳动、用人类伟大的爱弥合了灾难给他们带来的巨大 创伤,寻找到了新的起点,建造了一片物质和精神全新的世界。
1. 徐贵祥:《重要的是写好敌人》,《北京青年报》2005年3月8日。
(一)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即创作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原始艺术积聚”阶 段。在这个阶段,创作主体要对以前在审美实践中获取的材料进行审 美的分析和开掘,寻求创作动机产生的契机和突破口。此时要对自然 状态的东西进行梳理、整合,为刨作动机的产生和定形作准备。车尔尼 雪夫斯基说:“普希金总是花很长时间思考他的作品的提纲,当一种已 诞生的创作思想还没有在他的脑子里成熟,给自己找到和谐而完整的 发展的时候,有时一连就得等上好几年。‘'①这就是说,创作动机的准备 有时要用很长时间。如宗璞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东藏 记》就经历了相当长的准备阶段。她曾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动机“来自 于一种留住一段不被歪曲的历史记忆的使命感。”她年少时随父兄南迁 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 8年时光,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 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她创作《东藏记》的丰富素材。早在上个世纪 50年代她就酝酿创作《东藏记》,以此来表现西南联大师生们虽身受亡 国之痛、流离之苦,却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精神品格。但由于种 种原因,一直未动笔,可是小说的创作准备工作,她一直没有止息过。②
(二) 酝酿阶段
创作动机的酝酿阶段,是在创作动机的契机出现以后,创作主体对 创作动机进行整体构想的阶段。如军旅作家徐贵祥在谈到《八月桂花 遍地开》的创作动机产生过程时这样讲道:几年前,他在一次创造会议 上就军事文学的现状和前景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之后,苏、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创作出了大量的战争作品,从 人类的高度和人性的角度表现战争和反思战争,关注人类的命运。这 些作品引起了全球的共鸣,震撼了整个人类的心灵。而我们抗战题材 的作品虽然也不少,但有不少脸谱化和概念化的毛病,过于突出教化功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版,第226页。
2.宗瑛:《我像蚂蚁在搬沙》,《解放日报》2005年5月20日。
能而冲淡了情感和命运的力量,因此这些作品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和时期内流传,放在国际战争文学的大背景里,就显得有些轻。他认 为,最重要的是没有把敌人写好。他给自己提出了三个要求,那就是写 好自己,写好敌人,写好真实的状态。基于这种动机,在以后的几年里, 他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抗战图书和史料,直到2004年底才写出了这 部书。①
(三)豁朗阶段
由于长时期的思考忖度,新的观念、新的形象会以顿悟的形式突如 其来,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有很多创作主体在创作的关键 时刻,律精竭虑、搜肠刮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突然柳暗花明、 文思奔涌,信笔写去,左右逢源,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一个个荡人心 魄的场景霎时而出现,进入令人喜出望外的创作佳境。正如王安石所 云:“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创作动机的源起一般是短暂 的,甚至是突然的,却是创作主体长期思考的结果。只有长期积累,才 会有偶然得之的结果。前苏联作家富曼诺夫在《〈夏伯阳〉和〈叛乱〉的 写作经过》中曾经谈到他创作《夏伯阳》的情形:他思考已经很长时间 了。这一天,他一边散步,一边杂七杂八地想着、想着,突然这部小说的 动机和轮廓在他的脑子里变得明朗起来。又如关仁山作为一个唐山大 地震的亲历者有一个深深的“地震”情结,觉得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 创作出一部描写唐山大地震的作品,以祈祷和平,歌颂唐山人民的生 活,所以决定创作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他最初的创作动机是想歌颂 一对恋人的绝恋(生死诀别的过程),但他很快又觉得对这样一次大地 震给唐山人的生命、爱情、所有的一切造成的巨大创伤,仅仅用爱情来 表达是不够的。经过长时期的酝酿和思考以后,他觉得最值得歌颂的 是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唐山抗震精神,是英雄的 唐山人用自己的劳动、用人类伟大的爱弥合了灾难给他们带来的巨大 创伤,寻找到了新的起点,建造了一片物质和精神全新的世界。
1. 徐贵祥:《重要的是写好敌人》,《北京青年报》2005年3月8日。
这样,创作动机及整体构想便明确了。①
(四)写作阶段
(四)写作阶段
创作动机定形以后,便进入了写作阶段,以用形象的方式实现创作 动机。这个阶段是构思创作动机的继续。在写作过程中创作动机也会 发生一些变化,创作主体“原来的计划也或多或少地起了变化”②。在 写作中,创作主体会对创作动机进行修改,有时甚至一改再改,反复加 工、修改,验证、提高。如鲁迅在写《不周山》时,起初的动机是想借弗洛 伊德的理论演绎艺术的起源,但在写作中途看到有人攻击自己的情诗, 心中颇为不满,于是不由自主地改变了创作动机。法捷耶夫在创作中 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在写作《毁灭》时,照他最初的构思,美蒂克应当 自杀,但在写作过程中,他逐渐认为,美蒂克不能也不该自杀。正如作 家自己所说:“在整部小说中,美蒂克在他的发展过程中的行动,使我明 白了他是没有力量自杀的。“③
1.赵永兵:《愿地震亡灵化云作雨》,《燕赵都市报》2004年8月24日。
2.[俄]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见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 研室资料室合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下册,第1410页。1.赵永兵:《愿地震亡灵化云作雨》,《燕赵都市报》2004年8月24日。
3.[俄]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见武汉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 研室资料室合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下册,第1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