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环,现为丰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他于1984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诗刊》、《芒种》、《萌芽》、《绿风》、《河北文学》、《农民日报》、《锦花》、唐山文学》《唐山劳动日报》等报刊发表诗作,曾获《萌芽》举办的“时代风景线”全国青年诗作者短诗大赛优秀作品奖,唐山作协“金马奖”,湖北《九头鸟》全国青年诗人佳作奖、唐山市“党在我心中”清曲杯诗作征集活动一等奖,并有《河》、《煤河·煤河》等作品集出版。
细读刘中环的诗,我发现他的每一首都充满了个性色彩,体现着真、善、美,表现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热爱。也就是说,在他的诗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的个体生命,感受他的心灵世界。这是因为他的诗包容了他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世界。他的人生经历、内心情感、思想境界以及艺术见解,都从字里行间显现出来。他的诗,写的凝重、含蓄、结实,写出了他对苇乡的独特感受、独特意念、独有的恋情,凝结着他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故土炽热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根植于乡土,来源于生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生长在芦苇之乡,他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广大读者奉献出一首首以心血写成的爱和美的“苇乡风情”的恋歌,以此来报答故土对他的养育之恩。他在深厚的生活积累中挖掘生活的底蕴,创造出一幅幅形象鲜明、富有诗情画意的苇乡风情的生活图,以表现他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这样的诗在其诗作中占了绝大部分,可以说他是致力于写苇乡的一位诗人。他把苇子的特质——质朴、坚韧,写得灵动十足,先后有《苇根》、《苇叶》、《苇笛》等作品,之后有《苇之恋》、《苇魂》、《乡情《苇乡风情》组诗、《蓑衣》、《芦花》等系列苇乡诗,所以他的诗可以称作“蒂乡诗歌”。
他热爱家乡的自然风光,尤喜家乡的芦苇。他觉得家乡的芦苇就像家乡的人一样,坚韧顽强,将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不在乎泥土的贫瘠,不选择生长的地势,在水中,在坨沟,在地边,不用施肥,不用管理,随处生长,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装点着村落和乡野。长成后,它又有多样的用途,可织席、可打苇帘、可编用具。这种不图索取、不讲回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就是家乡人的美德吗?芦苇和衣,是他乡土诗中常见的主题和意象。如他在不同时期以同一题目命名的诗歌《芦花》写出了芦苇的美态和美质。早期的《芦花》中写道:“芦花飞扬了/正是秋韵很饱相思正浓的季节/秋姑的发倾泻金色的阳光/风使劲摇着她的心事/摇着小村那一阵喧闹/芦花要嫁人/要嫁到远方的村庄/她想说这是四季里最美的时刻/这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在后来的《芦花》中他又道:“芦花似猫爪轻缓/轻缓地踏上铺开的蒹葭那页/那页正生长着生动的芦苇……我开始熟读生命/每根苇子都长成很瘦的风景”。多么唯美的诗句,多么淳朴的感情。他在《蓑衣》中写道“挂在墙上的草图/倾听蓑衣草尖上摇动的雷声又起/衣在风雨来临之前/背对我成为土墙上寂寞的景致/成为雨淋不透风吹不散的民俗/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情”。在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带有唯美色彩的怀旧情调,语言和结构也很新鲜,想到站在深秋的水湄,记忆中的芦花和鸟鸣正顺水顺风飘远;想到儿时与父亲在风雨中并肩而行和挂在土墙上的蓑衣气息……读这些诗,的确把读者带入了内在的情感想象之中。他把芦苇幻化成父母兄弟、乡里乡亲的生栖图,写出了他满眼绿苇皆入诗,一叶一茎总关情的精神故乡。
刘中环有很多对景物描写的诗作。他在写作时善于用富有文学色彩的词语进行议论和从理念出发去阐释一些现象而使作品充满了理趣和哲学的意味。如《雪恋》、《初雪》、《秋雾》、《春雪》等一般讲来,一些哲理诗容易写得枯燥、直白,而缺少情趣盎然的诗意。但是刘中环却在对自然景物及环境进行描写时善于表达个人特定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感受,而使得其诗充满情趣和理趣。如他在《初雪》中写道:“等你迟迟降落冷色的风流/使温和的村庄一切变成风景/有越冬的宿鸟牵着眼睛/探寻着雪窝雪下有晚秋的余韵吗/有记忆摇落的青果/蛰伏降温的小径吗有今冬翻新的童话依然生动/望满天风雪依然生动”诗中没有
概念化的阐述和解释,只有雪后美好的景致,使诗的内容显得充实、丰富,充满意味。这使我们看到,季节的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四季风景各有韵味,各有美态雪中的冬季虽然没有“晚秋的余韵”、“摇落的青果”,但有“满天风雪”和“越冬的宿鸟”的“雪窝”,显得“依然生动”。这就使我们不由想到人生童年、少年、青年、老年的人生变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依然有着不同的人生美点,而且也是不可互为替代的。可见,他的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哲理是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的意象来表达的,而不是简单概括和说明。
刘中环的诗也涉猎了灾变题材,这是作为唐山丰南人无法回避的。唐山丰南是一座经历过地震洗礼的城市,在他的作品中对此进行了多次描述,如《七月的庄稼》、《多年以后的天空》、《我的玉米地》等作品。如他在《七月的庄稼》中写道:“七月的庄稼没有被蓝光烧枯/七月的庄稼开始长得如火如茶/初穗的苞谷隐藏着一落地/就能生长的欲念/从容的播种/然后在每年七月/以颗粒般的充实/微笑着回忆”。在《我的玉米地》中他又写道:“今年夏天的一场风暴袭击了/我的玉米地/玉米集体倾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站立/义无反顾的抽雄/尽管我们无法预言以后的风雨/但我确知这一切不是结局/我仰慕那迎着一次次风暴/仰头而起的我的玉米地”。这些诗深刻地表现了震后唐山丰南人民不惧灾难、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对现实丰南人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颂扬。
刘中环有着繁忙的机关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工作之余能够沉下心思,把别人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用来搞文学创作,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感受、思考和追求播撒在文学沃土上。他把思想政治工作、行政事务和文学创作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文学创作成为一种总结和思考工作的方式,从日常工作中提取创作素材,从创作中去思考和补益工作,可以说,他在党政机关工作与文学创作两方面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比如在“国土杯“文学创作有奖征文活动中,他的诗作基本农田获得了大赛一等奖,诗中写道:“以土为本复耕开垦/握住仅有的这把泥土/给青苗和鸟儿一片生息的壤土/给畅流的河水一路依傍/珍惜每寸土地就是珍惜每粒米/在这个盛夏听雨后玉米拔节的声音/目睹乡场上的麦子/成为父辈背朝天的颜色/然后面对粮囤感恩土地让我们抬头看天低头看地/重新品味每一顿早饭/米香中感悟播种前和收割后的土地/沿生命线回望中深陷农田的两脚/有了生命的律劲/并且修根”。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他紧跟时代脉动,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在《诗情画意惠丰湖》这本书中,收录了他为惠丰湖和兆丰山写的两首诗《水生植物》和《山不在高》,为对外宣传丰南的美丽景致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中环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把写诗看成是一种抒写个人社会责任感、启发、教育、激励他人的独特方式。正是他怀有如此真诚的社会责任心,才写出了如此多的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优秀作品,如他在《那湖·那水·那船》中表现了党创建初期的艰难以及党建立后给中国带来的希望和光明:“让风重新打开那船的窗口/让雨重新洗涤陷入眼睛的情绪/那窗口是古中国再生的眼睛/那是第一扇打开的窗口七月那湖那水那船/听不到你的声音那橹荡湖水的乃/看不到你的容颜那逆风而行的帆”。他在《站在党旗下宜誓》表现了作者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党旗鲜红的背景下/举起的手臂集聚渴盼已久的力度/发出金属的声音/如一把弯弯的镰刀/攥紧的拳头是一把铁质的斧头/就这样高高举过你的头/高过你头颅的是信仰”。他在《卢沟桥的枪声》中表达了他居安思危,不忘国耻,不忘先烈的崇高境界。他的《晨练——写给预备役训练基地》表达了他对国防的关注以及对献身国防事业的人的由衷赞叹:“难忘卢沟桥的枪声/卢沟桥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壕/八年抗战的烽火三年解放的硝烟/依旧通向反击的一声枪响/我们的热血已被旗帜染红/炎黄子孙都有一腔/烈性的血浇铸国魂”。可以说,刘中环在抒写社会责任感与文学创作中获得了双丰收。
刘中环表现亲情的诗读来让人掩卷深思,思绪万千,如《钱头记》、《一粒米》、《稻草人》等。他在《锄头记》中写道:“父亲相信/弯曲的锄头能拉直永远的庄稼/周而复始的岁月/多半生里锄是你唯一忠实的伙伴/总是你累了它才累/田间小憩是你的依靠/庄稼地里一袋烟的功夫是你席地的长凳/结果是厚了的手掌拿不动形如锤衣棒的瘦瘦的柄/望我归的父亲/锄钩上挂着我十年的学费和课本/我翻书的时候/听到父亲铿锵锄地的声音”在《一粒米》中写道“白色的圆圆的米粒/母亲一生想得到的/……猝然倒下没留一句话的娘/像割倒的稻草/凄惶而无力娘啊/走时眼角滴下的泪/是不是最后的一粒米”。在《稻草人》中写道:“当稻谷泛黄的季节/父亲便对照自己扎制稻草人/从孕育到诞生/每一把稻草都溢出秋的余韵……你是土地之魂/足以令每片土地起敬/逢秋会想起那只动情的曲子……”,这些亲情诗都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亲情特殊的理解,对父母的内心感愧。
苇乡的韵味浓郁、生活的质感强烈是刘中环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注重采苇乡独特的美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苇乡韵味和个人特色,会使人产生一种聆听天籁、耳目一新的快意和满足。如《苇秋》、《感觉有苇轻摇》、《感觉有芦花轻飘》等.在《感觉有芦花轻飘》中写道:“我是一颗早殇芦苇不懂那飞花/却时时忆起这时节/那似谁枯坐窗前游离出的/轻轻的茫然/那似谁牵肠挂肚的/淡淡的喟叹”。由于诗人坚持不懈地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和悉心体察、认真揣摩苇乡文化,使得他对乡文化的神韵和精髓,有着比别人更深一层的了解和把握,也使他成为情动于衷的歌者。
平实质朴、不事雕琢,是刘中环诗歌创作的又一特色。在这种平实质朴之中,又蕴含着立意的含蓄深远,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他的诗既有乡土诗的特点,又有古典诗词的一些味道,既有现实主义诗歌的纯净、明朗、意象清晰,又有现代诗的瑰丽、迷幻、想象丰富。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刘中环是一位很有探索精神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刘中环的诗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给人启迪文字、词语中渗透了一种执着的精神,他能写出好诗,是因为他对生活对诗有着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深的思考。他在《诗之我见》一文中写道:“一种无限的冲动使我走进你的世界,我总怕遗落了什么,哪怕是身边的落叶,时常为流浪的意象所欣喜,用情绪统意象,追求生活的底蕴和内外部世界有机结合,用我裸露的美感和智慧在时时痉挛的诱惑里走过去。我时常调解我对生活的感应力,磨炼喜怒哀乐的敏感,在痛苦的磨难中修炼我的灵魂,为了爱和美我总是从心中创造出形象来。一个男子汉抱着他的诗婴,寻找属于它和男子汉的纯粹的爱”。通过这段话,也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散文大家丰子恺先生对人类的生活有一种很经典的说法:人生就是三层楼,普通人在第一层,享受物质生活;有追求的人在第二层楼,享受精神生活,最高一级他定为灵魂生活。我感觉在刘中环的诗歌里,确实渗透了一种有关灵魂的思索,他已经上升到融入血液里的灵魂生活。
刘中环的诗作刊发从丰南县级的《芦笛》到国家级的《诗刊》,作品从《柳笛》到《苇乡风情》,逐级攀升,愈发愈多。三十年间,风靡过很多诗,也不乏各种各样的诗人但能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能被广大读者记住的诗和诗人,已经为数不多。在大浪淘沙、千帆过尽之后,总有一些诗会被人们记起,总会有一些诗人仍被人们牵挂。他的诗是能够被人记住,人也是能够被人牵挂的。在他的诗充溢着一种对苇乡的眷恋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诗行里燃烧着一种深沉、真挚、高尚、纯洁的爱的情感,积淀着一种时代变革的喜悦与忧患。读他的诗感受最深的是其诗中灵动的气韵,清秀而不失玉润,舒缓且带有骨感,轻灵与浑厚融为一体,就像看株株天然生就的芦苇。这在于诗人对客观物象物质的准确把握,更在于他心中的苇荡特有的气质。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比喻新鲜,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凝重而不纷繁,含蓄而不晦涩,明快而不浅露。我想,随着诗人的视野不断开阔、阔历的不断丰富,思考会更加深刻,激情会更加浓烈,他所创作的诗歌也会更准确、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地表现出自我和我们这个时代。
刘中环从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成为一个作品丰富、题材广泛的优秀诗人,其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可以说他的诗是青春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他的充满家乡子味儿的诗将会变成一段人生回忆,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的标志,或许成为史诗。
细读刘中环的诗,我发现他的每一首都充满了个性色彩,体现着真、善、美,表现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热爱。也就是说,在他的诗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的个体生命,感受他的心灵世界。这是因为他的诗包容了他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世界。他的人生经历、内心情感、思想境界以及艺术见解,都从字里行间显现出来。他的诗,写的凝重、含蓄、结实,写出了他对苇乡的独特感受、独特意念、独有的恋情,凝结着他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故土炽热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根植于乡土,来源于生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生长在芦苇之乡,他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广大读者奉献出一首首以心血写成的爱和美的“苇乡风情”的恋歌,以此来报答故土对他的养育之恩。他在深厚的生活积累中挖掘生活的底蕴,创造出一幅幅形象鲜明、富有诗情画意的苇乡风情的生活图,以表现他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这样的诗在其诗作中占了绝大部分,可以说他是致力于写苇乡的一位诗人。他把苇子的特质——质朴、坚韧,写得灵动十足,先后有《苇根》、《苇叶》、《苇笛》等作品,之后有《苇之恋》、《苇魂》、《乡情《苇乡风情》组诗、《蓑衣》、《芦花》等系列苇乡诗,所以他的诗可以称作“蒂乡诗歌”。
他热爱家乡的自然风光,尤喜家乡的芦苇。他觉得家乡的芦苇就像家乡的人一样,坚韧顽强,将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不在乎泥土的贫瘠,不选择生长的地势,在水中,在坨沟,在地边,不用施肥,不用管理,随处生长,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装点着村落和乡野。长成后,它又有多样的用途,可织席、可打苇帘、可编用具。这种不图索取、不讲回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就是家乡人的美德吗?芦苇和衣,是他乡土诗中常见的主题和意象。如他在不同时期以同一题目命名的诗歌《芦花》写出了芦苇的美态和美质。早期的《芦花》中写道:“芦花飞扬了/正是秋韵很饱相思正浓的季节/秋姑的发倾泻金色的阳光/风使劲摇着她的心事/摇着小村那一阵喧闹/芦花要嫁人/要嫁到远方的村庄/她想说这是四季里最美的时刻/这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在后来的《芦花》中他又道:“芦花似猫爪轻缓/轻缓地踏上铺开的蒹葭那页/那页正生长着生动的芦苇……我开始熟读生命/每根苇子都长成很瘦的风景”。多么唯美的诗句,多么淳朴的感情。他在《蓑衣》中写道“挂在墙上的草图/倾听蓑衣草尖上摇动的雷声又起/衣在风雨来临之前/背对我成为土墙上寂寞的景致/成为雨淋不透风吹不散的民俗/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情”。在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带有唯美色彩的怀旧情调,语言和结构也很新鲜,想到站在深秋的水湄,记忆中的芦花和鸟鸣正顺水顺风飘远;想到儿时与父亲在风雨中并肩而行和挂在土墙上的蓑衣气息……读这些诗,的确把读者带入了内在的情感想象之中。他把芦苇幻化成父母兄弟、乡里乡亲的生栖图,写出了他满眼绿苇皆入诗,一叶一茎总关情的精神故乡。
刘中环有很多对景物描写的诗作。他在写作时善于用富有文学色彩的词语进行议论和从理念出发去阐释一些现象而使作品充满了理趣和哲学的意味。如《雪恋》、《初雪》、《秋雾》、《春雪》等一般讲来,一些哲理诗容易写得枯燥、直白,而缺少情趣盎然的诗意。但是刘中环却在对自然景物及环境进行描写时善于表达个人特定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感受,而使得其诗充满情趣和理趣。如他在《初雪》中写道:“等你迟迟降落冷色的风流/使温和的村庄一切变成风景/有越冬的宿鸟牵着眼睛/探寻着雪窝雪下有晚秋的余韵吗/有记忆摇落的青果/蛰伏降温的小径吗有今冬翻新的童话依然生动/望满天风雪依然生动”诗中没有
概念化的阐述和解释,只有雪后美好的景致,使诗的内容显得充实、丰富,充满意味。这使我们看到,季节的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四季风景各有韵味,各有美态雪中的冬季虽然没有“晚秋的余韵”、“摇落的青果”,但有“满天风雪”和“越冬的宿鸟”的“雪窝”,显得“依然生动”。这就使我们不由想到人生童年、少年、青年、老年的人生变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依然有着不同的人生美点,而且也是不可互为替代的。可见,他的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哲理是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的意象来表达的,而不是简单概括和说明。
刘中环的诗也涉猎了灾变题材,这是作为唐山丰南人无法回避的。唐山丰南是一座经历过地震洗礼的城市,在他的作品中对此进行了多次描述,如《七月的庄稼》、《多年以后的天空》、《我的玉米地》等作品。如他在《七月的庄稼》中写道:“七月的庄稼没有被蓝光烧枯/七月的庄稼开始长得如火如茶/初穗的苞谷隐藏着一落地/就能生长的欲念/从容的播种/然后在每年七月/以颗粒般的充实/微笑着回忆”。在《我的玉米地》中他又写道:“今年夏天的一场风暴袭击了/我的玉米地/玉米集体倾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站立/义无反顾的抽雄/尽管我们无法预言以后的风雨/但我确知这一切不是结局/我仰慕那迎着一次次风暴/仰头而起的我的玉米地”。这些诗深刻地表现了震后唐山丰南人民不惧灾难、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对现实丰南人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颂扬。
刘中环有着繁忙的机关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工作之余能够沉下心思,把别人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用来搞文学创作,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感受、思考和追求播撒在文学沃土上。他把思想政治工作、行政事务和文学创作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文学创作成为一种总结和思考工作的方式,从日常工作中提取创作素材,从创作中去思考和补益工作,可以说,他在党政机关工作与文学创作两方面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比如在“国土杯“文学创作有奖征文活动中,他的诗作基本农田获得了大赛一等奖,诗中写道:“以土为本复耕开垦/握住仅有的这把泥土/给青苗和鸟儿一片生息的壤土/给畅流的河水一路依傍/珍惜每寸土地就是珍惜每粒米/在这个盛夏听雨后玉米拔节的声音/目睹乡场上的麦子/成为父辈背朝天的颜色/然后面对粮囤感恩土地让我们抬头看天低头看地/重新品味每一顿早饭/米香中感悟播种前和收割后的土地/沿生命线回望中深陷农田的两脚/有了生命的律劲/并且修根”。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他紧跟时代脉动,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在《诗情画意惠丰湖》这本书中,收录了他为惠丰湖和兆丰山写的两首诗《水生植物》和《山不在高》,为对外宣传丰南的美丽景致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中环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把写诗看成是一种抒写个人社会责任感、启发、教育、激励他人的独特方式。正是他怀有如此真诚的社会责任心,才写出了如此多的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优秀作品,如他在《那湖·那水·那船》中表现了党创建初期的艰难以及党建立后给中国带来的希望和光明:“让风重新打开那船的窗口/让雨重新洗涤陷入眼睛的情绪/那窗口是古中国再生的眼睛/那是第一扇打开的窗口七月那湖那水那船/听不到你的声音那橹荡湖水的乃/看不到你的容颜那逆风而行的帆”。他在《站在党旗下宜誓》表现了作者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党旗鲜红的背景下/举起的手臂集聚渴盼已久的力度/发出金属的声音/如一把弯弯的镰刀/攥紧的拳头是一把铁质的斧头/就这样高高举过你的头/高过你头颅的是信仰”。他在《卢沟桥的枪声》中表达了他居安思危,不忘国耻,不忘先烈的崇高境界。他的《晨练——写给预备役训练基地》表达了他对国防的关注以及对献身国防事业的人的由衷赞叹:“难忘卢沟桥的枪声/卢沟桥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壕/八年抗战的烽火三年解放的硝烟/依旧通向反击的一声枪响/我们的热血已被旗帜染红/炎黄子孙都有一腔/烈性的血浇铸国魂”。可以说,刘中环在抒写社会责任感与文学创作中获得了双丰收。
刘中环表现亲情的诗读来让人掩卷深思,思绪万千,如《钱头记》、《一粒米》、《稻草人》等。他在《锄头记》中写道:“父亲相信/弯曲的锄头能拉直永远的庄稼/周而复始的岁月/多半生里锄是你唯一忠实的伙伴/总是你累了它才累/田间小憩是你的依靠/庄稼地里一袋烟的功夫是你席地的长凳/结果是厚了的手掌拿不动形如锤衣棒的瘦瘦的柄/望我归的父亲/锄钩上挂着我十年的学费和课本/我翻书的时候/听到父亲铿锵锄地的声音”在《一粒米》中写道“白色的圆圆的米粒/母亲一生想得到的/……猝然倒下没留一句话的娘/像割倒的稻草/凄惶而无力娘啊/走时眼角滴下的泪/是不是最后的一粒米”。在《稻草人》中写道:“当稻谷泛黄的季节/父亲便对照自己扎制稻草人/从孕育到诞生/每一把稻草都溢出秋的余韵……你是土地之魂/足以令每片土地起敬/逢秋会想起那只动情的曲子……”,这些亲情诗都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亲情特殊的理解,对父母的内心感愧。
苇乡的韵味浓郁、生活的质感强烈是刘中环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注重采苇乡独特的美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苇乡韵味和个人特色,会使人产生一种聆听天籁、耳目一新的快意和满足。如《苇秋》、《感觉有苇轻摇》、《感觉有芦花轻飘》等.在《感觉有芦花轻飘》中写道:“我是一颗早殇芦苇不懂那飞花/却时时忆起这时节/那似谁枯坐窗前游离出的/轻轻的茫然/那似谁牵肠挂肚的/淡淡的喟叹”。由于诗人坚持不懈地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和悉心体察、认真揣摩苇乡文化,使得他对乡文化的神韵和精髓,有着比别人更深一层的了解和把握,也使他成为情动于衷的歌者。
平实质朴、不事雕琢,是刘中环诗歌创作的又一特色。在这种平实质朴之中,又蕴含着立意的含蓄深远,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他的诗既有乡土诗的特点,又有古典诗词的一些味道,既有现实主义诗歌的纯净、明朗、意象清晰,又有现代诗的瑰丽、迷幻、想象丰富。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刘中环是一位很有探索精神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刘中环的诗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给人启迪文字、词语中渗透了一种执着的精神,他能写出好诗,是因为他对生活对诗有着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深的思考。他在《诗之我见》一文中写道:“一种无限的冲动使我走进你的世界,我总怕遗落了什么,哪怕是身边的落叶,时常为流浪的意象所欣喜,用情绪统意象,追求生活的底蕴和内外部世界有机结合,用我裸露的美感和智慧在时时痉挛的诱惑里走过去。我时常调解我对生活的感应力,磨炼喜怒哀乐的敏感,在痛苦的磨难中修炼我的灵魂,为了爱和美我总是从心中创造出形象来。一个男子汉抱着他的诗婴,寻找属于它和男子汉的纯粹的爱”。通过这段话,也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散文大家丰子恺先生对人类的生活有一种很经典的说法:人生就是三层楼,普通人在第一层,享受物质生活;有追求的人在第二层楼,享受精神生活,最高一级他定为灵魂生活。我感觉在刘中环的诗歌里,确实渗透了一种有关灵魂的思索,他已经上升到融入血液里的灵魂生活。
刘中环的诗作刊发从丰南县级的《芦笛》到国家级的《诗刊》,作品从《柳笛》到《苇乡风情》,逐级攀升,愈发愈多。三十年间,风靡过很多诗,也不乏各种各样的诗人但能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能被广大读者记住的诗和诗人,已经为数不多。在大浪淘沙、千帆过尽之后,总有一些诗会被人们记起,总会有一些诗人仍被人们牵挂。他的诗是能够被人记住,人也是能够被人牵挂的。在他的诗充溢着一种对苇乡的眷恋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诗行里燃烧着一种深沉、真挚、高尚、纯洁的爱的情感,积淀着一种时代变革的喜悦与忧患。读他的诗感受最深的是其诗中灵动的气韵,清秀而不失玉润,舒缓且带有骨感,轻灵与浑厚融为一体,就像看株株天然生就的芦苇。这在于诗人对客观物象物质的准确把握,更在于他心中的苇荡特有的气质。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比喻新鲜,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凝重而不纷繁,含蓄而不晦涩,明快而不浅露。我想,随着诗人的视野不断开阔、阔历的不断丰富,思考会更加深刻,激情会更加浓烈,他所创作的诗歌也会更准确、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地表现出自我和我们这个时代。
刘中环从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成为一个作品丰富、题材广泛的优秀诗人,其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可以说他的诗是青春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他的充满家乡子味儿的诗将会变成一段人生回忆,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的标志,或许成为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