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刘向东的诗歌进行审美界定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的诗,是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乡 土情结与爱国情怀、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等诸多审美因素的合成,融合成为一种雄浑大气、 朴拙沉实、清新隽永的风格。刘向东的诗,不是生活直观的艺术加工,而是对经验的诗意的 历史性发现。他的几乎每一首诗,都把对象做了诗的本质化处理。他用具有本质特征的具 象,尤其是具象之间的联系,来承载关于血脉、生命、命运的历史性反思。为此诗人边国政感 叹说:"接近原诗的属性和趋向史诗的性格,才是刘向东作品的本质特征。"⑴而诗歌批评家 叶橹则更看好刘向东诗歌的诗性直觉。他说,刘向东的诗句,往往有一种直抵内心的穿透 力,似乎有点令人猝不及防的意味。他把这归之于刘向东的诗性直觉,这是一种多少有点出 自天籁的品质。⑵如此种种多样的诗的美质集合在刘向东的诗中,足以说明他诗歌的边界的 宽泛、内容的丰赡、诗性的充沛和理性的深度。
当刘向东从燕山深处的山村走向诗的王国时,他的生命和灵魂中早已有了燕山的沉雄、 滦河的清澈、乡土的厚重,这些后来都成为了他诗的基因。在北疆戍边,到工厂做工,在大学 学习虽都给他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新质,但他诗的根脉却早已深植于深邃厚重的乡土中了,诗 的魂魄早已熔铸在巍峨的燕山里了,诗的情感早已融汇在宽阔的滦河间了。他是火山之子, 深切眷恋着养育他的那片山水、土地,乃至老屋、炊烟、土炕、青草……他“背负着故乡燕山的 石头,踏着北方厚重而坚实的黄土,望着祖居袅袅的炊烟,一步步走上了诗坛”⑶。他用细腻 而率真、清新而朴实、飘逸而厚重、灵动而沉实的抒情笔触为生命塑像,为土地歌唱,一首首 诗像燕山山脉绵延不绝,像滦河河水川流不息。他的诗歌是土地和生活的恋歌、生命的长 歌。从他的作品中“能体验到一颗朴素心灵的历史,他深远的血脉、命运的压力和对泥土的 眷恋。这一切深厚的渊源和动力,造就了他的诗的独特气质”⑷。他的诗中流淌着一种温 厚、凝重的大山的风韵,散发着一种朴拙、厚重的泥土芬芳,以卓然独立风姿引起人们的普遍 注意和广泛好评。
刘向东1961年5月5日生于燕山深处的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镇,两岁随父母回到命中 老家,一个名叫上庄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树比葱还绿”,“天比海还蓝”,具有世外桃源 般的美丽。那时他的父亲刘章已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农民诗人,读者给其写信,不知具体地 址,只在信封上写下“河北刘章收”,邮递员便把信送到刘章所在的小小山村。刘章在《牧羊 曲》中曾这样描绘家乡的景致:“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脍 炙人口,妙笔天成,曾被人们广为传诵,是中国十年“文革”之中屈指可数的诗歌成果之一。 如果不是有一颗真正的诗心并生活在这样的诗一般的境界里,是绝对写不出这样宛若天籁 般的绝妙好辞来的。由于父亲是全国著名的农民诗人,这使刘向东从小便与诗结缘,也注定 了他以后当诗人的命运。母亲是一位勤俭能干、仁义厚道的农村妇女。但刘向东生命历程 却远不像他的家乡那般富有诗意,而是坎坷多艰的。他打小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 饭,只能靠野菜和野果果腹,以致“营养不良气在他的创作初期,他就用诗这样记录了这段 生活:母亲从生产队里分得了一些落苹果,嘱咐他说:“大小子,牙口好/你多吃几个。省下一 碗粥/叫你爸爸喝”(《未熟的苹果》)。这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五岁时赶上“文化大 革命",七岁便替父亲牧羊,在一场山火中死里逃生。虽然生活艰苦,但“灰比土热”的浓浓乡 情也让他发现了生活中的“不完美的完美,打小就开始与生活讲和”(《父与子》)。他在文化 贬值的年代上完中学,高中毕业了领到一摞新书。这种山乡生活奠定了刘向东诗歌创作的 现实基础。他在十七岁参军并开始创作。他在十八岁时便在《河北文学》发表了《山音》《炊 烟》等诗作。作为一名戍边的战士,他写下了不少军旅诗,颇具有边塞诗的味道。如《我是北 疆最小的一颗星》:“我小/小得似火星儿,小得似流萤/能看见我的/也许只有妈妈的眼睛/但 我不暗淡,我是L个燃烧的生命……不管是冷雨还是狂风/不管是黄昏还是黎明/分分秒秒 都有我的存在/我的名字叫欢乐/或者安宁……”此诗写了自己尽管是一个“小得似火星儿, 小得似流萤"的小战士,但也要用自己“燃烧的生命”给祖国人民以“欢乐或者安宁”。这充分 表现出了一个年轻戍边的战士的襟怀。此时刘向东的诗便已经显现出了昂扬向上、清新刚 劲的格调,因而得到张志民、李瑛等诗坛大家的好评。在军营的五年生活中,刘向东的军旅 诗先后刊发于《诗刊》《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等报刊,被收入当年影响巨大的 《青年诗选》,后精选50余首结集出版,叫《半截儿梦》,是军旅生活实现了他人生的“半截儿 梦”?还是其将军梦没有做完?
1983年,刘向东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钢铁厂,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他毅然放弃万 人大厂宣传部副部长的位置,考入了河北师大中文系作家班。此间,他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 大学文科的知识,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文艺理论,楮心研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据他的同窗 说,他曾经活生生啃下了艰深浩繁的《中国思想史》,从而使自己具有了完整的理性和坚实活 泼的心灵,也使自己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开始对“诗之意义”这个具有重大哲学意义的命 题进行探寻,使得他的“诗情日趋智化”,开始向诗的高端迈进。后来因创作成就的显著,他 被调入河北省作协,历任副秘书长、创联部主任、文论报主编、大众阅读报社长兼总编辑、河 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相继出版了诗集《山 民》《现实与冥想》《谛听或倾诉》《半截儿梦》《母亲的灯》《落叶•飞鸟》《父子诗抄》(合著)和 中、英文对照《刘向东短诗选》,塞尔维亚文《刘向东的诗篇》等,诗文集《亲情集》(合著),散 文、随笔、文论集《指纹》《惦念》《白纸黑字》《大山庄•亚宫廷》等。他的作品先后入选《中华 人民共和国50年文学精华•诗歌卷》《新中国50年诗选》《风中站立一新中国50年新诗 50首》和《中学语文》等100多个国内选本和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波兰文、捷克文和塞尔维 亚文选本。他的作品受到了普遍地赞誉,诗集《母亲的灯》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誉为“照亮诗 坛的灯”、“抒写母爱的经典之作”。各地报刊发表的研究、评介其诗文的文章计100余篇40 余万字,部分收入臧克家先生题写书名的《诗人刘向东》一书(花山文艺出版社)。他的作品 多次获奖,其中组诗《记忆的权利M996年获中国作家协会抗战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诗九首》和《母亲的灯》分获第七届、第八届河北文艺振兴奖,诗集《落叶•飞鸟>2007年入围第四 届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终评获得总票数第六名),另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文学奖项50 余项。正因为创作成就的卓著,他于1993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被授予“河 北省首届十佳青年作家”称号,1993年应邀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2001年应邀访问 捷克,同年参加波兰“华沙之秋”世界诗人大会以《全球化进程中的诗歌角色以及诗歌在拯救 民族特质中的机会》为题做首席演讲,2007年应邀参加“青海湖首届国际诗人节”,2008年应 邀参加塞尔维亚“布拉格世界作家大会”以《诗歌与真理》为题发表首席演讲,2009年应邀访 问德国进行学术交流。从此可以看出,刘向东已经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年诗人了。
当刘向东从燕山深处的山村走向诗的王国时,他的生命和灵魂中早已有了燕山的沉雄、 滦河的清澈、乡土的厚重,这些后来都成为了他诗的基因。在北疆戍边,到工厂做工,在大学 学习虽都给他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新质,但他诗的根脉却早已深植于深邃厚重的乡土中了,诗 的魂魄早已熔铸在巍峨的燕山里了,诗的情感早已融汇在宽阔的滦河间了。他是火山之子, 深切眷恋着养育他的那片山水、土地,乃至老屋、炊烟、土炕、青草……他“背负着故乡燕山的 石头,踏着北方厚重而坚实的黄土,望着祖居袅袅的炊烟,一步步走上了诗坛”⑶。他用细腻 而率真、清新而朴实、飘逸而厚重、灵动而沉实的抒情笔触为生命塑像,为土地歌唱,一首首 诗像燕山山脉绵延不绝,像滦河河水川流不息。他的诗歌是土地和生活的恋歌、生命的长 歌。从他的作品中“能体验到一颗朴素心灵的历史,他深远的血脉、命运的压力和对泥土的 眷恋。这一切深厚的渊源和动力,造就了他的诗的独特气质”⑷。他的诗中流淌着一种温 厚、凝重的大山的风韵,散发着一种朴拙、厚重的泥土芬芳,以卓然独立风姿引起人们的普遍 注意和广泛好评。
刘向东1961年5月5日生于燕山深处的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镇,两岁随父母回到命中 老家,一个名叫上庄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树比葱还绿”,“天比海还蓝”,具有世外桃源 般的美丽。那时他的父亲刘章已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农民诗人,读者给其写信,不知具体地 址,只在信封上写下“河北刘章收”,邮递员便把信送到刘章所在的小小山村。刘章在《牧羊 曲》中曾这样描绘家乡的景致:“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脍 炙人口,妙笔天成,曾被人们广为传诵,是中国十年“文革”之中屈指可数的诗歌成果之一。 如果不是有一颗真正的诗心并生活在这样的诗一般的境界里,是绝对写不出这样宛若天籁 般的绝妙好辞来的。由于父亲是全国著名的农民诗人,这使刘向东从小便与诗结缘,也注定 了他以后当诗人的命运。母亲是一位勤俭能干、仁义厚道的农村妇女。但刘向东生命历程 却远不像他的家乡那般富有诗意,而是坎坷多艰的。他打小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 饭,只能靠野菜和野果果腹,以致“营养不良气在他的创作初期,他就用诗这样记录了这段 生活:母亲从生产队里分得了一些落苹果,嘱咐他说:“大小子,牙口好/你多吃几个。省下一 碗粥/叫你爸爸喝”(《未熟的苹果》)。这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五岁时赶上“文化大 革命",七岁便替父亲牧羊,在一场山火中死里逃生。虽然生活艰苦,但“灰比土热”的浓浓乡 情也让他发现了生活中的“不完美的完美,打小就开始与生活讲和”(《父与子》)。他在文化 贬值的年代上完中学,高中毕业了领到一摞新书。这种山乡生活奠定了刘向东诗歌创作的 现实基础。他在十七岁参军并开始创作。他在十八岁时便在《河北文学》发表了《山音》《炊 烟》等诗作。作为一名戍边的战士,他写下了不少军旅诗,颇具有边塞诗的味道。如《我是北 疆最小的一颗星》:“我小/小得似火星儿,小得似流萤/能看见我的/也许只有妈妈的眼睛/但 我不暗淡,我是L个燃烧的生命……不管是冷雨还是狂风/不管是黄昏还是黎明/分分秒秒 都有我的存在/我的名字叫欢乐/或者安宁……”此诗写了自己尽管是一个“小得似火星儿, 小得似流萤"的小战士,但也要用自己“燃烧的生命”给祖国人民以“欢乐或者安宁”。这充分 表现出了一个年轻戍边的战士的襟怀。此时刘向东的诗便已经显现出了昂扬向上、清新刚 劲的格调,因而得到张志民、李瑛等诗坛大家的好评。在军营的五年生活中,刘向东的军旅 诗先后刊发于《诗刊》《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等报刊,被收入当年影响巨大的 《青年诗选》,后精选50余首结集出版,叫《半截儿梦》,是军旅生活实现了他人生的“半截儿 梦”?还是其将军梦没有做完?
1983年,刘向东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钢铁厂,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他毅然放弃万 人大厂宣传部副部长的位置,考入了河北师大中文系作家班。此间,他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 大学文科的知识,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文艺理论,楮心研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据他的同窗 说,他曾经活生生啃下了艰深浩繁的《中国思想史》,从而使自己具有了完整的理性和坚实活 泼的心灵,也使自己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开始对“诗之意义”这个具有重大哲学意义的命 题进行探寻,使得他的“诗情日趋智化”,开始向诗的高端迈进。后来因创作成就的显著,他 被调入河北省作协,历任副秘书长、创联部主任、文论报主编、大众阅读报社长兼总编辑、河 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相继出版了诗集《山 民》《现实与冥想》《谛听或倾诉》《半截儿梦》《母亲的灯》《落叶•飞鸟》《父子诗抄》(合著)和 中、英文对照《刘向东短诗选》,塞尔维亚文《刘向东的诗篇》等,诗文集《亲情集》(合著),散 文、随笔、文论集《指纹》《惦念》《白纸黑字》《大山庄•亚宫廷》等。他的作品先后入选《中华 人民共和国50年文学精华•诗歌卷》《新中国50年诗选》《风中站立一新中国50年新诗 50首》和《中学语文》等100多个国内选本和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波兰文、捷克文和塞尔维 亚文选本。他的作品受到了普遍地赞誉,诗集《母亲的灯》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誉为“照亮诗 坛的灯”、“抒写母爱的经典之作”。各地报刊发表的研究、评介其诗文的文章计100余篇40 余万字,部分收入臧克家先生题写书名的《诗人刘向东》一书(花山文艺出版社)。他的作品 多次获奖,其中组诗《记忆的权利M996年获中国作家协会抗战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诗九首》和《母亲的灯》分获第七届、第八届河北文艺振兴奖,诗集《落叶•飞鸟>2007年入围第四 届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终评获得总票数第六名),另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文学奖项50 余项。正因为创作成就的卓著,他于1993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被授予“河 北省首届十佳青年作家”称号,1993年应邀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2001年应邀访问 捷克,同年参加波兰“华沙之秋”世界诗人大会以《全球化进程中的诗歌角色以及诗歌在拯救 民族特质中的机会》为题做首席演讲,2007年应邀参加“青海湖首届国际诗人节”,2008年应 邀参加塞尔维亚“布拉格世界作家大会”以《诗歌与真理》为题发表首席演讲,2009年应邀访 问德国进行学术交流。从此可以看出,刘向东已经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年诗人了。
二
刘向东的诗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情怀。在他的诗中到处弥漫着一种浸润着柴草味 的温馨,始终散发着一股积淀着浓郁泥土气的芬芳。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来的诗人,他的 精神和血肉都浸满了故乡山水泥土的味道,是故乡给了他伟岸的身躯和诗人的灵性,他作为 燕山的一个文化符号闪现在中国当代诗坛,发出那种执着而又刚强的音响和光华,给人一种 山风扑面的清新,惬意开心的舒爽。他是一个地道的“燕山之子”,他的诗学原则就是为父老 乡亲歌唱,为山乡水土赞美。但他的诗绝不是充满温情自恋的田园牧歌式的低吟浅唱,更不 是充满凄婉感伤的挽歌式的怀顾恋旧,而是充满历史容量、哲学含量、美学质量的给人以激 扬净化的诗歌。这种诗质的形成在于,他一方面自觉地从民族诗歌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汲 取营养,又不固守传统,而是锐意开拓,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是他广泛地从域外文学中尤其是 西方现代诗歌中借鉴优长,但又不是追风逐流,而是有着自己坚定的诗歌定向和美学操守。 这样就能够使他融中外、古今于一体,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之路。这正如诗人何理所 说:“向东不趋炎附势,不跟在别人的屁股后边跑,不赶时髦新潮,这是一种勇敢的选择,并 且,他的歌唱不是挽歌式的,不是封闭的,不是仅仅禁锢在一个山民的古老的栖息地里。他 一直坚持自己独立的诗创造,面对着青年诗派林立,他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将如 火的诗情与对现实的恵考结合起来,将乡土气息与诗的现代审美意识结合起来,将优秀的民 族文化传统与多种学习借鉴结合起来,将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悟与对祖国以致对人类命运 的思考结合起来,拓展了他的诗歌,把乡土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诗人边国政说得更 为形象:“面对斗转星移,诗风流变,向东既不是驱赶时髦的飘羽,也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的顽石。纵观他的作品,能发现对民族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不缺少新时期时代精 神的投射和影响。”⑹他们的评价无疑是十分准确的。
还乡是诗人的天职。在刘向东的诗中盖满了“家乡”的印戳,浸透了“怀乡"的情感,留下 了黄土地上的足印。他走出了大山,但他时刻在回望大山,眷顾乡土、怀念亲人。他守望长 城,把“历史的脚步丈量”(《长城守望者》);他眷恋家园,觉得“家门前的月儿/最圆最亮”(《家 园》);他怀念亲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准则是“心啊图个痛快/日子过个实在”(《汉子们呵》。这 种对故土家园生活的赞美和对父老乡亲的颂扬,显现出了诗人的审美趋向和价值取向。诗 人诗歌中的意象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落叶飞鸟、茅屋草舍、玉米高粱、青草露珠、燕山滦河、草 原黄土、苍鹰野羊、炊烟土炕……这些物象经过诗人的审美观照和艺术呈现,显得那样美丽 动人,纯净鲜活,使得寻常景物非寻常化,给人以不尽的美感。这些乡土景象,与被"污染”的 城市景观大相径庭,在现代语境中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引人追逐和向往。如写故乡的滦河: “在燕山的影子下面/滦河岸边/边走边唱/接近今生最初的梦境〃哦水色天光/ 一川石响/比 清亮更清亮/比美还美”(《滦河水——献给故乡的河流》)。这是养育诗人长大的母亲河一一 滦河的美景,这里一色水天,一川石响,鱼跃鸟飞,洁净清亮。诗人几乎无法形容滦河的美, 就用了两个对比词语“比清亮更清亮/比美还美”来夸赞。如写故乡村舍“定然是半坡紫荆/ 两株垂柳/三间瓦房",“炊烟香了/土炕暖了/吱的一声/柴门很响”。诗人先用的是静态描 写:紫荆、垂柳、瓦房,并运用“半坡”、“两株”、“三间”这样的数字这样的定语来巧妙地搭配, 使之极具韵味和美感;然后用的是动态描写:香、暖、吱、响,并用了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通 感,细腻传神、美妙动人。多么朴素而又充满温情的乡村景象啊!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陶渊 明的《归田园居》。如写牧羊:“一声哨响几声嘩峰/羊儿归圈〃羊儿归圈小溪流水/哗啦 啦哗啦啦/一群小山包儿出了燕山〃一只两只三四只/数来数去多一只/重数一遍梦里再 数/一只小狗子就在眼前”(《感谢羊群》)。这是多么清丽自然的牧羊情景呀:小溪在山间流 淌,羊儿欢叫着归圈。但放羊娃怎么数也数不对,直至在睡梦再数时才发现一只小狗子裹在 其间。该诗清新自然、童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这种放羊的情形完全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再 现。诗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放羊,替父亲放羊,与羊儿情深意长,以致现在成了诗人 的诗材。在这三首写故乡的诗中有着同样的审美意味,即用纯净质朴的诗歌语言全力呈现 人类生存的至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自然而然,这也恰是中国古典美学和哲学所要 求的至高境界。这些诗原汁原味、没有任何地藻饰和雕砌,是原生态生活鲜活地呈现。这种 生活情境在以往我们生活的视域中并不鲜见,而在物质文明高度进化的今天却愈来愈稀少 了,可见这些诗既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缅怀,更是对现代文明的强力反拨。这也恰恰是这些 诗的美学力量。
乡土在诗人的眼里不仅是美的化身,也是历史的凝聚物和理念的集合体。古老乡村之 所以美丽,源于它“为诗人提供了生存、下沉和上升的一切要素。把握住乡村,就是把握住了 人类的根基”。它的“古老和神性,比之于现代文明更具有诱惑力"E,更具有历史的长度和 哲理的深度。如;“我和老屋,在长城边上/我们自古把英雄守望——/他们无处告别/也就无 从离去/他们拥有江山/却又两手空空/他们为长城而死/对坟墓从不适应/他们因长城而活/ 生命有永恒的特征气这里饱含着生与死、拥有与失去的人生哲理,“为长城而死”的英雄们 有的没有留下姓名甚至没有留下坟墓,但他们与长城一样永恒,他们“因长城而活”着。诗人 从人生“死”“活”的辩证意义来探寻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达到了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层面。 接着诗人写道:“我和老屋,在长城边上/看长城是活的,如一只尺蟆/要么前进要么后退/ 忙着把历史的脚步丈量”(《长城守望者》)。老屋是长城忠实的守望者,看长城饱经战争硝烟 的弥漫、风霜雨雪的洗礼,与长城一起活到今天,它始终在默默地丈量、计数着历史沉重的脚 步,并与长城一样,成为历史的活证。再如“试着把黄土装订起来/我看见黄土是文言的/有 诗也不能说出的深沉”(《黄土》儿故乡的黄土饱含着历史的厚重和深沉,这里是祖先生命的 源头,有着丰富的文化容量,如果把它装订起来,既是一部层层累积的家谱,也是一部积淀厚 重的历史大书。
正因为乡土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这样的美丽、洁净,饱蕴哲学和历史的意蕴,于是才有 了敞开心靡,坦诚地写出了自己怀恋故乡的“游子"情怀。他,“一个人独自向远方/背负整片 故土的体温/离亲人的骨殖越远/离老屋的呼吸越近……”,因而他发出这样的誓言;“背着破 烂行李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我也要归来/归根是落叶很在乎的幸福/晩秋是游子魂归的时 辰”(《出门在外》)。从故乡到城市,是一种生活形态的转变,但诗人怀乡的情感形态却没有 改变,“就连梦呢/也是在土炕上最美最香(《家园》)。即使是“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家 乡依然在我梦中”(《回想》)。“我的脚下/脚下这厚土/孕育了我,哺育了我/属于我和我的弟 兄/如今我出门在外/不管我离开你时有多么小/我的骨头是在你这儿成长/如果我不把灵魂 托付在这儿/你为什么必定把我收留?” (《面对祖坟》)这样的赤子心怀、乡土情结,足见他与 家园已经血脉贯通,与故土融为一体。在这里,故乡已不单纯是诗人的审美对象,也是精神 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因而使他魂牵梦绕,心有所依,情有所系。诗人这种乡情的倾诉和对 故土长久牵挂和无限挚爱心情的表达,不仅是对故土的深情歌颂,也是对祖国的由衷赞美, 并由此而生发出了民族情、国家情等崇高的情感形态。
还乡是诗人的天职。在刘向东的诗中盖满了“家乡”的印戳,浸透了“怀乡"的情感,留下 了黄土地上的足印。他走出了大山,但他时刻在回望大山,眷顾乡土、怀念亲人。他守望长 城,把“历史的脚步丈量”(《长城守望者》);他眷恋家园,觉得“家门前的月儿/最圆最亮”(《家 园》);他怀念亲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准则是“心啊图个痛快/日子过个实在”(《汉子们呵》。这 种对故土家园生活的赞美和对父老乡亲的颂扬,显现出了诗人的审美趋向和价值取向。诗 人诗歌中的意象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落叶飞鸟、茅屋草舍、玉米高粱、青草露珠、燕山滦河、草 原黄土、苍鹰野羊、炊烟土炕……这些物象经过诗人的审美观照和艺术呈现,显得那样美丽 动人,纯净鲜活,使得寻常景物非寻常化,给人以不尽的美感。这些乡土景象,与被"污染”的 城市景观大相径庭,在现代语境中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引人追逐和向往。如写故乡的滦河: “在燕山的影子下面/滦河岸边/边走边唱/接近今生最初的梦境〃哦水色天光/ 一川石响/比 清亮更清亮/比美还美”(《滦河水——献给故乡的河流》)。这是养育诗人长大的母亲河一一 滦河的美景,这里一色水天,一川石响,鱼跃鸟飞,洁净清亮。诗人几乎无法形容滦河的美, 就用了两个对比词语“比清亮更清亮/比美还美”来夸赞。如写故乡村舍“定然是半坡紫荆/ 两株垂柳/三间瓦房",“炊烟香了/土炕暖了/吱的一声/柴门很响”。诗人先用的是静态描 写:紫荆、垂柳、瓦房,并运用“半坡”、“两株”、“三间”这样的数字这样的定语来巧妙地搭配, 使之极具韵味和美感;然后用的是动态描写:香、暖、吱、响,并用了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通 感,细腻传神、美妙动人。多么朴素而又充满温情的乡村景象啊!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陶渊 明的《归田园居》。如写牧羊:“一声哨响几声嘩峰/羊儿归圈〃羊儿归圈小溪流水/哗啦 啦哗啦啦/一群小山包儿出了燕山〃一只两只三四只/数来数去多一只/重数一遍梦里再 数/一只小狗子就在眼前”(《感谢羊群》)。这是多么清丽自然的牧羊情景呀:小溪在山间流 淌,羊儿欢叫着归圈。但放羊娃怎么数也数不对,直至在睡梦再数时才发现一只小狗子裹在 其间。该诗清新自然、童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这种放羊的情形完全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再 现。诗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放羊,替父亲放羊,与羊儿情深意长,以致现在成了诗人 的诗材。在这三首写故乡的诗中有着同样的审美意味,即用纯净质朴的诗歌语言全力呈现 人类生存的至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自然而然,这也恰是中国古典美学和哲学所要 求的至高境界。这些诗原汁原味、没有任何地藻饰和雕砌,是原生态生活鲜活地呈现。这种 生活情境在以往我们生活的视域中并不鲜见,而在物质文明高度进化的今天却愈来愈稀少 了,可见这些诗既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缅怀,更是对现代文明的强力反拨。这也恰恰是这些 诗的美学力量。
乡土在诗人的眼里不仅是美的化身,也是历史的凝聚物和理念的集合体。古老乡村之 所以美丽,源于它“为诗人提供了生存、下沉和上升的一切要素。把握住乡村,就是把握住了 人类的根基”。它的“古老和神性,比之于现代文明更具有诱惑力"E,更具有历史的长度和 哲理的深度。如;“我和老屋,在长城边上/我们自古把英雄守望——/他们无处告别/也就无 从离去/他们拥有江山/却又两手空空/他们为长城而死/对坟墓从不适应/他们因长城而活/ 生命有永恒的特征气这里饱含着生与死、拥有与失去的人生哲理,“为长城而死”的英雄们 有的没有留下姓名甚至没有留下坟墓,但他们与长城一样永恒,他们“因长城而活”着。诗人 从人生“死”“活”的辩证意义来探寻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达到了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层面。 接着诗人写道:“我和老屋,在长城边上/看长城是活的,如一只尺蟆/要么前进要么后退/ 忙着把历史的脚步丈量”(《长城守望者》)。老屋是长城忠实的守望者,看长城饱经战争硝烟 的弥漫、风霜雨雪的洗礼,与长城一起活到今天,它始终在默默地丈量、计数着历史沉重的脚 步,并与长城一样,成为历史的活证。再如“试着把黄土装订起来/我看见黄土是文言的/有 诗也不能说出的深沉”(《黄土》儿故乡的黄土饱含着历史的厚重和深沉,这里是祖先生命的 源头,有着丰富的文化容量,如果把它装订起来,既是一部层层累积的家谱,也是一部积淀厚 重的历史大书。
正因为乡土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这样的美丽、洁净,饱蕴哲学和历史的意蕴,于是才有 了敞开心靡,坦诚地写出了自己怀恋故乡的“游子"情怀。他,“一个人独自向远方/背负整片 故土的体温/离亲人的骨殖越远/离老屋的呼吸越近……”,因而他发出这样的誓言;“背着破 烂行李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我也要归来/归根是落叶很在乎的幸福/晩秋是游子魂归的时 辰”(《出门在外》)。从故乡到城市,是一种生活形态的转变,但诗人怀乡的情感形态却没有 改变,“就连梦呢/也是在土炕上最美最香(《家园》)。即使是“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家 乡依然在我梦中”(《回想》)。“我的脚下/脚下这厚土/孕育了我,哺育了我/属于我和我的弟 兄/如今我出门在外/不管我离开你时有多么小/我的骨头是在你这儿成长/如果我不把灵魂 托付在这儿/你为什么必定把我收留?” (《面对祖坟》)这样的赤子心怀、乡土情结,足见他与 家园已经血脉贯通,与故土融为一体。在这里,故乡已不单纯是诗人的审美对象,也是精神 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因而使他魂牵梦绕,心有所依,情有所系。诗人这种乡情的倾诉和对 故土长久牵挂和无限挚爱心情的表达,不仅是对故土的深情歌颂,也是对祖国的由衷赞美, 并由此而生发出了民族情、国家情等崇高的情感形态。
三
在刘向东诗歌的家园里,表现的另一个主要对象是他的父亲母亲,这是因为他们给了他 双重生命:身体和诗体。所以他要加倍地感恩。这正如他在评论他人的作品时所说的那样: 写诗“首先是为自己,或者是为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是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仰,是洋溢在 他身上的庞杂的思想感情,是形形色色的感觉心,父亲是他写诗启蒙者引路人,直至今天, 父亲还是他写诗的老师和精神的导师。他对父亲有着深深的崇拜情结。他曾经这样在《我 家“老爷子”》中这样写道:“'老爷子,是自觉的诗人,他的写作,有来自他骨头和血肉的那些 元素,又有他对新的时代美学精神的努力适应。他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推进诗 歌艺术,自成一格,才在中国当代诗坛多样化的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以亲和的态度拥 抱和接近他热爱着的大自然和每一自然现象,才懂得自然的灵性,在隐微中洞察出有趣的东 西;他对泥土的爱恋和土地上多年的躬耕,才使他发掘到泥土本身蕴含着的不朽的生机和伟 力”。⑴这些话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诗人自己的评定,可见他从父亲的身上继承的东西太多 了,不仅仅是生命的基因,爱家乡爱土地的基因,更多的是诗的基因。在他的诗篇中有多处 是写父亲的。如他曾对父亲写诗的境况这样描述:“有花半山/有草半山/有白云半山羊儿半 山/自有新诗半山”(《感谢羊群一再忆父亲放羊》)。父亲放羊的生活是艰苦和艰辛的,而 在诗人的眼里却是十分惬意和充满诗意的:“风雨牧你你牧羊/蓑衣是花海一片帆/凱極是 草浪一条船/你像桅杆不是桅杆”。接着诗人写了父亲与羊的情意:“夏天你怕羊儿热/把 羊儿领到银河岸边/冬天你怕羊儿冷/一根火柴把云彩点燃〃白水煮萝卜没有盐/羊儿吃草 声如玉如烟/浅浅泉边共羊饮/深深山谷伴羊眠//给每个羊儿起个名字/和妹妹的名字一样 好听/像鸟儿喂小鸟儿一口又一口/你把没娘的羊羔喂的滚圆”。通过父亲牧羊的过程写出 了父亲对羊和没娘的羊羔视如自己的儿女,显现出了他博大宽宏的胸怀和强烈的人文情怀。 最后诗人又写了父子情深,对父亲的依恋和挚爱:“岁月匆匆羊反刍/嘩峰回味你牧羊的岁 月/爸爸,如果你是一只羊/我是另一只与你并肩”。此诗写得情深意长,暗暗触及生存境 遇,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还写了很多给母亲的诗,并以其为主体集结出版为《母亲的灯》。母亲在诗人的笔 下有双重含义:一是自己生身母亲,一是有着深广社会内涵和代表意义的母亲。而“母亲的 灯”既是诗人家园意象系列的代表,也是山村一个极富诗意和童话般美丽的典型形象。它深 隐于大山腹地中,是诗人“怀乡"情结的象征。那摇曳的灯光照亮他生命的初始,并随着他的 成长历程“蔓延生长”,成为他人生的伴侣和生命的“口粮”,同时也成为了他作为“乡土诗人” (当然诗人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乡土诗人)的鲜明标志和他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审美具象。母 亲的灯照亮了诗人的成长历程和写作背景,让我们看清他是怎样在母亲的灯光照耀下从乡 间走向诗歌的世界。那小小的油灯碗中贮满了母亲对儿子深情的厚爱和哺育儿子长大的 “涌动的乳汁”,成为了他今生今世用不完的精神源泉;那微弱的豆芥之光成为了他行进路上 高矗心头的灯塔,使他永不迷航。也正是在这母亲的灯光的照耀下,才使他成为灿若繁星的 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颗明星,才使得他的诗歌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母亲的灯》贮满了深厚的母爱之情。这种情感在灯光的辉映下,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 眼前,是那样地熟悉而又亲切,具体而又鲜明。由于诗人感怀深切,所以言情沁人心脾,写景 豁人耳目,创造了一个平凡而又神圣、朴实而又美丽的诗的境界。《母亲的灯》表现了无私的 母爱。诗人把这种博大的母爱嵌入很小的意象和细节中,以小写大,以一目尽传精神。这是 一首意味深长、意蕴深厚、意义深远的诗。诗人先是描绘“母亲的灯”:“那灯是泥的,那灯/是 在怎样深远的风中/微微的光芒/豆儿一样〃除了我谁能望见那灯/我见它端坐于母亲的手 掌/一盘大炕,几张小脸儿/任目光和灯光反复端详//夜呵多么富裕/寰宇只剩这一盏油灯/ 于是吹灯也成为乐趣/而吹灯的乐趣,必须分享。”这是多么绝美的意境啊!他先写了端坐于 在母亲手掌中的油灯,在这小小的油灯、小小的火苗中使我们看见了遗忘许久的童年时光, 也点燃了过去生活的温馨和祥和,使我们的灵魂安稳、生命安详,这是母亲所给予的,也是母 爱的光芒!然后写了儿时吹灯的乐趣,写母亲用她“粗糙的手/小心地护着她的灯苗儿/像是 怕有谁再吹一口/她要为她写诗的儿子照亮儿”(《母亲的灯》)。诗人通过母亲“粗糙的手”护 着“灯苗儿”的传神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母亲为儿子成长成才的关心和关怀。在其它的诗篇 中,他也多次呈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每次每次总是这样/母亲接我在村外山冈/蓝花 围裙深情地飘/目光伸得老长老长”(《家园》)。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感 人至深。同时,在诗中诗人还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如“我诗的味道,该是 母乳的味道/我诗的深沉,该是母爱的深沉/娘亲给我智慧给我诗篇呵/要写,就写出她唤我 那种声音/要写,就写出我看她那种眼神”(《娘亲》"通过诗行,我们可以听得见怦怦跳动的 赤子之心,看得见汩汩流动的感恩之情。当然,母亲的形象是广义的形象,她是天下母亲的 代表,起码是一代妇女的缩影。诗人寄寓在诗中对母亲的深情厚爱也是他对人民的真挚 情感。
在故乡人物系列中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姐姐、刘勤大伯、佝偻二爷、庄稼人刘臣等人,他 们继承了中国农民的勤劳肯干、忍辱负重、默默奉献、善良淳朴等优良品质,他们的精神也构 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如爷爷“是上庄第一名党员头一任支书/偷着点亮党支部的灯/ 瓜菜代你独自管粮库/守着大豆饿得像鬼/高级社请你当会计/手中有票子脚上没鞋/两条麻 袋一条裤子/补丁之上有八斤补丁”(《悼爷爷》)。爷爷是一个农村党员的典型形象,廉洁自 律、克己奉公,爷爷的精神没有过时,迄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刘勤大伯“一辈子无声无 息/任山场分了又合/任田地合了又分/守林子看庄稼/直到鬓斑"《山民——对刘勤大伯的追 悼》。刘勤大伯是山民的代表,一辈子为集体守着林子,默默无闻,生死相守,于是才有了“满 山都是你的去处/满坡满岭都是花圈气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嬢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 了应该世代承袭的山民精神。这是诗人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永远汲取不尽的精神源泉。
在故乡人物系列中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姐姐、刘勤大伯、佝偻二爷、庄稼人刘臣等人,他 们继承了中国农民的勤劳肯干、忍辱负重、默默奉献、善良淳朴等优良品质,他们的精神也构 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如爷爷“是上庄第一名党员头一任支书/偷着点亮党支部的灯/ 瓜菜代你独自管粮库/守着大豆饿得像鬼/高级社请你当会计/手中有票子脚上没鞋/两条麻 袋一条裤子/补丁之上有八斤补丁”(《悼爷爷》)。爷爷是一个农村党员的典型形象,廉洁自 律、克己奉公,爷爷的精神没有过时,迄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刘勤大伯“一辈子无声无 息/任山场分了又合/任田地合了又分/守林子看庄稼/直到鬓斑"《山民——对刘勤大伯的追 悼》。刘勤大伯是山民的代表,一辈子为集体守着林子,默默无闻,生死相守,于是才有了“满 山都是你的去处/满坡满岭都是花圈气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嬢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 了应该世代承袭的山民精神。这是诗人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永远汲取不尽的精神源泉。
四
刘向东家园系列的诗的意象是宽泛和多样的,除村庄意象外,还有黄土意象、燕山意象 等。因而显现出诗风的博大、雄阔的气象,给人以沉实凝重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些意象“都 相当程度地成为一种规范意象,或者说成为一种象征”,它也“成为向东某一种情感意念的感 情显现”,口°】成为了故乡人精神象征,甚至可以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乐章。
在他的黄土意象系列诗中,他不仅仅是对黄土地的扫描和礼赞,而是对人类生存的考 察,对人类历史的考量。诗人这样写道:“什么都可以破碎/黄土是唯一的完整〃黄土黄土/ 万事万物的回忆录/抹不掉的色彩和声音〃在黄土之上或者/在它的下面/你压根儿就不能 假装生活/当它录下活生生的气息/才埋住你的名字和脚印”(《黄土》)。我们在黄土地上生 长,在黄土地里埋葬。黄土地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黄土地的兴衰就是我们的兴衰,黄土 地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所以“我们的一切秘密/全在这黄土中”(《黄土黄》)。在黄土意 象中,诗人还极力歌颂了黄土的博大和黄土的崇高精神:“没有比黄土更大的舞台/没有比黄 土更广阔的背景“没有比黄土更实在的东西/不怕积压不怕践踏/甚至不怕血腥/不怕 埋葬"(《黄土黄》)同时也歌颂了具有黄土一样精神的人:“你来自黄土/和黄土一样/横着是 路/竖着是墙〃你归于黄土 /和黄土一样/背负炎凉/不怕埋葬”(《另一种黄土》),“挺立着/自 己靠自己的骨头支撑/倒下去/骨肉与花草同样芬芳”(《另一种视角》)。这样的诗句意境开 阔、意象雄伟,给人以崇高的畅想。
在他的燕山意象中包含了岩石、落叶、墓地、飞鸟、青草诸多意象,而主体之一便是长城 意象。他写出了长城的宏阔高远:"我们看长城/不! /我们望/我们望长城/在燕山之 上一/老龙头出海冲塞起/山海关入云与天平/八达岭漫漫风瓢无止期/金山岭落日动边 声/黄沙直上到敦煌”(《断章一:长城》),在燕山上蜿蜒伸展的长城气势雄伟、博大雄浑。诗 人用“望”表现了长城的无际无涯,浩大无边,也是它成为了燕山坚挺雄壮的脊梁。他写出了 长城的悲壮沉雄:“夕阳西下之时/我来到长城的高处/看见往来依旧的烟霞/依旧是浴血的 兵马”(《大刀进行曲》),“风也嘶鸣/月也嘶鸣/遥遥胡马/遥遥地悲鸣”(《古北口》)。他写出 了长城的精魂:“砖里有砖/石头里有石头/骨头里有骨气/长城有根”(《长城保卫战》),他写 出了民族的坚强:“孟姜女在长城的影子下面/把白天忍住的眼泪/凝成夜露,清晨/撩起绿围 裙擦亮眼睛/以最东方的姿势伫立成石头”把自己的身躯伫立成石头,嵌入长城,使之更加坚 定。同时他也写出了对长城的无限思念:“我和老屋,在长城边上/高高的向日葵紧贴着城 墙/死亡在它的思念里/它在思念里继续成长”(《长城守望者》),以及对为保卫长城而牺牲战 士价值的判定:“这里居留者最后的太阳/这里有无人清扫的月光/许多死去了的都还活着/ 不少活着的人已经死亡"(《同上》),更表现了对长城保卫者的缅怀和与他们心灵的沟通:“我 看见征尘未洗的亲人/隔着城砖看我。尽管/他们的目光在我眼睛上逗留片刻/可是我已经 读出/我和他们相距咫尺的/命运!"(《古北口》)这种眼神的沟通和命运的贴近表现了诗人对 他们的敬仰和精神的继承。
除此,诗人还写了生长在燕山的青草:“牛羊喜欢它它就是奶/鸟儿看中它它就是 巢/跟着勤劳的人儿回家/它是炊烟它是火苗//是这些青草比山还高/野火烧不尽天火来 烧/种子取暖于灰烬和雪花/根,在地下活着”(《青草》)。绵绵的青草无私地养活着燕山的牛 羊、鸟儿和山民们,尽管饱受野火、天火的焚毁,但“根,在地下活着",这种坚忍不拔、默默生 存的韧性不就是燕山和燕山人的一种性情吗?诗人写了燕山的大鸟儿:“大山大水之上/大 鸟儿领着云彩飞行/或者盘旋/ 一动翅膀就起山风……想象那鸟儿没有坟/活到老持续地 飞升/直到在雷电中焚化/变成火烧云”(《大鸟儿》)。大鸟儿直飞云天、搏击雷电的勇往直前 的精神不也是燕山和燕山人的一种精神吗?写出了燕山的野羊:“半个蹄子在岩缝中行走/ 如鸟在空中/只需一些青草或者枯叶/就有一身血性/你在猎人身后,也可能是前面/眼神里 充满自信与坚定”(《野羊》)。野羊的不惧危险、自信坚定、一身血性不也是燕山和燕山人的 一种品格吗?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形象地表现了燕山和燕山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他的黄土意象系列诗中,他不仅仅是对黄土地的扫描和礼赞,而是对人类生存的考 察,对人类历史的考量。诗人这样写道:“什么都可以破碎/黄土是唯一的完整〃黄土黄土/ 万事万物的回忆录/抹不掉的色彩和声音〃在黄土之上或者/在它的下面/你压根儿就不能 假装生活/当它录下活生生的气息/才埋住你的名字和脚印”(《黄土》)。我们在黄土地上生 长,在黄土地里埋葬。黄土地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黄土地的兴衰就是我们的兴衰,黄土 地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所以“我们的一切秘密/全在这黄土中”(《黄土黄》)。在黄土意 象中,诗人还极力歌颂了黄土的博大和黄土的崇高精神:“没有比黄土更大的舞台/没有比黄 土更广阔的背景“没有比黄土更实在的东西/不怕积压不怕践踏/甚至不怕血腥/不怕 埋葬"(《黄土黄》)同时也歌颂了具有黄土一样精神的人:“你来自黄土/和黄土一样/横着是 路/竖着是墙〃你归于黄土 /和黄土一样/背负炎凉/不怕埋葬”(《另一种黄土》),“挺立着/自 己靠自己的骨头支撑/倒下去/骨肉与花草同样芬芳”(《另一种视角》)。这样的诗句意境开 阔、意象雄伟,给人以崇高的畅想。
在他的燕山意象中包含了岩石、落叶、墓地、飞鸟、青草诸多意象,而主体之一便是长城 意象。他写出了长城的宏阔高远:"我们看长城/不! /我们望/我们望长城/在燕山之 上一/老龙头出海冲塞起/山海关入云与天平/八达岭漫漫风瓢无止期/金山岭落日动边 声/黄沙直上到敦煌”(《断章一:长城》),在燕山上蜿蜒伸展的长城气势雄伟、博大雄浑。诗 人用“望”表现了长城的无际无涯,浩大无边,也是它成为了燕山坚挺雄壮的脊梁。他写出了 长城的悲壮沉雄:“夕阳西下之时/我来到长城的高处/看见往来依旧的烟霞/依旧是浴血的 兵马”(《大刀进行曲》),“风也嘶鸣/月也嘶鸣/遥遥胡马/遥遥地悲鸣”(《古北口》)。他写出 了长城的精魂:“砖里有砖/石头里有石头/骨头里有骨气/长城有根”(《长城保卫战》),他写 出了民族的坚强:“孟姜女在长城的影子下面/把白天忍住的眼泪/凝成夜露,清晨/撩起绿围 裙擦亮眼睛/以最东方的姿势伫立成石头”把自己的身躯伫立成石头,嵌入长城,使之更加坚 定。同时他也写出了对长城的无限思念:“我和老屋,在长城边上/高高的向日葵紧贴着城 墙/死亡在它的思念里/它在思念里继续成长”(《长城守望者》),以及对为保卫长城而牺牲战 士价值的判定:“这里居留者最后的太阳/这里有无人清扫的月光/许多死去了的都还活着/ 不少活着的人已经死亡"(《同上》),更表现了对长城保卫者的缅怀和与他们心灵的沟通:“我 看见征尘未洗的亲人/隔着城砖看我。尽管/他们的目光在我眼睛上逗留片刻/可是我已经 读出/我和他们相距咫尺的/命运!"(《古北口》)这种眼神的沟通和命运的贴近表现了诗人对 他们的敬仰和精神的继承。
除此,诗人还写了生长在燕山的青草:“牛羊喜欢它它就是奶/鸟儿看中它它就是 巢/跟着勤劳的人儿回家/它是炊烟它是火苗//是这些青草比山还高/野火烧不尽天火来 烧/种子取暖于灰烬和雪花/根,在地下活着”(《青草》)。绵绵的青草无私地养活着燕山的牛 羊、鸟儿和山民们,尽管饱受野火、天火的焚毁,但“根,在地下活着",这种坚忍不拔、默默生 存的韧性不就是燕山和燕山人的一种性情吗?诗人写了燕山的大鸟儿:“大山大水之上/大 鸟儿领着云彩飞行/或者盘旋/ 一动翅膀就起山风……想象那鸟儿没有坟/活到老持续地 飞升/直到在雷电中焚化/变成火烧云”(《大鸟儿》)。大鸟儿直飞云天、搏击雷电的勇往直前 的精神不也是燕山和燕山人的一种精神吗?写出了燕山的野羊:“半个蹄子在岩缝中行走/ 如鸟在空中/只需一些青草或者枯叶/就有一身血性/你在猎人身后,也可能是前面/眼神里 充满自信与坚定”(《野羊》)。野羊的不惧危险、自信坚定、一身血性不也是燕山和燕山人的 一种品格吗?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形象地表现了燕山和燕山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
刘向东的诗不仅是“土气”的、也是大气的;不仅是质朴的,也是深邃的;不仅是平易的, 也是博大的,饱含哲学意味和人生哲理,表现出了一种智性与感性的融汇,思想与形象、美感 与哲思的结合,显现出丰富而又丰盈的美学品格。诗人在继承中华传统诗学原则的基础上, 也表现出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审美认同,并将二者有机融合。他突破传统乡土诗对原始物象 的陈述或静观,突进精神世界的多层次的开掘中,将直觉、象征、思辨等审美要素融入诗歌, 开拓出一个博大深邃的智力空间,显现出其诗歌的博大浩然的气势。
他通过对各种物象的谛听或观照,展开对人生境遇、民族精神乃至人类命运的沉思或探 寻,达到对人类历史经验的体察和感悟。在他的诗中,多用象征、比喻、暗示、对比等艺术手 法,借此对历史人生进行深刻地解读,表现诗人凝重而厚重地思考。如“老牛像一张弓/木犁 像一张弓/瘦弱的老农像一张弓……他们躬身在土地上/和土地一起负重”。这是多么形象 的比喻啊,多么沉重和深重的乡土景象啊!在“一张弓"这个简练的画面里有着巨大的历史 涵盖和丰富精神力量,表现了中国农民背负的沉重、劳动和生存的艰难状态,也写出了中国 农民的坚忍不拔、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精神。诗人的比喻真实生动,想象出神入化,令人惊 讶和惊叹,几乎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比喻更能表现土地和农民的命运了。再如在《落叶•飞 鸟》中诗人这样写道:“墓地•老树•鸟巢/那些鸟巢——〃半个圆,向天空开放/收日月之 精/而半圆的坟墓倒扣/拢大地之气//土地说:落叶归根/于是,叶子下沉/天空说:鸟儿凌云/ 于是,翅膀向上”。诗人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意象,表现了“下沉”和“向上”的不同生存状态以 及“落叶归根”和“鸟儿凌云"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小小的视角,揭示的却是整个宇宙。
在语言的运用上,诗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诗人对于自己充满审美个性的语言 符号的选择、排列和炼造,在本质上也是他个性气质、审美素质乃至艺术风格的选择和造就。 正如海德格尔所云:语言是存在的最高事件。一个诗人对于自己充清审美个性的语言符号 的选择、排列和炼造,在本质上也是他个性、气质、素养乃至风格的选择和走向。他的诗看似 平淡,实则大气;看似朴素,实则深邃。他的语言明朗朴实,意境却是深远隽永的,如《母亲的 灯》,作者截取儿时吹灯的生活片断,写得平白如话,而又情趣盎然。那吹灯的乐趣、欢愉跃 然纸上:好孩子,别抢/吹了,妈再点上'/……点上,吹了/吹了,点上……”。这种吹灯的场 面,我们每个曾在农村生活的人在儿时都经历过,它唤起我们对人生童年的回忆和留恋,读 来如梦如幻,如醉如痴。那生活情景,诗人写得美丽动人,趣味横生,就像是充满幻想和乐趣 的伊甸园,令我们魂牵神往。尤其是诗的最后:“哦,母亲的灯/豆儿一样/在我模糊的泪眼 中/蔓延生长/茫茫大野全是豆儿啊/金黄金黄,金黄金黄的/涌动的乳汁呵/我今生今世用不 完的口粮”。诗人在这里通过“模糊的泪眼”这种情感作用,运用了幻化的方法,先由“豆儿一 样”的油灯幻化为“茫茫大野''“金黄金黄”的豆儿了,然后又将豆儿幻化成母亲“涌动的乳 汁”,最后又回归为一种情感的升华:“涌动的乳汁呵/我今生今世用不完的口粮此时母性 的崇高、母爱的伟大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的光辉形象更加光彩照人。这首诗“从画面 上看,它诉说的是,在往日物质极端匮乏的北方农村之夜,慈祥的母亲用仅有的油灯所完成 的对儿女们的别一种关爱,这原本就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这感人的场景中,那充满暖意的 灯的意象,那拉开了时间距离的礼赞口吻,又分明寄寓着诗人在现代商业社会的背景之下, 对人间真情的由衷珍惜、依恋和向往叩门。诗人有的诗句非常口语化,平实朴拙,却意味隽 永、言近旨远,像“头伏萝卜二伏菜/过了三伏要种养麦/收谷子,黄澄澄那是儿子的奶/刨土 豆,沉甸甸那是婆姨的爱/应该耕耘就耕耘/日午而作/需要灌溉就灌溉/月下归来”(《汉子们 呵》)。可以这样说,诗人那平实简明的语态,显然是对现代诗歌语言模式的悖逆,他摒弃了 浮躁和奢华、晦涩和玄奥,而通向了一种平实朴淡而又大气深邃的语境,形成了独异于他人 的美学风格。
刘向东诗的不仅朴拙沉实、清新隽永,而且雄浑博大、气势凝重。这充分表现在他的黄 土意象系列和燕山意象系列的诗中。如写黄土: “有没有比黄土更大的舞台/没有比黄土更 广阔的背景/随便把黄土捧起来/是砖是瓦/是粗瓷大碗是江山/随便在黄土上走一走/是歌 是舞/是刀光剑影/是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生死场”(《黄土黄》)。这是何等的雄浑,感情奔 放、意气风发。再如写燕山:“幽幽八百里/八百里伟岸的身躯/八百里日月观沧海/八百里牧 马走东西”(《燕山》)。这是何等的气势,豪迈奔放,博大高远。这样的诗有强大的力场和高 远的视景,给我们以激情,给我们以力量,一种阳刚之气从心底油然而岀。
刘向东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作家集会上以《诗歌与真理》为题演讲时,曾经“借机”梳理自 己的写作。我们不妨借来,为本文做结:
在我们国家,一般习惯于把我归属于"乡土诗人”。而我对“乡土诗''和''乡土诗人''的称 谓持有某种程度的保留态度。并不是我对“乡土”一词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诗就是诗,写什 么特别重要吗?我用心写过一些与故乡、土地、亲人和坟墓有关的诗歌,试图提示人类生命 和生存中的相关问题。我在《回想》中写道:
据说我已经是诗人了
是乡土诗人,土得要命
而我
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
他通过对各种物象的谛听或观照,展开对人生境遇、民族精神乃至人类命运的沉思或探 寻,达到对人类历史经验的体察和感悟。在他的诗中,多用象征、比喻、暗示、对比等艺术手 法,借此对历史人生进行深刻地解读,表现诗人凝重而厚重地思考。如“老牛像一张弓/木犁 像一张弓/瘦弱的老农像一张弓……他们躬身在土地上/和土地一起负重”。这是多么形象 的比喻啊,多么沉重和深重的乡土景象啊!在“一张弓"这个简练的画面里有着巨大的历史 涵盖和丰富精神力量,表现了中国农民背负的沉重、劳动和生存的艰难状态,也写出了中国 农民的坚忍不拔、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精神。诗人的比喻真实生动,想象出神入化,令人惊 讶和惊叹,几乎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比喻更能表现土地和农民的命运了。再如在《落叶•飞 鸟》中诗人这样写道:“墓地•老树•鸟巢/那些鸟巢——〃半个圆,向天空开放/收日月之 精/而半圆的坟墓倒扣/拢大地之气//土地说:落叶归根/于是,叶子下沉/天空说:鸟儿凌云/ 于是,翅膀向上”。诗人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意象,表现了“下沉”和“向上”的不同生存状态以 及“落叶归根”和“鸟儿凌云"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小小的视角,揭示的却是整个宇宙。
在语言的运用上,诗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诗人对于自己充满审美个性的语言 符号的选择、排列和炼造,在本质上也是他个性气质、审美素质乃至艺术风格的选择和造就。 正如海德格尔所云:语言是存在的最高事件。一个诗人对于自己充清审美个性的语言符号 的选择、排列和炼造,在本质上也是他个性、气质、素养乃至风格的选择和走向。他的诗看似 平淡,实则大气;看似朴素,实则深邃。他的语言明朗朴实,意境却是深远隽永的,如《母亲的 灯》,作者截取儿时吹灯的生活片断,写得平白如话,而又情趣盎然。那吹灯的乐趣、欢愉跃 然纸上:好孩子,别抢/吹了,妈再点上'/……点上,吹了/吹了,点上……”。这种吹灯的场 面,我们每个曾在农村生活的人在儿时都经历过,它唤起我们对人生童年的回忆和留恋,读 来如梦如幻,如醉如痴。那生活情景,诗人写得美丽动人,趣味横生,就像是充满幻想和乐趣 的伊甸园,令我们魂牵神往。尤其是诗的最后:“哦,母亲的灯/豆儿一样/在我模糊的泪眼 中/蔓延生长/茫茫大野全是豆儿啊/金黄金黄,金黄金黄的/涌动的乳汁呵/我今生今世用不 完的口粮”。诗人在这里通过“模糊的泪眼”这种情感作用,运用了幻化的方法,先由“豆儿一 样”的油灯幻化为“茫茫大野''“金黄金黄”的豆儿了,然后又将豆儿幻化成母亲“涌动的乳 汁”,最后又回归为一种情感的升华:“涌动的乳汁呵/我今生今世用不完的口粮此时母性 的崇高、母爱的伟大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的光辉形象更加光彩照人。这首诗“从画面 上看,它诉说的是,在往日物质极端匮乏的北方农村之夜,慈祥的母亲用仅有的油灯所完成 的对儿女们的别一种关爱,这原本就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这感人的场景中,那充满暖意的 灯的意象,那拉开了时间距离的礼赞口吻,又分明寄寓着诗人在现代商业社会的背景之下, 对人间真情的由衷珍惜、依恋和向往叩门。诗人有的诗句非常口语化,平实朴拙,却意味隽 永、言近旨远,像“头伏萝卜二伏菜/过了三伏要种养麦/收谷子,黄澄澄那是儿子的奶/刨土 豆,沉甸甸那是婆姨的爱/应该耕耘就耕耘/日午而作/需要灌溉就灌溉/月下归来”(《汉子们 呵》)。可以这样说,诗人那平实简明的语态,显然是对现代诗歌语言模式的悖逆,他摒弃了 浮躁和奢华、晦涩和玄奥,而通向了一种平实朴淡而又大气深邃的语境,形成了独异于他人 的美学风格。
刘向东诗的不仅朴拙沉实、清新隽永,而且雄浑博大、气势凝重。这充分表现在他的黄 土意象系列和燕山意象系列的诗中。如写黄土: “有没有比黄土更大的舞台/没有比黄土更 广阔的背景/随便把黄土捧起来/是砖是瓦/是粗瓷大碗是江山/随便在黄土上走一走/是歌 是舞/是刀光剑影/是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生死场”(《黄土黄》)。这是何等的雄浑,感情奔 放、意气风发。再如写燕山:“幽幽八百里/八百里伟岸的身躯/八百里日月观沧海/八百里牧 马走东西”(《燕山》)。这是何等的气势,豪迈奔放,博大高远。这样的诗有强大的力场和高 远的视景,给我们以激情,给我们以力量,一种阳刚之气从心底油然而岀。
刘向东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作家集会上以《诗歌与真理》为题演讲时,曾经“借机”梳理自 己的写作。我们不妨借来,为本文做结:
在我们国家,一般习惯于把我归属于"乡土诗人”。而我对“乡土诗''和''乡土诗人''的称 谓持有某种程度的保留态度。并不是我对“乡土”一词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诗就是诗,写什 么特别重要吗?我用心写过一些与故乡、土地、亲人和坟墓有关的诗歌,试图提示人类生命 和生存中的相关问题。我在《回想》中写道:
据说我已经是诗人了
是乡土诗人,土得要命
而我
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
家乡依然在我梦中
信口道来的几行诗,暗中牵扯命运。我对“诗人”、“乡土诗人”乃至“土得要命”的态度, 据说乍看有点令人莫测。但是“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和“家乡依然在我梦中'‘这种现实 处境,无意中道出了我作为诗人心目中的“家乡”,其实大抵上只是一种''梦中”的存在。人们 常说,城市是人造的,而乡村是神造的。如果深究,从乡村到城市,有可能是人类从神到人的 一次下降。从乡村到城市,与乡土若即若离,我不再拥有家园——乡村,这就是命。而最终, 乡村和城市,也不过是我途经的驿站,乡土,或者说泥土,才是我的终点。这,或许该是我的 “乡土诗”的“真相”吧。
唐诗《登幽州台歌》,在我的国家喻户晓。诗人陈子昂写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千古绝唱,总是令我沉浸其中,令我情不自禁地写到坟墓,思索生与死这个人类生存中 最根本的问题。我一度想到,所谓人的一生,不会比生与死之间更短,也不会更长。想来想 去,想到人死之后,就不再死了。看大地之上,曾经出现过多少古人,他们也曾像我一样东奔 西走,现在在哪儿?怎么一个都不见?放眼望去,原来他们全都约好了,藏起来了。至于后 来人,那是另一种形式的隐匿,就藏在父母体内,等待时间的召唤。人生的两端是隐形的,诗 人站在前后都是隐形者的序列之间,眼“不见"心见,感受着人的无穷无尽的秘密。最终,前 有古人,后有来者,他们被诗意的文字确立,以高于生命的形式显现。
燕山、黄土、滦河给了诗人伟岸的身躯,超人的诗才,宽阔的襟怀,而如今诗人又将他的 诗篇给了“梦中”的山水、土地和村庄,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完美契合,情感与意象的紧密融 合,依我看,那就是“高于生命的形式显现”。
注释:
[1][2][6]边国政:《血脉•生命•历史——也读刘向东》,《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 社,2000年版,第9页,第8页,第8页。
[2]叶橹:《直抵内心的诗性直觉——也读刘向东的诗》,《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16页。
【4】[7]大解:《大地深处的根——刘向东的诗歌印象》,《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3页,第2-3页。
[5]何理:《刘向东的精神家园》,《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8] 刘向东:《俊锐的写作立场和姿态》,诗梦文学网2005年7月4日。
[9] 刘向东:《我家的"老爷子"》,《白纸黑字——刘向东文论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版,第414页。
[10] 陈望衡:《风清骨峻篇体光华一刘向东诗歌的美学特色》,《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 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1] 古貂:《乡情诗韵与现代诗美——刘向东乡土诗赏读漫笔》,《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 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6页。
燕山中一块最美的山石
信口道来的几行诗,暗中牵扯命运。我对“诗人”、“乡土诗人”乃至“土得要命”的态度, 据说乍看有点令人莫测。但是“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和“家乡依然在我梦中'‘这种现实 处境,无意中道出了我作为诗人心目中的“家乡”,其实大抵上只是一种''梦中”的存在。人们 常说,城市是人造的,而乡村是神造的。如果深究,从乡村到城市,有可能是人类从神到人的 一次下降。从乡村到城市,与乡土若即若离,我不再拥有家园——乡村,这就是命。而最终, 乡村和城市,也不过是我途经的驿站,乡土,或者说泥土,才是我的终点。这,或许该是我的 “乡土诗”的“真相”吧。
唐诗《登幽州台歌》,在我的国家喻户晓。诗人陈子昂写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千古绝唱,总是令我沉浸其中,令我情不自禁地写到坟墓,思索生与死这个人类生存中 最根本的问题。我一度想到,所谓人的一生,不会比生与死之间更短,也不会更长。想来想 去,想到人死之后,就不再死了。看大地之上,曾经出现过多少古人,他们也曾像我一样东奔 西走,现在在哪儿?怎么一个都不见?放眼望去,原来他们全都约好了,藏起来了。至于后 来人,那是另一种形式的隐匿,就藏在父母体内,等待时间的召唤。人生的两端是隐形的,诗 人站在前后都是隐形者的序列之间,眼“不见"心见,感受着人的无穷无尽的秘密。最终,前 有古人,后有来者,他们被诗意的文字确立,以高于生命的形式显现。
燕山、黄土、滦河给了诗人伟岸的身躯,超人的诗才,宽阔的襟怀,而如今诗人又将他的 诗篇给了“梦中”的山水、土地和村庄,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完美契合,情感与意象的紧密融 合,依我看,那就是“高于生命的形式显现”。
注释:
[1][2][6]边国政:《血脉•生命•历史——也读刘向东》,《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 社,2000年版,第9页,第8页,第8页。
[2]叶橹:《直抵内心的诗性直觉——也读刘向东的诗》,《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16页。
【4】[7]大解:《大地深处的根——刘向东的诗歌印象》,《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第3页,第2-3页。
[5]何理:《刘向东的精神家园》,《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8] 刘向东:《俊锐的写作立场和姿态》,诗梦文学网2005年7月4日。
[9] 刘向东:《我家的"老爷子"》,《白纸黑字——刘向东文论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版,第414页。
[10] 陈望衡:《风清骨峻篇体光华一刘向东诗歌的美学特色》,《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 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1] 古貂:《乡情诗韵与现代诗美——刘向东乡土诗赏读漫笔》,《诗人刘向东》,花山文艺 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6页。
燕山中一块最美的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