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承德地处塞北,是经常落雪的,可称为“落雪之城气塞北落雪的景色是很美的,有一首 歌这样唱道:'‘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 世界”,说的就是这种情景。落雪后,行人走动的脚印便深深地镶嵌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如同 一串串美丽的音符,也犹如美丽的诗行,显得摇曳动人,令人耐读。当然,最美的脚印是第一 个踏雪人的脚印。他在积雪中行进,脚便深深地陷进了雪中,于是便留下了一行美丽的脚 印,后来人沿着他的脚印走,便省力了许多。再后来,走得人多了,脚印便杂乱了,很有些涂 鸦的味道,也就没有了新奇和意趣。所以说,第一个踏雪人的脚印,是格外清新和美丽的。 打开田林的作品,就如看雪后的美丽的脚印,是那样的清新自然、情趣盎然,一下子便深深地 进入我们的视野。沿着他的脚印追逐下去,我们便走入了作品的纵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雪 后的世界是那样的宽阔和丰盈,美妙和神奇。这就是在读完他的中篇小说集《落雪之城》等 作品之后的印象。
初识田林,是我去承德时,何申请我吃饭,田林在场,那时他刚当了承德作家协会主席不 久。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承德作家群,人才济济,实为河北文学名城。我对承德的作家 向来十分尊重,尤其是郭秋良、何理、白鹤岭等老一代作家和何申兄等。能在这个地方当作 协的领导,一定是个叫得响的人物,但田林却平易谦和、平实沉稳,不多话,只是静静地听大 家说,有时微微一笑。一般的作协主席给我的印象,都是能聊善侃、善于交往的,田林显然不 是这样的人。后来,他寄给我几本书,看罢便使得我对他刮目相看了。因为这些作品写得很 有层次和质量,非一般作家所能比。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啊!看 似田林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确是一位胸怀锦绣、胸有成竹的写作高手。
近年来,他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绿太阳》、中篇小说集《落雪之城》和散文集《携时光 飞舞一一老承德》。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生活的精华的采撷,也是生活内蕴的显现,在简单 中见深刻,在平易中显深邃。在创作中,他还有意识地将某些散文元素注入到小说里,将小 说元素注入到散文里。小说有散文的舒缓、潇洒,散文中有小说的曲折生动,因而显得很有 情趣和意味,沁人心脾;有亮色和希望,暖人心怀。他的作品写得从容淡泊,有些不经意的闲 散,就像早晨或黄昏的阳光,淡淡的,很柔和,很惬意,不像中午时分的阳光那样强烈、直射, 却有着生活的深度和理性的高度,有审美的情趣和隽永的回味,能让人“悟道”、“明智”、“开 心”。就像喝了一杯香茗,起初味道淡淡的,随后便浓了些,直至沁人心脾,开心醒目;也有点 像承德的“山庄老酒”,入口绵软,清洌甘甜,但后劲十足,味道醇厚。
田林自认为是一个平民作家。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几乎都是来自底层,创作范围也多以 小人物为主。这种创作的选择,与他多年在底层生活有关,多年来他当过工人、秘书、记者。 他常常抚摸岁月给自己给承德留下的痕迹,竭力找回历史给承德留下的每一个瞬间和每一 个细节。他曾这样说:“我愿以这向下,再向下的方式,表达我对我们这座美丽城市的理解, 表达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善良、忠厚的承德人的理解。在创作理念上,他坚持中国气派, 兼收西方文化,因此作品中时常体现出这样一些潜质:在传统叙述、故事框架中,渗透少许西 方意识。在创作特性上,他不太喜欢复杂的故事情节,愿意在平实中显现生活的味道;不太 刻意地去体验生活,认为要在个人生活的基础上,写幻化的心理真实,因为在创作中,个人想 象力甚至比客观生活更为重要;他不太喜欢轰轰烈烈,大波大澜,认为应在身边发现蛛丝马 迹,以及那些微妙细微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文本意识和审美风格。在创作方法上,他坚 持现实主义,但不恪守固持,善于汲取外来因素,主张向内在世界倾斜,向心灵深处开掘,以 体现出更高层的精神向度和更深刻的理性精神。他认为中西结合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而 不应固守传统写法;在表现手法上,他力求语言的简朴、简练,用好的细节表现生活、塑造人 物;他相信荒诞与幽默是一对飞翔的翅膀,是深化作品深度的“一个硬币的两面
田林的创作历史有些年头,也是承德的老作家,虽擢笔十年,但再度创作,却势如井喷, 六年的时间里相继创作了 100多万字高质量的作品。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承德作家 协会主席,河北省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签约作家。目前已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小说、 散文、随笔、文艺评论近二百万字。有些作品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地反响,如他的中篇 小说《美丽黄羊》在《十月》发表后,被《中篇小说月报》和《小说月报》刊物转载,《小说选刊佳 作搜索》推荐。收入“2009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谢有顺主编,花城出版社)和人民文学 出版社“21世纪2009年度小说选”,并获2009年度河北“十佳”小说奖。短篇小说《回家》曾 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连续转载,引起了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散文《携时光飞舞》,获 2008年度河北“十佳”散文排行榜第二名。《老屋瓦尘》获2009年度河北“十佳”散文排行榜 榜首,《锈色时光》获2010年度河北“十佳”散文排行榜第五名。他的作品还先后获得许多奖 项。短篇小说《回家》获河北作家协会2006年“十佳”作品奖和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 中篇小说《金色乌鸦》《落雪之城》连续获青海省作家协会2004和2005年度优秀中篇小说 奖。短篇小说《温柔之花》获《都市小说》全国征文优秀作品奖。散文《最后的酒香》获《人民 文学》茅台杯优秀作品奖。
初识田林,是我去承德时,何申请我吃饭,田林在场,那时他刚当了承德作家协会主席不 久。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承德作家群,人才济济,实为河北文学名城。我对承德的作家 向来十分尊重,尤其是郭秋良、何理、白鹤岭等老一代作家和何申兄等。能在这个地方当作 协的领导,一定是个叫得响的人物,但田林却平易谦和、平实沉稳,不多话,只是静静地听大 家说,有时微微一笑。一般的作协主席给我的印象,都是能聊善侃、善于交往的,田林显然不 是这样的人。后来,他寄给我几本书,看罢便使得我对他刮目相看了。因为这些作品写得很 有层次和质量,非一般作家所能比。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啊!看 似田林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确是一位胸怀锦绣、胸有成竹的写作高手。
近年来,他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绿太阳》、中篇小说集《落雪之城》和散文集《携时光 飞舞一一老承德》。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生活的精华的采撷,也是生活内蕴的显现,在简单 中见深刻,在平易中显深邃。在创作中,他还有意识地将某些散文元素注入到小说里,将小 说元素注入到散文里。小说有散文的舒缓、潇洒,散文中有小说的曲折生动,因而显得很有 情趣和意味,沁人心脾;有亮色和希望,暖人心怀。他的作品写得从容淡泊,有些不经意的闲 散,就像早晨或黄昏的阳光,淡淡的,很柔和,很惬意,不像中午时分的阳光那样强烈、直射, 却有着生活的深度和理性的高度,有审美的情趣和隽永的回味,能让人“悟道”、“明智”、“开 心”。就像喝了一杯香茗,起初味道淡淡的,随后便浓了些,直至沁人心脾,开心醒目;也有点 像承德的“山庄老酒”,入口绵软,清洌甘甜,但后劲十足,味道醇厚。
田林自认为是一个平民作家。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几乎都是来自底层,创作范围也多以 小人物为主。这种创作的选择,与他多年在底层生活有关,多年来他当过工人、秘书、记者。 他常常抚摸岁月给自己给承德留下的痕迹,竭力找回历史给承德留下的每一个瞬间和每一 个细节。他曾这样说:“我愿以这向下,再向下的方式,表达我对我们这座美丽城市的理解, 表达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善良、忠厚的承德人的理解。在创作理念上,他坚持中国气派, 兼收西方文化,因此作品中时常体现出这样一些潜质:在传统叙述、故事框架中,渗透少许西 方意识。在创作特性上,他不太喜欢复杂的故事情节,愿意在平实中显现生活的味道;不太 刻意地去体验生活,认为要在个人生活的基础上,写幻化的心理真实,因为在创作中,个人想 象力甚至比客观生活更为重要;他不太喜欢轰轰烈烈,大波大澜,认为应在身边发现蛛丝马 迹,以及那些微妙细微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文本意识和审美风格。在创作方法上,他坚 持现实主义,但不恪守固持,善于汲取外来因素,主张向内在世界倾斜,向心灵深处开掘,以 体现出更高层的精神向度和更深刻的理性精神。他认为中西结合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而 不应固守传统写法;在表现手法上,他力求语言的简朴、简练,用好的细节表现生活、塑造人 物;他相信荒诞与幽默是一对飞翔的翅膀,是深化作品深度的“一个硬币的两面
田林的创作历史有些年头,也是承德的老作家,虽擢笔十年,但再度创作,却势如井喷, 六年的时间里相继创作了 100多万字高质量的作品。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承德作家 协会主席,河北省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签约作家。目前已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小说、 散文、随笔、文艺评论近二百万字。有些作品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地反响,如他的中篇 小说《美丽黄羊》在《十月》发表后,被《中篇小说月报》和《小说月报》刊物转载,《小说选刊佳 作搜索》推荐。收入“2009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谢有顺主编,花城出版社)和人民文学 出版社“21世纪2009年度小说选”,并获2009年度河北“十佳”小说奖。短篇小说《回家》曾 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连续转载,引起了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散文《携时光飞舞》,获 2008年度河北“十佳”散文排行榜第二名。《老屋瓦尘》获2009年度河北“十佳”散文排行榜 榜首,《锈色时光》获2010年度河北“十佳”散文排行榜第五名。他的作品还先后获得许多奖 项。短篇小说《回家》获河北作家协会2006年“十佳”作品奖和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 中篇小说《金色乌鸦》《落雪之城》连续获青海省作家协会2004和2005年度优秀中篇小说 奖。短篇小说《温柔之花》获《都市小说》全国征文优秀作品奖。散文《最后的酒香》获《人民 文学》茅台杯优秀作品奖。
二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家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预言家,他是存在的勘探者。”⑵田林 长期沉于底层,熟知底层生活的艰难和窘迫,这就使他对底层的生活有着超常的悟觉。这种 悟觉既有生命的直觉,又有理性的自觉。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能触及生活的本质,甚至达及 哲学的层面,给人以审美的惬意和理性的启示。
田林笔下的底层社会是纷纭复杂的,取材也是丰富多样的。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时 刻关注着社会生活的微妙变化,世道人心的价值取向,因而表现出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如 《美丽黄羊》面对的是生态与环保这个多种普遍关注的世界性话题,深刻地揭示了“一场权力 掩盖下的私人欲望与人性的较量。《麻雀飞翔》则反映的是一个当下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即像小偷梁子刑满释放以后何以无力悔改,无法立足,社会对他的冷漠和歧视是一个关键所 在。所以要关爱犯过错误的人,给他们以人的尊严和生活的权力。《洼地》则是下岗这样一 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作者正视和同情下岗人,通过马子良下岗后的心路历程而表现了 下岗人下岗不下贱,失业不失志,不向权贵弯腰,不向金钱屈从,通过“自救'‘来改变生存窘状 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品质。马子良虽属于弱势群体,却是生活的强者,在困境中站起来挺直 了脊梁,在下岗中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田林的小说可称为底层叙事。这是因为他小说的取材大都是底层社会中的一些小事, 写的也大都是沉落底层的一些小人物,有些甚至是弱势群体,如打工者、小偷等。他的底层 叙事与近些年来的流行模式又有所不同:他既不是着力渲染小人物摆脱苦难命运的抗争和 奋斗,夸大和渲染其传奇色彩;也不着力展示底层生活的困窘与平庸,居高临下地显示作家 的悲天悯人的精英姿态。田林的小说善于把笔触探究到人物的心理层面,并触及到人物的 灵魂,以此深刻揭示他们生存的沉重和社会的复杂。他善于“以人物的行动体现背后的本 质,这本质便是人的心理层面”;他着重写人物的内心冲撞、情感纠葛,借以勘察人物的心灵 世界。这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向内转,观照我们的心灵。他将小说的笔触转向心灵 的内部视野,相信那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那虚无幽冥等心理之国定是气象万千。正是这 种写作的特殊性彰显了他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如《回家》写的是一个打工的农民秦福,在得 了工钱之后回家路宿的遭际。住宿时与他同住一个屋的人是个躲债的人,两个人互相提防、 猜忌、警惕,“整整一个晚上,两个人说的尽是些打哑谜的话,甚至分手的时候连个招呼也不 曾打过,此间心理过程写得非常细密,到后来他发现这个爱打呼噜的躲债人怕影响他睡 觉,而悄悄地躲了出去。秦福很受感动,替那个人交了房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显现了人们复杂的心理状态。正如这篇小说在获奖后评语中所写 的那样:“小说在简单到无法复述的故事中,将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底层劳动者的 艰辛以及当今在人际关系上普遍存在的互不信任的社会心理,又在这'不信任,中发现了潜 在着的美好人性。在单纯中见丰富,是这个短篇的特点;他所营造的文献情境,既富有悬念, 又耐人寻味。‘心]
田林的小说反响日渐鹊起,有赖于他对生活的谙熟和体察,对生活写得细密和厚实,他 把创作重点锁定在社会的底层,他要从底层人物身上寻出亮点和美色,以揭示出存在于他们 身上的不泯的人性之光和善良之心。其实人类的美好素质,人类的文明程度大都存活于社 会的底层之中和这些人的身上,而不是那些高官、富人和上层社会。“肉食者鄙”说得就是这 个道理。如《向卫国的人生片段》中的向卫国爱枪胜过自己的生命,一个年轻士兵的血淌在 了边境上,对事业的挚爱、对兵器的酷爱体现了一种职业精神。《春醒》中的“我”为给母亲治 病,每天不辞辛苦地去山里捉蜜蜂,心诚则灵,这种至诚至善的精神感动了上苍,终于治好了 母亲的病,《远方》中二姑不愿蛰伏或沉埋于封闭的山村,而不顾一切地追逐外面精彩的世 界,尽管遭遇诸多苦难,到老了仍然眷恋着家乡的皮影戏,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给别人 添累。《拐村遭遇》表面是书写人对狼的恐怖,而背后却充满了温情和人性。《落雪之城》中 的甘草追求自己的完美爱情,并在失望中能够忏悔和自救。《洼地》中的莫仁智为了救济下 岗的工友,低价承包了填补洼地的工程,果断之中显出人文情怀。这些都显示出了人类生命的底色和精神的亮色,从而炯亮了我们的视野和灵魂。
田林笔下的底层社会是纷纭复杂的,取材也是丰富多样的。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时 刻关注着社会生活的微妙变化,世道人心的价值取向,因而表现出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如 《美丽黄羊》面对的是生态与环保这个多种普遍关注的世界性话题,深刻地揭示了“一场权力 掩盖下的私人欲望与人性的较量。《麻雀飞翔》则反映的是一个当下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即像小偷梁子刑满释放以后何以无力悔改,无法立足,社会对他的冷漠和歧视是一个关键所 在。所以要关爱犯过错误的人,给他们以人的尊严和生活的权力。《洼地》则是下岗这样一 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作者正视和同情下岗人,通过马子良下岗后的心路历程而表现了 下岗人下岗不下贱,失业不失志,不向权贵弯腰,不向金钱屈从,通过“自救'‘来改变生存窘状 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品质。马子良虽属于弱势群体,却是生活的强者,在困境中站起来挺直 了脊梁,在下岗中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田林的小说可称为底层叙事。这是因为他小说的取材大都是底层社会中的一些小事, 写的也大都是沉落底层的一些小人物,有些甚至是弱势群体,如打工者、小偷等。他的底层 叙事与近些年来的流行模式又有所不同:他既不是着力渲染小人物摆脱苦难命运的抗争和 奋斗,夸大和渲染其传奇色彩;也不着力展示底层生活的困窘与平庸,居高临下地显示作家 的悲天悯人的精英姿态。田林的小说善于把笔触探究到人物的心理层面,并触及到人物的 灵魂,以此深刻揭示他们生存的沉重和社会的复杂。他善于“以人物的行动体现背后的本 质,这本质便是人的心理层面”;他着重写人物的内心冲撞、情感纠葛,借以勘察人物的心灵 世界。这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向内转,观照我们的心灵。他将小说的笔触转向心灵 的内部视野,相信那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那虚无幽冥等心理之国定是气象万千。正是这 种写作的特殊性彰显了他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如《回家》写的是一个打工的农民秦福,在得 了工钱之后回家路宿的遭际。住宿时与他同住一个屋的人是个躲债的人,两个人互相提防、 猜忌、警惕,“整整一个晚上,两个人说的尽是些打哑谜的话,甚至分手的时候连个招呼也不 曾打过,此间心理过程写得非常细密,到后来他发现这个爱打呼噜的躲债人怕影响他睡 觉,而悄悄地躲了出去。秦福很受感动,替那个人交了房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显现了人们复杂的心理状态。正如这篇小说在获奖后评语中所写 的那样:“小说在简单到无法复述的故事中,将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底层劳动者的 艰辛以及当今在人际关系上普遍存在的互不信任的社会心理,又在这'不信任,中发现了潜 在着的美好人性。在单纯中见丰富,是这个短篇的特点;他所营造的文献情境,既富有悬念, 又耐人寻味。‘心]
田林的小说反响日渐鹊起,有赖于他对生活的谙熟和体察,对生活写得细密和厚实,他 把创作重点锁定在社会的底层,他要从底层人物身上寻出亮点和美色,以揭示出存在于他们 身上的不泯的人性之光和善良之心。其实人类的美好素质,人类的文明程度大都存活于社 会的底层之中和这些人的身上,而不是那些高官、富人和上层社会。“肉食者鄙”说得就是这 个道理。如《向卫国的人生片段》中的向卫国爱枪胜过自己的生命,一个年轻士兵的血淌在 了边境上,对事业的挚爱、对兵器的酷爱体现了一种职业精神。《春醒》中的“我”为给母亲治 病,每天不辞辛苦地去山里捉蜜蜂,心诚则灵,这种至诚至善的精神感动了上苍,终于治好了 母亲的病,《远方》中二姑不愿蛰伏或沉埋于封闭的山村,而不顾一切地追逐外面精彩的世 界,尽管遭遇诸多苦难,到老了仍然眷恋着家乡的皮影戏,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给别人 添累。《拐村遭遇》表面是书写人对狼的恐怖,而背后却充满了温情和人性。《落雪之城》中 的甘草追求自己的完美爱情,并在失望中能够忏悔和自救。《洼地》中的莫仁智为了救济下 岗的工友,低价承包了填补洼地的工程,果断之中显出人文情怀。这些都显示出了人类生命的底色和精神的亮色,从而炯亮了我们的视野和灵魂。
他在写出这些底层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时候,也着重表现出了他们心性的善良和道德 的高尚,以及对道德良知的守持和人类文明的守护。他以充满温情的现实主义笔法,将这些 底层人物性格中所具有的正直与善良,刚强与宽容、奋斗和抗争等特质表现得细腻深刻,活 画出了困境中艰难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生长方式。如《洼地》中的马子良原本是千斤顶厂的 销售状元,但工厂破产后只好到园林处的一个花房去打工,可当他得知园林处的填洼工程用 机械施工需要二十万而用人工八万就可以拿下时,主动找领导提议要园林处的职工自己填 洼,却遭到了冷遇。马子良转而去找自己原来所在厂的销售科长莫仁智商量。莫仁智果断 地用八万的低价承包了这个工程,随后他们二人将下岗打工的工友们召集上来,要齐心协力 拿下工程,“给自己争口气”,“给千斤顶厂争口气!”工程提前完成了,工友们得到了报酬;当 莫仁智给马子良两千元的奖金时,他坚辞不要,与莫仁智闹了个不欢而散。以终,他把这些 钱救济了几个家庭困难的工友。他的人格和信心感动了园林处的肖处长,要'让填洼的这些 人继续在填平的地方盖房子。听到这些话,他的心情开朗起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今后我 们这些人,也许真就走出一条路呢。”马子良是千百万下岗人的代表,他活得有信心有自尊有 人格,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在金钱面前不贪婪,在权势跟前不卑微,自立自强、奋争有为,他 不仅凭借自己的力量生活,还为工友们找出了生路,在窄小的生存空间中开拓出亠块属于自 己的天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被尊敬和被钦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在“洼地”里,却占领着 精神的高地。“他们的朴实与真诚,不是金钱能够换来的”,⑶尤其是马子良在困境之中对善 良与道德的固守是感动人心的,而这善良与道德,在逆境生活状态的不灭和滋长,正是一个 民族、一个时代发展与进步最内在的呼唤与最坚实的基础,其实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急需 张扬的一种美德。正如作者在创作谈里所说的那样:“社会化的大生产培养了工人的集体主 义精神,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这种精神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利己主义的唯利 是图、贪污腐败、犯罪和欺骗”。“它在给我们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尚的流 失。''⑹这种忧患意识难能可贵,在作品里不但鲜明地表现出了作者的创作倾向,也回答了一 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中国工人阶级多年来形成的无私奉献、团结 友爱、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在现阶段是否还需继承发扬?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在《洼地》 中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和真心。它犹如“生活中的一抹阳光,也是无 比珍贵的相互取暖”⑺。只有这种真诚而深切的关怀意识,扶贫救困的奉献精神,才能激扬 起我们弱化了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民族精神的长城不倒。我们也只有发扬这种精神,才能抑 制甚至消除商品经济大潮带来的病毒,才能使国家摆脱困境,走向辉煌。
田林作品的基调是徐缓的,温和的,却能够彰显出警醒人心的道德力量,引领读者发现 自己被物质生活所遮蔽的人性和良知,给人一种铭心刻骨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来自非常 化的生活,而恰恰是我们日常化的生活,有些甚至是私生活。他作品的表现方式可以看作是 内窥的,或曰内倾式的。他更多的是靠心理镜像来反映生活,而不仅仅是外在形象,即通过 人物的心路历程的揭示,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和进行人物的塑造。这样,他的小说结构也往往 是历时性的、顺时针的,很少有倒错和穿插,但一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外在的,一条是内在 的,给我们以情感触动的恰恰是内在的那条线索 11、理线索。外边那条线索只是对人物 行为的引领,而内在的线索才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如《情人眼》犹如一部心理小说,深刻 地揭示了李阳和俞丽华一对夫妻婚外恋情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他们任情而为,毫不顾及儿 子考学和家庭的生活。作品用大段的心理描写,既写了他们的恣意纵情的快慰,也写了他们 铭心刻骨的伤痛,以及所带来的无法消除的后果。他们试图在爱情的围城中突围,但终究还 是未能突破,最后还是身心俱疲地回到了自家这个小圈子里养息。这种归宿是良心的发现, 灵魂的拷问,还是道德的反省?也许三者兼而有之。破镜虽重圆了,但心灵的创伤和精神的 缺憾将是永远无法修补的!这正如作者在创作谈中所说的那样:“生活,终归要回到生活本 身,回到柴米油盐。待我们老去时也许会发现,我们对年轻时发生的事情,已经难以负责”。 所以,“在情感的世界里,守住自己的密码最为重要。密码只有两个字:忠诚。”园再如《美丽 黄羊》看似是有些离奇和荒诞的小说,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寓言。作者“在观照生态环 保的同时,更多观照了人类内心的环保”⑴。厂长李明启要用黄羊行贿上级领导,以促成厂 子的破产,自己贪得利益,于是让马波去草原上寻找黄羊。马波用尽心机,费尽周折,要把黄 羊偷运回来可不容易,于是他用白羊与黄羊混杂蒙混过关,用为公羊煽油偷梁换柱的大胆冒 险……而这一切活动都是随着马波的内心活动而展开的,他的心理的自责和反省,思想的矛 盾和斗争,良心的发现和恢复,灵魂的拷问和救赎是动人心魄的,其意味是深长久远的。再 如《麻雀飞翔》充满了道德的诘问,即“麻雀飞翔的悖论”:贪官行贿受贿与小偷偷东西,哪个 罪过大?许多大案要案是谁破的?不是检察院,而是小偷。作品通过小偷梁子的内心反诘 和良心自责想补正自己的错处,却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事实来追问社会:“是什么力量使人性 之恶演绎得如此张扬而冠冕堂皇”?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下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一个至 关重要的问题。否则“以正义的行为去掩盖人类自身的邪恶,并经常会成为我们人类自身的 玩笑”口们。
上面已经说到,田林的叙事笔法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法,他在遵循现实主义这个审 美原则的同时,更加灵活、多变地创造和丰富这种创作方法,并在不断地超越这种审美范式, 在表现方法上显现出了灵活多变的审美形态,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 和展示人们的精神阵痛,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异化和人的灵魂畸变。在结构作品的方式上,他 一般都是按照线性的结构方式叙述故事、穿连情节,从而形成一个通畅无阻的审美流程。同 时他在这种平实而又幽默的叙事层中又蕴含了一种丰富的审美意趣,让人从中得到赏心悦 目、启心开智的美感。在表现方法上,他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等艺术手法,用以扩大作品的内 涵和容量。如《麻雀飞翔》《金色乌鸦》《情人眼》《洼地》《美丽黄羊》《杨树的目光》等标题就有 很强的象征意味。再如《美丽黄羊》中的结尾处孙处长被黄羊引入了沼泽也有很强的象征意 味。沼泽是美丽的,“宛若一块恒久硕大的地毯”,如果我们的干部不加以警觉,势必会陷进 去。寓意深刻。上述的《麻雀飞翔》中的“麻雀悖论”的理论亦如此。他也很会使用荒诞和幽 默等现代派作品的手法,用以增加作品的意味和美感。如《美丽黄羊》中,他运用荒诞和幽默 写了马波寻找黄羊的历险记,期间充满了巫术和神话色彩,但在荒诞中却包含了坚实的道 理,幽默中留有沉重的思考:“那些未曾言说、隐约期间看似荒诞的事物,其实才可以真正穿 透文坚硬的表层,并给人以更为新奇丰富的感受”,这种寓言式的表达,“其意义并非消解, 恰恰在于深化”,或]这样就让我们厘清了许多繁复杂乱的东西,看清了许多遮蔽隐约的事 情。可见,他的小说给卷们的教益和美感是多方面的。
田林小说的情绪、笔调很少有低迷、消沉和俗常的倾向,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良知。他把笔触伸向人们的内心深处,探寻出社会底层的旧常生活和心态,通过对他们悲悯、 关怀和提醒、追问来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时代的文化,使之“成为真正的、观照人类的 作品他的这种不懈的努力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大的 收获。
田林作品的基调是徐缓的,温和的,却能够彰显出警醒人心的道德力量,引领读者发现 自己被物质生活所遮蔽的人性和良知,给人一种铭心刻骨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来自非常 化的生活,而恰恰是我们日常化的生活,有些甚至是私生活。他作品的表现方式可以看作是 内窥的,或曰内倾式的。他更多的是靠心理镜像来反映生活,而不仅仅是外在形象,即通过 人物的心路历程的揭示,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和进行人物的塑造。这样,他的小说结构也往往 是历时性的、顺时针的,很少有倒错和穿插,但一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外在的,一条是内在 的,给我们以情感触动的恰恰是内在的那条线索 11、理线索。外边那条线索只是对人物 行为的引领,而内在的线索才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如《情人眼》犹如一部心理小说,深刻 地揭示了李阳和俞丽华一对夫妻婚外恋情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他们任情而为,毫不顾及儿 子考学和家庭的生活。作品用大段的心理描写,既写了他们的恣意纵情的快慰,也写了他们 铭心刻骨的伤痛,以及所带来的无法消除的后果。他们试图在爱情的围城中突围,但终究还 是未能突破,最后还是身心俱疲地回到了自家这个小圈子里养息。这种归宿是良心的发现, 灵魂的拷问,还是道德的反省?也许三者兼而有之。破镜虽重圆了,但心灵的创伤和精神的 缺憾将是永远无法修补的!这正如作者在创作谈中所说的那样:“生活,终归要回到生活本 身,回到柴米油盐。待我们老去时也许会发现,我们对年轻时发生的事情,已经难以负责”。 所以,“在情感的世界里,守住自己的密码最为重要。密码只有两个字:忠诚。”园再如《美丽 黄羊》看似是有些离奇和荒诞的小说,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寓言。作者“在观照生态环 保的同时,更多观照了人类内心的环保”⑴。厂长李明启要用黄羊行贿上级领导,以促成厂 子的破产,自己贪得利益,于是让马波去草原上寻找黄羊。马波用尽心机,费尽周折,要把黄 羊偷运回来可不容易,于是他用白羊与黄羊混杂蒙混过关,用为公羊煽油偷梁换柱的大胆冒 险……而这一切活动都是随着马波的内心活动而展开的,他的心理的自责和反省,思想的矛 盾和斗争,良心的发现和恢复,灵魂的拷问和救赎是动人心魄的,其意味是深长久远的。再 如《麻雀飞翔》充满了道德的诘问,即“麻雀飞翔的悖论”:贪官行贿受贿与小偷偷东西,哪个 罪过大?许多大案要案是谁破的?不是检察院,而是小偷。作品通过小偷梁子的内心反诘 和良心自责想补正自己的错处,却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事实来追问社会:“是什么力量使人性 之恶演绎得如此张扬而冠冕堂皇”?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下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一个至 关重要的问题。否则“以正义的行为去掩盖人类自身的邪恶,并经常会成为我们人类自身的 玩笑”口们。
上面已经说到,田林的叙事笔法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法,他在遵循现实主义这个审 美原则的同时,更加灵活、多变地创造和丰富这种创作方法,并在不断地超越这种审美范式, 在表现方法上显现出了灵活多变的审美形态,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 和展示人们的精神阵痛,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异化和人的灵魂畸变。在结构作品的方式上,他 一般都是按照线性的结构方式叙述故事、穿连情节,从而形成一个通畅无阻的审美流程。同 时他在这种平实而又幽默的叙事层中又蕴含了一种丰富的审美意趣,让人从中得到赏心悦 目、启心开智的美感。在表现方法上,他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等艺术手法,用以扩大作品的内 涵和容量。如《麻雀飞翔》《金色乌鸦》《情人眼》《洼地》《美丽黄羊》《杨树的目光》等标题就有 很强的象征意味。再如《美丽黄羊》中的结尾处孙处长被黄羊引入了沼泽也有很强的象征意 味。沼泽是美丽的,“宛若一块恒久硕大的地毯”,如果我们的干部不加以警觉,势必会陷进 去。寓意深刻。上述的《麻雀飞翔》中的“麻雀悖论”的理论亦如此。他也很会使用荒诞和幽 默等现代派作品的手法,用以增加作品的意味和美感。如《美丽黄羊》中,他运用荒诞和幽默 写了马波寻找黄羊的历险记,期间充满了巫术和神话色彩,但在荒诞中却包含了坚实的道 理,幽默中留有沉重的思考:“那些未曾言说、隐约期间看似荒诞的事物,其实才可以真正穿 透文坚硬的表层,并给人以更为新奇丰富的感受”,这种寓言式的表达,“其意义并非消解, 恰恰在于深化”,或]这样就让我们厘清了许多繁复杂乱的东西,看清了许多遮蔽隐约的事 情。可见,他的小说给卷们的教益和美感是多方面的。
田林小说的情绪、笔调很少有低迷、消沉和俗常的倾向,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良知。他把笔触伸向人们的内心深处,探寻出社会底层的旧常生活和心态,通过对他们悲悯、 关怀和提醒、追问来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时代的文化,使之“成为真正的、观照人类的 作品他的这种不懈的努力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大的 收获。
三
田林不仅写小说,也写了许多散文。可以说,他的这些散文是人生的记录,心灵的笔记, 情感的履历。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携时光行进的步履,与山庄共脉动的心迹。田 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承德人,对承德这座古老的城市有太多的感情,所以他把他所写的散文 合集为《携时光飞舞——老承德》。承德作家的作品可以称作为“大避暑山庄文学”,而田林 的这部散文集可以看作是大避暑山庄文学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因为他的这部散文集是“关 于承德的文化书写”,有如何申的热河系列小说。他通过自己在承德生活的一些人生细节和 人生步履来显现承德的历史痕迹。“它令我们在时光的飞逝中,看到了沉郁的欢乐,苦难中 的善良与惊喜,看到了爱情、亲情、友情以及曾经的错误与坚守。这些记忆的碎片,给予当下 这个时代的回馈告诉我们,当年所有生活在这块雄鸡一样的版图上的人,就是这样走过来 的”口 3」。可见,他的这本散文集不仅是记述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了承德历史的沧桑 变化。他是用个人的生命历程表现承德的文化历史,用个人生活的随感表现承德人文化人 的情感。可以说,这部书融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书,集朴实、真实、厚实为一体,表现 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看到这部书,使我不禁想起了徐城北的《老北京》和贾平凹的《老西 安》,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林的散文大多数是叙事散文,而在这些散文中小说的元素很多,他把自己的人生记忆 写成了很美丽的故事,连缀起来便成为了他个人的一部人生的写真,心灵的笔记。这些生活 片段虽然“老照片”,是过去历史的一个瞬间甚至是一个不被人察觉的细部,但有时代的光泽 和人生的亮色,能唤起我们“一些特殊的记忆”,是值得今天的人们记忆和回味的。
在这部散文集中,他以眷恋的深情和难忘的记忆写出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眷顾。如 《老屋瓦尘》写了过去生活在大杂院中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如晚归人的动静,用公厕的 习惯,东西房女人的计较,小孩子的打闹,女孩的恋爱、出嫁、生子等,写得极有意味,令人驻 足回眸,这里边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这座古老城市的日常习惯,而这些正在逐渐地被现 代化的生活所替代而难以回返了,所以作品留给我们的回忆和回味是弥足珍员的。如《胡同 里的故事》写了他对胡同的留恋,这里曾是他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在他《第一次出远 门》回来后觉得“是那样的留恋它”。《小人书儿的时代》写了作者儿时对小人书儿的依恋,他 “把它捧在手上怦然心动”的心情。《美丽军帽》写了那个曾经的年代“军帽对我们的诱惑”, “对军人的崇拜”,一顶军帽成为了那个“青少年时代生命的图腾”,承载了他们“当年富有革 命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同时作者也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以及对一些消失的事物的眷恋。 如《被子垛》写了在生活窘困的年代被子的多少就成为了财富多寡的象征,结婚时也是以被 子多为荣耀,所以富裕的人家被子自然就多了些,显然被子成为了主人的门面。而现在的家 庭,被子垛早已消失了,再好的被子,主人也不愿意示人。尽管被子在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 但现在走进一个家,进入视野的再也不是被子。作者最后诘问道:“我们的被子,像人心一 样,被悄悄地藏在了哪里?”虽然富裕取代了贫困,现代替换了过去,但那以被子多为荣时代 的美好人性却是不需要替代的啊!显然在这些作品中也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文化思索。对承 德的过去,他不仅仅是怀恋,也有清醒的理性判断和深刻的批判意识。如在《露天电影》中写 出了在精神饥渴的年代,人们只能看露天电影,有时因为人多,还只能远远地站在后面。《一 九七二年的故事》写了在那个文化窒息的年代对他艺术才能和人生理想的扼杀,逼使他把心 爱的小提琴“尘封了二十几年气
在他的散文中,有一些是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这些生活成了他永久的回忆,成了他人 生的积淀中的最美好的存留层,也成了他散文集中最感人的篇什。《母亲的季节》写了我为 了给母亲治病,每天去山里捉蜜蜂,他的执着和坚韧使母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整整坚 持了十年”,孝子之心令人感佩。《苦杏仁》中写了在饥饿的年代,为了捡到苦杏仁,母亲紧紧 跟随一个吃杏的人,将他沿路扔掉的杏核捡回家,砸出杏仁给我们吃。母爱之情感人肺腑。 《姥姥的瘻袋》中写了姥姥为晚辈的奉献精神。姥姥小时候营养不良而长了粗脖子(瘦袋), 她为我们操劳一生,临死的时候,还“一手拿着针线活儿像是等着下一针,另一只手,轻轻扣 在胸前,按住的正是那个瘻袋”。《兄妹》中则写了兄妹情深,他照看妹妹,背妹妹从幼儿园回 家。妹妹出嫁以后,他也希望妹妹经常回家看看。真的有一天,“在生活的这条路上走不动 了,我一定还会再次背起她",“因为我们是一奶同胞”。这些不仅是一种怀恋,也不仅是一种 记忆,而且还是对人类美好天性的一种歌颂、对人类和睦亲情的一种向往,这也是对现代生 活中人类道德迷失、亲情丢失的一种反拨、一种批判。他向往着人类社会永远有着这般圣洁 和美好的亲情。
在他的散文中,还有一些是写动物的,如《鼠族部落》《狗事朦胧》《蝴触I天生会咬架》《大 鹰》等。在人类生存的历史上,人与动物的关系,一是互相帮助;一是敌视对立。而到了现在 的年代,人已经成为世界中的主宰了。但和谐社会仍需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也包括人 与自然界其它动物的和谐。在田林的散文中,深深地显示出了这种精神向度。如《鼠族部 落》写了人鼠大战,但文中也对此表示了深深地忏悔:“我们对老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老鼠是四害之一吗?包括麻雀,也是四害之一吗?其实,《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创意,又是极 具人性化并做了关怀的”。在《狗事朦胧》写了对一条叫大黑的狗的怀恋和打狗队对它残害 的憎恶。人与动物都是生灵,都需要关怀,而不是残杀。在此作者呼唤“人性的良善”和“心 灵的觉悟”。《蝴触I天生会咬架》写了蛾蛾的咬架和鸣叫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彰显了浓郁的市 井文化色彩,以及人们“在所有鸣叫的蛾蠅消失后的静谧中”的期待心情。《大鹰》批判了那 个动乱年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人对大鹰的残杀。最后,打鹰人将猎获的最后一只鹰做了 标本,后因拒绝一个大老板的索要而将它卖掉了,但心理却“依然有着彻骨的留恋”。这些批 判意识和反省精神大都是从与动物的血与肉的争斗中的反思而获得的,所以它留给我们的 警示也是刻骨铭心的。
田林的散文写得极有情趣和曲折生动,因为有许多作品是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叙事功 能添加了进去,如他将《携时光飞舞——老承德》中分为四个部分:《老房子里的故事》《胡同 里的故事》《别人的故事中》《避暑山庄脚下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散文都是一段人生故事,写 的有滋有味,有情有趣。《鼠族部落》中,孩子们将逮到的“老鼠尾巴浇上柴油,点燃之后,老 鼠会化成一条漂亮的火龙跑的贼快”,号称“地火龙气有一次,他们给老鼠点燃后,老鼠“像 一道闪电瞬间消失了”,“钻进了二成家的”“柴垛”,然后“尽情燃烧起来”。这种儿时的恶作 剧,看罢令人忍俊不禁。
田林的散文还写得极有意境和诗意。如《老屋瓦尘》中对夜晚的一段描写,就极有韵味: “门一响,谁家的孩子便吭吭叽叽哭了起来,挤在窗下笼子里的鸡,也有了响动。那个人进了 家,干咳几声便熄了灯,女人吃语般隐约的声音会渗进月光,也只有最后一户人家的灯,熄 了,这一夜的院子才会歇下来。惟有房后山庄里的草木窸窣,夜游的鸟,在深处'咕咕'的 叫”。作品以动写静,将山庄的夜色写得静谧、安详,又富有生气。
田林作为山庄文学的中坚力量,经过多年的生活积淀和心灵修炼,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 的悟解显然高于常人,因而使得创作水平已经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如今他正拾级而上, 向着山庄文学的顶峰攀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注释:
【1】 田林:《携时光飞舞——老承德•后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3】【9】 薛梅:《塞北作家的崛起——评田林中篇小说》,《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273页,第272页。
[4] 《河北作家>2007年第1期。
田林的散文大多数是叙事散文,而在这些散文中小说的元素很多,他把自己的人生记忆 写成了很美丽的故事,连缀起来便成为了他个人的一部人生的写真,心灵的笔记。这些生活 片段虽然“老照片”,是过去历史的一个瞬间甚至是一个不被人察觉的细部,但有时代的光泽 和人生的亮色,能唤起我们“一些特殊的记忆”,是值得今天的人们记忆和回味的。
在这部散文集中,他以眷恋的深情和难忘的记忆写出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眷顾。如 《老屋瓦尘》写了过去生活在大杂院中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如晚归人的动静,用公厕的 习惯,东西房女人的计较,小孩子的打闹,女孩的恋爱、出嫁、生子等,写得极有意味,令人驻 足回眸,这里边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这座古老城市的日常习惯,而这些正在逐渐地被现 代化的生活所替代而难以回返了,所以作品留给我们的回忆和回味是弥足珍员的。如《胡同 里的故事》写了他对胡同的留恋,这里曾是他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在他《第一次出远 门》回来后觉得“是那样的留恋它”。《小人书儿的时代》写了作者儿时对小人书儿的依恋,他 “把它捧在手上怦然心动”的心情。《美丽军帽》写了那个曾经的年代“军帽对我们的诱惑”, “对军人的崇拜”,一顶军帽成为了那个“青少年时代生命的图腾”,承载了他们“当年富有革 命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同时作者也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以及对一些消失的事物的眷恋。 如《被子垛》写了在生活窘困的年代被子的多少就成为了财富多寡的象征,结婚时也是以被 子多为荣耀,所以富裕的人家被子自然就多了些,显然被子成为了主人的门面。而现在的家 庭,被子垛早已消失了,再好的被子,主人也不愿意示人。尽管被子在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 但现在走进一个家,进入视野的再也不是被子。作者最后诘问道:“我们的被子,像人心一 样,被悄悄地藏在了哪里?”虽然富裕取代了贫困,现代替换了过去,但那以被子多为荣时代 的美好人性却是不需要替代的啊!显然在这些作品中也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文化思索。对承 德的过去,他不仅仅是怀恋,也有清醒的理性判断和深刻的批判意识。如在《露天电影》中写 出了在精神饥渴的年代,人们只能看露天电影,有时因为人多,还只能远远地站在后面。《一 九七二年的故事》写了在那个文化窒息的年代对他艺术才能和人生理想的扼杀,逼使他把心 爱的小提琴“尘封了二十几年气
在他的散文中,有一些是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这些生活成了他永久的回忆,成了他人 生的积淀中的最美好的存留层,也成了他散文集中最感人的篇什。《母亲的季节》写了我为 了给母亲治病,每天去山里捉蜜蜂,他的执着和坚韧使母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整整坚 持了十年”,孝子之心令人感佩。《苦杏仁》中写了在饥饿的年代,为了捡到苦杏仁,母亲紧紧 跟随一个吃杏的人,将他沿路扔掉的杏核捡回家,砸出杏仁给我们吃。母爱之情感人肺腑。 《姥姥的瘻袋》中写了姥姥为晚辈的奉献精神。姥姥小时候营养不良而长了粗脖子(瘦袋), 她为我们操劳一生,临死的时候,还“一手拿着针线活儿像是等着下一针,另一只手,轻轻扣 在胸前,按住的正是那个瘻袋”。《兄妹》中则写了兄妹情深,他照看妹妹,背妹妹从幼儿园回 家。妹妹出嫁以后,他也希望妹妹经常回家看看。真的有一天,“在生活的这条路上走不动 了,我一定还会再次背起她",“因为我们是一奶同胞”。这些不仅是一种怀恋,也不仅是一种 记忆,而且还是对人类美好天性的一种歌颂、对人类和睦亲情的一种向往,这也是对现代生 活中人类道德迷失、亲情丢失的一种反拨、一种批判。他向往着人类社会永远有着这般圣洁 和美好的亲情。
在他的散文中,还有一些是写动物的,如《鼠族部落》《狗事朦胧》《蝴触I天生会咬架》《大 鹰》等。在人类生存的历史上,人与动物的关系,一是互相帮助;一是敌视对立。而到了现在 的年代,人已经成为世界中的主宰了。但和谐社会仍需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也包括人 与自然界其它动物的和谐。在田林的散文中,深深地显示出了这种精神向度。如《鼠族部 落》写了人鼠大战,但文中也对此表示了深深地忏悔:“我们对老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老鼠是四害之一吗?包括麻雀,也是四害之一吗?其实,《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创意,又是极 具人性化并做了关怀的”。在《狗事朦胧》写了对一条叫大黑的狗的怀恋和打狗队对它残害 的憎恶。人与动物都是生灵,都需要关怀,而不是残杀。在此作者呼唤“人性的良善”和“心 灵的觉悟”。《蝴触I天生会咬架》写了蛾蛾的咬架和鸣叫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彰显了浓郁的市 井文化色彩,以及人们“在所有鸣叫的蛾蠅消失后的静谧中”的期待心情。《大鹰》批判了那 个动乱年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人对大鹰的残杀。最后,打鹰人将猎获的最后一只鹰做了 标本,后因拒绝一个大老板的索要而将它卖掉了,但心理却“依然有着彻骨的留恋”。这些批 判意识和反省精神大都是从与动物的血与肉的争斗中的反思而获得的,所以它留给我们的 警示也是刻骨铭心的。
田林的散文写得极有情趣和曲折生动,因为有许多作品是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叙事功 能添加了进去,如他将《携时光飞舞——老承德》中分为四个部分:《老房子里的故事》《胡同 里的故事》《别人的故事中》《避暑山庄脚下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散文都是一段人生故事,写 的有滋有味,有情有趣。《鼠族部落》中,孩子们将逮到的“老鼠尾巴浇上柴油,点燃之后,老 鼠会化成一条漂亮的火龙跑的贼快”,号称“地火龙气有一次,他们给老鼠点燃后,老鼠“像 一道闪电瞬间消失了”,“钻进了二成家的”“柴垛”,然后“尽情燃烧起来”。这种儿时的恶作 剧,看罢令人忍俊不禁。
田林的散文还写得极有意境和诗意。如《老屋瓦尘》中对夜晚的一段描写,就极有韵味: “门一响,谁家的孩子便吭吭叽叽哭了起来,挤在窗下笼子里的鸡,也有了响动。那个人进了 家,干咳几声便熄了灯,女人吃语般隐约的声音会渗进月光,也只有最后一户人家的灯,熄 了,这一夜的院子才会歇下来。惟有房后山庄里的草木窸窣,夜游的鸟,在深处'咕咕'的 叫”。作品以动写静,将山庄的夜色写得静谧、安详,又富有生气。
田林作为山庄文学的中坚力量,经过多年的生活积淀和心灵修炼,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 的悟解显然高于常人,因而使得创作水平已经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如今他正拾级而上, 向着山庄文学的顶峰攀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注释:
【1】 田林:《携时光飞舞——老承德•后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3】【9】 薛梅:《塞北作家的崛起——评田林中篇小说》,《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273页,第272页。
[4] 《河北作家>2007年第1期。
[5] [6][7]田林:《〈洼地〉创作谈——菊花遍地》,《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版,第220 — 221页。
[8]田林:《〈情人眼〉创作谈 清感的银行》,《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版,第46-47页。
[10]田林:《〈麻雀飞翔〉创作谈——理想的天国没有梦》,《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75页。
[11]田林:《〈美丽黄羊〉创作谈一面对生灵》,《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版,第75页。
[12] 《获奖归来访田林》,《承德日报》2004年9月13日。
版,第46-47页。
[10]田林:《〈麻雀飞翔〉创作谈——理想的天国没有梦》,《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75页。
[11]田林:《〈美丽黄羊〉创作谈一面对生灵》,《落雪之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版,第75页。
[12] 《获奖归来访田林》,《承德日报》2004年9月13日。
【13】 田林:《〈携时光飞舞——老承德〉导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