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桦是一位钟情乡土、深爱家乡的作家。家乡是他“生命的原野”和精神的乐园。他有 着深厚的恋土情结和怀乡情绪,与家乡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他的许多作品,如《小英雄雨 来》《将军河》等都是以家乡为背景,以家乡的人物为原型而创作的。他在家乡火苗跳跃的煤 油灯下,写出了那脍炙人口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词。他曾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全 家人回到故乡,在这里住了十年,回京后也是每年都到故乡住上一段时间,后来管桦在距离 祖屋几百米的地方建造了“有竹人家”,在院子里种满碧叶萧萧的竹林,从楼上的窗子向外看 去,可见到平原上一望无垠的高粱地。为此,管桦在他家乡的住宅曾书写这样一副对联:“高 空的云雀第一声叫出黎明的霞光,唤醒我繁华的梦;长青藤编织的桂冠,散发出紫色的清香, 竹林碧叶萧萧是我心目中的掌声”。他在《思乡》的诗中这样表达“思念故乡农民朋友“的情 感:“冬日青秆留夏日/白雪碧叶含春色。/凝然静观不觉寒,/满鬓清霜思故园》气“满鬓清 霜思故园”是管桦思乡情绪的真实流露,真切表达。因为故乡是管桦最喜爱的地方,也是他 一生向往的地方。这里是他生命的出生地,也是心灵的栖息地、灵魂的归宿,他在家乡病逝 后,也永远地留在了故土上。
一
美丽的还乡河如同一道弧线从肥沃的冀东平原蜿蜒流过,滋润着沃野良田,也滋润着人 们的心田。在她的哺育下,曾出了多少英雄儿女、文人墨客。管桦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代 表。管桦原名鲍化普,1922年1月生于还乡河畔的三女河乡女过庄村。管桦曾这样描绘自 己的家乡:“女过庄,我来到人世上的第一个旅店,这个丰润县的普通村庄是美丽的。”管桦是 一位烈士的儿子,他的父亲鲍子菁于1938年参加冀东大暴动,后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九路 军第七师师长,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管桦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在少年时便通读了许多 中国古代名著,以后又陆续读到了鲁迅、高尔基、巴金、丁玲、田汉、老舍等人的作品。后来因 父亲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他便和母亲、弟弟一起到天津躲避。他在天津志达中学读书期 间,因作文成绩好屡次得到老师的表扬。1940年他参加了八路军,并到晋察冀华北联合大 学(抗大二分校,解放后改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就读。在边学习、边抗日的那段日子里, 他将自己名字改为管桦。这里边还有一个美妙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梦见一位 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你就叫管华吧!”第二天他就宣布了此名。战友开玩笑说:“管理中华, 野心太大了吧”。他便说:“我喜欢树木,抗战胜利后,我就管理一片树林。”于是就在华字旁 边加了一个木字。
1942年他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到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社任随军记者。 这期间他开始了创作,他写的第一篇作品《行军》是描述行军生活的短篇小说,后来发表在 《挺进军报》上。1942年他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任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 团副团长,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歌词、剧本和文艺通讯,间或写点小说。抗日战争结束后,他 与部队一起挺进东北。在林海雪原中,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有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 事》、剧本《三百人和一条枪》,还与耿介、刘大为二位同志合写了《蒋敌伪合流》,同劫夫合写 了讽刺剧《国军现形记》和《胜利而归》,其中《胜利而归》曾受到所在部队的嘉奖,并记大功。 抗美援朝时,他曾到朝鲜前线访问,回国后与人合作写成《五虎山故事大合唱》,作品在布加 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音乐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这期间还创作了中篇小说《小英雄雨 来》。他以故乡的还乡河为背景,塑造了小英雄雨来的英雄形象。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 少年儿童的一个典型,是众多冀东少年儿童的合成体,这其中也有管桦自身的经历。因为管 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为抗战作了 大量的工作。解放后《小英雄雨来》作为经典篇目而被选进了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从此, 小英雄雨来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少年抗日的英雄形象而铭刻在广大少年的心理,感染和教育 了不止一代人。尤其是那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 座右铭,因而管桦也被称为“小英雄雨来之父气
1957年管桦响应作家下乡安家落户的号召,全家搬到故乡女过庄落户。这期间,他创 作了许多反映现实农村生活和抗日战争的中短篇小说,如《葛梅》《辛俊地》《三只火把》《山谷 中》等,后因“文革”,管桦无奈地回到了北京。1971年,他动笔写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 《将军河》。早在全国解放后,他就下定决心写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为此他做了很 多的准备工作。他访问了包括共产党和原国民将领在内的许许多多的人物,在图书馆和收 藏有历史性资料的部门搜集和抄录材料,同时为长篇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写小传。为以后的 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管桦为此呕心沥血,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写出了 这部视野开阔、规模宏大一百二十万字的长篇巨著。后来为了使作品精炼,他又删削了四十 万字。最初管桦准备以家乡的还乡河命名,将书名叫《还乡河》,但因种种原因改成了《将军 河》。后来《将军河》的片段被编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52卷》。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视为 反映冀东抗战史一部史诗性的作品,长期以来,作为抗日前线的冀东大地,曾发生过冀东大 暴动、出现过抗日英雄节振国等众多的人物,但缺少反映冀东抗战史的文学作品,这是因为 冀东缺少像管桦这样的作家。而正是因为冀中的保定有一批参加过抗战的作家,所以才有 了《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等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作品。而管桦的 《将军河》填补了这个空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冀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救国的可歌 可泣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冀东人民“特别能战斗”的颂歌。这本书所为我们展现了冀东 人民抗日的伟大壮举,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材料。在小说中以一系列紧张、曲 折、惊险的情节,不仅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善与恶的厮杀、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还有对历史 发展的深刻探求、对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对真挚爱情的热烈追求,对悲苦命运的奋力抗争, 小说也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同时在抗日战争的题材上也做到一 定突破,以全新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文 本。除此,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辛俊地》,塑造了辛俊地这样的抗日英雄形象,得到了巴金 的赞誉。这篇小说发表之后曾在文艺界引发了一场《辛俊地》争论。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 出版社又将单行本再版发行,同时还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葛梅》也是管桦有较大影 响的小说之一,曾入选过中学教材,冰心在文艺报上撰文,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葛梅》“是从 涟漪的春水里升起的一朵莲花,漫天遍地的郊原蓬勃气氛,衬托得她格外挺拔、格外妩 媚”⑴。此外,管桦还出版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儿童诗歌选》《管桦散文选》,以及诗 画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等。巨幅墨竹《沉雄》《天风海雨》分别被瑞典、丹麦等国家的博 物馆收藏,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被广 为传唱,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飞虎山故事大合唱》在布加勒斯特获国际三等奖。中篇小 说《小英雄雨来》及同作曲家合作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情》等均获国家一等奖。管楼不但以其创作成就享誉文坛,而且他还以画墨竹著称,被称为 “管家竹”,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管桦历任文艺界许多职务,先后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 主席、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一级作家,一 级教授。曾立大功一次,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2年 8月17日管桦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942年他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到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社任随军记者。 这期间他开始了创作,他写的第一篇作品《行军》是描述行军生活的短篇小说,后来发表在 《挺进军报》上。1942年他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任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 团副团长,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歌词、剧本和文艺通讯,间或写点小说。抗日战争结束后,他 与部队一起挺进东北。在林海雪原中,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有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 事》、剧本《三百人和一条枪》,还与耿介、刘大为二位同志合写了《蒋敌伪合流》,同劫夫合写 了讽刺剧《国军现形记》和《胜利而归》,其中《胜利而归》曾受到所在部队的嘉奖,并记大功。 抗美援朝时,他曾到朝鲜前线访问,回国后与人合作写成《五虎山故事大合唱》,作品在布加 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音乐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这期间还创作了中篇小说《小英雄雨 来》。他以故乡的还乡河为背景,塑造了小英雄雨来的英雄形象。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 少年儿童的一个典型,是众多冀东少年儿童的合成体,这其中也有管桦自身的经历。因为管 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为抗战作了 大量的工作。解放后《小英雄雨来》作为经典篇目而被选进了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从此, 小英雄雨来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少年抗日的英雄形象而铭刻在广大少年的心理,感染和教育 了不止一代人。尤其是那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 座右铭,因而管桦也被称为“小英雄雨来之父气
1957年管桦响应作家下乡安家落户的号召,全家搬到故乡女过庄落户。这期间,他创 作了许多反映现实农村生活和抗日战争的中短篇小说,如《葛梅》《辛俊地》《三只火把》《山谷 中》等,后因“文革”,管桦无奈地回到了北京。1971年,他动笔写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 《将军河》。早在全国解放后,他就下定决心写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为此他做了很 多的准备工作。他访问了包括共产党和原国民将领在内的许许多多的人物,在图书馆和收 藏有历史性资料的部门搜集和抄录材料,同时为长篇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写小传。为以后的 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管桦为此呕心沥血,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写出了 这部视野开阔、规模宏大一百二十万字的长篇巨著。后来为了使作品精炼,他又删削了四十 万字。最初管桦准备以家乡的还乡河命名,将书名叫《还乡河》,但因种种原因改成了《将军 河》。后来《将军河》的片段被编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52卷》。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视为 反映冀东抗战史一部史诗性的作品,长期以来,作为抗日前线的冀东大地,曾发生过冀东大 暴动、出现过抗日英雄节振国等众多的人物,但缺少反映冀东抗战史的文学作品,这是因为 冀东缺少像管桦这样的作家。而正是因为冀中的保定有一批参加过抗战的作家,所以才有 了《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等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作品。而管桦的 《将军河》填补了这个空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冀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救国的可歌 可泣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冀东人民“特别能战斗”的颂歌。这本书所为我们展现了冀东 人民抗日的伟大壮举,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材料。在小说中以一系列紧张、曲 折、惊险的情节,不仅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善与恶的厮杀、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还有对历史 发展的深刻探求、对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对真挚爱情的热烈追求,对悲苦命运的奋力抗争, 小说也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同时在抗日战争的题材上也做到一 定突破,以全新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文 本。除此,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辛俊地》,塑造了辛俊地这样的抗日英雄形象,得到了巴金 的赞誉。这篇小说发表之后曾在文艺界引发了一场《辛俊地》争论。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 出版社又将单行本再版发行,同时还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葛梅》也是管桦有较大影 响的小说之一,曾入选过中学教材,冰心在文艺报上撰文,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葛梅》“是从 涟漪的春水里升起的一朵莲花,漫天遍地的郊原蓬勃气氛,衬托得她格外挺拔、格外妩 媚”⑴。此外,管桦还出版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儿童诗歌选》《管桦散文选》,以及诗 画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等。巨幅墨竹《沉雄》《天风海雨》分别被瑞典、丹麦等国家的博 物馆收藏,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被广 为传唱,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飞虎山故事大合唱》在布加勒斯特获国际三等奖。中篇小 说《小英雄雨来》及同作曲家合作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情》等均获国家一等奖。管楼不但以其创作成就享誉文坛,而且他还以画墨竹著称,被称为 “管家竹”,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管桦历任文艺界许多职务,先后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 主席、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一级作家,一 级教授。曾立大功一次,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2年 8月17日管桦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二
管桦创作成就最大的是他的小说。他的三卷本的一百五十多万字的《将军河》是一部视 野开阔、规模宏大的长篇小说,并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三支火把》《山谷中》《葛梅》《上学》 和《管桦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辛俊地》和短篇小说《葛梅》等都产生 过较大的影响。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大都是以家乡的还乡河为故 事发生的背景,记叙了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活,而且很多小说是以自己亲身 经历和第一人称写成的,作品也多为历时性的结构线索,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亲近感。在这些 小说中他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崭新思 想,可以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新人或代表,同时作者也将自己对着这些人物的情感评价融入 其中,使得这些人物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如果被称为管桦的系列长篇“抗战三部曲”《将军河》《深渊》《龙争虎斗》称为历史叙事, 而他的中短篇小说可称为个人叙事。因为这些小说大有作者的影子或是他的亲身经历,从 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人生历程,尤其是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作者的战斗经历。这 些中短篇的精粹后来大都汇集在《管桦中短篇小说集》中,其中包括《葛梅》《辛俊地》《旷野 上》《三只火把》等有影响的小说。
这些小说带有作者亲历性的色彩,很多为第一人称,读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如《旷野 上》以心直口快、机智勇敢的妇救会主任吕二嫂护送“我"的经历为叙事主线,表现了出身寒 苦,在战争中失去丈夫和女儿吕二嫂心胸广阔、热情爽朗、临危不惧,为保护“我”而不惧危险 的慈爱心肠和为抗日工作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妇女的一个典型形 象。《记白乙化片段》记叙了冀东军区十团团长白乙化护送“我们六十多个同志去后方学习” 过平北路的一段经历,表现了白乙化勇敢快乐、豪侠机智,从“没有发愁事情”的革命乐观主 义和为民族的解放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盘山日记》叙写了“我”因为闹病离开队伍而被老妈 妈救护到山洞后与一个负伤的战士在山洞相遇,他们对“我”的全身心照顾,显不了抗日军民 不是亲人胜过亲人的血浓于水的关系。再如《党二扁片》《渴》《雁池》《鹰巢岭》《老营长轶闻》 等多篇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而写的,这些小说都表现了在残酷的抗日战争 中军民之间、军人之间的相互救助、爱护的深情厚谊。他的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活为内容 的小说也多为第一人称,如《暴风雨之夜》《高飞的鹰》《葛梅》《幸福》等也都是以第一人称写 成的。由此可见作者生活经历的丰富,见识的精卓,同时也表现了不同年代给作者提供了多 样的创作素材。
这些小说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成为那个历史阶段的“这一个”,因而显得个 性鲜明,同时又带有特定的时代精神。如《玛瑙》中的玛瑙就是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妇女 的一个典型形象。“玛瑙原本是羞怯腼腆的青年女子”,“在众人面前说话还一红一赤的,低 垂着眼皮”。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竟成了一个英勇抗日的英雄。她“被华泰村的黎贵娶过去 两三年”,一直被丈夫小看,向丈夫要手榴弹而遭拒绝,但在鬼子进村抢东西时竟被她按在水 缸里给淹死了,当她被鬼子发现后而活埋时临危不惧,后来被赶来解围的民兵救了出来。以 后她领着全村的妇女埋地雷、打据点、杀鬼子,拿下了炮楼。“玛瑙因为是队长,除了一支步 枪,腰间还挂着王八盒子”,“枪柄上缀了一缕大红缨络,很是好看”。正是战争使得这个“羞 怯腼腆”的人成为了一个英勇抗战的英雄。《鹰巢岭》中的“胭脂红”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因 为敌人怕红色,所以她就穿一件红袄,为的是让“鹰巢岭红起来”,所以大家管她叫“胭脂红”。 她坚强果敢、机智沉稳,有强烈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在艰难困窘的生活境遇中始终以“胜利 者”的姿态对待生活。在战争中,她担起了和男人一样的责任,成为了交通站站长。她勇敢 地打击敌人,积极照顾救护交通员。她有一句豪言壮语:“凡是男人做到的,我们女人都能做 到。可是我们女人做到的,男人一辈子也做不到”。再如《小瓦匠》中的小瓦匠乐于助人、积 极抗日却勇于牺牲的精神,《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机智勇敢、保护乡亲的英勇无畏精神,都 是那个时期的冀东“抗日精神”的突出表现。《葛梅》中的葛梅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优 秀青年的典型,是作者“从故乡还乡河两岸人民生活中摄取出来的人物”⑵。她有着誓把青 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平凡而又崇高的理想,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有着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着从容乐观的工作热情。她在初中毕业后既没有考学也 没有在城里找一份工作,而是当了一名商店采购员。她对工作高度负责,且不辞辛苦。她在 大热天密不透风的玉蜀地里冒着酷暑汗流決背地调査虫害,半夜里又往回送农药。她风里 来雨里去,从这个队到那个队,千方百计地购买农业的急需品和积极采购农民的日常用品。 她还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机会来动员农民把土产卖给国家。在她的面前 从来没有困难,她最为“得意和自豪”的话语是:“就是下刀子,我也要按日子完成!我就是这 种秉性!”所以她是一个“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自觉的青年人,是'喜欢隐藏自己伟大而 又不可动摇的志愿,不愿意预先向别人宣扬,而是逐渐显示在自己的行动中,,,⑶的典型 形象。
在这些人物形象中塑造中作者用力最大、倾注心血最多的是《将军河》中古佩雄,他可以 视为在抗日战争中冀东抗日英雄的“合成体”式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身上荟萃了冀东人民“特 别能战斗”精神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豪侠之气。在他的身上不但继承了先辈的优良美 德、光荣传统,而且通过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的历练、残酷险恶战争环境的考验和党的教育 培养使他成为了一个勇于与强暴斗争、不畏艰难险阻、有勇有谋的抗日英雄。作品正是通过 他“历尽各种各样的困苦艰难,严峻考验,来表现他的忠诚、勇敢和坚定,同时,也对冀东地区 的抗日斗争作了最本质、最有力的艺术概括”⑷。在曾做过义和团的团首的爷爷和在带领矿 工闹罢工的父亲的影响下,古佩雄从小就养成了敢于斗争、不怕邪恶的反抗精神,长大后历 练得更加聪明机智、勇敢坚定。他带领乡亲们与地主二阎王进行了坚决地斗争,打垮了欺压 百姓、骄横奸诈的恶霸。在抗日战火在冀东大地燃起的时候,古佩雄投入到了同日本侵略者 血与火的斗争的前线。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机智勇敢、坚定沉着,无论 是他只身一人去天津取电台、砸帅马营维持会,还是他带领部队收缴帅马营保卫团总部的武 器、乔装渔民打死敌酋佐佐木、杀入重围救县委领导,都表现了他“坚定勇敢,聪明机智,风趣 乐观,以及对革命无比忠诚的品德和作风”⑴。但是,古佩雄不是传统式的侠客和孤胆英雄, 而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从而使他达到了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思想高度 和政治高度。他不仅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而且在处理革命队伍内部矛盾时都表现出了一个 军事指挥员所应有的智慧勇敢,坚定沉着,坚毅刚强。如他在佯攻黄花港时,为了解救被敌 人当做炮灰的妇女,他改为进攻,拿下了鬼子的据点因而受到上级的批评;当他为了保存实 力而把在无人区战斗仅存的一些兵力带回了部队时,却受到组织处分。对此,他一方面坚持 正确的意见,敢于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一方面在因此在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不灰心丧气,而 是更加坚强自信。“古佩雄就是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在崇高与平庸的冲突里,突出了他 不为环境所役使的,敢于对抗传统的奴隶意识的独特个性。正是这种个性使他成为一个命 运悲怆的人物,也正是这种个性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的高 风亮节”〔气
管桦笔下的人物不是单色调的,也不是高大全式的,而是多重性格组合的“圆形人物 如《辛俊地》中的辛俊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能够塑造出这样的 人物实为难能可贵。所以,一些评论家称这部作品“是管桦近半个世纪创作历程中,一部'里 程碑'性的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小说在当时却引起了较大地争议和争鸣。实践(时间)是 检验真理的标准。半个世纪过后,证明这是一部可以留得住、存得下的作品,尤其是辛俊地 这个人物是一个真实可信的典型。作品中的主人公辛俊地是一个冀东平原上的青年农民, 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日本侵略者充满刻骨仇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到抗 日战争的战场上英勇杀敌,但却有着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他漠视革命队伍的组织纪 律,不服从指挥,总想显示自己的本领,先是盲目地打死了“关系人”,给革命工作带来很大的 损失;接着又打死了陷入包围圈的鬼子指挥官,因而破坏了作战计划,使队伍出现了不应有 的伤亡。后来,他回到家乡,做了许多有利于抗日的事情,但仍然是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出发 点。但他的思想并不是简单化的,在与敌人步步深化的斗争中,也逐渐地展示了其复杂性 格。麦熟时节,他带领民兵把打下来的麦子坚壁起来,并同日本鬼子拼搏战斗,英勇杀敌。 在鬼子搜捕他时,为了不让张二嫂受严刑拷打,他挺身而出,面无惧色地敌人说:“要杀便杀, 要砍便砍,想要你辛爷爷当特务办不到在囚禁中,他大义凛然,当面羞辱日本鬼子,打翻 了为他置办的宴席,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人道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个“多元化” 的人物形象较之单色调的“扁形人物”和“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生动。就是 备受争议的他与桂香的爱情关系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什么不正常之处。一个因为家 庭出身不好而嫁不出去的大闺女喜爱他,与他来往也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在 作品出现未尝不可,但在当时却颇受批评甚至是责难。正是因为管桦坚持了“艺术就必须是 艺术的,或者说是用艺术手段达到作者的目的,它不可能由政治来代替"/J的创美原则,才使 得这部作品保持了独具魅力“不可能由政治来代替”的艺术价值。
管桦的小说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在他的小说中很多地方用的就是真实的地名甚至是 真实的人名,如还乡河、滦河、盘山、唐山、县城,甚至村庄、街道都是真实的,如《葛梅》中的唐 山南厂、小山,《雁池》中的现丰南(原丰润)的西湖村,《小瓦匠》中的迁安县团亭村等。作品 中的一些地理环境的描写也是如实描写,从而使他的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色 彩。如《雁池》中对瓜铺的描写,描绘出了冀东地区瓜田的独有色彩;《待客》中的待客方式, 表现了冀东人热情好客的秉性和其乐融融生活的情趣;《辛俊地》中对邻居们在油灯下唠嗑 中商量事情的场面的勾勒,传神地显示了乡里乡亲的和睦关系。这种地域性的民风民俗的 描写,不只是在作品中增强美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土地、祖国山河的热爱。 在他的作品中多处充满对还乡河的描写,如《旷野上》对还乡河的景色的描写:“东方发红,太 阳已经升起,只是还隐没在雾气里。月亮完全失去了光辉,宛如一片云朵浮在天空。还乡河 反射着早霞的红光。水鸟在那些闪耀着露珠的草丛里骚动起来了,开始叫了。一头鹦鹰停 在一棵老水曲柳的枝干上,它的头,一会儿扭到这边,一会儿扭到那边,有所戒备地望着还乡 河。一只黄莺,从河对岸那边田间的三棵白杨树上飞向旷野去了。”这是还乡河的一副早晨 的风景画,写得情景交融,逼真形象。
如果被称为管桦的系列长篇“抗战三部曲”《将军河》《深渊》《龙争虎斗》称为历史叙事, 而他的中短篇小说可称为个人叙事。因为这些小说大有作者的影子或是他的亲身经历,从 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人生历程,尤其是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作者的战斗经历。这 些中短篇的精粹后来大都汇集在《管桦中短篇小说集》中,其中包括《葛梅》《辛俊地》《旷野 上》《三只火把》等有影响的小说。
这些小说带有作者亲历性的色彩,很多为第一人称,读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如《旷野 上》以心直口快、机智勇敢的妇救会主任吕二嫂护送“我"的经历为叙事主线,表现了出身寒 苦,在战争中失去丈夫和女儿吕二嫂心胸广阔、热情爽朗、临危不惧,为保护“我”而不惧危险 的慈爱心肠和为抗日工作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妇女的一个典型形 象。《记白乙化片段》记叙了冀东军区十团团长白乙化护送“我们六十多个同志去后方学习” 过平北路的一段经历,表现了白乙化勇敢快乐、豪侠机智,从“没有发愁事情”的革命乐观主 义和为民族的解放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盘山日记》叙写了“我”因为闹病离开队伍而被老妈 妈救护到山洞后与一个负伤的战士在山洞相遇,他们对“我”的全身心照顾,显不了抗日军民 不是亲人胜过亲人的血浓于水的关系。再如《党二扁片》《渴》《雁池》《鹰巢岭》《老营长轶闻》 等多篇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而写的,这些小说都表现了在残酷的抗日战争 中军民之间、军人之间的相互救助、爱护的深情厚谊。他的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活为内容 的小说也多为第一人称,如《暴风雨之夜》《高飞的鹰》《葛梅》《幸福》等也都是以第一人称写 成的。由此可见作者生活经历的丰富,见识的精卓,同时也表现了不同年代给作者提供了多 样的创作素材。
这些小说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成为那个历史阶段的“这一个”,因而显得个 性鲜明,同时又带有特定的时代精神。如《玛瑙》中的玛瑙就是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妇女 的一个典型形象。“玛瑙原本是羞怯腼腆的青年女子”,“在众人面前说话还一红一赤的,低 垂着眼皮”。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竟成了一个英勇抗日的英雄。她“被华泰村的黎贵娶过去 两三年”,一直被丈夫小看,向丈夫要手榴弹而遭拒绝,但在鬼子进村抢东西时竟被她按在水 缸里给淹死了,当她被鬼子发现后而活埋时临危不惧,后来被赶来解围的民兵救了出来。以 后她领着全村的妇女埋地雷、打据点、杀鬼子,拿下了炮楼。“玛瑙因为是队长,除了一支步 枪,腰间还挂着王八盒子”,“枪柄上缀了一缕大红缨络,很是好看”。正是战争使得这个“羞 怯腼腆”的人成为了一个英勇抗战的英雄。《鹰巢岭》中的“胭脂红”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因 为敌人怕红色,所以她就穿一件红袄,为的是让“鹰巢岭红起来”,所以大家管她叫“胭脂红”。 她坚强果敢、机智沉稳,有强烈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在艰难困窘的生活境遇中始终以“胜利 者”的姿态对待生活。在战争中,她担起了和男人一样的责任,成为了交通站站长。她勇敢 地打击敌人,积极照顾救护交通员。她有一句豪言壮语:“凡是男人做到的,我们女人都能做 到。可是我们女人做到的,男人一辈子也做不到”。再如《小瓦匠》中的小瓦匠乐于助人、积 极抗日却勇于牺牲的精神,《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机智勇敢、保护乡亲的英勇无畏精神,都 是那个时期的冀东“抗日精神”的突出表现。《葛梅》中的葛梅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优 秀青年的典型,是作者“从故乡还乡河两岸人民生活中摄取出来的人物”⑵。她有着誓把青 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平凡而又崇高的理想,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有着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着从容乐观的工作热情。她在初中毕业后既没有考学也 没有在城里找一份工作,而是当了一名商店采购员。她对工作高度负责,且不辞辛苦。她在 大热天密不透风的玉蜀地里冒着酷暑汗流決背地调査虫害,半夜里又往回送农药。她风里 来雨里去,从这个队到那个队,千方百计地购买农业的急需品和积极采购农民的日常用品。 她还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机会来动员农民把土产卖给国家。在她的面前 从来没有困难,她最为“得意和自豪”的话语是:“就是下刀子,我也要按日子完成!我就是这 种秉性!”所以她是一个“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自觉的青年人,是'喜欢隐藏自己伟大而 又不可动摇的志愿,不愿意预先向别人宣扬,而是逐渐显示在自己的行动中,,,⑶的典型 形象。
在这些人物形象中塑造中作者用力最大、倾注心血最多的是《将军河》中古佩雄,他可以 视为在抗日战争中冀东抗日英雄的“合成体”式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身上荟萃了冀东人民“特 别能战斗”精神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豪侠之气。在他的身上不但继承了先辈的优良美 德、光荣传统,而且通过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的历练、残酷险恶战争环境的考验和党的教育 培养使他成为了一个勇于与强暴斗争、不畏艰难险阻、有勇有谋的抗日英雄。作品正是通过 他“历尽各种各样的困苦艰难,严峻考验,来表现他的忠诚、勇敢和坚定,同时,也对冀东地区 的抗日斗争作了最本质、最有力的艺术概括”⑷。在曾做过义和团的团首的爷爷和在带领矿 工闹罢工的父亲的影响下,古佩雄从小就养成了敢于斗争、不怕邪恶的反抗精神,长大后历 练得更加聪明机智、勇敢坚定。他带领乡亲们与地主二阎王进行了坚决地斗争,打垮了欺压 百姓、骄横奸诈的恶霸。在抗日战火在冀东大地燃起的时候,古佩雄投入到了同日本侵略者 血与火的斗争的前线。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机智勇敢、坚定沉着,无论 是他只身一人去天津取电台、砸帅马营维持会,还是他带领部队收缴帅马营保卫团总部的武 器、乔装渔民打死敌酋佐佐木、杀入重围救县委领导,都表现了他“坚定勇敢,聪明机智,风趣 乐观,以及对革命无比忠诚的品德和作风”⑴。但是,古佩雄不是传统式的侠客和孤胆英雄, 而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从而使他达到了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思想高度 和政治高度。他不仅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而且在处理革命队伍内部矛盾时都表现出了一个 军事指挥员所应有的智慧勇敢,坚定沉着,坚毅刚强。如他在佯攻黄花港时,为了解救被敌 人当做炮灰的妇女,他改为进攻,拿下了鬼子的据点因而受到上级的批评;当他为了保存实 力而把在无人区战斗仅存的一些兵力带回了部队时,却受到组织处分。对此,他一方面坚持 正确的意见,敢于抵制领导的错误行为;一方面在因此在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不灰心丧气,而 是更加坚强自信。“古佩雄就是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在崇高与平庸的冲突里,突出了他 不为环境所役使的,敢于对抗传统的奴隶意识的独特个性。正是这种个性使他成为一个命 运悲怆的人物,也正是这种个性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的高 风亮节”〔气
管桦笔下的人物不是单色调的,也不是高大全式的,而是多重性格组合的“圆形人物 如《辛俊地》中的辛俊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能够塑造出这样的 人物实为难能可贵。所以,一些评论家称这部作品“是管桦近半个世纪创作历程中,一部'里 程碑'性的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小说在当时却引起了较大地争议和争鸣。实践(时间)是 检验真理的标准。半个世纪过后,证明这是一部可以留得住、存得下的作品,尤其是辛俊地 这个人物是一个真实可信的典型。作品中的主人公辛俊地是一个冀东平原上的青年农民, 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日本侵略者充满刻骨仇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到抗 日战争的战场上英勇杀敌,但却有着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他漠视革命队伍的组织纪 律,不服从指挥,总想显示自己的本领,先是盲目地打死了“关系人”,给革命工作带来很大的 损失;接着又打死了陷入包围圈的鬼子指挥官,因而破坏了作战计划,使队伍出现了不应有 的伤亡。后来,他回到家乡,做了许多有利于抗日的事情,但仍然是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出发 点。但他的思想并不是简单化的,在与敌人步步深化的斗争中,也逐渐地展示了其复杂性 格。麦熟时节,他带领民兵把打下来的麦子坚壁起来,并同日本鬼子拼搏战斗,英勇杀敌。 在鬼子搜捕他时,为了不让张二嫂受严刑拷打,他挺身而出,面无惧色地敌人说:“要杀便杀, 要砍便砍,想要你辛爷爷当特务办不到在囚禁中,他大义凛然,当面羞辱日本鬼子,打翻 了为他置办的宴席,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人道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个“多元化” 的人物形象较之单色调的“扁形人物”和“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生动。就是 备受争议的他与桂香的爱情关系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什么不正常之处。一个因为家 庭出身不好而嫁不出去的大闺女喜爱他,与他来往也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在 作品出现未尝不可,但在当时却颇受批评甚至是责难。正是因为管桦坚持了“艺术就必须是 艺术的,或者说是用艺术手段达到作者的目的,它不可能由政治来代替"/J的创美原则,才使 得这部作品保持了独具魅力“不可能由政治来代替”的艺术价值。
管桦的小说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在他的小说中很多地方用的就是真实的地名甚至是 真实的人名,如还乡河、滦河、盘山、唐山、县城,甚至村庄、街道都是真实的,如《葛梅》中的唐 山南厂、小山,《雁池》中的现丰南(原丰润)的西湖村,《小瓦匠》中的迁安县团亭村等。作品 中的一些地理环境的描写也是如实描写,从而使他的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色 彩。如《雁池》中对瓜铺的描写,描绘出了冀东地区瓜田的独有色彩;《待客》中的待客方式, 表现了冀东人热情好客的秉性和其乐融融生活的情趣;《辛俊地》中对邻居们在油灯下唠嗑 中商量事情的场面的勾勒,传神地显示了乡里乡亲的和睦关系。这种地域性的民风民俗的 描写,不只是在作品中增强美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土地、祖国山河的热爱。 在他的作品中多处充满对还乡河的描写,如《旷野上》对还乡河的景色的描写:“东方发红,太 阳已经升起,只是还隐没在雾气里。月亮完全失去了光辉,宛如一片云朵浮在天空。还乡河 反射着早霞的红光。水鸟在那些闪耀着露珠的草丛里骚动起来了,开始叫了。一头鹦鹰停 在一棵老水曲柳的枝干上,它的头,一会儿扭到这边,一会儿扭到那边,有所戒备地望着还乡 河。一只黄莺,从河对岸那边田间的三棵白杨树上飞向旷野去了。”这是还乡河的一副早晨 的风景画,写得情景交融,逼真形象。
三
管桦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和散文,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记写和抒 发自己的经历和情怀,也用以激励人们为美好的愿景而斗争,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诗 人艾青曾这样评价他的诗:
我的耳边老是响着一个沉宏的声音,好像自身在海边,一阵阵海风吹刮着汹涌的波浪 ……管桦每写好一首诗,总要朗诵给我们听,用他浓重的河北口音,来摇撼我们的心灵。
管桦爱选择大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心情,他歌颂大海、大地、长城、黄河……他本身就是 胸襟开阔的人。……我们不能不惊讶管桦心胸里那种向往光明和创造光明的激情。当然, 这种激情的形象体现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一种崇高的情操和美 德的化身。 近几年来的诗,同我们这个思考的时代一样,正在向哲理深化。 管桦是 在进行着长篇巨著之余写诗的,写诗不多,但每有创作,都充满自己的激情,朗朗上口,发出 金石之声,不只是含义深刻,而且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国当代诗人中,让想象驰骋万 物,俯仰大地,实在不可多得。⑴
这段评论可谓简练深刻,鞭辟入里。
在管桦诗文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赞美。管桦善于以自然界的带有崇高美学色 彩的景观,如大地、黄河、春雨、大海、天空、庐山、长城作为描写对象,并以为寄托,表达自己 的感怀。在这些诗文中,他饱蘸情墨,极写出这些景物的美丽之处,并托物与人,令人赞叹和 敬仰。如《黄河》对黄河一泻千里、奔流到海、势不可挡的气势作了这样的描绘:“黄河水出昆仑山,/穿云破雾下九关。/急流如猛狮,/咆哮过潼关。/红鬃飞卷万千载,惊涛奔腾天地 间。/笑斗狂雨,/喜迎雷电,/大风高歌壮士曲,/浪花飞写英雄篇”。诗中以“猛狮"、"红鬃" 等形象的比喻黄河,同时也象征壮士、英雄有着黄河一般的“穿云破雾"无所畏惧的力量和 “笑斗狂雨”、'‘喜迎雷电”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一种气贯长虹、博大雄浑的美感。《大地》中, 首先写出了“广漠无垠的大地"“承担着高山的重压,经受着雨雪风霜”,“忍受着寒冷,把万木 之根,连同小小的种子,都抱在你温暖的怀中”的博爱、宽容的情怀,接着通过“绿遍天涯的野 草”、“亭亭直立的芙蓉”、“盛开的野菊花”和“那傲立冰雪的松柏苍绿中”显示它的“谦卑”、 “纯洁”、“坚忍和沉雄”的高尚品质。这些品德也正是象征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之处。再如在 《春雨》《雨荷》《苍鹰》也同样是以物的美质来比喻人的美德。在这些诗中,作者往往是以第 一人称来写,将主体与客体合为一体,既是写景,也是写人;既是写景,也是说理,既使我们看 到了所描绘景观的美质,也感受到了作者的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如在长诗 《望长城》中作者用第一人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绵延无尽的万里长城”悠久历史、伟大功绩, 写得激情豪放、气势恢宏,极写了长城的豪迈气魄和伟大壮举和自己的感怀:“我站在耸立云 雾中的烽火台上,/背依着剑痕累累的凹形墙垛,/眺望峰峦起伏的苍茫山野,/我心底浮现出 给人类带来灿烂文化的祖先。”作者站在“在耸立云雾中的烽火台上”,回望长城战火的烟云, 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满怀火焰般的激情”纵论古今,大笔如椽、激扬文字,描绘了一幅波澜 壮阔的“历史长卷”。在诗中,作者通过望长城,追忆了“三千年封建途程”、颂扬了“勤劳而勇 敢的人们”,拷问了“诗人将相”,探索了民族的历史,'‘以纵观历史的角度来叙述历代兴衰、忠 奸相搏斗的历程”,口°〕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容量和深邃的哲理诗情,同时大胆的比喻和神奇的 想象组合,大跨度的形象跳跃和超时空的画面辑接,营造了气势壮阔、博大崇高的艺术境界, 如将蜿蜒“跨越陡峭险峻的山岭”的长城比作一条“滚滚云海里奔腾的巨龙”,用它来象征“中 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千回百转",显得高远雄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 力。在这些诗中,不仅充满感性和诗性,也充满理性。如长诗《天空》不仅有荡人心魂的情感 魄力,而且有充满哲理的思辨力量。作者在自己“生命许多流逝的岁月中”,“追求人世间最 宝贵的东西”,寻找人类生存“必然轨道上滚动的意志和力量”,写得气象万千、激情澎湃,理 念深邃,醒人心扉。在散文《奔》里,他用华美艳丽笔触,写长江滚滚东流,从不折回的博大气 势,它追赶太阳、也追赶黑暗,彰显了博大精深的思想,“白昼是壮丽的,但是黑暗比白昼更壮 丽。深沉的宁静中,充满了幻想,充满了希望。什么都没有,却包含着所有的一切,也包含着 对它的惧怕和嘲笑,在这里,作者借白昼和黑暗的对比,向我们展示的一个“给万物以生命 的光明是灿烂的,而黑暗是孕育着那无比硕大的太阳的母腹”永恒的真理,达到了一般的抒 情性散文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正如艾青所说:他的诗文“已在向哲理深化‘心门。
我的耳边老是响着一个沉宏的声音,好像自身在海边,一阵阵海风吹刮着汹涌的波浪 ……管桦每写好一首诗,总要朗诵给我们听,用他浓重的河北口音,来摇撼我们的心灵。
管桦爱选择大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心情,他歌颂大海、大地、长城、黄河……他本身就是 胸襟开阔的人。……我们不能不惊讶管桦心胸里那种向往光明和创造光明的激情。当然, 这种激情的形象体现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一种崇高的情操和美 德的化身。 近几年来的诗,同我们这个思考的时代一样,正在向哲理深化。 管桦是 在进行着长篇巨著之余写诗的,写诗不多,但每有创作,都充满自己的激情,朗朗上口,发出 金石之声,不只是含义深刻,而且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国当代诗人中,让想象驰骋万 物,俯仰大地,实在不可多得。⑴
这段评论可谓简练深刻,鞭辟入里。
在管桦诗文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赞美。管桦善于以自然界的带有崇高美学色 彩的景观,如大地、黄河、春雨、大海、天空、庐山、长城作为描写对象,并以为寄托,表达自己 的感怀。在这些诗文中,他饱蘸情墨,极写出这些景物的美丽之处,并托物与人,令人赞叹和 敬仰。如《黄河》对黄河一泻千里、奔流到海、势不可挡的气势作了这样的描绘:“黄河水出昆仑山,/穿云破雾下九关。/急流如猛狮,/咆哮过潼关。/红鬃飞卷万千载,惊涛奔腾天地 间。/笑斗狂雨,/喜迎雷电,/大风高歌壮士曲,/浪花飞写英雄篇”。诗中以“猛狮"、"红鬃" 等形象的比喻黄河,同时也象征壮士、英雄有着黄河一般的“穿云破雾"无所畏惧的力量和 “笑斗狂雨”、'‘喜迎雷电”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一种气贯长虹、博大雄浑的美感。《大地》中, 首先写出了“广漠无垠的大地"“承担着高山的重压,经受着雨雪风霜”,“忍受着寒冷,把万木 之根,连同小小的种子,都抱在你温暖的怀中”的博爱、宽容的情怀,接着通过“绿遍天涯的野 草”、“亭亭直立的芙蓉”、“盛开的野菊花”和“那傲立冰雪的松柏苍绿中”显示它的“谦卑”、 “纯洁”、“坚忍和沉雄”的高尚品质。这些品德也正是象征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之处。再如在 《春雨》《雨荷》《苍鹰》也同样是以物的美质来比喻人的美德。在这些诗中,作者往往是以第 一人称来写,将主体与客体合为一体,既是写景,也是写人;既是写景,也是说理,既使我们看 到了所描绘景观的美质,也感受到了作者的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如在长诗 《望长城》中作者用第一人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绵延无尽的万里长城”悠久历史、伟大功绩, 写得激情豪放、气势恢宏,极写了长城的豪迈气魄和伟大壮举和自己的感怀:“我站在耸立云 雾中的烽火台上,/背依着剑痕累累的凹形墙垛,/眺望峰峦起伏的苍茫山野,/我心底浮现出 给人类带来灿烂文化的祖先。”作者站在“在耸立云雾中的烽火台上”,回望长城战火的烟云, 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满怀火焰般的激情”纵论古今,大笔如椽、激扬文字,描绘了一幅波澜 壮阔的“历史长卷”。在诗中,作者通过望长城,追忆了“三千年封建途程”、颂扬了“勤劳而勇 敢的人们”,拷问了“诗人将相”,探索了民族的历史,'‘以纵观历史的角度来叙述历代兴衰、忠 奸相搏斗的历程”,口°〕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容量和深邃的哲理诗情,同时大胆的比喻和神奇的 想象组合,大跨度的形象跳跃和超时空的画面辑接,营造了气势壮阔、博大崇高的艺术境界, 如将蜿蜒“跨越陡峭险峻的山岭”的长城比作一条“滚滚云海里奔腾的巨龙”,用它来象征“中 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千回百转",显得高远雄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 力。在这些诗中,不仅充满感性和诗性,也充满理性。如长诗《天空》不仅有荡人心魂的情感 魄力,而且有充满哲理的思辨力量。作者在自己“生命许多流逝的岁月中”,“追求人世间最 宝贵的东西”,寻找人类生存“必然轨道上滚动的意志和力量”,写得气象万千、激情澎湃,理 念深邃,醒人心扉。在散文《奔》里,他用华美艳丽笔触,写长江滚滚东流,从不折回的博大气 势,它追赶太阳、也追赶黑暗,彰显了博大精深的思想,“白昼是壮丽的,但是黑暗比白昼更壮 丽。深沉的宁静中,充满了幻想,充满了希望。什么都没有,却包含着所有的一切,也包含着 对它的惧怕和嘲笑,在这里,作者借白昼和黑暗的对比,向我们展示的一个“给万物以生命 的光明是灿烂的,而黑暗是孕育着那无比硕大的太阳的母腹”永恒的真理,达到了一般的抒 情性散文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正如艾青所说:他的诗文“已在向哲理深化‘心门。
在管桦的诗文中有许多歌咏竹子的作品。管桦一生喜欢竹子,种竹、画竹、出版了墨竹 画册《苍青集》《苍青馆墨竹画选》《管桦墨竹》,自称一家,在海内外有“管家竹“之誉。管桦的 墨竹与前人文同、苏东坡、郑板桥等人所画的细干小叶的竹子所表现的柔弱美不同,而是粗 竿阔叶、硕实肥劲、傲岸强健,并隐现累累斑痕,竹上有风有雨,有阴有晴,上不见梢,下不见 根,巍然耸立,寥廓的天空中横飞着宽如手掌的大叶,洋溢着昂扬奋进、挺拔向上的搏击精 神。这正如他的题画诗所说:他所画的竹子是“崇高的品德与情操,同自身的力量是如此的 统一,于是在风霜雨雪中感到生命的快慰。"在这些颂竹的诗文中,管桦写出了这些竹子的外 形和内质。如《颂竹》中:“我惊异地望着你尖尖的竹笋,/坚毅顽强地顶开你头上僵石般的硬 土。/转眼间长得同你的先辈一样粗壮,/发出一样飞萧萧金石之声。/啊,你未出土时便已 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你的纯洁,/使人想起清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 影。/你的青竿碧叶显示着大自然中朴素的美,/无数人的坦直、忠诚和坚贞的爱情/都保留 在你的世代传说中。”作者在这里写岀了竹子的“坚毅顽强”和“虚心”、“纯洁”的“朴素美”, “坦直、忠诚和坚贞”的节操,并表现出了竹子的刚劲、坚毅、不屈和献身的精神:“如同不朽的 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上有千仞高峰,/下临百丈深渊,/经历着风雨的变幻'',这 些节操美德令人肃然起敬,引为楷模。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学习“潇洒而又挺拔雄健”劲竹的 “情操和美德”,让它“潜藏在”自己“生命深处"的信念。在《听竹》《斑竹》《云梦竹》等题诗中 也写出了劲竹“根扎千尺土,/叶上苍梧云,/平生近红日,/萧萧金石声”的高风亮节。在散文 《竹》中记叙了作者喜欢竹子的人生历史和个中原因。他在很小的时候听老祖母讲了枯竹生 笋的故事,便深深地喜爱上了竹子,并“要像寇准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宁可丢官也 要坚持真理”,做一个“刚直、忠诚、谦虚、善良、感同邪恶做斗争的人”,'‘从此便格外喜欢竹 子”。1957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回到故乡后,便在老宅栽上了竹子,在“四人帮”肆虐的时期, 他保持了竹子般的坚强,并画了一幅《一阵风雨摧不折万竿劲竹》的画,“表现了人民是不可 战胜的力量”“'四人帮'的猖狂只不过是一阵风雨而已”。“广大的人民,就是祖国土地上无 边无际不畏风雪严寒的竹林。”他在《拜竹》中写道:“世人多拜金,/唯君独拜竹。/获金堪富 贵,/得竹有清风。”这可以看做是他心灵的写照。就这样,作者以竹为伴,以竹为友,以竹为 师,保持了竹的品格而一生不渝。这也真如艾青在管桦的画竹的题词所说:“人如其竹,竹如 其人”,人与竹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在管桦的诗文中也有一些写人的作品,写得真实生动,形象传神,并以此表现出时代的 特征。如《艄公》中的艄公“像一棵高大的红松,/鬓发是清晨的雪,/在树顶闪耀着银白的 光。”他面对“滚滚而来的波涛”,“抱起儿子”扔进飞溅的浪花里,/啊,让他鱼一样游荡。”然 后“又把儿子双手背负,/扔进深渊的漩涡”,使儿子“像合起翅膀的海鸥,/自由的浮沉 ……一一长江上又将出现一个艄公! ”诗中把老艄公训练儿子下海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令 人惊叹,“这两代搏击风浪的人,那种粗犷不羁,顽强不屈的精神跃然纸上”〔辺。而在《渔家 女》中则简洁质朴、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渔家女的成长历程,写得非常有生活的情趣和时代的 精神。在一些追忆文章中,他缅怀了与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交往过程和所结下深厚友谊。如 《师友——记周立波》中记叙了与周立波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描绘出了“这个为人们喜爱的 文学家的形象”,《生命之旋律一一•记音乐家郑律成生平片段》真实地记录了音乐家郑律成战 斗、创作的非凡的历程。他也回顾了自己的一些创作经历,如《〈小英雄雨来〉的命运》写了自 己从家乡投身到“抗日战争洪流”的过程,以及小英雄雨来的产生原因,还有后来因为创作这 篇小说的一些遭际。这些文章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充满了文学性,使人在得到美感的同 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管桦还写许多歌词,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的田野》《绿色的祖国》等。这些 歌词清新活泼,琅琅上口,如和煦的春风,如灿烂的阳光,吹拂照耀在一代代少年儿童的心 中,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热情,迄今还在传唱不衰。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是管桦在故乡女过庄深入生活时看到后院的打谷场上乡亲们 说笑、纳凉,孩子们唱歌、玩耍的愉快的生活场景,不禁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凄凉悲惨的生活 而写出着感人的画面和情感的律动:“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 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词清新活泼,真切质 朴,且情景交融,让人在今昔的对比感觉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歌词中,充分地运用了 对比的手法:月光如水、晚风拂面、静谧祥和的秋夜景色与“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 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狸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寒冷、凄惨的场面 形成鲜明的对比,激起人们对万恶旧社会的无比仇恨和对新社会的无比热爱,更加珍惜来之 不易的幸福生活。
而《我们的田野》和《绿色的祖国》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前者表现了对祖国山川的无 比热爱,歌唱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后者勾画出绿化了祖国的鸟语花香,树高林立的美丽 景象。” I”】作者用抒情性的话语,形象化的意象写出了多彩的田野和绿色祖国景象。如《我 们的田野》中:“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 起伏的海面。〃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金色的鲤鱼长得多么的肥大。/湖边的芦苇里, 藏着成群的野鸭。'“'我们的田野"宛如一幅色彩斑斓、活泼灵动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而在 《绿色的祖国》中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荒山野岭种植松杉果树,河边路旁栽下垂柳白 杨,/给山野挂起红色的帘子、翠绿的幔帐,/黄莺叫嘎古!嘎古!布谷鸟布谷、布谷,/在这绿 色的祖国自由歌唱。”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充满动感的鸟的鸣叫,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了绿色祖 国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管桦还写了许多歌颂家乡的散文,他用多彩的笔多样的情将家乡描绘的如诗如画。如 他写家乡的池塘:“那池塘岸边,土坎上最早开放的一棵金黄色的迎春花;从长满枯草的墙头 上露出来的几枝粉色杏花和红色桃花;池塘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里,冒出的一片尖尖苇笋;可 以看清楚地看见白翅膀的鸭子,在清澈的水中,滑动着鲜红的扁脚掌,便是春天给我的烟景。 到夏日,令一个池塘里,一片绿波似的密叶中间,开放着一朵朵粉红色荷花,风把它的清香吹 送到邻近人家。那绿色岛屿似的芦苇丛里,小苇楂鸟的叫声,沙丘上杨树林浓荫里的黄莺、 布谷鸟的鸣嘱,我和男女小伙伴,挎着笼筐,拿着圆形小铁铲,在池塘岸边挑野菜时的说笑 声,便是醉人的乡音。”这样池塘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精神的伊甸园,充满了诱惑,给人以 不尽的美感。
故乡,是管桦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他的作品,多次出现故乡的情景和他对家乡的挚爱之 情,凡是读过他歌颂家乡的作品的人,无一不被感染。他曾这样描写的家乡女过庄的四季 景色:
我爱那白杨树下发散着稻草清香气息的茅屋和阳光下闪亮的灰色屋顶。窗上贴着红色 剪纸,窗下腌菜缸前遮掩的一片繁花的金银藤。有的人家,长春藤柔枝编的篱笆,是天然的 院墙。每当天边出现黎明、霞光飞满的时候,井台上便响起水桶的叮当声。牛和毛驴发出喧 闹的叫声到河边饮水,河水像胭脂般红。夏日,戴着斗笠的渔翁在小河里撒开圆圆的网,“沙 沙”响着落进水里,捕上小鱼小虾。田野里劳动的人们,在晚霞的余晖里,向村里走去的时 候,用皮影戏的调子唱着别人悲惨的故事来忘记自己的哀伤,唱着别人的欢乐使自己欢乐。 装载着稻谷或是干草的牛车,从木板桥上隆隆驶过。人们高卷着裤腿儿,走下河岸,用手捧 起或是俯下身去喝着清凉的河水。从手指缝间滴落下去的水珠,在云霞的映照下,闪耀着红宝石一般的亮光。秋天,半阴半晴的天气,烟云飞舞,旷埒上草木着霜,一片黄绿间杂着紫 红,直似春花。大气里充满了泥土草木的气息和蟋蟀单调的叫声。光裸是大地和黄叶飘落 的林间,使人感到空寞和悲凉。我们拾柴的孩子们,追赶野兔的哈呼声和羊群畔■洋的叫声, 给旷野里增添了生气。那河边水塘里芦苇开放的芦花,像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 的飞絮,飘飘悠悠,满空飞舞。村东北的河湾里,准备过冬的野鸭,呼唤它们的伙伴,发出噱 亮的叫声。
在管桦的诗文中也有一些写人的作品,写得真实生动,形象传神,并以此表现出时代的 特征。如《艄公》中的艄公“像一棵高大的红松,/鬓发是清晨的雪,/在树顶闪耀着银白的 光。”他面对“滚滚而来的波涛”,“抱起儿子”扔进飞溅的浪花里,/啊,让他鱼一样游荡。”然 后“又把儿子双手背负,/扔进深渊的漩涡”,使儿子“像合起翅膀的海鸥,/自由的浮沉 ……一一长江上又将出现一个艄公! ”诗中把老艄公训练儿子下海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令 人惊叹,“这两代搏击风浪的人,那种粗犷不羁,顽强不屈的精神跃然纸上”〔辺。而在《渔家 女》中则简洁质朴、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渔家女的成长历程,写得非常有生活的情趣和时代的 精神。在一些追忆文章中,他缅怀了与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交往过程和所结下深厚友谊。如 《师友——记周立波》中记叙了与周立波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描绘出了“这个为人们喜爱的 文学家的形象”,《生命之旋律一一•记音乐家郑律成生平片段》真实地记录了音乐家郑律成战 斗、创作的非凡的历程。他也回顾了自己的一些创作经历,如《〈小英雄雨来〉的命运》写了自 己从家乡投身到“抗日战争洪流”的过程,以及小英雄雨来的产生原因,还有后来因为创作这 篇小说的一些遭际。这些文章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充满了文学性,使人在得到美感的同 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管桦还写许多歌词,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的田野》《绿色的祖国》等。这些 歌词清新活泼,琅琅上口,如和煦的春风,如灿烂的阳光,吹拂照耀在一代代少年儿童的心 中,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热情,迄今还在传唱不衰。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是管桦在故乡女过庄深入生活时看到后院的打谷场上乡亲们 说笑、纳凉,孩子们唱歌、玩耍的愉快的生活场景,不禁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凄凉悲惨的生活 而写出着感人的画面和情感的律动:“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 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词清新活泼,真切质 朴,且情景交融,让人在今昔的对比感觉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歌词中,充分地运用了 对比的手法:月光如水、晚风拂面、静谧祥和的秋夜景色与“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 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狸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寒冷、凄惨的场面 形成鲜明的对比,激起人们对万恶旧社会的无比仇恨和对新社会的无比热爱,更加珍惜来之 不易的幸福生活。
而《我们的田野》和《绿色的祖国》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前者表现了对祖国山川的无 比热爱,歌唱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后者勾画出绿化了祖国的鸟语花香,树高林立的美丽 景象。” I”】作者用抒情性的话语,形象化的意象写出了多彩的田野和绿色祖国景象。如《我 们的田野》中:“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 起伏的海面。〃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金色的鲤鱼长得多么的肥大。/湖边的芦苇里, 藏着成群的野鸭。'“'我们的田野"宛如一幅色彩斑斓、活泼灵动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而在 《绿色的祖国》中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荒山野岭种植松杉果树,河边路旁栽下垂柳白 杨,/给山野挂起红色的帘子、翠绿的幔帐,/黄莺叫嘎古!嘎古!布谷鸟布谷、布谷,/在这绿 色的祖国自由歌唱。”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充满动感的鸟的鸣叫,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了绿色祖 国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管桦还写了许多歌颂家乡的散文,他用多彩的笔多样的情将家乡描绘的如诗如画。如 他写家乡的池塘:“那池塘岸边,土坎上最早开放的一棵金黄色的迎春花;从长满枯草的墙头 上露出来的几枝粉色杏花和红色桃花;池塘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里,冒出的一片尖尖苇笋;可 以看清楚地看见白翅膀的鸭子,在清澈的水中,滑动着鲜红的扁脚掌,便是春天给我的烟景。 到夏日,令一个池塘里,一片绿波似的密叶中间,开放着一朵朵粉红色荷花,风把它的清香吹 送到邻近人家。那绿色岛屿似的芦苇丛里,小苇楂鸟的叫声,沙丘上杨树林浓荫里的黄莺、 布谷鸟的鸣嘱,我和男女小伙伴,挎着笼筐,拿着圆形小铁铲,在池塘岸边挑野菜时的说笑 声,便是醉人的乡音。”这样池塘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精神的伊甸园,充满了诱惑,给人以 不尽的美感。
故乡,是管桦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他的作品,多次出现故乡的情景和他对家乡的挚爱之 情,凡是读过他歌颂家乡的作品的人,无一不被感染。他曾这样描写的家乡女过庄的四季 景色:
我爱那白杨树下发散着稻草清香气息的茅屋和阳光下闪亮的灰色屋顶。窗上贴着红色 剪纸,窗下腌菜缸前遮掩的一片繁花的金银藤。有的人家,长春藤柔枝编的篱笆,是天然的 院墙。每当天边出现黎明、霞光飞满的时候,井台上便响起水桶的叮当声。牛和毛驴发出喧 闹的叫声到河边饮水,河水像胭脂般红。夏日,戴着斗笠的渔翁在小河里撒开圆圆的网,“沙 沙”响着落进水里,捕上小鱼小虾。田野里劳动的人们,在晚霞的余晖里,向村里走去的时 候,用皮影戏的调子唱着别人悲惨的故事来忘记自己的哀伤,唱着别人的欢乐使自己欢乐。 装载着稻谷或是干草的牛车,从木板桥上隆隆驶过。人们高卷着裤腿儿,走下河岸,用手捧 起或是俯下身去喝着清凉的河水。从手指缝间滴落下去的水珠,在云霞的映照下,闪耀着红宝石一般的亮光。秋天,半阴半晴的天气,烟云飞舞,旷埒上草木着霜,一片黄绿间杂着紫 红,直似春花。大气里充满了泥土草木的气息和蟋蟀单调的叫声。光裸是大地和黄叶飘落 的林间,使人感到空寞和悲凉。我们拾柴的孩子们,追赶野兔的哈呼声和羊群畔■洋的叫声, 给旷野里增添了生气。那河边水塘里芦苇开放的芦花,像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 的飞絮,飘飘悠悠,满空飞舞。村东北的河湾里,准备过冬的野鸭,呼唤它们的伙伴,发出噱 亮的叫声。
这就是作者的家乡的四季景色,色彩纷呈,美不胜收。其中灌注了他对家乡和家乡人民 的深情厚谊,使之美轮美奂,令我们心驰神往。这些景色也曾在《小英雄雨来》等作品的多次 见过。可见,管桦是一个深爱家乡的作家♦一个生于斯、眠于斯的作家,他的作品成为了家乡 的永久的记忆,他也成为了家乡人永远怀念的作家。
注释:
【1】【3】 冰心:《葛梅》,《文艺报》1961年第12期。
[2]管桦:《关于〈葛梅〉——兼谈生活和美的法则》,管桦《生活的呐喊与爱》,中国青年出版 社,1983年版,第104页。
[4][5」王维玲:《管桦和〈将军河〉》,侯书林、白爱菊主编:《管桦作品评论集》,大众文艺出 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第124页。
赵朕:《管桦小说创作论》,香港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6] 江晓天:《关于〈辛俊地〉》,侯书林、白爱菊主编:《管桦作品评论集》,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2页。
[7]管桦:《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命运〉》,管桦《生活的呐喊与爱》,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版,第95页。
[8] 艾青:《生活的呐喊与爱•序》,见管桦《生命的呐喊与爱》,中国青年出版 社,1983年版。
[1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管桦两首儿歌歌词的介绍》,见侯书林、白爱菊主编:《管桦 作品评论集》,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注释:
【1】【3】 冰心:《葛梅》,《文艺报》1961年第12期。
[2]管桦:《关于〈葛梅〉——兼谈生活和美的法则》,管桦《生活的呐喊与爱》,中国青年出版 社,1983年版,第104页。
[4][5」王维玲:《管桦和〈将军河〉》,侯书林、白爱菊主编:《管桦作品评论集》,大众文艺出 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第124页。
赵朕:《管桦小说创作论》,香港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6] 江晓天:《关于〈辛俊地〉》,侯书林、白爱菊主编:《管桦作品评论集》,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2页。
[7]管桦:《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命运〉》,管桦《生活的呐喊与爱》,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版,第95页。
[8] 艾青:《生活的呐喊与爱•序》,见管桦《生命的呐喊与爱》,中国青年出版 社,1983年版。
[1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管桦两首儿歌歌词的介绍》,见侯书林、白爱菊主编:《管桦 作品评论集》,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