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散文、儿童文学、报告文学、文学评论
散文
散文
马嘶是一位博学多思、勤于著述、成果丰硕的学者型作家。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 他几乎涉足了所有的文学品类和样式:诗、散文、随笔、小说、戏剧、曲艺、文艺理论批评、传记 文学和学术专著,且佳作迭出,成果丰硕。他曾任唐山文联主席,因创作成就显著而被中国 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现为国家一级作家。研究一下他多半生的学行轨迹和创作生涯,翻阅 一下他已面世的各种作品,我们就不难发现,他的散文、文艺理论批评以及从岗位上退下后 所写的多部学术论著,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有研究价值。
一
马嘶,原名马守仪,1934年12月出生于丰南县侑子庄一村(今唐山市丰南区丰南镇), 195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始以马嘶为笔名发表作品,遂逐渐以笔名行世。
马嘶生在一个有着淡淡文化氛围的家庭里(父亲是乡村医生),自幼受到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熏陶。读小学时接触到了新文学作品,尤其喜爱现代作家的散文。在县城读初中时,读 了许多新文学书,并开始练习写作。1949年10月20日,在《唐山劳动日报》副刊发表了处女 作诗歌《你放心吧,鲁迅先生》,那时他刚刚升入初三。1950年夏至1953年夏在河北省立芦 台中学(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读高中时,他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担任了《河北文艺》 《河北日报》《河北农村》等报刊的通讯员,常给这些报刊写稿。他的散文还发表在《天津日 报》副刊上,他搜集的民谣《篷子车》发表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艺集刊》上。
1953年秋,他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是他一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口和基础,由 此确立了他的人生之旅。在北大的四年中,他有幸受业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第一流的著名 学者,亲聆他们的教诲,由此打下了做学问和文学创作的扎实根基。在北大读书的四年,他 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诗,但也写些散文、儿童文学和文学评论。他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 不少诗作,1954年6月发表于《天津日报》副刊的抒情诗《信》,被译成了朝鲜文,发表于《朝鲜 妇女》杂志10月号。在北大,他主持过在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中享有盛誉的北大诗社,主编 过在大学生中颇有影响的《北大诗刊》。他作为副主编主持过《北京大学校刊》的《北大文艺》 专版(主编为中文系青年教师乐黛云)。他还参加了北大学生文学刊物《红楼》的编辑工作。
1957年秋,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保定做过中专语文教师、剧团编剧、文化局戏研室 研究员。1972年调回家乡后,仍做以戏剧为主的文艺创作和编辑工作,直到进入改革开放 的新时期,才彻底回到文学战线。他先后做《冀东文艺》副主编、《唐山文学》主编、唐山市文 联主席。这期间,他以写作散文、短篇小说、文艺评论为主,出版了散文集《芦笛集》、文艺理 论批评集《紫验斋文学论评》、长篇纪实文学《勇敢者的伊甸园》等。
十几年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题》《谈河北小说创作的现状 和前景》分别获河北省第一届、第三届、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并两次荣立三等功;《芦笛集》 获河北省作家协会首届“金牛奖”;《紫骚斋文学论评》获华北五省市首届文艺理论评奖一等 奖;论文《也谈敦煌文艺流派》获甘肃省敦煌文艺流派奖。
1995年退休后,他致力于学术性随笔、书话和中国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的研究 与著述,先后出版了纪实散文集《燕园师友记》,长篇纪实文学《负笈燕园》,专著《学人往事》 《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X1937年中国知识界》《往事堪回首一百年文 化旧案新解》《学人书情随录》《学人藏书聚散录》,传记文学《一代宗师魏建功》《林庚评传》, 书话集《新文学书的残梦》等,这些作品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和关注。《燕园师友记》初 版于北大百年校庆之时,广州《读书人报》《深圳特区报》《河北日报》《文论报》《唐山劳动日 报》等都发了评论文章。青岛青年学人计伟,读了《燕园师友记》,将此书同他一向喜读的张 中行老先生的《负暄》三话相比,赠条幅云「'篱下负暄有春秋,史笔文心久无傳。老骥寻梦成 双璧,燕园湖影续红楼。拜诵马嘶前辈《燕园师友记》思中行老人负暄雅文有感。'‘清华大学 出版社出版增订本后,《悦读时空》《东方阅读书院》很快便发表了王冰、郑闯辉、荣方超等人 的评介文字。《负笈燕园》被人称之为“北大的一部断代史”,直到今天,还能从网上看到谈论 这本书的文字,说是“看《负笈燕园》很受用”。《学人往事》出版后,甘肃读者尹瑞邦在2001 年2月3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题为“2000年:读者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的专版上发表了《既 是学者,又是思想者一一读〈学人往事〉》一文。其它几部书出版后,皆有一些评介文字见诸 报端。而《一代宗师魏建功》和《林庚评传》这两部学者传记,不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且 在评价学界人物、学术著作以及学术史论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真知灼见。著名学者 袁行需教授在《林庚评传》序言中这样说:“马嘶兄毕业后即离母校,却能以翔实之资料、高超 之见解、生动之语言,为林先生立传。惭愧之余深为敬佩,此一也。林先生既是学者又是诗 人,作为学者桃李满天下,自然不会感到寂寞;作为倡导新格律诗之诗人,和之者寡,不免有 孤军奋战之感。马嘶兄长于新诗,其于先生之诗歌主张与创作别有会心,故所撰《评传》特多 精辟独到之处,诚先生之知音。敬佩之余甚感欣喜,此其二也。”这,无疑说出了马嘶创作《林 庚评传》的高妙之处。
马嘶生在一个有着淡淡文化氛围的家庭里(父亲是乡村医生),自幼受到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熏陶。读小学时接触到了新文学作品,尤其喜爱现代作家的散文。在县城读初中时,读 了许多新文学书,并开始练习写作。1949年10月20日,在《唐山劳动日报》副刊发表了处女 作诗歌《你放心吧,鲁迅先生》,那时他刚刚升入初三。1950年夏至1953年夏在河北省立芦 台中学(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读高中时,他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担任了《河北文艺》 《河北日报》《河北农村》等报刊的通讯员,常给这些报刊写稿。他的散文还发表在《天津日 报》副刊上,他搜集的民谣《篷子车》发表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艺集刊》上。
1953年秋,他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是他一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口和基础,由 此确立了他的人生之旅。在北大的四年中,他有幸受业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第一流的著名 学者,亲聆他们的教诲,由此打下了做学问和文学创作的扎实根基。在北大读书的四年,他 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诗,但也写些散文、儿童文学和文学评论。他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 不少诗作,1954年6月发表于《天津日报》副刊的抒情诗《信》,被译成了朝鲜文,发表于《朝鲜 妇女》杂志10月号。在北大,他主持过在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中享有盛誉的北大诗社,主编 过在大学生中颇有影响的《北大诗刊》。他作为副主编主持过《北京大学校刊》的《北大文艺》 专版(主编为中文系青年教师乐黛云)。他还参加了北大学生文学刊物《红楼》的编辑工作。
1957年秋,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保定做过中专语文教师、剧团编剧、文化局戏研室 研究员。1972年调回家乡后,仍做以戏剧为主的文艺创作和编辑工作,直到进入改革开放 的新时期,才彻底回到文学战线。他先后做《冀东文艺》副主编、《唐山文学》主编、唐山市文 联主席。这期间,他以写作散文、短篇小说、文艺评论为主,出版了散文集《芦笛集》、文艺理 论批评集《紫验斋文学论评》、长篇纪实文学《勇敢者的伊甸园》等。
十几年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题》《谈河北小说创作的现状 和前景》分别获河北省第一届、第三届、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并两次荣立三等功;《芦笛集》 获河北省作家协会首届“金牛奖”;《紫骚斋文学论评》获华北五省市首届文艺理论评奖一等 奖;论文《也谈敦煌文艺流派》获甘肃省敦煌文艺流派奖。
1995年退休后,他致力于学术性随笔、书话和中国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的研究 与著述,先后出版了纪实散文集《燕园师友记》,长篇纪实文学《负笈燕园》,专著《学人往事》 《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X1937年中国知识界》《往事堪回首一百年文 化旧案新解》《学人书情随录》《学人藏书聚散录》,传记文学《一代宗师魏建功》《林庚评传》, 书话集《新文学书的残梦》等,这些作品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和关注。《燕园师友记》初 版于北大百年校庆之时,广州《读书人报》《深圳特区报》《河北日报》《文论报》《唐山劳动日 报》等都发了评论文章。青岛青年学人计伟,读了《燕园师友记》,将此书同他一向喜读的张 中行老先生的《负暄》三话相比,赠条幅云「'篱下负暄有春秋,史笔文心久无傳。老骥寻梦成 双璧,燕园湖影续红楼。拜诵马嘶前辈《燕园师友记》思中行老人负暄雅文有感。'‘清华大学 出版社出版增订本后,《悦读时空》《东方阅读书院》很快便发表了王冰、郑闯辉、荣方超等人 的评介文字。《负笈燕园》被人称之为“北大的一部断代史”,直到今天,还能从网上看到谈论 这本书的文字,说是“看《负笈燕园》很受用”。《学人往事》出版后,甘肃读者尹瑞邦在2001 年2月3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题为“2000年:读者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的专版上发表了《既 是学者,又是思想者一一读〈学人往事〉》一文。其它几部书出版后,皆有一些评介文字见诸 报端。而《一代宗师魏建功》和《林庚评传》这两部学者传记,不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且 在评价学界人物、学术著作以及学术史论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真知灼见。著名学者 袁行需教授在《林庚评传》序言中这样说:“马嘶兄毕业后即离母校,却能以翔实之资料、高超 之见解、生动之语言,为林先生立传。惭愧之余深为敬佩,此一也。林先生既是学者又是诗 人,作为学者桃李满天下,自然不会感到寂寞;作为倡导新格律诗之诗人,和之者寡,不免有 孤军奋战之感。马嘶兄长于新诗,其于先生之诗歌主张与创作别有会心,故所撰《评传》特多 精辟独到之处,诚先生之知音。敬佩之余甚感欣喜,此其二也。”这,无疑说出了马嘶创作《林 庚评传》的高妙之处。
二
最能表现马嘶性情的是他的散文。马嘶的散文完全是家乡淳朴的乡风、和睦的邻里关 系、美丽的自然环境在他心中的内化后,所创作出来的美文。
马嘶这位在宽厚坦荡的大平原上站立起来的农民的儿子,灵魂中积淀着冀东大地幽深、 厚重的美的内蕴,血脉中涌动着中国农民坦诚、质朴、淳厚的传统美质。虽然他曾是北大的 学子,但还不可能挣脱广袤深厚的农民“集体无意识”的笼罩,审美心理结构中深深积淀着农 民传统审美观念和心理定势。他眷恋家乡的丰满醇厚的情感,偏爱故土乡情民俗的审美心 绪,与家乡人民同忧共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都在他的散文中得到了释泄、强化和升华。古 老原始的物象、质朴迷人的景色、勃发跃动的生命,经过他当代意识的滤透与重建再造,传递 出时代心理和情感的信息,表现出他对生活脉动和人民深层意识的锐意探寻,使家乡那古 老、丰腴的沃土焕发出迷人的色彩和时代精神。
马嘶散文的基调是鲜明的。“有如用青嫩芦苇做成的芦笛那样粗犷、纯直、素朴的音调, 虽不高雅,却是率真的",表现出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用朴素的语言,朴素的文笔,朴素的 形式,去表现生活中朴素的美”,⑴创造出了平净自然、朴素清新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氛围。 “美,就是性格和表现。”⑵作品所表现的朴素美的特质正是马嘶坦诚、平易、朴实人格个性的 “真味发溢”,它使读者坦坦荡荡地看到了他意蕴丰富、流畅和谐、微妙多变的感情世界和对 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马嘶的散文是主情的。情感是造就散文的魔方,在情感的辐射下,他的作品呈现着多彩 的色泽。他长期沉于生活的底层,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去审视、观照生活,审美的热点和 焦点是他生活过的土地。作品是他奉献给家乡的赞歌,散溢着他对故土不尽的眷恋。但他 没有沉湎于对安宁、和谐、古朴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吟咏,也没有将情感直泻于生活的表面,而 是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渗入生活的底层,提扬净化,以一种特殊的情状 从原有的自然物质状态中蜕变出来,使感性的东西心灵化,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得以显现, 在相互作用、反馈中获得更深的内涵和暗示力,使所表现的物态景象有一种凝聚力和超感官 的美。他善于选择生活中美的事物,不做过多地雕琢和粉饰;在艺术上不做过多地沉淀和纯 化,保持着生活的本色、原型的鲜活,以质朴的生活气息增强作品审美的张力和辐射强度,使 其情感意绪在朴实淡雅、平易自然的美学氛围中诉诸于读者的心灵,给人以无拘无束、浑成 不琢的美感。涓涓的溪水,蜿蜒的乡路,婉转的鸟语,轰鸣的鼓声;乡野间的野花野果,村庄 里的水井小院,传统的风味小吃、民俗乡情,写得那么清新自然、质朴无华,“包含着浓郁的泥 土和青草味儿”,与“生活极接近,极和谐”,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美妙动人”。在多层次、多色彩 的自然风光、农家琐事中,包蕴着多侧面、多角度的主观情绪,给人以快适心灵的审美愉悦。
马嘶的审美情思更多地表现在对家乡人民命运的关注上。他能站在当代思想的制高点 上,高屋建辐地审视历史、描绘生活,把中国传统美德在家乡人民身上的种种折光加以擬聚 放大,传递出他们心灵内部的深层意识和情绪潮汐,表现出自我和社会的心态。马嘶探幽析 微,善于从因循的和零碎的生活现象中去发现美的底蕴,反映农村改革所激起的变化。《鼓声》 中传达出对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由衷赞美,让人看到了党的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欢愉;《圣水井》反 映了中国农民命运的改变,展示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小院的变迁》揭示出'‘落后的小 农经济终将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取代”的“生活发展的逻辑”,歌颂了中国农民勤劳、正直、节 俭、善良的传统美德,展示出在改革的新时期,他们渴求知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
马嘶的散文给人一种沉实、厚重的感觉,是充满美学生命的结实之作。他摒弃了那种空 洞无味的哲理直白、居高临下的装腔作势,继承了我国古代散文中“平说意长”、“朴淡意多” 的优良传统。“随情写意”,将美学思考浸润在感性的形象之中,朴素含蓄地表现出来,从而 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效果,使读者获得了感情上的激动、理智上的神悟。如《小溪》,马嘶捕捉 住了自然状态中小溪所具有的某种意象,用几幅精心剪裁的、极富特征的明丽画面,串联在 小溪流程的线索上,使读者从小溪生命的历程中领悟出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意义,明白了 “如果我们能像这些小溪一样,不求炫人耳目的幻景,不图响亮的名节,不事哗众取宠的勾 当,踏踏实实静静地流淌,以自己的汩汩清流孕育和滋养一些小生命,为斑爛的大地增添一些朴素的美,这不也可以慰藉自己的心吗?"马嘶通过鲜明而富有个性的形象传达岀生命走 向的表白,兼有哲理和人生的力量,给人以美的发现、美的回味。
马嘶这位在宽厚坦荡的大平原上站立起来的农民的儿子,灵魂中积淀着冀东大地幽深、 厚重的美的内蕴,血脉中涌动着中国农民坦诚、质朴、淳厚的传统美质。虽然他曾是北大的 学子,但还不可能挣脱广袤深厚的农民“集体无意识”的笼罩,审美心理结构中深深积淀着农 民传统审美观念和心理定势。他眷恋家乡的丰满醇厚的情感,偏爱故土乡情民俗的审美心 绪,与家乡人民同忧共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都在他的散文中得到了释泄、强化和升华。古 老原始的物象、质朴迷人的景色、勃发跃动的生命,经过他当代意识的滤透与重建再造,传递 出时代心理和情感的信息,表现出他对生活脉动和人民深层意识的锐意探寻,使家乡那古 老、丰腴的沃土焕发出迷人的色彩和时代精神。
马嘶散文的基调是鲜明的。“有如用青嫩芦苇做成的芦笛那样粗犷、纯直、素朴的音调, 虽不高雅,却是率真的",表现出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用朴素的语言,朴素的文笔,朴素的 形式,去表现生活中朴素的美”,⑴创造出了平净自然、朴素清新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氛围。 “美,就是性格和表现。”⑵作品所表现的朴素美的特质正是马嘶坦诚、平易、朴实人格个性的 “真味发溢”,它使读者坦坦荡荡地看到了他意蕴丰富、流畅和谐、微妙多变的感情世界和对 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马嘶的散文是主情的。情感是造就散文的魔方,在情感的辐射下,他的作品呈现着多彩 的色泽。他长期沉于生活的底层,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去审视、观照生活,审美的热点和 焦点是他生活过的土地。作品是他奉献给家乡的赞歌,散溢着他对故土不尽的眷恋。但他 没有沉湎于对安宁、和谐、古朴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吟咏,也没有将情感直泻于生活的表面,而 是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渗入生活的底层,提扬净化,以一种特殊的情状 从原有的自然物质状态中蜕变出来,使感性的东西心灵化,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得以显现, 在相互作用、反馈中获得更深的内涵和暗示力,使所表现的物态景象有一种凝聚力和超感官 的美。他善于选择生活中美的事物,不做过多地雕琢和粉饰;在艺术上不做过多地沉淀和纯 化,保持着生活的本色、原型的鲜活,以质朴的生活气息增强作品审美的张力和辐射强度,使 其情感意绪在朴实淡雅、平易自然的美学氛围中诉诸于读者的心灵,给人以无拘无束、浑成 不琢的美感。涓涓的溪水,蜿蜒的乡路,婉转的鸟语,轰鸣的鼓声;乡野间的野花野果,村庄 里的水井小院,传统的风味小吃、民俗乡情,写得那么清新自然、质朴无华,“包含着浓郁的泥 土和青草味儿”,与“生活极接近,极和谐”,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美妙动人”。在多层次、多色彩 的自然风光、农家琐事中,包蕴着多侧面、多角度的主观情绪,给人以快适心灵的审美愉悦。
马嘶的审美情思更多地表现在对家乡人民命运的关注上。他能站在当代思想的制高点 上,高屋建辐地审视历史、描绘生活,把中国传统美德在家乡人民身上的种种折光加以擬聚 放大,传递出他们心灵内部的深层意识和情绪潮汐,表现出自我和社会的心态。马嘶探幽析 微,善于从因循的和零碎的生活现象中去发现美的底蕴,反映农村改革所激起的变化。《鼓声》 中传达出对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由衷赞美,让人看到了党的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欢愉;《圣水井》反 映了中国农民命运的改变,展示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小院的变迁》揭示出'‘落后的小 农经济终将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取代”的“生活发展的逻辑”,歌颂了中国农民勤劳、正直、节 俭、善良的传统美德,展示出在改革的新时期,他们渴求知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
马嘶的散文给人一种沉实、厚重的感觉,是充满美学生命的结实之作。他摒弃了那种空 洞无味的哲理直白、居高临下的装腔作势,继承了我国古代散文中“平说意长”、“朴淡意多” 的优良传统。“随情写意”,将美学思考浸润在感性的形象之中,朴素含蓄地表现出来,从而 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效果,使读者获得了感情上的激动、理智上的神悟。如《小溪》,马嘶捕捉 住了自然状态中小溪所具有的某种意象,用几幅精心剪裁的、极富特征的明丽画面,串联在 小溪流程的线索上,使读者从小溪生命的历程中领悟出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意义,明白了 “如果我们能像这些小溪一样,不求炫人耳目的幻景,不图响亮的名节,不事哗众取宠的勾 当,踏踏实实静静地流淌,以自己的汩汩清流孕育和滋养一些小生命,为斑爛的大地增添一些朴素的美,这不也可以慰藉自己的心吗?"马嘶通过鲜明而富有个性的形象传达岀生命走 向的表白,兼有哲理和人生的力量,给人以美的发现、美的回味。
马嘶并没有囿于个人的好恶爱憎,审美情趣中包含着对社会历史的批判意识。他善于 在历史的纵深与现实的横向坐标上寻找自己的审视点,使作品具有社会人生的美学价值。 在《小院的变迁》中,马嘶通过小院的变迁反映出“千百万农民境遇的改变”,昭示出“穷困痛 苦的生活能使人变得暴戾,富裕幸福的生活又能使人变得和善、通达”的哲理,显示出马嘶对 中国农民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了马嘶“情趣和审美观点"的“变化",以一种清醒的批 判意识审视自己的美学思想:“我所欣赏的贫困落后,是古老和停滞的生活,而这同农民的想 法是大相径庭的“富足比穷困更美,现代化比古朴更美……'‘这种强烈的反省、自审意识 渗透着马嘶痛彻心扉的内心感受,证明个体生命只有在生生不息的流动变化之中,在坚韧执 著的探寻求索之中,心灵的脉动与时代同步,才可能超越自我。
马嘶散文的朴素美,既表现在内容的真挚坦诚、质朴厚实,又表现在形式的浑成随和、不 事雕琢,使情感意绪与外形建筑同构对应、交契融合,由此产生自然浑成、行云流水的审美效 果。朴素自然是结构文章的美学原则。他继承了古典美学中“随物赋形”、“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的写作方法,构思朴素、布局天然,将自己的自由心态通过相应的符号任意挥洒,以情 绪运动的原则结构文章,朴拙中见灵透、平淡中呈华美、浅显里含深意,给人以“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审美感受。
马嘶在结构上追求一种流动美,给情绪寻找最佳的流动方式。他没有用惯常的格局钳 制行文,而是采用多种形式机巧灵动地显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表现了他的感情脉络。在 “复杂和不规则”的变化中出层次、显幽意、造境界。他善于采用托物寓意、金线串珠、曲径通 幽、烘云托月、双桥长架、三水并流等技法结构文章。托物寓意多见于咏物抒情的散文,如用 牵牛花“折不断拉不散的坚韧特性,平易和谐的脾气”,象征“农村里那种淳厚真挚的邻里关 系”(《牵牛花》)。在《山泉》里,通过对山泉品格、脾性和情趣的歌颂,赞美了那种“心地洁净 如玉,不藏污垢、不事喧哗、默默地永不止息地前进”的高尚品格。金线串珠法则多用于叙事 的散文中。马嘶善于把零散的生活片断用感情的金线巧妙串连,形成一串串熠熠闪光的珍 珠,如在《鼓声》《笑》中,马嘶描绘了各种鼓声笑态,将其汇拢穿织于一体。曲径通幽法多见于 游记散文中。随着马嘶笔触的指点,斗折弯转、柳暗花明,最后才显露“胜境”,曲折生姿、错综 见意,如《山石竹花》《五峰寻泉》《苍岩山性灵》等,意新格高,含蓄蕴藉,给人以尽善尽美的享受。
在语言表现上,马嘶追求一种相互自然的美。清新淡雅,自然流畅,闪烁着内在的光辉 和美感;描景状物,自然本色,显示出一种迷人色彩和飞动气势,能极大地刺激和调动读者的 审美感官。如写景:
小河里的水清冽透亮,呈淡绿色,她流得那么平静、舒缓、柔和,就像一个好性子的姑娘 那样文静,风起时,只泛起一条条鱼鳞似的细浪,静静地向前推进,到远处又变成一面淡青色 的明镜了。
《淡绿色的河水》
文字舒缓、流畅,节奏和情调像河水那样温柔甜美,与自然景色多么和谐一致,朴素中透 出光彩,自然中饱含情韵。
马嘶散文的美质在于朴素。如他所说:“那美是朴实的,不带一点俗艳的脂粉气。'‘(《牵 牛花》)“我以为,朴素,是现实美的存在形式,因此,朴素也是艺术美的极致,是艺术达到成熟 的表现“我将毕生将追求这种情致。”⑶因此可以说,朴素美是马嘶散文的创作风格和美 学追求。朴素美是多样的,表现在马嘶的散文中,也情态各异:有的飘逸,有的轻松,有的悠 闲自得,有的豪情奔放,显示出马嘶风格的成熟和多样化。
马嘶散文的朴素美,既表现在内容的真挚坦诚、质朴厚实,又表现在形式的浑成随和、不 事雕琢,使情感意绪与外形建筑同构对应、交契融合,由此产生自然浑成、行云流水的审美效 果。朴素自然是结构文章的美学原则。他继承了古典美学中“随物赋形”、“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的写作方法,构思朴素、布局天然,将自己的自由心态通过相应的符号任意挥洒,以情 绪运动的原则结构文章,朴拙中见灵透、平淡中呈华美、浅显里含深意,给人以“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审美感受。
马嘶在结构上追求一种流动美,给情绪寻找最佳的流动方式。他没有用惯常的格局钳 制行文,而是采用多种形式机巧灵动地显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表现了他的感情脉络。在 “复杂和不规则”的变化中出层次、显幽意、造境界。他善于采用托物寓意、金线串珠、曲径通 幽、烘云托月、双桥长架、三水并流等技法结构文章。托物寓意多见于咏物抒情的散文,如用 牵牛花“折不断拉不散的坚韧特性,平易和谐的脾气”,象征“农村里那种淳厚真挚的邻里关 系”(《牵牛花》)。在《山泉》里,通过对山泉品格、脾性和情趣的歌颂,赞美了那种“心地洁净 如玉,不藏污垢、不事喧哗、默默地永不止息地前进”的高尚品格。金线串珠法则多用于叙事 的散文中。马嘶善于把零散的生活片断用感情的金线巧妙串连,形成一串串熠熠闪光的珍 珠,如在《鼓声》《笑》中,马嘶描绘了各种鼓声笑态,将其汇拢穿织于一体。曲径通幽法多见于 游记散文中。随着马嘶笔触的指点,斗折弯转、柳暗花明,最后才显露“胜境”,曲折生姿、错综 见意,如《山石竹花》《五峰寻泉》《苍岩山性灵》等,意新格高,含蓄蕴藉,给人以尽善尽美的享受。
在语言表现上,马嘶追求一种相互自然的美。清新淡雅,自然流畅,闪烁着内在的光辉 和美感;描景状物,自然本色,显示出一种迷人色彩和飞动气势,能极大地刺激和调动读者的 审美感官。如写景:
小河里的水清冽透亮,呈淡绿色,她流得那么平静、舒缓、柔和,就像一个好性子的姑娘 那样文静,风起时,只泛起一条条鱼鳞似的细浪,静静地向前推进,到远处又变成一面淡青色 的明镜了。
《淡绿色的河水》
文字舒缓、流畅,节奏和情调像河水那样温柔甜美,与自然景色多么和谐一致,朴素中透 出光彩,自然中饱含情韵。
马嘶散文的美质在于朴素。如他所说:“那美是朴实的,不带一点俗艳的脂粉气。'‘(《牵 牛花》)“我以为,朴素,是现实美的存在形式,因此,朴素也是艺术美的极致,是艺术达到成熟 的表现“我将毕生将追求这种情致。”⑶因此可以说,朴素美是马嘶散文的创作风格和美 学追求。朴素美是多样的,表现在马嘶的散文中,也情态各异:有的飘逸,有的轻松,有的悠 闲自得,有的豪情奔放,显示出马嘶风格的成熟和多样化。
三
最能表现马嘶思想深度的是他的理论批评著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马嘶曾以文艺评 论家的形象享誉河北文坛,他曾两次获省文艺振兴奖、一次获华北地区文艺理论一等奖,皆 是由文艺理论批评文章获得。1990年以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大多收入1990年出版的 《紫驹斋文学论评》一书,此后,他又写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文章,如《燕赵文化气韵与河北.文 学》《燕赵艺术的总体精神、风格、韵味与特色》《夕阳篱下语如丝——当今文坛一大景观》等。
纵观马嘶的文艺理论批评论述,有其观点的独特性和对评论界的意义与贡献。马嘶有 着较为广阔的学术视野:一方面,他从宏观的视角出发,以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探讨新时期 繁复的文学现象;另一方面又从微观的角度,论述创作中的规律、技巧等细节问题以及客观、 公正地评论河北(特别是唐山)当代的作家作品。
马嘶的获奖论文《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题》率先提出了当代文学中流派划分的必要性、可 能性以及划分的标准、原则等问题。文章将当代文学置于整个文学史的范畴之内,指出社会主 义文学流派(当代文学流派)所具有的几个特点。在对文学流派做出界定之后,又对当代文坛 的流派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对一些作家群作了定位和展望,对已经形成的流派和可能形成的 流派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他的《乡土文学论》《谈文学刊物的特色》《编者的勇气和刊物的风格》 《也谈敦煌文艺流派》等篇章,皆是谈论、研究这一问题的,这是那几年中他所关注的重点。
马嘶运用笔墨最多也是他的评论重点是对本省作家、诗人的作品乃至作家群体的研究, 《谈河北小说创作的现状和前景》《读河北三位青年作家的作品》《近期河北小说创作掠影》 《一个公民意识诗的群体》《骚动的节奏,淳厚的乡情——唐山文学创作掠影》《张学梦论》《和 时代的主旋律一起交响一一评张学梦得奖诗集〈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在寂寞与苦闷中艰难 行进》《董天柚儿童小说的审美特征》《雅与俗之间的探索——关仁山传奇小说论》《悲怆的颂 歌一王立新的报告文学〈毛泽东以后的岁月〉》《野花初绽淡淡香——读石竹花女子诗社 诗》等皆是以饱满的热情和公允而深刻的笔触评论本省作家的作品,这些文章对河北文学的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嘶的评论特色表现在对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娴熟运用和宏观与微观视角的双向结合 两个方面。而1990年以后,其评论转向对整个文化的关照,更多的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谈 文学发展,如前面提到的几篇谈燕赵文化的文章以及《紫塞文化与承德作家群》《洞察自然的 明澈眼睛》等。
纵观马嘶的文艺理论批评论述,有其观点的独特性和对评论界的意义与贡献。马嘶有 着较为广阔的学术视野:一方面,他从宏观的视角出发,以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探讨新时期 繁复的文学现象;另一方面又从微观的角度,论述创作中的规律、技巧等细节问题以及客观、 公正地评论河北(特别是唐山)当代的作家作品。
马嘶的获奖论文《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题》率先提出了当代文学中流派划分的必要性、可 能性以及划分的标准、原则等问题。文章将当代文学置于整个文学史的范畴之内,指出社会主 义文学流派(当代文学流派)所具有的几个特点。在对文学流派做出界定之后,又对当代文坛 的流派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对一些作家群作了定位和展望,对已经形成的流派和可能形成的 流派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他的《乡土文学论》《谈文学刊物的特色》《编者的勇气和刊物的风格》 《也谈敦煌文艺流派》等篇章,皆是谈论、研究这一问题的,这是那几年中他所关注的重点。
马嘶运用笔墨最多也是他的评论重点是对本省作家、诗人的作品乃至作家群体的研究, 《谈河北小说创作的现状和前景》《读河北三位青年作家的作品》《近期河北小说创作掠影》 《一个公民意识诗的群体》《骚动的节奏,淳厚的乡情——唐山文学创作掠影》《张学梦论》《和 时代的主旋律一起交响一一评张学梦得奖诗集〈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在寂寞与苦闷中艰难 行进》《董天柚儿童小说的审美特征》《雅与俗之间的探索——关仁山传奇小说论》《悲怆的颂 歌一王立新的报告文学〈毛泽东以后的岁月〉》《野花初绽淡淡香——读石竹花女子诗社 诗》等皆是以饱满的热情和公允而深刻的笔触评论本省作家的作品,这些文章对河北文学的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嘶的评论特色表现在对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娴熟运用和宏观与微观视角的双向结合 两个方面。而1990年以后,其评论转向对整个文化的关照,更多的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谈 文学发展,如前面提到的几篇谈燕赵文化的文章以及《紫塞文化与承德作家群》《洞察自然的 明澈眼睛》等。
四
最能表现马嘶创作才华的是他对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的研究。马嘶在1995年从工 作岗位上退休后,进入了一生中第三个创作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1953-1957年在北大读书时期,第二个高峰是改革开放后的1977-1980年)。这一时期,他的学术视野是中华民国 史中的文化教育发展流程和学人文士的生存状态,亦即中国现代社会中以学人文士的鲜活 生活状况和学行轨迹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他的这个治学方向和文化视角 是较为独特的。这一时期,他钻研学问最为勤奋,写作著述用力最多,成就也最为显著。从他 1995年退休到笔者撰写本文之时,十几年中,他共写作、出版了《燕园师友记M1998年的初版本 和2008年的再版增订本)《负笈燕园》《学人往事》《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包括香港的繁体字本)0937年中国知识界》《一代宗师魏建功》《往事堪回首一一百年文化旧 案新解》《林庚评传》《新文学书的残梦》《学人书情随录》《学人藏书聚散录》以及同鲁守平、蔡子 愕合著的《河北读本》等11部书,共计300多万字,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令人叹服的,这也充分说 明了马嘶知识的丰厚和创作的勤奋。
这几部学术专著,皆是马嘶在广泛涉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的,其内容无一不是 反映近百年学界文坛的史实,有许多是鲜为人知或不为人注意的。这几部专著皆有视角独 特、材料翔实、观点新颖、可读性强的特点,是他多年钩沉、辑佚、爬梳、发掘文献史料,并经过 深入研究、思考的结晶。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 况》和«1937年中国知识界》两部专著。
《百年冷暖》于2003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被香港中华书 局买断版权,2005年出版繁体字本。它可以说是一部20世纪中国学人生活的历史长卷,也 是一部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生活史的发朝之作。该书出版后,《作家文摘》《特别关注》《好 书》等报刊连载或转载了部分章节,并获河北省作家协会2003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获奖 评语是:“这是马嘶经过长期资料积累然后精心结撰的著作。该书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 家、学者的经济收入状况入手,具体生动地反映了 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生 活境遇。作品视角独特,资料丰实,文笔活泼,可读性强,同时又能促进读者对知识分子问题 进行深入思考,是一本难得的极富特色的书。”
«1937年中国知识界》于2005年出版之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因而受到知识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华读书报》约马嘶以《日寇炮火下的 中华文化厄难》为总题开设专版,撰写了 6篇长文连续发表。到了 2007年,在抗日战争爆发 70周年之际,一些媒体还以此书为线索,或约写文章,或进行釆访。北京《传记文学》约他写 了两万多字的长文《学人文士在1937年》,海南《新世纪周刊》采写、发表了长篇报道《1937: 梦碎知识分子》《马嘶:寻找失踪的历史》,香港凤凰卫视也多次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可见 这本书影响之广。
马嘶的这些作品,皆有着丰厚的学术含量和文化信息量,又有着一定的思想深度。而他 写魏建功和林庚的两部传记文学,皆内容充实,文笔生动,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既是文 化名人传记,又可作为一部现当代文化史、学术史来读,为人们研究北大学人提供了丰富而. 又宝贵的材料。
如今马嘶虽已年过七旬,但老骥伏栃,壮心不已。他的创作年龄正值壮年,他的创作心 态正值年轻,真可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相信他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注释:
[1][3]马嘶:《后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80 — 181页。
[2]《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
《百年冷暖》于2003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被香港中华书 局买断版权,2005年出版繁体字本。它可以说是一部20世纪中国学人生活的历史长卷,也 是一部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生活史的发朝之作。该书出版后,《作家文摘》《特别关注》《好 书》等报刊连载或转载了部分章节,并获河北省作家协会2003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获奖 评语是:“这是马嘶经过长期资料积累然后精心结撰的著作。该书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 家、学者的经济收入状况入手,具体生动地反映了 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生 活境遇。作品视角独特,资料丰实,文笔活泼,可读性强,同时又能促进读者对知识分子问题 进行深入思考,是一本难得的极富特色的书。”
«1937年中国知识界》于2005年出版之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因而受到知识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华读书报》约马嘶以《日寇炮火下的 中华文化厄难》为总题开设专版,撰写了 6篇长文连续发表。到了 2007年,在抗日战争爆发 70周年之际,一些媒体还以此书为线索,或约写文章,或进行釆访。北京《传记文学》约他写 了两万多字的长文《学人文士在1937年》,海南《新世纪周刊》采写、发表了长篇报道《1937: 梦碎知识分子》《马嘶:寻找失踪的历史》,香港凤凰卫视也多次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可见 这本书影响之广。
马嘶的这些作品,皆有着丰厚的学术含量和文化信息量,又有着一定的思想深度。而他 写魏建功和林庚的两部传记文学,皆内容充实,文笔生动,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既是文 化名人传记,又可作为一部现当代文化史、学术史来读,为人们研究北大学人提供了丰富而. 又宝贵的材料。
如今马嘶虽已年过七旬,但老骥伏栃,壮心不已。他的创作年龄正值壮年,他的创作心 态正值年轻,真可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相信他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注释:
[1][3]马嘶:《后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80 — 181页。
[2]《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