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作家张海迪说过:“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气唐山也有一位张海迪式的作家, 这就是姚翠琴。这位轮椅上的作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写作的底稿,以自己的激情理想为 创作的动力,创作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文釆焕然的散文,并先后出版了《焦竹听雨》《寒梅映 雪》两部散文集。姚翠琴的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她的处女作《亲人》被辑入《震中一 日》,《红梅初鲤》《母爱,泓泓的河》先后获得唐山市1984和1985年度优秀作品奖,《绿军装, 红火焰》获《唐山晚报》“难忘军旅”征文奖二等奖。她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冀东 文艺》《唐山文艺》《唐山劳动日报》上发表40多篇散文,被人誉为张海迪式的作家。她在轮 椅上放飞了自己的生命,并于2008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同时还是河北省音协会员、省 书画研究会会员、唐山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残疾人代表。她与命运抗争事迹 已列入《中国残疾名人大辞典》《全国优秀复转军人传略》等书籍。已接受国内外百余家媒体 采访,中央、省市等多家媒体,均报道过她在轮椅上顽强拼搏的动人事迹,打动和感染了千百 万人,也为社会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姚翠琴这位饱受大地震创伤的美丽女性,有着与人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人生 的独特感怀,因而她的散文也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审美向度。
一、坎坷人生的写真
打开姚翠琴的散文犹如掀开了她的人生履历,使我们看到了她从童年到现在的人生历 程。从《“文革”中的童年》《红梅初绽》《绿军装,红火焰》到《超越死亡的临界线》《从病榻步入 婚姻》《生死离别》《求师》等,几乎所有的散文都是她人生的写真、生命的记录。在《飞鸿踏 雪》《寸心尺素》中,她更是将自己的日记,与亲人、友人的通信汇拢在一起,给了我们一个没 有任何包装和粉抹的纯真的自我,使我们看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在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 下走进了解放军这所人人向往的大学校,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文艺兵。她有一双水灵灵的 大眼睛,一条粗粗的大辫子,一副百灵鸟一样婉转的歌喉,爱情也在羞涩的期待中向她走来, 她的明天是瑰丽色的。然而,大地震摧毁了她美丽的人生,让这个能歌善舞的姑娘成了高位 截瘫,永远和自己心爱的职业告别。手术后在病床上度日,使她痛苦不堪,于是她在病榻上 拾起了搁置已久的笔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心中的郁结得到了一些缓解。 在写日记的同时,自己也开始练笔写一些千余字的小文,并悄悄地给《唐山文学》投寄了一篇 题为《骨肉情》的稿子,虽然稿子没有被釆用,但却得到了编辑的认同和支持。在她住进截瘫 疗养院后,使她在集体生活中开阔了视野,比较专注地进行创作。她的《亲人》的散文在《震 中一日》的专集上发表。处女作的发表给她带来了更大的信心,之后随着《红梅初绽》《母爱, 泓泓的河》等散文的发表和获奖,使得她绝望的精神从此复活。后来,她曾这样说:“那是打 基础的时间,没想到文学最终帮我改变了一切。包括命运,包括精神,原因是什么呢?我进 疗养院了,视野开阔了,然后我的处女作也发表了,发表见证的文字呀,激动得我三天三夜都 没睡觉,那个不是说我单单见文字那种喜悦,有成就那种喜悦,关键是呢觉得自己不是个废 人了,就是自己还是一个有点用的人。而且《红梅初绽》发表以后,我收到了六封来信。其中 有一个英文的老师,还有甘肃兰州那边的一个小弟弟,他们都看过我的文章,有的想做我的 朋友,甚至那个时候有人还想照顾我,把照片都寄来了气随后,她又出版了《焦竹听雨》《寒 梅映雪》两部散文集,为此,唐山市文联为她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大家给了她许多的赞誉和创 作上的肯定。通过自己创作的坎坷之路,她确信:只要人的精神不垮,就可以战胜肉体的残 缺,可以让残缺的生命重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就这样,她在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洗礼和炼 狱般的磨难后,又创造了更加辉煌的人生境界:她不仅在电脑前写作一成为了一名作家; 她还在轮椅上歌唱一唱进了中南海,成了歌唱家;在书案前画画一一用画笔描绘人生,成 了画家。从1983年开始,姚翠琴坐在轮椅上重返舞台,先后参加过许多大型演出。1987年 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作词并演唱的《我是幸福的残姑娘》获奖;1992年参加首届全国 残疾人卡拉OK大赛,获民族唱法第一名。除了爱唱歌,她还爱画画,她亲手绘制的12米长 卷《百猫嬉戏图》,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她以超越常人的经历和超越常人的 成绩,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叹服。大地震精神成了她生命的支柱,她又用自己的人生弘扬了 大地震精神。
她的作品没有造假、没有伪饰,完全显露了自己的生活,袒露了自己的心扉,呈露了自己 的思想,裸露了自己的灵魂。这既是对现代生活中人们粉饰伪装、心口不一,或矫揉造作、忸 怩作态的世俗作风的一种反拨和批判。也是对时下散文界无病呻吟、卖弄矫情、伪造经历的 病态语境的一种抵制和纠正,使人感到了一种激动和振奋。
二、顽强生命的写照
在姚翠琴的散文中,常常可以看到“焦竹"、“寒梅”、“枫叶"、“幽兰”这些美丽的自然形 象。她是用这些形象来激励自己、自喻自己。那迎风傲雪、吐露芬芳的寒梅,那坚毅挺拔、经 霜耐寒的焦竹,那饱经风霜、红似春花的枫叶,那远避世俗、默默吐蕊的幽兰不正是作者人生 的一种参照和象征吗?同时作者又按照自己的审美评价,将独到的见解融合到鲜明、独特的 艺术形象之中,形成了一种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以此传达出自己的理想、信念、情思和美 学观念。如《红枫叶,绿枫叶》中,她从一片“细看被风干了,带着纤巧脉络的叶片"的绿枫叶 中感到了“充溢着勃勃生命力”的顽强,“生命初绽时的盎然”。她从这碧青的枫叶中“想到了 秋天的枫叶"“为何那般绚烂而又绝美?!噢,原来只有绿的盎然,才能红得奇美!"其实这正 是作者生命的写照一青少年时她的人生“绿得盎然”,现在她的人生“红得奇美二作者采 用以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状客观之景,寓物外之理,以实衬虚,借形传神,使我们既领悟到道 理的精奥,又看到了作者生命的写照。再如在《年花》等散文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作者的 “生命的芳香”。
当然,作者更多的篇什还是敞露自己对人生的感怀和理解,即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所悟出 的道理来启人心扉。如在《感受生命》中作者从化妆中“感到生命的鲜活”,“焕发了生命的芳 香”,于是她想到:“无论什么处境的人,都能最贴切地感受生命之美,哪怕是须臾间的一点点 生命的感受都能在生命的背景里升起一轮旭日。感受生命,无疑是生命的再创造,一次又一 次,一次比一次更清新、更亮丽,更富生命的色彩!"作者通过化妆,感受生命,阐发出富有人 生哲理的议论。正是作者这种对生命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感受,使人得到了精神上的启迪, 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意味。再如《残缺的美》《爱情没有瘫痪》《让心灵的翅膀飞翔》《换一种活 法》《渴望行走》等散文也都表现了这种生命的意义。
三、美好人性的赞歌
姚翠琴的散文中充满了对美好人性的歌颂,是一篇篇充满人情、人性、仁爱的人文精神 的作品。她在大地震中饱受创伤以后,得到了社会、家庭,友人、亲人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 关爱,她将此作为表述的对象材料、抒情的媒体,让人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世间的温暖、社 会的关爱。如《母亲,泓泓的河》表现了她伤残以后,在母亲爱河中洗尽了心灵的伤痛,重新 荡起生命之舟、扬起美丽的风帆向着人生的辉煌起航;《亲人》赞扬了哥哥在大地震中,公而 忘私地先抢救重伤人员而后才救家人的高风亮节;《真情无价》再现了金老师夫妇等人多年 来对她的牵挂和关照,他们即使在遇到车祸时也依然不顾自己而去保护她,这种无价的人间 真情令人无限感慨。
可以说,姚翠琴的散文人生写真集、心灵记录簿、情感表白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也给 了我们心灵的启迪。它用爱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用温馨温暖着我们的心怀,用真情激动着 我们的心弦,用理趣打动着我们的心灵。
可见,姚翠琴是用她坎坷的人生、伤残的生命来创作,以实现她完美的人生追求,达到完 好的生命境界。这样,使得她的散文充满了人生况味和生命质量,给我们以美感、以教益。 我们期望她的人生更美好,作品更美丽。
使姚翠琴一生最难忘的事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那是在2006年7月,恰值唐山大地 震30周年到来之际,心系唐山残疾人的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唐山。他牵挂着地震受伤人员, 专门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慰问地震截瘫伤员。当他走到姚翠琴的面前时,“她是一 位歌手。'‘韩院长这样介绍说。“原来在哪儿上班?”胡锦涛问姚翠琴。“刚到建行一个月,当 了 6年兵,分配到建行工作,就被砸伤了。”总书记闻听后,沉吟半晌,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同 情和惋惜。“她还写书!”韩院长补充介绍。胡锦涛饶有兴趣地问,“你写了几本书?”“3本 书!”胡锦涛和姚翠琴再一次握手:“祝贺你啊!”那天晚上,在纪念抗震救灾30周年的晚会 上,姚翠琴亲自为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了自己作词的歌曲——《心灵的笑颜》。她 这样唱道:“我是幸福的蚕姑娘,我胸怀美好的理想。愿理想插上翅膀,飞向蓝天,展翅翱翔。 啊啊 ”
就这样,她用自己的笔、自己的画、自己的歌让生命重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