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件事使人烦心。在我原供职单位和我的栖身之所,就 像登堂入户推销补药的“野广告”,每月都要收到数件相约上辞书 入大典的印制品。起始,因受常规思维的禁锢,认为名标汗青,乃 极其严肃的大事,尽管个人混迹文坛多年,但面对名士风流、著作 等身的大家,仍不免汗颜,自愧难以比肩。而我不能不佩服那些典 籍编纂者坚若磐石的事业心,灿若莲花之舌:“您乃华人当中的佼 佼者。”“您的聪明才智和探索精神,创下的不平凡的业绩,在世界 华人中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似乎人人经纶满腹,个个旷世奇 才,皆为标准的首选入典人物。像这种不求实证、千人一腔的虚妄 之词,不胜枚举。未几,编典籍出辞书几近一大时尚。发端,由无偿 人选转而收费,后入选以购书相挟。不知是因涉及经济有扫斯文, 还是因索财帛遭人冷遇,近年多郑重声明,人选“不收任何刊登费 用,不搞任何形式的摊派。”其相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与 此同步,出版单位也由“国家'‘级飙升为“国际”级,“世界”级,且家 家都有相应的“权威”作后盾,并一再表述「'本岀版社是在中央领 导支持下的正规出版社。”“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权威性、专业 性。”言外之意,有别于那种无主管的“草台班子”、“野鸡社”(确有巧取豪夺书款之徒)。入选程序先是由有关人士提供资料,成文后 交被入选者所在单位审核,证明确凿无讹,签字盖章,并出示人选 者本人相应证书复印件,很快变更为即便无人提供内文,出版者 通过相互传抄,照样有校样在握,形成同一入选者你有我有大家 有,你载我载大家载。以少见的速度,照会入选者将校样过目后限 期寄回。否则,即按本人认同,照印不误。有的先以“人才库”形式 出版,然后派生以矿冶、金融、文教、卫生、科技、文学、艺术种种专 项辞书重岀。对入选者许以该社主编、高级编审等头衔,促使为其 摧举入选对象。近期又接数家业主推出的新项目:上权威人物典 籍——名人世界国际互联网。更为滑稽的是,昨得一信函,获知只 受过小学4年教育的我,竟莫名其妙地被世界华人XX•学院荐为 该院文学学科终身“教授”,条件是缴纳基金3位数。
治典,一向被视为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岀版家陈垣老先生曾 无限感慨地说,编纂典籍乃“圣人”所为。致不论是治典者还是入 选者,皆受到人们的敬重,对名典一向关爱备加。但典籍出版到了 今天如此热衷的地步,恐非正常现象。莫怪有人忧心鱼目混珠,有 “等外品”列入,并被其用以招摇过市。可能正是缘起于此,有作为 的文人学者闻而生厌,避之不及。如果鉴于现在是走向市场经济, 有关部门对今日辞书出版之现状无力加以规范,那么,出版者也 应为其销路及后果有所顾及。名人不是商品,学者岂能廉价“炒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