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国恩与浦江清
        尽管游国恩教授与浦江清教授在治学方法、处世做人、性 格秉性、仪表风格诸方面有着那样多的差异,但受业于他们 的莘華学子却总是习惯于把两位先生连在一起来谈论。我想, 这大概是由于他们不仅在年龄、经历上有许多相仿之处,都 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而且 在很长时间里总是肩并肩地培育着一代代学人,给学生们留 下了同样深刻的印象。
        五十年代初、中期我在北大学习之时,“中国文学史”是 中文系最主要的课程,每周讲授6课时,居各门课之首。这 门课分做四个阶段来讲,从古代神话讲到“五四”以后的现 代文学,每学年讲一个阶段,贯串四年。入学后的第一学年 讲授古代神话和先秦文学,由游国恩先生主讲,他只讲史,不 讲作品,作品讲授则由浦江清先生担任。因而,第一学年的 “中国文学史”课程实际上是由游、浦二位先生共同讲授。到 了第三学年,便由浦先生主讲宋元明清文学了。
        游国恩先生是著名的先秦文学专家,对《楚辞》尤有深 湛的研究,他的研究范围还兼及古代民间文学方面。游先生 治学严谨,根底深厚,是大学问家。他讲课十分认真,讲稿 写得极其简练、精辟,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写成。他讲课不紧 不慢,抑扬顿挫,一口圆润响亮的江西腔,每个字都清晰地送进听者的耳中,因而听讲者能一字不漏地记下。他情绪饱 满,讲得有声有色,讲得很透彻,很干净,从不拖泥带水,耐 听,也耐咀嚼。他推崇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一 书,把这部著作规定为主要参考书。在课堂上,他从不讲与 课程无关的话。
        游先生为人有些拘谨,但很和善,很纯正,很坦荡,亦 很热情。来上课时,他总是衣着齐整,干净朴素。他常穿一 身半新的蓝色中山装,折线分明,看上去衣冠楚楚,甚而有 点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严肃神情。但讲起课来却是笑容可 掬,侃侃而谈,给人以诲人不倦的亲切之感。因而,他给人 以既庄重又温和的印象。他身材不高,胖瘦适度,气色总是 很好,白皙的脸面显出光彩。我的同学金炳詰当时曾在一篇 文章中称道游先生那“因智慧而发光的前额二这些,便构成 了游先生特有的学者风度。
        一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到游先生家里去拜访他。他住 在风景秀美的燕东园,那是独门独户的一幢别墅式小楼,满 院是花木翠竹,宛如世外桃源。他的小客厅古色古香,贴近 墙壁矗立着几个精致的带玻璃门的书橱,橱里摆满线装书。那 日,游先生穿着浅色的中式对襟小褂,中式裤子,脚上穿着 黑布鞋。这同他在课堂上那衣冠楚楚的严肃样子大不相同,我 们眼前是一位更为和蔼可亲的温厚长者。我们围坐在他的周 围,听他随意而谈。他谈的是治学之道,是如何学习古典文 学,如何做学问,绝不涉及其他任何事情。我感觉到,他是 一个纯而又纯的学者,他的脑子里装的只是学问。
        那时游先生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 授。他是学术界公认的功底十分深厚的学者,但他的著作并 不丰硕,这也许同他那严谨的治学作风有关。当然,他也并 非孔子说的那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传旧”之士,而 是有着真知灼见的大学者。我早就读过他的那部被选入“万 有文库”的《先秦文学》一书,听说那是过去被列为大学教 科书的。六十年代初,他与王季恩、萧涤非、季镇淮共同主 编的《中国文学史》是流传极广的大学教科书。可见一个学 者的名声并不完全取决于著作数量的多寡,而要看他的学术 根底和著述质量。名教授也并非皆是著作等身的。
        浦江清先生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清华过来的。听高 年级同学们讲,他是吴宓先生的弟子,毕业于东南大学西洋 文学系,曾在清华研究院担任陈寅恪先生的助教。朱自清先 生病逝后,浦先生曾主持过清华的中文系,由此可见他的资 望之深。
        浦江清先生的个人风格与游先生大不相同。他为人洒脱, 不拘小节,甚至放荡不羁,讲课也是很随便、很灵活的。他 用难懂的吴语来讲授古奥艰深的《盘庚》、《离骚》等作品,我 们一些北方同学听起来很是吃力。我班的两位朝鲜留学生曾 不止一次地向我诉苦说:“浦先生讲课一点也听不懂。”因而 他们下课后还要借别人的笔记再补抄一遍,并且让中国学生 再给他们重新讲解。浦先生讲课时,旁征博引,有时拉得很 远,但听起来却很有兴味的。他在第三学年讲元杂剧时,讲 着讲着一时兴起,竟按《元曲》的曲调唱了起来,同学们也 便相视而笑。
        浦先生体弱多病,讲课时,常常一只手揉抚着肚皮,可 见他是有胃病的。他的身体本来瘦小,加之病魔缠身,就更 显单薄。萎黄瘦削的脸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倒别有一种神 韵,使人想起古代的隐逸之士。但他讲起课来却是精神饱满, 眉飞色舞,声音宏亮。
        在一个暑假过后的开学日子,我们回到学校时,才知道 浦先生因病逝世了。同学们都很悲痛,也感到突然,但大家 又深知他原是身患疾病的。浦先生归天后,他的友人们为他 编选了一部《浦江清文录》出版,这是浦先生一生的心血结 晶,是他留给学术界的有着很高价值的遗产。在浦先生逝世 近40年之后,由浦汉明编、季镇淮审订的《浦江清文录续 编》又作为“清华文丛”第一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 足以证明他的著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前些时,读到了浦 先生的遗著《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我感到很有兴味,从 而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学界中事。
        游国恩和浦江清两位先生同是有着很高学术建树的一代 学人,同是把我们引向无涯学海的业师,我们总是同时回忆 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一位是严谨宽厚,一位是洒脱旷 达;一位有着儒家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一位显露出老庄思 想的名士风流,,但他们都曾给过我们宏博的滋养。二位先生 虽都已作古,但他们的学生们会永远记着他们给予的惠泽。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