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先生
        1950年春,我到离家乡二百余华里的昌黎县城一所中等 专业学校读书。一个星期天,我在街头旧书摊买到一本南星 的散文集《松堂集》,那是1944年由北京新民印书馆印行的。 翻开去读,那优雅美丽的文字和凝重挚烈的情感强烈地吸引 着我,尤其是排在书最后面的那篇《忆克木》,我更是读了一 遍又一遍,深深地印在心上。由此,我知道了金克木这个有 些古怪的名字,诗人、散文家、翻译家金克木便成了我所崇 拜的一个人物。那些年里,我的脑海里总是滞留着一个淡淡 的近乎虚幻的影子,那就是南星描绘的那个“身材不高,眼 睛和嘴唇充分露着捷才的青年”,那个“没有钱也没有职业, 冷天穿一件宽大的袍子,暖天一件淡青大褂”的流浪者、苦 学者。这个虚幻的影子同那本破旧的《松堂集》总是陪伴着 我,直到几年后它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身影。
        1953年我考进了北大中文系,来校后不久,便听说金克 木先生是东方语言文学系的教授,这个不经意中得来的消息 竟使我兴奋了好几天。我想,虽然他不是中文系的教师,但 既然同在一个校园里,我肯定会有机会见到他的,
        南星的《忆克木》虽然只是一篇三四千字的怀人散文,却 为我提供了不少关于金克木的身世、学行和人生轨迹的信息, 这些便成了我了解、认识金先生的最初基础。三十年代初,金 克木从故乡安徽寿县只身流浪到北平,那时,他还不到二十 岁,但已是一个孜孜苦读、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了。他跻身 于北方古都那一群令人瞩目的学人文士中间,在《现代》、 《每日文艺》、《新诗》和其他报刊上发表隽永空灵的小诗和明 快犀利的散文随笔。他又入迷地学习英文、法文、德文,热 心参加邵可侣教授主持的法文座谈会和朱光潜先生主持的新 诗座谈会。他兴趣颇浓地钻研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他生 活清贫,又极淡泊、乐观。他“每天一半读书,一半访友,见 了人总是愉快自如,没有一•点为贫苦所影响的表现”,南星写 道:“我到现在才知道这几乎是人所不能的事。贫苦压倒了多 少”人,只有克木始终保持着他的笑傲的风趣。”他过了几年 这样的生活,直到1935年才到北大图书馆做了职员,在出纳 台管理借书还书。然而,一年后,他又离开北平去江南旅行 了。他从南京到上海,在那里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蝙蝠集》, 还出版了译著《通俗天文学》,他曾把这部译著书稿给南京的 著名天文学家陈遵妫看过,陈遵妫便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天文 学会。他在给南星的一封信中说:“我五月初离杭,现仍未决 何往,大约上苏州。此后两月中恐难在一地居留半月以上。” 但过了不久,他又回到北平,沉潜于译书生活了。
        我对金克木这种带有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漂泊生活很 感兴趣•我猾想,他定是一个能在生活的激流里俯仰自如,随 缘自适的人,是一个能够驾驭并主宰生活的强者,笃志于学 的沉稳意念与心猿意马的浪漫情怀是如此完美地融汇于一 身。这是一个非凡的人,一个学界的奇才。
        此后,我就从图书馆找到了他出版于三十年代中期的诗 集《蝙蝠集》,这便是南星在《忆克木》中提到的“他从南京 到上海,又到杭州小住,同时编定完毕他的《蝙蝠集》,交时 代图书公司印行了气《蝙蝠集》于1936年3月由上海时代图 书公司初版发行,为“新诗库”第一集的第四种,那一年,金 克木是24岁。诗集包括《缘木辑》、《美人辑》、《少年行》 (甲)、《少年行》(乙)四辑,收入他的42首诗。我喜欢他那 清新的诗句:“我喜欢春天的江南,江南的春天,/我喜欢微 雨的黄昏,黄昏的微雨。”也喜欢那些带有悠然出世之感、参 透人生的小诗:“三年,九年;三十年,九十年;/人生不过 百年哪/待天边飘起一片云时,/花的梦,鸟的梦,月的梦,/ 都是风里的蜘蛛网了,/残留的许只有这临水的岩石。”我那 时也在写诗,我虔诚地学着他这隽永、洒脱的诗风。
        进入三年级以后,我们添了一门新课“东方文学”,这门 课不仅在北大是首次开设,其他大学也未曾开过。“东方文 学”是讲授日本、朝鲜、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文学,聘 请了东语系的几位先生来讲课,只有朝鲜文学是由朝鲜金日 成大学的李应洙教授来讲,而这“印度文学”正是由金克木 教授来讲授。金克木是著名的教授和学者,他来讲课,同学 们是非常欢迎的。
        那一年金克木先生只有四十三四岁年纪,他身材不高,且 清瘦,秀气的脸上架起一副近视眼镜,但却表现出资性卓華 和温文尔雅的样子。他衣着朴素,但很整洁利落,一身半旧 的深色衣裤,既合体又似一尘不染。站在讲台上,他的身上 透出一股厚朴豁达、超尘脱俗的儒雅之气,那是许多清儒哲 人通常所具有的气度与作风,这是纯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 毫的矫饰与伪装。在燕园的几年里,我遇见过不少这样如空 谷幽兰般志行高洁的著名学人,如今,在金先生身上,我又 一次看到了那种我终生视为弥足珍贵的儒风雅气。
        金克木先生讲课既流利又沉稳,他像讲古老的异域故事 那样娓娓而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遥远、陌生又迷人的艺术 世界,而这个古老国度里的古老文学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他 讲解吠陀文学中的《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和印度古代 的两大史诗《摩诃波罗多》、《罗摩衍那》,还有迦利陀娑的戏 剧《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这些都是印度古代文学史中 的名篇,正是这些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作品,构成了印度文 学的古老传统。那时,这些作品在我国尚无完整的译本,我 们无法直接领略那些优美的作品,他只能给我们介绍它们的 故事情节、艺术结构和历史成就等等,但仅只这些,也足以 使我们对那些伟大作品心向往之了。他说,产生于公元前三 四世纪的印度两大史诗,是可以同古希腊荷马的史诗《伊利 亚特》、《奥德赛》相媲美的伟大作品,而《摩诃婆罗多》有 10万颂(诗节),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讲这部史诗 时,他从史诗的作者、传本、内容、时代、体裁以及对后世 文学的影响诸方面来讲解。他讲得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从印度古代的英雄史诗、寓言故事集《五卷书》、长篇 小说《迦丹波利》、《戒日王传》、《十公子传》,--直讲到近现 代印度文学中的名篇,讲到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泰戈尔的《吉 檀迦利》、《飞鸟集》、《暮歌》、《晨歌》等等。由于“东方文 学”课程安排得太紧,一个学期要讲好几个国家,因此,金 先生的课只讲了几周便结束了。他只能鸟瞰式地讲一个轮廓, 根本无法展开细讲,虽则如此,我们仍然对这个文明古国几 千年的文学发展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金先生的课结束了,但大家对他的崇敬之情却有增无减。 此时,我们已知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学者,他没有受过高等 教育,而他却在不及而立之年就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他在学 问的诸多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很高的成就。这使我想起 几位曾经在北大执教过的自学成才的著名学者,如梁漱溟、钱 穆、沈从文等均是这样。因而,在他的身上似乎就笼罩着一 层令我欲探究竟的神秘色彩。我极欲研究他,便多方寻找他 的著述和关于他的资料,这种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金克木于1912年出生于安徽寿县一个落魄了的书香之 家,他读小学时,就曾翻阅过祖遗的几十木箱藏书,这使他 大开眼界。他不仅闻到了经史子集那些古老传统文化的书香 之气,也接触到了诸如《饮冰室文集》、《新民丛报》之类的 近代文化以及“五四”以后的新思潮c他自小就随其兄学英 交,后来又学了法文、印地文、梵文和世界语。1930年他流 浪到古都北平,过着清贫的苦读生活,他在茫茫无际的学海 中拼力泅渡,寻找一块块知识的芳渚。他兴趣广泛,什么都 想学,想学什么便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 的程度。那几年,他写诗,写散文,写评论,学外文,还迷 上了天文学。他用小望远镜去观察天上的星辰,啃原文的西 方天文学家的著作。几年中,他竟然翻译了《通俗天文学》、 《流转的星辰》、《时空旅行》等三本英文的天文学启蒙著作。 《通俗天文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还曾再版过。《流转的星 辰》由中华书局出版,《时空旅行》则由于抗战爆发,书稿被 出版社遗失。那时,他租住了西山脚下的一间小屋,每日学 外文,译书,他费力地硬啃英文的《光的世界》和《语言 学》。
        在北大图书馆当职员的那些日子,是他学得最多、也获 益最多的时期。半个世纪以后,他回忆那一段的学习生活时 说:“书库中的书和来借书的人以及馆中工作的各位同事都成 为我的教师",“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和书库中人成为导师,我便白天在借书台和书库之间生活,晚上再仔细读借回 去的书气而就在那时,他写了一篇《为载道辩》的长文,发 表于1935年4月天津《益世报》的“读书周刊”上,文章对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 法。一个初岀茅庐的自学青年能够著文同享誉海内外的大文 豪周作人辩论,这充分表现了他的学术勇气,也表明他确实 有着扎实厚重的学问根底。可以说,金克木是一位“不悔少 作”的学者。
        抗战爆发后,金克木离开被日本占领的北方故都,去大 后方流浪c 1938年,他来到了香港,经曹未凤的介绍,他去 找《立报》的主编萨空了,萨空了见他手中拿着一本英文书, 便要他来翻译外电,这样,他就留在《立报》编译国际新闻。 一年中,他在这里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新闻工作既要求快 速,又准确无误。每天,他在庞杂无序的材料中紧张地翻阅 筛选,找出要点,区分轻重,还要计算字数,决定取舍,组 织安排版面,他练就了一套适应新闻工作的硬功夫。1939年, 他又离港,去湖南桃源女子中学任英语教师,后又在湖南大 学任法文讲师。
        他是一个孜孜夜破沉潜于学的人,但似又有着永不肯安 分的进取之心。1941年,他又经云南、缅甸,来到天竺之国 印度。他来到了释迦牟尼“初转法轮”之处的鹿野苑,栖居 于招待香客的“法舍”里,每天黄昏时赶到中国庙的“香积 厨”里独自吃下中午剩的菜饭。在那里,他跟随印度老人法 喜居士学读印度古书。“二战”期间,印度原本也处于前线的 边缘,但鹿野苑却仿佛是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他就在这个 世外桃源潜心地钻研印度古代语言和佛教经典。后来,他又 到了浦那,与印度的戈克雷教授校写《阿毗达摩集论》,并跟 着他学习梵文,他们对照藏文译本和玄奘的汉译本,来进行 校勘。这样,他学了梵文,也学了佛典。他在印度住了五年, 1948年回国后,被聘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讲授印度哲学 史。1948年,他来到北京大学,任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讲 授印地语、梵语等课程c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他一直但任北 大东语系和南亚研究所的教授。
        近几十年来,金克木先生幽居于富于园林之美的未名湖 畔,埋头教学与著述。他仍然不停歇地在浩渺的学海中纵身 漫游,并且寻觅到了一个又一个曲境通幽的芳洲,他便暂憩 息于那里开拓着自己的“名山”事业,挖掘出人类智慧的浑 金璞玉,他得到的东西已够车载斗量了。进入耄耋之年以后, 他越发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他在《读书》、《中华读书报》、 《文汇读书周报》等高品位的报刊上开专栏,设文场,用随笔 式的学术小品谈笑自若地议论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今中外名著 名文。这些博古通今的隽永文字,显示了他的深纯学养与真 知灼见,成为近年来学者随笔中的脍炙人口之作。他一生著 述丰硕,除早年的诗集《蝙蝠集》、散文集《天竺旧事》、小 说集《旧巢痕》、《难忘的影子》等之外,又有学术专著《梵 语文学史》、《比较文学论集》,译著《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 选》、《印度古诗选》、《我的童年》、《云使》等。近年出版了 《书城独白》、《长短集》、《金克木小品》、《燕啄春泥》、《燕 口拾泥》、《末班车》、《槛外人语》、《蜗角古今谈》、《梵佛 探》等书。他还担任了辽宁教育出版社新近隆重推出的跨世 纪工程一-《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近代文化书系”的学 术指导。
        金克木先生曾多次说:“我不是专家,也许可称杂家,是 摆地摊子的,零卖一点杂货。我什么都想学,什么也没学好, 谈不上专。”这是金先生的谦逊之辞。其实,他是一个通才, 一个博闻多识、在诸多学术领域皆有精探力索大成就的学者, 一个沉潜于无涯学海中终老不辍的探幽者。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