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一件颇令人遗憾的事,我国现代两位堪称“大 师”的美学家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都在北大任教,但在五十 年代前期和中期,我们却没有机会听他们讲“美学”课。
由于人们所知道的原因,朱光潜先生在建国后的那几年 中,一直处于被人批判和自我批判的艰难境地。虽然,在建 国伊始的1949年11月27日,他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 “自我检讨”的文章,一些人也一直把他作为错误思想乃至反 动思想的代表人物,没完没了地加以伐挞,批判他的“反马 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然而,在北大,以及在别的地方,他 似乎一点也没有被“批”臭,人们还是怀着敬佩之心去谈论 他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那些脍炙人口的著作,也 同样怀念着他主编过的在三四十年代颇有影响的《文学杂 志》,议论着他和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那几位文学家始终 不渝的友情。因此,那些动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认为 ……”这样吓唬人的大帽子来压人的批判文章,不仅朱先生 不屑一顾,我们也不以为然。而朱光潜先生在那些年中,却 一直在默默的辛勤地耕耘在美学园地里,他不声不响地著译 着,从未有懈怠过,也从没有失去信心,他的成就也是极其 丰硕的。我们为不能听到居住在燕园的这位著名学者的美学 课感到深深的遗憾。
那么,宗白华先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开“美学课”呢? 直盼到我们快要毕业的那一年,北大才开设了“美学”课, 主讲者是文学研究所的蔡仪先生,然而,课时却少得可怜,每 周只讲两个课时,一个学期就结束。当时,我们真有点“千 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记不起这门课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了,总之听课的人相 当多,黑压压挤满了一间大教室,课是给中文系开的,听课 的却不只是中文系的,有本校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也有 外校的进修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旁听生。还有外地高校的教师, 他们坐了火车来听课,听完课再乘车回去,每周往返一次。
这种趋之若鹫的热闹局面,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 学习美学理论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是慕蔡仪先生的大名而来。 不过,当时在北大开“美学”课,确也是思想解放、学术空 气活跃的一个反映。
蔡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艺理论 家,他原名蔡南冠,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东京高 师留学,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在上海 做青运工作,主持《青年知识》杂志。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 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他早年参加北京的沉钟社,负笈东瀛之时,写 过历史小说《先知、》《绿翘之死》、《旅人芭蕉》等,他的小 说多发表于《沉钟》半月刊上。抗战期间,他在郭沫若领导 的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做对敌宣传工作。从那时 开始他就对新艺术理论进行研究探索,1942年,写出了颇有 影响的《新艺术论》,接着又写了《新美学》,这两部令人耳 目一新的著作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瞩目,从此确立了他在 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解放后,他又有《中国 新文学史讲话》、《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论现实主义问 题》等多种著作。他虽然也是一位资深的美学家,但在人们 心目中,他是与朱光潜、宗白华等老一辈美学家不同类型的 学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够在建国后第一个走上北 大“美学”课的讲台。
由于课时和教学计划的限制,蔡仪先生的“美学”课讲 得极其简略精短,他只是提纲挈领地来讲美学的基本原理,那 只是一个极简单的框架,而不能展开来讲。因此,虽然我们 听起来新鲜有趣,却又很不满足。
蔡仪先生1906年生于湖南,给我们讲课时只有50岁左 右年纪。他是个极纯朴的人,黑而瘦的脸庞,常穿着普通的 布衣,很像是个老工人,不认识他的人绝看不出他是个著名 的学者、教授、又是个有着长期革命经历的人。
他讲课时,常常带来一些世界名画的图片,做为直观的 辅助教材,讲到一些美学概念时,他就用这些世界名画和一 些音乐名曲来做为例证。他一边讲解着,一边轮番展示诸如 达•芬奇、列宾、毕加索、齐白石等人的作品,用这些艺术 品的形象去阐释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C这样,他就 能深入浅出地讲懂一些难懂的问题,使学习者能够加深印象, 获得巩固的知识。
下了课,常常有人走上前去,围住他,向他请教一些问 题,还有人跟着走一段路,边走边谈,这大多是研究生和校 外来进修或旁听的人。这时候,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仿 佛这才使他有了用武之地。这肯定比他在课堂上讲得多,也 生动得多。
由于在课堂上讲得过于概括和简略,因而那时对蔡仪自 成体系的美学理论了解得不多,直到后来读了他的一些美学 和文艺理论著作,才逐渐了解到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美学和文 艺理论的重要建树和重大贡献,认识到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 新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听蔡仪的“美学课”,对我来 说,是起到了引路的作用,使我得以初窥美学园地的斑斓多 姿,领我走进了一个新鲜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美的世界。
由于人们所知道的原因,朱光潜先生在建国后的那几年 中,一直处于被人批判和自我批判的艰难境地。虽然,在建 国伊始的1949年11月27日,他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 “自我检讨”的文章,一些人也一直把他作为错误思想乃至反 动思想的代表人物,没完没了地加以伐挞,批判他的“反马 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然而,在北大,以及在别的地方,他 似乎一点也没有被“批”臭,人们还是怀着敬佩之心去谈论 他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那些脍炙人口的著作,也 同样怀念着他主编过的在三四十年代颇有影响的《文学杂 志》,议论着他和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那几位文学家始终 不渝的友情。因此,那些动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认为 ……”这样吓唬人的大帽子来压人的批判文章,不仅朱先生 不屑一顾,我们也不以为然。而朱光潜先生在那些年中,却 一直在默默的辛勤地耕耘在美学园地里,他不声不响地著译 着,从未有懈怠过,也从没有失去信心,他的成就也是极其 丰硕的。我们为不能听到居住在燕园的这位著名学者的美学 课感到深深的遗憾。
那么,宗白华先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开“美学课”呢? 直盼到我们快要毕业的那一年,北大才开设了“美学”课, 主讲者是文学研究所的蔡仪先生,然而,课时却少得可怜,每 周只讲两个课时,一个学期就结束。当时,我们真有点“千 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记不起这门课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了,总之听课的人相 当多,黑压压挤满了一间大教室,课是给中文系开的,听课 的却不只是中文系的,有本校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也有 外校的进修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旁听生。还有外地高校的教师, 他们坐了火车来听课,听完课再乘车回去,每周往返一次。
这种趋之若鹫的热闹局面,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 学习美学理论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是慕蔡仪先生的大名而来。 不过,当时在北大开“美学”课,确也是思想解放、学术空 气活跃的一个反映。
蔡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艺理论 家,他原名蔡南冠,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东京高 师留学,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在上海 做青运工作,主持《青年知识》杂志。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 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他早年参加北京的沉钟社,负笈东瀛之时,写 过历史小说《先知、》《绿翘之死》、《旅人芭蕉》等,他的小 说多发表于《沉钟》半月刊上。抗战期间,他在郭沫若领导 的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做对敌宣传工作。从那时 开始他就对新艺术理论进行研究探索,1942年,写出了颇有 影响的《新艺术论》,接着又写了《新美学》,这两部令人耳 目一新的著作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瞩目,从此确立了他在 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解放后,他又有《中国 新文学史讲话》、《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论现实主义问 题》等多种著作。他虽然也是一位资深的美学家,但在人们 心目中,他是与朱光潜、宗白华等老一辈美学家不同类型的 学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够在建国后第一个走上北 大“美学”课的讲台。
由于课时和教学计划的限制,蔡仪先生的“美学”课讲 得极其简略精短,他只是提纲挈领地来讲美学的基本原理,那 只是一个极简单的框架,而不能展开来讲。因此,虽然我们 听起来新鲜有趣,却又很不满足。
蔡仪先生1906年生于湖南,给我们讲课时只有50岁左 右年纪。他是个极纯朴的人,黑而瘦的脸庞,常穿着普通的 布衣,很像是个老工人,不认识他的人绝看不出他是个著名 的学者、教授、又是个有着长期革命经历的人。
他讲课时,常常带来一些世界名画的图片,做为直观的 辅助教材,讲到一些美学概念时,他就用这些世界名画和一 些音乐名曲来做为例证。他一边讲解着,一边轮番展示诸如 达•芬奇、列宾、毕加索、齐白石等人的作品,用这些艺术 品的形象去阐释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C这样,他就 能深入浅出地讲懂一些难懂的问题,使学习者能够加深印象, 获得巩固的知识。
下了课,常常有人走上前去,围住他,向他请教一些问 题,还有人跟着走一段路,边走边谈,这大多是研究生和校 外来进修或旁听的人。这时候,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仿 佛这才使他有了用武之地。这肯定比他在课堂上讲得多,也 生动得多。
由于在课堂上讲得过于概括和简略,因而那时对蔡仪自 成体系的美学理论了解得不多,直到后来读了他的一些美学 和文艺理论著作,才逐渐了解到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美学和文 艺理论的重要建树和重大贡献,认识到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 新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听蔡仪的“美学课”,对我来 说,是起到了引路的作用,使我得以初窥美学园地的斑斓多 姿,领我走进了一个新鲜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