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1952年的什么时候,我在天津市郊一所有名的 中学里读高中。一天,我在新华书店买到几本特价书,其中 有一本是记录着北京大学解放初期的一些政治活动的书,书 名大概是《北大民主运动特辑》。那时,我正在日夜做着大学 梦,特别是北大梦,因而对这本反映北大师生生活的书就格 外垂青,读了又读。从那本书中,我知道了北大一些教授的 名字和活动,也知道了一个过去从未听说的名字——乐黛云。
当时,乐黛云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似乎是学生会的主 要干部,总之,她那时是个很有些名气的风云人物。书中记 载着那样一件事情:乐黛云作为中国学生的代表去布拉格参 加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因而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1953年我考进北大中文系,那时,乐黛云已经毕业,留 校做了助教,专攻现代文学。后来,她当了中文系教师党支 部书记。在青年教师中,乐黛云是个很响亮的名字,她虽然 还没有开课,同学们便都知道她了。
1956年上半年,北大团委会创办了《北大文艺》,决定由 乐黛云任主编,我为副主编(我当时是中文系三年级学生)。 这样,我便有幸结识了乐黛云先生,并且同她有了许多工作 上的来往。
《北大文艺》是作为北京大学校刊的副刊专版而存在的, 占四开四版校刊的一个版面。作为一块创作园地,它专门发 表同学们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以诗、散文、小说为主,有 时也发一些演唱作品,大约每月出一期。
乐先生那时只有二十四五岁年纪,她已与汤用彤副校长 之子汤一介结了婚,与汤副校长同住在燕南园的一幢幽雅的 小楼里。
记不清最初是怎样与乐黛云先生见面的了,只记得一见 面她就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她年轻、热情,待人极温和、 真诚。她胖胖的身材,胖胖的圆脸庞上有几点微微的雀斑,讲 一口南方人学得极近纯正的普通话,嗓音甜亮,说话时总是 笑眯眯的,使人感到分外亲切。
第一次到乐先生家里,我多少带点惶恐与拘谨之感,因 为那里住着汤用彤先生。汤先生是学校的高层领导,又是一 位堪称一代宗师的大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我不止一次听人说 过,他是中国现代读书最多的几位学者之一。那一天,我带 着由我起草的《北大文艺》发刊辞去请乐先生审阅。走进那 幢静谧得岀奇的雅致小楼,穿过汤先生那间宽大、宛如一座 书籍宫殿的书斋,我嗅到了一股令人醉迷的古香之气。汤先 生端坐于一个大书案前埋头读书,他那头雪白的头发闪着熠 熠光彩,这时,我好像踏进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我默默 地向汤先生点头致意,便匆匆地沿着小巷一样长的书架间隙 中走去,来到乐先生的书房。后来,这个发刊辞经乐先生润 色后,发表在《北大文艺》的创刊号上。以后,我把每期稿 子编好后便送给乐先生审阅,经她审阅后送到校刊发表。
《北大文艺》只出了几期,1956年下半年,就改出《红 楼》文学期刊,我仍在编辑部工作,乐先生也就不参与其事 了。
当时,乐黛云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似乎是学生会的主 要干部,总之,她那时是个很有些名气的风云人物。书中记 载着那样一件事情:乐黛云作为中国学生的代表去布拉格参 加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因而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1953年我考进北大中文系,那时,乐黛云已经毕业,留 校做了助教,专攻现代文学。后来,她当了中文系教师党支 部书记。在青年教师中,乐黛云是个很响亮的名字,她虽然 还没有开课,同学们便都知道她了。
1956年上半年,北大团委会创办了《北大文艺》,决定由 乐黛云任主编,我为副主编(我当时是中文系三年级学生)。 这样,我便有幸结识了乐黛云先生,并且同她有了许多工作 上的来往。
《北大文艺》是作为北京大学校刊的副刊专版而存在的, 占四开四版校刊的一个版面。作为一块创作园地,它专门发 表同学们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以诗、散文、小说为主,有 时也发一些演唱作品,大约每月出一期。
乐先生那时只有二十四五岁年纪,她已与汤用彤副校长 之子汤一介结了婚,与汤副校长同住在燕南园的一幢幽雅的 小楼里。
记不清最初是怎样与乐黛云先生见面的了,只记得一见 面她就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她年轻、热情,待人极温和、 真诚。她胖胖的身材,胖胖的圆脸庞上有几点微微的雀斑,讲 一口南方人学得极近纯正的普通话,嗓音甜亮,说话时总是 笑眯眯的,使人感到分外亲切。
第一次到乐先生家里,我多少带点惶恐与拘谨之感,因 为那里住着汤用彤先生。汤先生是学校的高层领导,又是一 位堪称一代宗师的大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我不止一次听人说 过,他是中国现代读书最多的几位学者之一。那一天,我带 着由我起草的《北大文艺》发刊辞去请乐先生审阅。走进那 幢静谧得岀奇的雅致小楼,穿过汤先生那间宽大、宛如一座 书籍宫殿的书斋,我嗅到了一股令人醉迷的古香之气。汤先 生端坐于一个大书案前埋头读书,他那头雪白的头发闪着熠 熠光彩,这时,我好像踏进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我默默 地向汤先生点头致意,便匆匆地沿着小巷一样长的书架间隙 中走去,来到乐先生的书房。后来,这个发刊辞经乐先生润 色后,发表在《北大文艺》的创刊号上。以后,我把每期稿 子编好后便送给乐先生审阅,经她审阅后送到校刊发表。
《北大文艺》只出了几期,1956年下半年,就改出《红 楼》文学期刊,我仍在编辑部工作,乐先生也就不参与其事 了。
1956年暑假后,我升入了四年级,课程中开设了 “中国 文学史,,第四段,即“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原由王瑶先 生讲授,当时,王瑶先生正参加周扬领导的“中国新文学 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我们的课便由青年教师乐黛云讲授 了。
本来,同学们是希望能够听王瑶先生课的,现在换了一 个年轻的教师来讲课,而且是初出茅庐,便难免有一种遗憾, 但听了乐先生第一堂课之后,大家便眉开眼笑,觉得那种遗 憾和担忧是多余的。
乐黛云先生的课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这几年中,她饱 览群籍,刻苦攻读,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尤 其对鲁迅和茅盾等作家的研究更有其独到而深刻之处,因而 讲起课来,十分精彩生动。
她写了极其详尽又文釆斐然的讲稿,那讲稿材料翔实,分 析精当深刻。她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 去认识、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这是熟练自如的运用,而 不是当时并不少见的那种贴标签的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手 法。这样,她的课就有着很高的质量和学术含量,使学习者 受益很多。讲茅盾的《春蚕》、《子夜》等作品时,她讲得尤 为精彩。她结合作者当时的思想、阅历和时代的政治、经济 形势去剖析艺术形象的构成,见解独到而深湛。听了她的课, 大家都钦佩她的深厚学术功底和严谨又活泼的学风。
她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和谐,很融洽,她是把同学们当成 了相互切磋的朋友,而从不流露一点师长的架子。下课时,大 家围着她讨论各种问题,她也嘻嘻哈哈同大家谈笑。有时,她 出一些思考题,让同学们课外去思考、研究,写岀一些短小 的文章,那都是一些关于作家作品的分析,她鼓励我们进行独立思考,认真研究问题,写岀自己的见解。对于这些作业, 大家都有兴趣去做,这实际上是写一篇小论文。那些作业,她 都认真去看,并写下批语和意见,那些意见都是很中肯的。我 记得,我写的一篇关于鲁迅《祝福》中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 的悲剧意义的作业,提出了 “悲是一种美”的见解,这得到 了她的好评,并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以致竟使我想好好 做一篇大文章。
乐黛云先生的课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这几年中,她饱 览群籍,刻苦攻读,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尤 其对鲁迅和茅盾等作家的研究更有其独到而深刻之处,因而 讲起课来,十分精彩生动。
她写了极其详尽又文釆斐然的讲稿,那讲稿材料翔实,分 析精当深刻。她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 去认识、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这是熟练自如的运用,而 不是当时并不少见的那种贴标签的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手 法。这样,她的课就有着很高的质量和学术含量,使学习者 受益很多。讲茅盾的《春蚕》、《子夜》等作品时,她讲得尤 为精彩。她结合作者当时的思想、阅历和时代的政治、经济 形势去剖析艺术形象的构成,见解独到而深湛。听了她的课, 大家都钦佩她的深厚学术功底和严谨又活泼的学风。
她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和谐,很融洽,她是把同学们当成 了相互切磋的朋友,而从不流露一点师长的架子。下课时,大 家围着她讨论各种问题,她也嘻嘻哈哈同大家谈笑。有时,她 出一些思考题,让同学们课外去思考、研究,写岀一些短小 的文章,那都是一些关于作家作品的分析,她鼓励我们进行独立思考,认真研究问题,写岀自己的见解。对于这些作业, 大家都有兴趣去做,这实际上是写一篇小论文。那些作业,她 都认真去看,并写下批语和意见,那些意见都是很中肯的。我 记得,我写的一篇关于鲁迅《祝福》中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 的悲剧意义的作业,提出了 “悲是一种美”的见解,这得到 了她的好评,并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以致竟使我想好好 做一篇大文章。
1957年夏天,我们刚刚学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北 大的“反右派斗争”运动就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了。9月,大 家带着一种惊弓之鸟的悲凉情绪离开了燕园,走上了很不理 想的工作岗位,此后,学校里的情况就不甚了了,只知道那 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揪出来的“右派分子”也越来越多,甚 至一些运动初期的积极分子,也忽而被戴上或干脆自己给自 己戴上“右派”帽子。我到了工作岗位后不久,忽然收到在 校同学寄来的一张北大校刊,翻开报纸一看,“挖出'当代英 雄'的反党集团”几个黑体大字赫然跳动在眼前。我立时如 五雷轰顶似的怔住了,原来是揭发批判以乐黛云为首的一批 青年教师想办一个名之曰《当代英雄》刊物来进行“反党”活 动。我在校时,一点也没听说过“当代英雄”刊物的事,只 知道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有一部中篇小说《当代英雄》,那是人 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直追求进步紧跟着党走、后来又成为 中文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乐黛云,何曾进行过“反党活动”呢? 根据我对乐先生的认识,无论如何不相信她会是一个“反党 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
然而,真真切切的事实是,从那个时候起,乐黛云就交 上了厄运,开始了她坎坷乖戾的人生之旅。从此,我就再也 听不到关于她的消息了,而我,多少年来,却在心底深深惋惜着学术界的一颗新星陨落了。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得知,在 那灾难频仍的二十年中,她曾在农村里被监督劳动,也当过 猪信、伙夫、赶驴人、打砖手,她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被 无情地剥夺了,直到她已经成为一个中年妇女时,才又重新 回到了学术岗位。
然而,真真切切的事实是,从那个时候起,乐黛云就交 上了厄运,开始了她坎坷乖戾的人生之旅。从此,我就再也 听不到关于她的消息了,而我,多少年来,却在心底深深惋惜着学术界的一颗新星陨落了。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得知,在 那灾难频仍的二十年中,她曾在农村里被监督劳动,也当过 猪信、伙夫、赶驴人、打砖手,她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被 无情地剥夺了,直到她已经成为一个中年妇女时,才又重新 回到了学术岗位。
直到八十年代初,我才在一些报刊上重新见到了乐黛云 的名字,那时,她已是作为一位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活跃于 新时期文坛上。她曾作为美国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在那所 世界著名学府潜心研究比较文学。此后,她成为北大比较文 学研究所所长和博士生导师,为在我国出现很晚的比较文学 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期间,她访问过美国、加拿大和 欧洲一些国家,她完全有机会长期留在国外进行学术工作,然 而,她毅然选择了祖国,选择了北大。而这里,过去曾经不 公正地给了她许多屈辱和不幸。
1988年暑假,秦皇岛市文联在北戴河举办了 “文学夏令 营”,请了许多不同派别、不同观点的学者来讲学,乐黛云作 了《在全球视野中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言,旗帜鲜明地批 驳了鄙弃中国文学传统的错误观点,她的发言材料翔实,观 点明确,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了这个问题。她十分明 确地说:“我们不应该抛弃我们的传统,虽然这传统使我们很 痛苦,也许使我们萎缩了,也许压抑了我们的生命力,可是 我们的岀路并不在于我们怎样抛弃它,而在于我们怎样对它 进行新的注释,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我看到了她的这个发 言记录稿,觉得她讲得非常好,我不仅钦佩她的学识之渊博, 也钦佩她的胆识、勇气和思维的敏捷。
1988年,在北大九十华诞之时,乐黛云为北京大学出版 社的《精神的魅力》一书写了一篇《我的选择,我的怀念》,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那宽广的、自由的、生生不息的 深层质素,我参透了吗?领悟了吗?我不敢肯定,我唯一敢 肯定的是在那生活转折的各个关头,纵然再活千遍万遍,我 的选择还是只有应该——北大。”从这里,我对这个执著的北 大人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1988年暑假,秦皇岛市文联在北戴河举办了 “文学夏令 营”,请了许多不同派别、不同观点的学者来讲学,乐黛云作 了《在全球视野中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言,旗帜鲜明地批 驳了鄙弃中国文学传统的错误观点,她的发言材料翔实,观 点明确,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了这个问题。她十分明 确地说:“我们不应该抛弃我们的传统,虽然这传统使我们很 痛苦,也许使我们萎缩了,也许压抑了我们的生命力,可是 我们的岀路并不在于我们怎样抛弃它,而在于我们怎样对它 进行新的注释,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我看到了她的这个发 言记录稿,觉得她讲得非常好,我不仅钦佩她的学识之渊博, 也钦佩她的胆识、勇气和思维的敏捷。
1988年,在北大九十华诞之时,乐黛云为北京大学出版 社的《精神的魅力》一书写了一篇《我的选择,我的怀念》,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那宽广的、自由的、生生不息的 深层质素,我参透了吗?领悟了吗?我不敢肯定,我唯一敢 肯定的是在那生活转折的各个关头,纵然再活千遍万遍,我 的选择还是只有应该——北大。”从这里,我对这个执著的北 大人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