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中期,北京大学的学生课外社团活动极为 活跃,生活多姿多彩。在众多的学生文化社团组织中,北大 诗社是办得最为红火,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那个时期,我 们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如同初升的红日,崭新而又骄矜,人们 的心境也是美好而又昂奋的,每天都像过节日那样愉快和兴 致勃勃。加之北大校园极富园林之美,湖光塔影,幽静如诗, 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也自然会萌生出无穷无尽的诗情。这 大概就是北大诗歌活动极为兴盛的背景和主要原因吧!
1953年秋我初进北大时,诗社已是个较有影响的群众社 团了。诗社的主要负责人多为中文系的学生,而社员却遍及 全校文、理科各系。那时,诗社由倪其心、施于力、赵曙光、 曾宪法、陈华中(陈洛)等人负责。我入学后不久便参加了 诗社,并且很快成为这个社的骨干,到了二年级,便成了她 的主要负责人了。在北大的四年,我课余的社会工作主要是 在诗社,直到1956年《红楼》文学期刊创办,才转刊《红 楼》工作。
北大诗社出版油印的《北大诗刊》,开始为不定期的散页, 由学生自己刻印,不大讲究装帧,后来改出16开本刊物,由 誉写社承印,印刷精美,便于保存。《北大诗刊》团结了校内 外广大诗歌作者和爱好者,在大学生中很有些影响,校内外 都有些订户。
诗社经常请一些著名的诗人、学者来讲学,那几年中,先 后请了力扬、王瑶、何其芳、林庚、艾青、田间、谢冰心、贺 敬之、李季、阮章竞、公木、沙鸥、牛汉、蓝曼、光未然、冯 雪峰、余振、白桦等人来讲学。这些活动一般都在大阶梯教 室里进行,也有的是在小礼堂和大饭厅里举行,由校领导来 主持的。艾青来讲课时,好像是在寒假期间,会场是在酉校 门附近那个小礼堂,那是原燕京大学的礼堂,当时能容下燕 大全校的学生。那一年,艾青只有四十多岁,他早已是具有 世界声誉的大诗人了。诗人的显赫声名吸引了全校的同学和 青年教师,虽在假期,小礼堂仍是座无虚席,通道里都挤满 了人。艾青讲的题目是关于诗的形式问题,那正是当时诗坛 上讨论的中心,那个问题似乎已经争论了很久,好像也没有 什么结果。他的讲稿后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这就是那 篇有名的《诗的形式问题》。
那时,大学生们大多喜爱诗,许多人都在读诗和写诗。一 首好诗发表,往往震动了全国,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比如, 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 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李季的《列宁格勒有一个青年》- 等都是如此。
在北大,几乎每一个中文系的学生都在偷偷地写诗,理 科学生也有不少能写得一手好诗的g 1955年以前,北大学生 中经常写诗的有沈仁康、赵曙光、倪其心、施于力、孙克恒、 袁行需、马嘶、薛雪、任彦芳、王磊、王克武、沈泽宜、张 元勋、郭煌、林昭、杜文堂、张玲、徐式谷、葛明德、王中 林、金炳盈等人。1955年秋季以后,随着人才济济的中文系 55.级的到来,一批才华横溢的诗友涌进燕园,北大的诗歌活 动便进入了鼎盛时期。那一年,谢冕、张炯、吴泰昌、陈丹 晨、温小饪、孙绍振等人进入北大中文系,第二年,又来了 江枫、刘登翰、邓荫柯、王金屏、蔡根林、韩霭丽、吴賜等 人。他们给北大的诗歌活动带来了一股清新与勃发的空气,未 名湖畔的诗之花怒放了。
谢冕、张炯、孙绍振、刘登翰都是福建人,他们带着南 国的热烈的激情走进了宁静的燕园。他们之中,只有张炯侧 重于小说创作,其余三人都是缪斯的宠儿。谢冕从部队中来, 平日总是穿了一身褪色的草绿军装,朴素而又洁净。精悍的 五短身材,闪着睿智之光的宽宽的前额,火一样热烈的情绪, 略带急躁的高八度的嗓门儿,处处显露出他的坦荡个性与聪 颖才气。他来北大不久,拿了一本自己诗作的剪报册给我看。 读了他的那些隽永精粹的小诗,我感到很惊异。他这样年轻 就已发表了这么多作品!那些诗,大都是在福建解放前夕,他 在中学时代写的,发表时有些诗署名谢鱼梁。我喜欢这个富 有诗意的名字,更喜欢这些优美的小诗,诗写得很美,很成 熟,很深刻,耐人寻味。我还记得这样的诗句:“一把铁锁锁 住了五年时光。”这是用来描写一个荒凉的门扉的,我叹服于 他的构思之妙。谢冕性格火爆,情感奔放,心境开朗,才气 纵横,又刻苦探求。他同别人争论时,动辄大声喊叫,面红 耳赤,高兴起来则纵声大笑。现在,他已是名满全国的教授、 学者和评论家了,但他似乎还保留着青年时代那天真可爱的 性格,无怪他的学生们说他具有一种“少共精神” To谢冕 的评论文章写得轻松、优雅,极富文釆和个性,,像散文那样 清新,又充溢着盎然诗意,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刘登翰 生得温文尔雅.,潇洒而又有些腼腆,高度的近视眼镜遮不住 秀气的光。他的诗如其人,流畅、洒脱、秀美,像小河里潺 潺的细流,不夹带一丝泥沙。他如今是福建省作协副主席,除 了写诗,还致力于台港文学研究。孙绍振性格外向,风度翩 翩却又带着一股豪爽粗放之气。他初进北大,便写了一首 《我戴上了一枚北大校徽》,表现了新中国大学生的豪迈骄矜 之情。孙绍振才华横溢,执教于福建师大中文系,近年来大 块头文章和大部头著作源源而出,在学术上颇有成就。
温小铉来自春城昆明,她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姑娘,顷长 苗条的身材,有点水蛇腰,两条细长的辫子柔软地爬在背上。 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写诗,朗诵,演剧,唱歌,跳舞,都 是她的爱好和特长,功课也学得极好,她是北大的活跃分子 和风云人物,常常主持全校性的群众活动。温小铉毕业后去 内蒙古大学任教,在那里度过了青春年华。后来,她又迷恋 上了小说创作,同汪浙成合作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 并多次在全国获奖。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年女作家,她又调任 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几年前不幸早逝。到北大来得较晚 的江枫,原本在清华大学外文系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参军几 年之后,又从江西文联来北大中文系学习,那时,他已经小 有诗名,并且翻译过一些雪莱的诗了。他比我们成熟得多,年 级虽低,却是《红楼》编辑部的负责人。如今,他已是著名 的翻译家,《雪莱诗选》、《狄金森诗选》、《美国现代诗抄》等 几部译著使他声名大震,后来又荣获了 “终身成就奖气来自 浙江的蔡根林以其歌唱家乡的长诗《东阳江》在学生中获得 了诗名,:但在1957年他便以这首感情沉郁的诗遭到了厄运, 沉入到生活的底层。
在较高年级的诗友中,51级的沈仁康诗发表得很多,但 他似乎不大参加诗社的活动。他还写了许多理论批评文章,后 来,那些文章结集为《谈抒情诗的构思》一书出版。与他同班的赵曙光是山东蓬莱人,满脸络腮胡子。他的侧脸常常使 我想到了普希金.薛雪、孙克恒、袁行需都与我同班,薛雪 是四川人,他写了许多首《湖畔情歌》,那些诗写得细腻、婉 约,雕琢得很厉害。他后来写过一首《大学生之歌》,在《中 国青年》封三发表,在青年学生中很有影响。他有一副甜美 的男高音嗓子,他唱的四川民歌很受欢迎。薛雪毕业后到天 津女四中任语文教师,“文革”初期含恨而死。来自海滨城市 烟台的孙克恒专门写大海,他的诗写得深沉、幽邃、浓重,色 调鲜亮而斑斓。孙克恒毕业后到兰州大学去工作,长期从事 现代诗歌的教学和研究。后来,他是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 授,中国西部文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他是中国西部文学的倡 导者和研究家,著作甚丰。1988年逝世,终年54岁。袁行需 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他是一位聪慧而又治学严谨的学者,曾到日本去讲学。我 同班同学中爱诗的还有扬州人范承祚,他后来去阿尔巴尼亚 留学,后任我国驻阿尔巴尼亚的大使。王磊是个身高1・8米 以上的山东大汉,他从小当新四军,解放后在武汉上工农速 成中学,1954年考入北大。他的诗有许多是写他熟悉的沂蒙 山区战斗生活的,在北大时,fife已出版了《寡妇泪》、《七月, 拒马河》两部诗集。任彦芳也是1954年入学,后因病休学一 年,便与谢冕他们同班了。他年龄较小,早在上初中时就开 始了文学创作。他发表的诗作很多,大多以冀中农村为描写 对象,其中大部分是写他的家乡白洋淀一带的生活的。54级 的张元勋、沈泽宜、林昭、张玲都写过很多诗,在同学中有 很高的名气。西语系的王克武在当志愿军时就已发表了不少 诗作。
1953年秋我初进北大时,诗社已是个较有影响的群众社 团了。诗社的主要负责人多为中文系的学生,而社员却遍及 全校文、理科各系。那时,诗社由倪其心、施于力、赵曙光、 曾宪法、陈华中(陈洛)等人负责。我入学后不久便参加了 诗社,并且很快成为这个社的骨干,到了二年级,便成了她 的主要负责人了。在北大的四年,我课余的社会工作主要是 在诗社,直到1956年《红楼》文学期刊创办,才转刊《红 楼》工作。
北大诗社出版油印的《北大诗刊》,开始为不定期的散页, 由学生自己刻印,不大讲究装帧,后来改出16开本刊物,由 誉写社承印,印刷精美,便于保存。《北大诗刊》团结了校内 外广大诗歌作者和爱好者,在大学生中很有些影响,校内外 都有些订户。
诗社经常请一些著名的诗人、学者来讲学,那几年中,先 后请了力扬、王瑶、何其芳、林庚、艾青、田间、谢冰心、贺 敬之、李季、阮章竞、公木、沙鸥、牛汉、蓝曼、光未然、冯 雪峰、余振、白桦等人来讲学。这些活动一般都在大阶梯教 室里进行,也有的是在小礼堂和大饭厅里举行,由校领导来 主持的。艾青来讲课时,好像是在寒假期间,会场是在酉校 门附近那个小礼堂,那是原燕京大学的礼堂,当时能容下燕 大全校的学生。那一年,艾青只有四十多岁,他早已是具有 世界声誉的大诗人了。诗人的显赫声名吸引了全校的同学和 青年教师,虽在假期,小礼堂仍是座无虚席,通道里都挤满 了人。艾青讲的题目是关于诗的形式问题,那正是当时诗坛 上讨论的中心,那个问题似乎已经争论了很久,好像也没有 什么结果。他的讲稿后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这就是那 篇有名的《诗的形式问题》。
那时,大学生们大多喜爱诗,许多人都在读诗和写诗。一 首好诗发表,往往震动了全国,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比如, 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 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李季的《列宁格勒有一个青年》- 等都是如此。
在北大,几乎每一个中文系的学生都在偷偷地写诗,理 科学生也有不少能写得一手好诗的g 1955年以前,北大学生 中经常写诗的有沈仁康、赵曙光、倪其心、施于力、孙克恒、 袁行需、马嘶、薛雪、任彦芳、王磊、王克武、沈泽宜、张 元勋、郭煌、林昭、杜文堂、张玲、徐式谷、葛明德、王中 林、金炳盈等人。1955年秋季以后,随着人才济济的中文系 55.级的到来,一批才华横溢的诗友涌进燕园,北大的诗歌活 动便进入了鼎盛时期。那一年,谢冕、张炯、吴泰昌、陈丹 晨、温小饪、孙绍振等人进入北大中文系,第二年,又来了 江枫、刘登翰、邓荫柯、王金屏、蔡根林、韩霭丽、吴賜等 人。他们给北大的诗歌活动带来了一股清新与勃发的空气,未 名湖畔的诗之花怒放了。
谢冕、张炯、孙绍振、刘登翰都是福建人,他们带着南 国的热烈的激情走进了宁静的燕园。他们之中,只有张炯侧 重于小说创作,其余三人都是缪斯的宠儿。谢冕从部队中来, 平日总是穿了一身褪色的草绿军装,朴素而又洁净。精悍的 五短身材,闪着睿智之光的宽宽的前额,火一样热烈的情绪, 略带急躁的高八度的嗓门儿,处处显露出他的坦荡个性与聪 颖才气。他来北大不久,拿了一本自己诗作的剪报册给我看。 读了他的那些隽永精粹的小诗,我感到很惊异。他这样年轻 就已发表了这么多作品!那些诗,大都是在福建解放前夕,他 在中学时代写的,发表时有些诗署名谢鱼梁。我喜欢这个富 有诗意的名字,更喜欢这些优美的小诗,诗写得很美,很成 熟,很深刻,耐人寻味。我还记得这样的诗句:“一把铁锁锁 住了五年时光。”这是用来描写一个荒凉的门扉的,我叹服于 他的构思之妙。谢冕性格火爆,情感奔放,心境开朗,才气 纵横,又刻苦探求。他同别人争论时,动辄大声喊叫,面红 耳赤,高兴起来则纵声大笑。现在,他已是名满全国的教授、 学者和评论家了,但他似乎还保留着青年时代那天真可爱的 性格,无怪他的学生们说他具有一种“少共精神” To谢冕 的评论文章写得轻松、优雅,极富文釆和个性,,像散文那样 清新,又充溢着盎然诗意,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刘登翰 生得温文尔雅.,潇洒而又有些腼腆,高度的近视眼镜遮不住 秀气的光。他的诗如其人,流畅、洒脱、秀美,像小河里潺 潺的细流,不夹带一丝泥沙。他如今是福建省作协副主席,除 了写诗,还致力于台港文学研究。孙绍振性格外向,风度翩 翩却又带着一股豪爽粗放之气。他初进北大,便写了一首 《我戴上了一枚北大校徽》,表现了新中国大学生的豪迈骄矜 之情。孙绍振才华横溢,执教于福建师大中文系,近年来大 块头文章和大部头著作源源而出,在学术上颇有成就。
温小铉来自春城昆明,她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姑娘,顷长 苗条的身材,有点水蛇腰,两条细长的辫子柔软地爬在背上。 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写诗,朗诵,演剧,唱歌,跳舞,都 是她的爱好和特长,功课也学得极好,她是北大的活跃分子 和风云人物,常常主持全校性的群众活动。温小铉毕业后去 内蒙古大学任教,在那里度过了青春年华。后来,她又迷恋 上了小说创作,同汪浙成合作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 并多次在全国获奖。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年女作家,她又调任 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几年前不幸早逝。到北大来得较晚 的江枫,原本在清华大学外文系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参军几 年之后,又从江西文联来北大中文系学习,那时,他已经小 有诗名,并且翻译过一些雪莱的诗了。他比我们成熟得多,年 级虽低,却是《红楼》编辑部的负责人。如今,他已是著名 的翻译家,《雪莱诗选》、《狄金森诗选》、《美国现代诗抄》等 几部译著使他声名大震,后来又荣获了 “终身成就奖气来自 浙江的蔡根林以其歌唱家乡的长诗《东阳江》在学生中获得 了诗名,:但在1957年他便以这首感情沉郁的诗遭到了厄运, 沉入到生活的底层。
在较高年级的诗友中,51级的沈仁康诗发表得很多,但 他似乎不大参加诗社的活动。他还写了许多理论批评文章,后 来,那些文章结集为《谈抒情诗的构思》一书出版。与他同班的赵曙光是山东蓬莱人,满脸络腮胡子。他的侧脸常常使 我想到了普希金.薛雪、孙克恒、袁行需都与我同班,薛雪 是四川人,他写了许多首《湖畔情歌》,那些诗写得细腻、婉 约,雕琢得很厉害。他后来写过一首《大学生之歌》,在《中 国青年》封三发表,在青年学生中很有影响。他有一副甜美 的男高音嗓子,他唱的四川民歌很受欢迎。薛雪毕业后到天 津女四中任语文教师,“文革”初期含恨而死。来自海滨城市 烟台的孙克恒专门写大海,他的诗写得深沉、幽邃、浓重,色 调鲜亮而斑斓。孙克恒毕业后到兰州大学去工作,长期从事 现代诗歌的教学和研究。后来,他是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 授,中国西部文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他是中国西部文学的倡 导者和研究家,著作甚丰。1988年逝世,终年54岁。袁行需 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他是一位聪慧而又治学严谨的学者,曾到日本去讲学。我 同班同学中爱诗的还有扬州人范承祚,他后来去阿尔巴尼亚 留学,后任我国驻阿尔巴尼亚的大使。王磊是个身高1・8米 以上的山东大汉,他从小当新四军,解放后在武汉上工农速 成中学,1954年考入北大。他的诗有许多是写他熟悉的沂蒙 山区战斗生活的,在北大时,fife已出版了《寡妇泪》、《七月, 拒马河》两部诗集。任彦芳也是1954年入学,后因病休学一 年,便与谢冕他们同班了。他年龄较小,早在上初中时就开 始了文学创作。他发表的诗作很多,大多以冀中农村为描写 对象,其中大部分是写他的家乡白洋淀一带的生活的。54级 的张元勋、沈泽宜、林昭、张玲都写过很多诗,在同学中有 很高的名气。西语系的王克武在当志愿军时就已发表了不少 诗作。
北大诗社同校外有着许多联系,中国作协主办的《文艺 学习》诗歌组的冼宁、郭超、段玫都同我们相熟,冼宁还给 《北大诗刊》写过辅导性文章。那时,李季同志主持作协青年 作家委员会的工作,同我们有许多联系,还请我们参加作协 诗歌组的一些活动。
那些年,群众性的诗歌朗诵活动很盛行,每次朗诵会都 吸引了很多同学来参加,朗诵会以同学为主,有时还请来一 些著名演员做示范性朗诵。那时,经常朗诵的作品有未央的 《祖国,我回来了》、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田间的《给战斗者》,以及普希金的 《纪念碑》、《致大海》、马雅可夫斯基的《苏联护照》、《开会 迷》和莱蒙托夫、伊萨柯夫斯基的抒情诗等,有时也朗诵同 学们的诗作。那时,诗歌活动是非常普及的,人人都能背诵 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1957年的“五四”营火晚会,是那几年中北大诗歌活动 的一次高潮,那是经过了充分准备的。那一年“五四”运动 38周年,北大团委会决定组织一次有意义的大型晚会。三四 月间,《红楼》编辑部组织北大一些诗友,准备在《红楼》上 发一个诗歌特辑。谢冕、江枫、任彦芳、王磊、刘登翰、孙 紹振、温小粧、林昭、张元勋、沈泽宜、杜文堂、张玲和我 都参加了这次创作活动,亮出了北大诗歌创作的阵容。我们 访问了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教授和章廷谦(川岛)教授。杨 晦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参加者,1919年他是北大哲学系三 年级学生(和朱自清先生是同班),“五四”那天,他与其他 四名学生最先跳进赵家楼胡同的曹汝霖住宅,这便发生了震 惊中外的“火烧赵家楼”事件。他给我们介绍了 “五四”时 期北京大学的情况,讲了李大钊同志的革命活动。川岛先生 是鲁迅的学生和好友,他讲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生活和战斗 的故事。我们又去沙滩红楼的北京大学旧址,参观了毛主席 在校工作室和李大钊纪念室,参观了红楼的民主广场,当年 北大学生就是在这里集合去参加游行示威的。回来后,大家 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诗,在《红楼》5月号开辟专栏发表,总 名为“五四之歌这些诗都在“五四"之夜的营火晚会上由 温小袱、吴賜等同学朗诵了。
五月四日的夜晚,北京大学东操场上热气蒸腾,灯火辉 煌,人山人海。先是由数百名同学手举火把,围绕大操场长 跑,这是象征今天的青年接过“五四”的革命火炬继续前进 之意。会场热烈极了,人们的心里燃烧起青春的烈火。然后 是大型的诗歌朗诵会-温小枢响亮清脆的嗓音在温暖的春夜 里荡漾,敲击着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吴賜原是上海人民艺术 剧院的演员,她的朗诵柔和而又深沉,句句沉入人们的心底。 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她们那声音犹在耳旁回荡,那热烈情 景历历如在眼前。
过了不久,当营火晚会上的烈火还在人们的胸中燃烧着, 未名湖畔便“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开始了那个“不平常 的春天”,北京大学成了 一场政治运动的漩涡°在扩大化的 “反右派斗争”中,北大《红楼》编辑部发生了分裂,北大的 诗歌创作队伍也发生了分裂,一些人开始遭到厄运,沉入深 渊。
1957年的“五四”营火晚会,是那几年中北大诗歌活动 的一次高潮,那是经过了充分准备的。那一年“五四”运动 38周年,北大团委会决定组织一次有意义的大型晚会。三四 月间,《红楼》编辑部组织北大一些诗友,准备在《红楼》上 发一个诗歌特辑。谢冕、江枫、任彦芳、王磊、刘登翰、孙 紹振、温小粧、林昭、张元勋、沈泽宜、杜文堂、张玲和我 都参加了这次创作活动,亮出了北大诗歌创作的阵容。我们 访问了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教授和章廷谦(川岛)教授。杨 晦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参加者,1919年他是北大哲学系三 年级学生(和朱自清先生是同班),“五四”那天,他与其他 四名学生最先跳进赵家楼胡同的曹汝霖住宅,这便发生了震 惊中外的“火烧赵家楼”事件。他给我们介绍了 “五四”时 期北京大学的情况,讲了李大钊同志的革命活动。川岛先生 是鲁迅的学生和好友,他讲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生活和战斗 的故事。我们又去沙滩红楼的北京大学旧址,参观了毛主席 在校工作室和李大钊纪念室,参观了红楼的民主广场,当年 北大学生就是在这里集合去参加游行示威的。回来后,大家 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诗,在《红楼》5月号开辟专栏发表,总 名为“五四之歌这些诗都在“五四"之夜的营火晚会上由 温小袱、吴賜等同学朗诵了。
五月四日的夜晚,北京大学东操场上热气蒸腾,灯火辉 煌,人山人海。先是由数百名同学手举火把,围绕大操场长 跑,这是象征今天的青年接过“五四”的革命火炬继续前进 之意。会场热烈极了,人们的心里燃烧起青春的烈火。然后 是大型的诗歌朗诵会-温小枢响亮清脆的嗓音在温暖的春夜 里荡漾,敲击着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吴賜原是上海人民艺术 剧院的演员,她的朗诵柔和而又深沉,句句沉入人们的心底。 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她们那声音犹在耳旁回荡,那热烈情 景历历如在眼前。
过了不久,当营火晚会上的烈火还在人们的胸中燃烧着, 未名湖畔便“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开始了那个“不平常 的春天”,北京大学成了 一场政治运动的漩涡°在扩大化的 “反右派斗争”中,北大《红楼》编辑部发生了分裂,北大的 诗歌创作队伍也发生了分裂,一些人开始遭到厄运,沉入深 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