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帮助刘备奠定了基业,待到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之后,却最 终未能匡扶汉室,留下了终生遗憾。前后对比,刘备时期孔明不 过是出谋划策、举贤任能、处理大事,还能放手让关羽守荆州, 派张飞自领队伍入川。而到刘禅时期,他却亲理细事,常常“自 校簿书”,“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形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可以 说事必躬亲、包揽过多正是他的短处。
、同是汉朝,还有两个知名丞相,一个是陈平,主张丞相只 管群臣,不理细事。另一人是丙吉,春天岀游,见路人上有死伤 的人不过问,却对牛喘气感兴趣。因为天气不热而牛喘,可能天 时不正影响年景,这才是丞相应关注的大局,至于几个人的死 伤,自有地方官处理。别看这两位名气远不如孔明,可是在职责 划分上却高出一筹。
同现时流行的说法,孔明活得很累,他“夙兴夜寐”,“汗流 终日”,大事小事全管,并非争权夺利,而是“惟恐他人不似我 尽心也!”然而他尽心却对别人不放心,结果是群臣爱莫能助, 众将束手束脚。而好心并未得好报,甭说魏延怪话连篇,杨仪口 出怨言,连真正的“法人代表”刘禅都不领情,玩够了就扯后 腿,打横炮,找他麻烦,因为反正天塌了有“相父”,乐得自己 悠哉悠哉。
胡谄这些,并无意指责古人,因为当时孔明还不懂得简政放 权的必要性,不知道发挥两个积极性的重要性。可是在后人体会 到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之后,在早已明确领导者的责任主 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之后,倘若仍然像孔明那样对下级不放心而 包揽一切,则是令人忧虑的。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多事杂,假如 公安厅长非要对行政拘留案逐一把关,秘书长非要亲自校对每份 文件,岂不糊涂?如果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细枝末节,政府主管 部门都要兢兢业业地研究,详详细细地规定,尽心尽力地管住, 不折不扣地卡死,同样会犯孔明的错误。看来还是改掉事必躬亲 的习惯为好。
原载《唐山劳动日报》1993年9月23日 署名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