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知音
        六十多岁的赵丽蓉终于得了奖,然而不是因为演评剧,而是 演电影。李维康知名度的提高,很与电视剧《四世同堂》有关。 一个名为《咱是角儿》的小品,反映了戏剧演员的苦闷。中央电 视台在黄金时段现场直播梅兰芳奖大赛实况,高手如云,孩子们 总是拨到别的台。笔者家乡过去村村都唱皮影戏,现在差不多已 束之高阁。有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普及,传统的戏曲 已经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直接说,这种艺术形式过时了,我并 不赞同此论,倒是觉得传统戏不应故步自封,有些模式应当改 革。
        就拿样板戏的普及来说,尽管有当时的背景,但人们看得 懂、听得清、唱得出,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现在演古装戏,有不 少戏背景交待不清(折子戏就更看不懂),唱、念时有早已不用 的入声字,特别是小生的假嗓,说装腔作势也不为过,反正听着 就是不舒服。说实话,做为已到知命之年,还算有点文学历史知 识的笔者,对“国粹”里的这些功夫,也不愿恭维。
        再说剧目的选择,在相声、小品热的今天,谁还愿意陪王宝 钏流泪?有多少青少年对窦尔墩感兴趣?看多了影视片惊险特技 的观众,能耐着性子看舞台上演员慢吞吞牵马动作的,又有几 位?而徐九经、杨三姐、《卷席筒》、《花为媒》受人欢迎的诸多 因素之中,贴近生活,能看懂又看着轻松,大约是主要因素。
        只有看懂才能入迷,只有适合观众口味才能爱看,只有改革 旧模式,才能培养新的戏迷。任何雅的艺术都不能停留在少数人 孤芳自赏上,只有让群众接受,才有生命力,也才能提高群众的 欣赏水平。现在爱上影剧院的人,多数是青少年,电视节目的选 择也大多由他们做主持人,所以不能总在老戏迷里找知音,也不 能一味地埋怨观众素质低。要想留住传统的老艺术,还是面向现 实,在广大的群众中寻找新知音吧!
        原载《杂文界》1995年1期 署名何忠武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