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诸葛亮一贯正确,怕也未必。单说他认定魏延脑后有反 骨,就值得推敲。因为反骨究竟什么模样,至今是个疑团,而且 推测当时人们都留长发,战将又戴头盔,孔明如何窥见,也不得 而知。细想起来,孔明凭“反骨”而杀魏延,其原因也许是别 的。比如,魏乃降将,并非嫡系,而且自恃功高不被重用常发牢 骚,加上他冒昧地闯进中军帐中,将诸葛亮赖以延续生命的灯扑 灭,这都是其中缘由。但是,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他总爱跟诸葛亮 提不同意见,有时还在众将中散布,孔明对他心怀疑忌放心不 下,故而杀之。
魏延的不同意见,主要在伐魏的战略上。诸葛亮坚持从祁山 出兵,魏延则力主从子午谷出奇兵直捣长安,设想魏延之计得 逞,历史也许就要改写,可惜的是遭到一生唯谨慎的孔明一再拒 绝,因而孔明尽管在祁山之战中得胜,仅是战术之胜而非战略之 胜。魏延虽不能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却能从战略高度纵观全 局,计高一筹,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看不出有什么反意。而且 在诸葛亮威望甚高,众将无不俯首听命的环境下,他敢于直言, 勇气可嘉,难能可贵。
在诸葛亮生前,魏延虽常闹情绪,但在行动上还是服从指挥 的。他敢挑重担,独挡一面,可说是智勇双全,功不可没。魏延 闯帐灭灯,其实也是为报紧急军情,而且不知孔明正在祈禳,不
是有意跟丞相过不去,何况祈禳乃虚妄之举。因此在这一点上也 难对魏延过多指责。
魏延的最终反叛,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孔明生前定计诱魏造 反不无关系。而魏延之中计,根源在于他过高看重自己的资历、 能力、功劳、对丞相的不满与对姜维的不服。他私心过重,心胸 狭窄,不顾全大局,乃咎由自取,这一点恐怕也不能为之涂粉。
原载《秦皇岛晚报》1997年6月10日署名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