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记安树康
           他,朴素的衣着,朴素的言辞,貌不出众,语不惊人。
           他,土生土长,深爱着养育了自己的黑土地。
           他,’刚正不阿的品格,广阔坦荡的胸怀,真挚的情感,又无不 是这片黑土地、浩翰的大草泊、甜美的陡河水的赋予、铸造和熏陶。 这位有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丰南市政协一届委员会委员,深深 地理解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的两句歌词:“夭地之间有 秆秤,那秤驼是老百姓",这有着丰富哲理的内涵。于是',他抓住群 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他,就是西葛镇西尖坨村党支部书记安树康
“当干部就得敢公开”
           过去由于.村务不公开,西尖坨村村务工作非常被动,干群关系 紧张,群众对财务工作不理解,有怨气,甚至引发群众上访事情的 发生。1996年1月,安树康一上任,吸取了前段2的教训,千方百 计探求融洽干群关系的方法和途经,于1996年2月份,他率先一步 在全市创造性地推行了村财务和宅基地审批公开。在财务公开上,他 们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由村会计、老党员、若干部和村民代表组 成,随时参与村里重大开支的研究和审批工作。凡涉及村里重大开 支的项目,都及时通过上墙和广播形式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在宅基地审批上,村里有,54,户申请宅基地,经两委会、村民代表大 会和群众大会公开评议,确定10户合理申请用户,最后确定5户进 行了宅基地分配,并张榜公布,让全村的群众无不心服口服。由于他们坚决地实行了村务公开,全村出现了群众无疑虑、干部干劲足 的好局面。
“当干部就得解难题”
           西尖坨村有句顺口溜:“电工贪,干部免,群众怨声载道多少年, 管不了地管不了天"只有用电不掏钱。"当安树康上任时,全村560 户,-有300多个2000瓦以上的电炉子不走电表,竞有17个月的电 ,费收不上来,累计欠电费24万元。面对这种情况,视权力为考验、 为神圣责任的安树康从不滥用,但面对村里这严峻的情势,他大刀 阔斧向解决电费拖欠宣战了。他组织召开了三次全委会和两次党员 大会,快刀斩乱麻,按每户用电器数量核算电量,折算电费,两委 班子带头交齐电费并头入户收缴。群众看到两委班子决心大,敢 碰硬,办事公平,再也没有谁再推三挡四、拖延不交了,仅用12天 的时间,拖欠一年半之久、24万多元的巨额电费全部收齐。为彻底 :杜绝偷电现象,不仅制定了村规民约,而且釆取果断措施,迅速组 〔织买表装箱,表箱上电杆,并及时把每月电表用量度数拍中照片存 2档。这种办法实行后,全村每月用电总量由原来的3.9万次下降到1.4万元,,群众无不拍手叫好,交电费由不自愿到积极主动,西尖 坨村的群众终于盼到了一位让他们依赖的好支书。
“身正方能压邪”
           由于多种原因,群众欠集体多年陈欠7万多元,村集体欠外债 57万元,已成为安树康上任后最棘手的事。群众盯着安树康在解决 这个问题是否回天有术。安树康自己也清楚,处理欠款问题将成为 他能否顺利带领群众一心一意奔小康的关键。他首先动员有陈欠的 两委班子带头还欠,并限期10日内还清。然后,通过广播对群众进 行积极动员,提出15天内一律交齐的要求,两委班子随后就走街串 户,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拔“钉子"。15天后,仍有两户拒不偿欠, 于是,安树康随即将其向法庭起诉,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一举措, 在全村引起很大的震动,都说,别人都不敢得罪人,他心正身直,敢 于碰硬,我们真服了他。7万元的陈欠解决了,每年30万元利息的 157万元的外欠债务怎么办呢?为此,他几夜没合眼,苦思冥想,怎 样让集体少损失,并尽快还清这长了腿的外欠款。与此同时,他不 断地召开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集思广义,广釆众意。经 过反复研究,他果断决策,釆取均田的方式,发动群众承包土地,用 承包费偿还欠款。这是一步好棋,仅用8天时间,全村就收齐承包 费130多万元,再加上其它一些集体收入,基本上还清了欠款,甩 掉了村集体这沉重的包袱,驱走了笼罩在全村群众头上的阴云,为 发展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聚民心奔小康铺展出一条平坦 的大道。
以正压邪  以正刮嘎 .
           由于村里前一段时期人心浮动,管理不方,西尖坨不乏有一些< “刺头”、“嘎子”,不守法制,漠视村规,偷秋的,小偷小摸的,寻? 衅闹事的,打架斗殴的,时有发生。有的养羊户竟把羊放到麦地里 把几十亩麦田啃个精光;有的建房户把河堤的土拉走垫房地基,河 堤拉开一大截豁口,有的砍伐集体树木,有的不交承包费。村里去 管,有人置之不理;有人多次搅散两委会,把电话摔坏。安树康就 不信这个邪,除建立护秋、护林队,加强防范管理外,立下了村规 民约,违犯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罚的处罚,一个刺头找茬打架, 他请示了镇党委,把这位刺头送到唐山市看守所进,行劳教。拔掉了 刺头,治安秩序立即稳定下来,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当干部要真清廉。安树康对两委旅子订了约法三章:不准以权 谋私,不准受贿,公款吃喝,不准优亲厚友,仗势欺人。并严厉告 诫家里人不许收受别人礼品,不搞特殊化。同时,他以质朴的情感,扶弱济贫,对孤寡老人及贫困户关心倍至。村里有哥三个,无妻无 子女,安树康多次送去钱粮,.组织两委班子为他们买来种子、化肥, 种上麦子。五保户董玉芹体弱多病,安树康为老人请医买药。得了 胃炎,他和两名村干部将老人送唐山二五五医院,住院花去3000元, 住院治疗期间,又多次买补品看望。这位老人虽无亲人,可安树康 却胜似亲人……
           安树康,为群众蹈艰履险,为集体事业呕心沥血,把百姓这杆 秤的“定盘星"定在了 .“爱民、想民、为民”上,昔日的乱摊子,一 年变成先进村,面貌焕然一新。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 作者'被市政协评为优秀委员。这只奋飞的领头雁,带领党员群众 —路高歌,奋勇向前!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