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成泥碾作尘 唯有香如故 ― 记黄各庄镇镇长、.党委副书记董立新
          董立新同志现年48岁,1970死1月参加工作,1972年8月份 入党,现任丰南市黄各庄镇镇党委薊书记、镇长。几十年来,他始 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目己,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 怨,生活上作风朴实,谦虚谨慎。黄各庄镇成为全市利税第一镇,综 合实力跨入丰南四强,多次被唐山市、丰南市评为拓秀党组织、文 朋单位,这其中也有他的心血。
          他是一名镇长,他有一颗平常心。
          和他接触的人都知道,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早晨当朝阳刚 刚升起,他早已站在镇门口,楼上楼下清扫一新,他很少回家,星 期天不休也是常事,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
          1984年,他就担任了董各庄乡党委书记。91年由于工作需要, 任黄各庄镇党委副书记,他没有因此消极,亳无怨言,始终以一名 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他不居功,做为一名有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干部,历经风风雨雨, 为党、为人民操劳半生。但他并不因此自傲,‘始终是默默奉献。
          1995年任黄各庄镇镇长,协助书记抓好全面工作,机关的大事 小情全部落在董镇长的肩上,但他无怨无悔,不计较职位的高低,甘 当配角。
          他是一名镇长,但他有一颗对党对人民火热的心。
          黄各庄镇是一大镇,辖三个管理区,55个行政村,总人口 46555人.它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 为一镇之长,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的二颗火热的心,’在自己的岗 位上鞠躯尽瘁,甘为孺子牛。
          1.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业是基础,提高农民的人均生活水平必须在高效农田上做文 章。他经过广泛调查,认识到,本镇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不 足L5亩,且种植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差,科技含量低,远不适应 本镇经济发展需要,要想实现农民增收,就必须调整种植结构,在 "两高一优"上做文章。 ,,
他召开了镇輿委会,依据本镇实际,制定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 形成黄各庄养殖3、宣庄三产业、董各庄棚菜生产三足鼎立格局,突 出特色,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集约化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他注意到几点:一是典型引路,以点代面,全 面开花。养殖业抓西泊、王洪庄、董二村的生猪、家禽养殖;棚菜 生产抓双坨、韩博两个村的日光节能温室;三咅以宣庄V至六街的 屠宰加工业。通过抓龙头,产生群体轰动效应。二是政策促,制定 出一系列优惠措施,从生产、资金、原料等诸多方面给予傾斜,鼓 励广大群众发展。三是服务帮,成立农业服务站,急农民之所急,想 农民之所想,对农民所需一路绿灯,予以全方位服务。
          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96年全镇棚菜总面积达3700亩,增加 农民收入2500万元。新增千只以上养鸡大户28户,百头以上养猪 大户5户,创收入160万元。九六年全镇实现农业产值14871万元, 人均收入由95年的2372元提高到96年的2827元,实现了大幅度 跨跃。
          2.以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
          他带领两委一班人,狠抓小康建设,硕果累累,47个村顺利通 过省、市小康验收,黄各庄镇同时被命名为小康镇。
          ①抓形象工程建设。以黄二村、红花园村、公庄子村、双坨村 为样板村,通过参观、经验交流一系列手段,推广其先进经验,狠,抓形象工程建设。维修道路28条,新铺垫道10条,7个村安装了路 灯,同肘完善村址建设,加强软件,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做到村 村有活动室、广播室、图书室,成人学校,为经常性开展'工作奠定 基础。
          ②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以惠达集团为龙头,加大投入;本着优 势互补原则,扶植兼并一些亏损企业。
          ③以"美、亮、净、绿”为目标,•搞好小城镇建设,逐步实现 农村城市化。96年投资200万元拓宽黄各庄桥南公路段800米,与 九五年拓宽段相连接,形成全长2000米工商贸一体开发区,投资15 万元兴建惠达公园,投资15万元安装路灯、附属设施及惠达开发区 的绿化工程,九六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④搞好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镇计划生育率 100%,三年内平均刑事大案控制在万分之一"点四之内。
          实现小康并不是目的,董立新一班人正积极谋划新的路子,向 宽裕型小康迈进全面开展飢“三讲"机关大院活动。针对机关干部理论知识匮乏、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为进一步 推动机关转变职责,提高素质、端正作风,他动员和布署了全镇答 管理区及镇机关开展“三讲”文明机关创建活动。
          ①搞好机关形象建设,以董各庄区为试点,把搞好机关环境卫 生做为“创三讲〃的突破口,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人的素质提高具有 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制定规章制度,通过《包村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 度》、《卫生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严格了考核,规范了机关 干部的行为,提高了素质,把机关大院的整体形象推向一新的高度。
          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完善学习制 度,把学习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并对学习内容、方法给了明應规定, 对机次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严格了考核、督导机制,镇党委成立督促、检査小组,对“三讲"活动进行督促检查,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在创建过程中,他注重了 “三个结合",一是把创建活动同加强 机关党的建设相结合;二是把创建活动同实施鱼水工程相结合;三 是把创建活动同抓好机关形象建设相结合。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机关干部的形象,提高了工作效 益。在机关中形成比学习、比作风、比工作,争创一流的“三比一 争''的风气。同时机关干部形象的改造对村干部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15个村达到优秀党支部的标准”。1996年度,镇党委被评为市优 秀乡镇党委,'董各庄管理区被评为优秀党总支,红花园村被省委组 织部推荐于全国后进村转化先进村支部。
          4.协助书记抓好镇村两级企业,通过学邯钢、抓管理,壮大了 企业的规模,实现了企业的改组改制,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6. 9亿元,利润3144万元°
          也许,还有许多、许多,难以诉诸于笔端,然而这所有的一切 都凝聚着他的艰辛和汗水。
          他是一名镇长,他有一颗执著的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的人生准则。他以为百姓办实事、 好事为契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重塑了机关干部的形象。
          ①投资19万元,完成双坨渠、东排干清淤工程,解决旱能灌、 涝能排的问题,新修建桥七座。
          ②投资500万元完成莒二村110房改造和镇商业开发区二期工 程。、
          ③投资23,万元,完成董各庄卫生院翻建工程,改善了董各庄的 医疗条件。'
          ④投资120万元修建宣曹、董各庄至老庄子两条乡间油路,改 善了宣庄、董各庄的交通环境。.
          ⑤推行有线电视,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点点几笔难以勾勒出他的全部生活,然而,从中不难发现一位 老党员、一位政协委员的风•采,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