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攀新峰 ——记丰南市新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新
         丰南市城区外环路西侧赫然矗立起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物。这 座楼面东背西,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三层之上是一个三角形面, 三角形上架着“新峰"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它的拥有者就是我们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丰南市新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 新°
一宝剑锋自磨砺出
         杨国新今年53岁,属羊,1944年出生在丰南市胥各庄镇三街。 他,不高的个子,长得墩墩实实,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气色很 好,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两只笑眼配在他那张园脸上,更显得他慈 祥、墩厚、善良。
         然而,杨国新却有苦难的童年。他4岁丧母,他吃不饱、穿不 暖,多少次他梦中哭喊着妈妈,多少次他跑到娘的坟头痛哭不已。村 里的人同情他,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总是用疼爱的目光看着他,虽然 他们没能帮他什么,然而那理解的目光,那同情的眼神足够他记得 一辈子。他发誓,一定要混个样儿,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 气气派派的人。他不能总苦!他苦鳌了 8个年头,到14岁时,小国 新毅然决然地逃离了这个残缺的家,只身去了北大荒。
         北大荒,以他特有的冰冷和粗犷接纳了这个孱弱的孩子。14岁 的杨囱新,面对着这荒凉的北大荒哭了,他哭自己的命运,哭自己 的前每,他对天呐喊:“老天.你太不公平!”天幕低垂,仿佛也同情了这可怜的孩子。他干的活是放火烧荒,开垦荒地。当他和其他 大人们一起烧荒时,火苗卷着浓烟,乌滚滚旳遮天蔽日,呛得小国 新不停地咳嗽,汗水、泪水不断地滚落下来,他恨不得把肺掏出来 透透气。收割的季节到了,小国新又和大人们一道割豆子。肥沃的 黑土地并不吝啬,她为辛劳的人们长出了丰硕的愚实,那金灿灿的 黄豆个个饱满,而那豆秧长得更是粗壮。望着这革收的景象,小国 新笑着,他哈下腰一鼓作气地割了起来。一天下来,,小国新累得腰 酸腿疼,小手磨得都是血泡。刚强的小国新看着自己的这双长满血 泡的手,泪在眼眶中转,他没让它们掉下来,因为他分明看到了希 望,.通过这里土地、黄豆豆,通过这红殷殷的血泡,他看到了自己 的希望。他心里清楚,这努力不会白费,这苦不会白吃。
         光阴荏苒,小国新在北夬荒于了两年。两年后,他到了伊春,干 起了木匠活。"岁时,他已长成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了。他毅然报 名参了军,在美丽的大连海军工程亭院当了一名战士 p这期间,正 值文化大革命,别人都在这场运动中“大显身手",而他,始终缄默 不语。1968年他光荣退役,回到了丰南老家,被分配在当时的丰南 县手工业局,以后又辗转到过柳树黯木业社,丰南县建筑公司、’南 堡盐场。党的十厂届三中金会以后,他又乘着党的政策的东风于 1979年自己干起了建筑,一干就是4年。到1983年,39岁的杨国新经过社会凄风苦雨的洗礼,经过小时候艰辛的家庭磨难,经过百 折不挠的奋斗,成为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男子汉了。
二创业艰难百战多
         1983年,党中央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日益深入人心。杨 国新有着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他意识到,有党的关怀,靠党的政策 真正大干一场的时机到了。他立志:要与他人竞争,要在丰南独树 —帜!
         杨国新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的性格不允许失败,他孩 童时期的磨难不允许他失败,他青年时期的奋斗不允许他失败。于 是,杨国新带着痴痴迷迷的憧憬和历史积淀的沉重,再次投入了更 为剧烈的竞争……
         1983年,杨国新和他相濡以沫的妻子赵小峰开了一个贸易公 司,取名“新峰”。这名字各取杨国新和赵小峰两人名字的最后一个 字组成,寓意夫妻永远并肩奋斗,共创家业;另一层深刻的含义也 包蕴其中,就是在随时启迪着他们为了事业永不停歇、不断攀登新 ,的高峰。这个贸易公司开始时,经销机电、钢材,到了 1987年,丰 ,南境内造纸厂蜂涌而上,造纸厂遍布全市各个角落、造纸成了全市 的支柱产业。杨国新以他睿智的思维,宏阔的视野与多年积累的市 场经验,一下子意识到与造纸厂相配套的设备该运而生了。而当 时全丰南没有一家经营造纸机械的厂家和商家,造纸厂即使买一颗 螺丝钉也得跑到几百里、•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去买。杨国新考察了市 场,大胆决策h将新峰贸易公司办成一个造纸机械专营部!主意 一经确定,杨国新马启动起来。他听说河北省轻工厅要把"经营 造纸机械"的批文给唐山第一造纸厂,而该厂又正在改建,没有地 方经销。杨国新高兴了,他争取丰南市科委的支持,一同唐下省城 石家庄,一连跑了 10多趟,自已花钱坐火车,自己掏賛吃住。本来 这份批文是不该批给丰南这个小地方的,然而•“精诚所至,金石为 开”,经过杨国新的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这一纸批文终于批下来了。 面对这省厅的“绿色通行证”,过了不惑之年的杨国新高兴地蹦了起 来,他把心爱的妻子一下子抱了起来,他兴奋地说到:新峰,新峰 又要跨越新的高峰了!
         杨国新面对新的经营内容,开始了他人生旅途中的又一次奋然 跋涉。烈日中,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丰南县的所有造纸厂。在厂里, 他实地观看造纸机型,看型号、査资料、学本领。他认为,想搞造 纸机械就必须对造纸这个行业的全过程熟悉。对造纸机器的整体结 构乃,至每个部件的性能也要全面了解。于是,他克服了自己文化水. 平低的重重困难,刻苦钻研,虚心求教,终于由一个外行变成了内 行。为了争取好的货源,他亲自到厂家査看,多次检査、比较,方 才买下。为此,他的足迹遍布了祖国各地。为了赢得用户的信任,满 足用户的需要,他将货亲自送到每一用户手中,先用货后付款,看・ 着货完好耐用才将货款取回,而且无论货物大小,他都送货上门,哪 怕一颗螺丝钉,他也亲自送上门。久而久之,丰南所有造纸厂的造 纸机械、设备、零件全部用上了杨国新新峰轻工机械公司的货物。各 造纸厂领导感慨地说:“这回可解决我们的大难题了。要不,我们就 是买个小螺丝钉,也得派专人到外地去买!”可以说,杨国新不但打 开了销货渠道,得到了应有的经济效益,而且弥补了冀东造纸机械 的空白,成为造纸业必不可少的配套工程,实现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杨国新的进货渠道也日益增多。全国如山东、山西'、河 南、广西、江苏、上海、辽宁、吉林等地,约50个城市的近百家造 纸机械的生产厂家都与杨国新建立了供销合同。杨国新极守信誉,从 没拖欠过货款,厂家和他打交道觉得踏实。如今,杨国新再也不用 四处去跑货、销货了。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坐商。进货时打一个电话, 厂家准时籟货送到;销货时接一个电话,所用货物就准时送到造纸 厂。现在,销售不仅仅限于丰南,也不限于唐山地区,而是行销内 蒙、黑龙江、山东、辽宁、江西、新疆、天津、北京等地。杨国新 的新峰轻工机械公司早已享有“冀东第一家”的美誉了。
三无情未必真豪杰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的,杨国新曾经贫穷过,贫穷得连饭都 吃不上。贫穷和孤苦遍得他不得不到北大荒。而现在,杨国新不再 贫穷,他的“新峰”没变,由"新峰贸易公司”发展为“新峰轻工 机械有限公司”。杨国新本人也由一个小老板发展为经理,现在又成 为一个董事长了。他自己拥有固定资产近300万元,拥有建筑面积 总共近2600平方米。他富了,他可以扬眉吐气地说;杨国新没有白 活,杨国新干出了一番事业。人们也在称赞,称赞杨国新富了没忘 乡情。
         的确,无情未必真豪杰。杨国新以一个农民的朴实善良善待着 他周围的社会与人们。他的分配原则是:先国家税收、雇员工资,然 后扩大再生产,而后搞社会福利事业。杨国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 样做的。几年来,他遵纪守法,文明经商,主动纳税,从没错开过 一张发票,从没偷漏过一税。于是,“新峰”成为••纳税先进单位", 成为唐山文明商业的,•百颗星”丰南个体经营百题星之―他从没 有拖欠过雇员的一分钱,而且管所有雇员的吃住。于是,他深得员 工的爱戴,回报给他的是,敬业爱岗。他不断扩大再生产,目前已 经成为丰南个体庖业巨子。他热衷于社会福利事业,.心肯意肯地为 社会分担着负担,为老人和孩子解除着忧愁,排除着痛苦。他瞻养 与他无亲无故的五保户董俊臣也传为佳话。他为老人解决水、暖、电、 煤,无偿侍奉老人。为此,胥各庄镇、丰南市民政局特为他的善举 颁发了奖状和锦旗。此外,他还经常为敬老'院、为中小学捐款,给 五保户盖房不要钱,给孤儿盖房少要钱甚至不要钱。一年下来,他 无偿资助出去的钱不下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而他竟如此 的慷慨而术生一丝悔意,实在令人顿生敬意。而当笔者采访他时,他 谈到妻子赵小峰,竟泪水涟涟,泣不成声。他的妻子已于去年10.月 不幸病逝,杨国新毎每讲到妻子'总忍不住悲从中来,’思念亡妻之情 溢于言表。因为他的艰苦创业,致富不忘家乡等美好的品德,丰南 市政协吸收他为丰南市政协,委员,唐山市工商联选他为唐山市联执 行委员。从此,杨国新更加发奋了「百忙之中,他不忘政协委员的 职责,抽出时间到丰南各地走走,发现问题,拿出提案,经他提出 的议案已经有三次被采纳・・・・・•
经历了磨难的人是会创造生活的人,同时也是会享受生活的人。 走进大楼,一层是营业厅。
         杨国新每天起来的很早。不管睡得多晚,早上5:0 0。准时起床, 迎着那初升的太阳逛早市。面对着太阳,他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他 说今后还要继续干下去,积极开拓市场,再为社会献力量.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