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赞歌——记毛泽东主席视察湖南时多次担任警卫干部的舒梦莲
           生于忧患,参加革命报国心
          1926年3月17日,河北省滦县东望马台村(今丰南区东台村)伴着不 远处军阀混战隆隆的炮声,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世间,他就是舒梦莲。他生 在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舒治华,从小没有读过书,因当时家境困难,在稻地 镇警察所当过三四年警察。无文化的苦闷,让他羡慕文化人。为了能让孩子 们读上书,长大成为有用之材,通过熟人在稻地镇租了二间平房住,就这样, 舒梦莲弟兄4人,在这里读完了小学。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 事件”侵占了华北大片国土,成立了伪政权冀东自治区政府,组建了汉奸军 队治安军和大批特务,经常到农村抢粮、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老百姓受尽灾 难,苦不堪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冀东20 余县发动了抗日大暴动,人民武装发展到10万余人,连克几座县城,打击了 敌人的气焰。但终于敌强我弱,使暴动队伍严重受挫,在危难关头保留下来 的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冀东游击战,利用声东击西的打法,使队伍 不断发展壮大,创建了冀热辽边区根据地,为最后打败敌人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1939年,舒梦莲在河头镇商业中学读书,只读了半年,因家里经济困难 辍学了。为了扭转家里生活困境,减轻父亲的压力,只有几岁的舒梦莲经过 房东张舜臣的介绍在天津市“庆冒和客货栈”学徒。学徒是伺候人的差事, 每天从早忙到晚,非常劳累,夜晚睡在不到三尺的柜台上,因当时舒梦莲年 纪小,睡觉不老实,时常掉在水泥地上,庆幸年轻体壮,没有伤及身体。学徒, 管吃管住,但不发工资。第一年所得,舒梦莲只买了一顶礼帽,第二年所得是 制作了一件棉袍,这就是年终所得的劳动报酬。第三年日本侵略者实行了经 济封锁,主要物资禁运,商业萧条,庆冒和裁减人员,舒梦莲被老板解雇回 家。
          1942年,回家没多长时间,为了谋生,舒梦莲又拖关系在韩城镇“瑞兴恒 杂货铺”找到了一份站柜台的差事,老板叫王宝仁。老板同情革命,曾多次冒 险从大城市购买西药和纱布,消毒用品及盘尼西林,支援八路军抗日o舒梦 莲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但好景不长,1945年8月15 H, “瑞兴恒杂货铺”倒 闭,舒梦莲又一次失业。
1946年初,没有生活来源的舒梦莲又回到原老板王宝仁在韩城镇新开 设的“德盛长杂货店”,那时蒋介石发动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韩城镇地 区经常打仗,很不安定,舒梦莲辞掉了工作,又来到离家近的河头          镇永生福 茶庄工作。上了一年多的班,想起来给资本家卖命苦干了 7年多,没有学到 技术赚到钱,自己已经大了,不如自己干,于是找到老同学张继合一同商量 做起了小生意,在稻地镇摆摊卖纸烟。
3年解放战争,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消灭 了 50万残余敌人,退守在平津大城市。东北解放了,大军进关,12月12 H, 舒梦莲的家乡唐山市解放了,群众欢呼,庆祝胜利。人民开始过上了平安日 子。
          1948年底,国家各行各业机构完善,重新改造自己的家园,舒梦莲用自 己学到的文化,报考了唐山市行政管理干部学院,经过面试答问,被录取,而 且排在前6名之内,这使他没有想到,非常高兴。他知道学业没有白费,要好 好珍惜这份工作,干出个样子来。
          1949年1月5日,激情满怀的舒梦莲,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就接到上 级领导调令,由行政管理干部学院选调到冀东区公安干校培训学习(唐山市 东缸窑)。当时的校长是李一夫,副校长尚寅宾。经过短期理论学习,使他的 政治觉悟有很大提高,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初步建立了革命人生 观,决心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到1949年5月,舒梦莲参加了冀东南下工作 团,随解放大军南下。当年的8月15日湖南和平解放,他分配在湖南省公安 厅总务科工作,厅长是徐启文同志。这是他人生旅程中又一次重大转折,对 他的生活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他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湖南省的解放,一切工作都要梳理,接管建政,对起义警、宪、特的集训, 安排清理工作,反对党团登记自首工作,城市的清匪肃特,稳定社会秩序和 农村剿匪反霸,保卫土改和抗美援朝战争,工作十分繁忙。那时是供给制度, 每月每人只有少许零用钱,生活很艰苦,但大家都以苦为乐,积极愉快地工 作,不讲价钱。当时,工作紧、困难多、任务重,完成各种任务全靠苦干、实干 加班加点,每晚都自觉上晚班,有一种无私奉献、同甘共苦的精神。如有紧急 任务,往往要加夜班,忙个通宵。舒梦莲所在的机关后勤工作事很多,人少事 多,条件差,大家都是抱着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完成机 关后勤保障任务。舒梦莲在1950年初就管理食堂工作,那时是供给制,国家 按标准包干供给伙食费,(大灶每人每月8元、中灶12元、小灶16元)。舒 梦莲努力工作,精打细算,团结炊事人员,调动各自的积极性,使食堂越办越 好。每逢过年、节假日,还有大的改善,群众满意,受到机关好评。1951年初, 因舒梦莲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直机关乙等模范工作者,并在湖南日报上刊登 了他的事迹,使他很受鼓舞。1955年实行薪金制,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舒梦 莲敢于创新,在省直机关团体中,率先改革食堂,由包養制改为选餐制,在节 约粮食方面也做出较好成绩。为此,他又到长沙市机关团体后勤人员大会 上,做了一次介绍经验报告,同时也受到表扬o舒梦莲把荣誉看作是鼓励自 己的加油站,他不骄不躁,工作越干越好,1954年被提为副科长,1956年8 月6日,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9年,调任秘书科科长。
舒梦莲作为湖南省机关招待毛主席的工作人员,于1955—1959年间曾 有3次直接服务在毛主席身边,这是他一星的幸福。
          50年代中期,全省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工农业生产蒸蒸0上, 经济繁荣昌盛,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到处莺歌燕舞,一派大好形势。
新的征程
          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失误,自然灾害、前苏联老大哥反目等天灾人祸 接踵而至,为新中国的发展前程设置了条条羁绊。湖南省也一样,连续三年 自然灾害,农业粮食大减产,生活物资供应困难。为了解决政法机关职工的生活困难,领导面对现实做出决定,在西湖劳改农场筹建公、检、法、机关农 场,自己生产,把生活先搞上去。农场场长的人选自然是搞了多年后勤工作 的舒梦莲。参加农场管理的是从三家机关中抽调的20名干部,并在农场中 成立了党支部,劳改局副局长孟绍珍同志任书记,舒梦莲兼副书记。为建机 关农场,公安厅副厅长王修仁同志专门到了西湖劳改农场,给西湖劳改农场 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划拨了生产基地1000亩水田,平调了所需的耕牛和主 要农具,从劳改和劳教就业人员中选调了 60多名劳动力,具备了生产条件。
          万事俱备,人人擦拳摩掌,迅即开展春耕大生产活动,整田、积肥、早稻 育秧准备,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为了调动就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经 农场党委研究,组成三个生产队,队长由管理干部担任,加强领导教育。农场 在管理上,实行定额管理,专门配备两名田间记录员,工资实行基本工资加 奖励的制度,(每人每月平均24元)贯彻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制度,并收 到很好效果。困难是有的,当时面对最大的困难是不懂农业生产,他们都是 来自五湖四方,在机关干了多年的干部,还要从头学起。但决不向困难低头。于 是,他们向内行人学习,向西湖劳改农场的干部请教,经过艰苦努力奋斗,克服 了种种困难,生产工作有了头绪如961年抓住生产季节,种植早稻500亩,一季 稻500亩,喂养生猪200头,蛋鸭1000只,农场初见成效。农忙季节三家机关 又派来大批人员来支援生产,给农场干部增加了干劲和热情。
快马加鞭未下鞍。有付出就有收获,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舒梦莲和农 场人看到了丰收的硕果。粮食除农场本身耗用外,送到机关的稻谷有35万 余斤,肥猪200余头,鸭蛋一批,还组织就业人员在西湖挖了一批藕,保障机 关工作人员度过了生活上的难关。可以说,舒梦莲以他多年积累的智慧,在 这里得到了展示和发挥。他和农场其他领导一起,较好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和神圣使命,他们的成绩,上级领导给予好评。
有的人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支火炬,为革命利益而燃烧,它能热到千 百度,熔金化铁;若是为个人利益而燃烧,它只是萤火忽闪,一现而失。舒梦莲 以他那崇高的思想境界,光彩的共产党员形象,毫不为己,干一行爱一行,干好 一行,为革命事业、为人民的利益,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展现着他的勃勃风姿和 高风亮节。
          1969年初,大批公、检、法机关人员集中到湖南大学学习,不久号召下农 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舒梦莲参加了。第一批90名科以上干部,下放到怀化县黄金坳公社,分住到各个生产队安家落户。参加生产队劳动,不久县委 组织部工作队抽调大部分下放干部参加各公社“斗、批、改”工作。1970年下 半年,黔阳地区召开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舒梦莲被推选. 为怀化县下放干部代表,出席了会议。会后,组织到各县宣讲响应毛主席的 号召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事迹,受到 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收到很好的效果,消除了 “下放没好人,好人不下放” 的流言蜚语。
          时光匆匆,光阴似箭。1971年初,舒梦莲到沙田水电站建设指挥部,任后 勤处生活、卫生组组长。郴州军分区参谋长宋祥智任指挥长,省三名厅级干 部任副职◎那时,正值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群众生产热情极高。1000多名建 电站专业队伍,8000多名民工日夜奋战,工地上红旗招展,竞赛高潮不断掀 起,经过了三四年的艰苦努力,挖通了十华里长的导流水洞,建起拦河大坝、 厂房。这是舒梦莲第一次参加工业建设,工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和民工在深 山老林,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不讲代价,任劳任怨的精神,使他深受感 动。他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困难都能战胜,什 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1974年4月,省委组织部调舒梦莲到省宁乡灰汤温泉干部疗养院工作. 任行政科科长。疗养院开始是省委组织部管理,后来转交省总工会管理。在 这里他一干又是8年,在此期间,打倒了 “四人帮”全国欢呼庆祝。
          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中国开创了一个新时期,并 启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神州大地展现了新的 希望和前景,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 ~
          1982年,舒梦莲调回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任膳食科科长。又在这里工作 了 6年,1987年7月光荣离体。
          舒梦莲是立于高山之巅摘取彩云的人,是在沧海之中追逐大鲸不畏艰 险不知疲倦的人。在他一生的工作中不知换过多少岗位,但不论干什么,都 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奉献,两袖清风,问心无愧。离休后的舒梦莲享受 国家副处级待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下,经常参观旅游,做一些适合老 年人的健康运动。夕阳无限好,莫道近黄昏。如今,他的四个儿女都成家立 业,两个大学毕业的孙子也参加了工作,为现代化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奉献 着青春年华。他生活无忧无虑,幸福美满。
          几十年在人一生中只是一瞬间,舒梦莲回首往事,感到欣慰。在任何岗 位中,都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一路拼搏、一路豪情、一路赞歌,多 次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现在,81岁的舒梦莲,还天天看报,收看电视新闻,学习党的政策和文 件,关心国家大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受鼓 舞和自豪。他说:“力争多活几年,多看看祖国日新月异的大好面貌。”我们 也祝愿这位老革命家,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