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
            地震前一天,二婶子下地回来,看见门槛外蹲着一只巨 蟾,小碗口大小,静静瞅着她。那样子像是不让她进屋,有话 要说……
           童年,我一直把蟾蜍看成大腹便便的巫婆。作为青蛙难看 的亲戚,它的举止一直显得从容稳重,似乎从不温不火的缓慢 中才能充分体会出生命的味道来。青蛙和蟾蜍比赛数数是一个 老掉牙的故事,“俩五一十”是简洁,更是提升和概括。
           后来慢慢悟出蟾蜍的智慧深得逆向思维之妙——它是以丑 为美的典范。它的丑是一种智慧,一种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更是一种境界。你们不是喜欢光滑柔嫩的皮肤吗?那我就长满 身的疙瘩;你们不是喜欢窈窕淑女的身材吗?那我就生个扁平 如鼓脖子和腰一般粗的模样;你们不是喜欢婉转的歌喉吗?那 我就生一副敲破铁盆的傻憨嗓门;你们不是喜欢美味佳肴吗? 我就让谁看见都想吐……
          蟾蜍瞧不起生灵之间弱肉强食的厮咬打斗,这一切,可能 在那双深谙世事的眼球中是那样低级。它索性磨钝了利爪,褪 去了牙齿,纯粹用心智去战胜了所有的强敌。蟾蜍肚量大,并 不是没有脾气,元好问诗云:“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頤怒 如虎。”想必它是在诗人面前露过一回本来面目的。蟾蜍又是名 副其实的太极高手,动中寓静,出其不意,看似慢慢腾腾,待 真要出手时,那舌尖捕食时宛如一道小小的闪电!它一生要吃 几万只害虫,它的劳动成绩要比整天上蹿下跳的青蛙多好几倍!整天懒洋洋、慢吞吞的样子,眼 皮都懒得撩,真难想象,那么多活计 它是什么时候干的。
我想,假如飞龙代表着天 空和风雨,下边的蟾,则责无旁贷地代表了大地和上面的万物
          古来大智慧者对蟾情有独钟。 “禅”,同“蟾”,一定有着某种亲缘关 系。在任伯年和齐白石的画轴中都见 过咧着大嘴笑天下可笑之人的金蟾大 仙,大仙拥在胸前的大蟾几可盈怀, 澹然的眸光中终于露出一丝喜悦来 ……传说月宫桂树下卧巨蟾,嫦娥喜 欢的定然不是俗物了。蟾赊还代表月 亮,李白在古朗国夜行,月光如蟾, 他微酣后就吟出了“蟾蜍蚀圆影,大明 夜已残”的诗句来。在有些时候,“蟾”
          也通“蝉”,关汉卿《谢天香》和《西游记》中说的金蝉脱壳,原 指树上之蝉。不曾想,蟾亦可褪皮,那是一层极薄的透明講 膜,可入药。褪下来的蟾衣蟾多自食之,以壮其体。还有一位太极宗师杨露蝉,精通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之术,想必与 蟾的性格有些接近了。
          一位写诗的朋友在北京潘家园觅得一件玉雕,名曰三足金 蟾,那老黄玉的肤色与真蟾几无二致,握在手心沁凉温润,蠢 蠢欲动。
蟾的耳后还有一对半个胶囊状的小鼓包,那里面是白浆的 蟾酥,能解毒消肿,主治疔疮,咽喉肿痛等症,小时候见过集 市上的老者摆弄过用些,具体的程序已记不清了。
          唐山大地震前几天,南坑的蟾蜍叫得特别凄惨,像是不想 让人睡觉。还是人太傻,听不懂它们的话。后来过了 20多年 我恍然大悟:蟾是能感知天灾的灵物,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伏 在张衡的地动仪下面了。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