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木
          记得20多年前到铁路上班的时候,实做考试的内容就是 扛着一根枕木在路基上走一段,转个圈儿再回来。扛过它的人 都知道那一挺一颠的感觉,就觉得枕木是个生命体,不只是呆 板的木头。
也只有原本笔直的钢轨,记录了霎间大地扭动的心电图
谁也无法数清世界上有多少根枕木。但我知道当1825年 世界上第一台机车驶出英国达林敦的时候,工业文明史就开始 在枕木之上踏上了全新的轨道。无疑,蒸汽机车是产业革命最 风光的主角,而正是 它脚下这易被忽略的 枕木,为这种钢铁巨 兽搭起了环绕全球的 壮阔舞台。粗看简单 至极,但发明枕木的 工匠的确是个了不起 的天才。从力学角度 上讲,枕木与钢轨的 配合可以称其为真正 的典范:钢轨把车轮 巨大的压力传递给枕木,刚中有柔的枕木以极其恰当的分寸将这力量消解传递。在 微妙地化解车轮刚性撞击的同时,又以自身的弹性为前进的车 轮起到助推作用——这是肉眼看不见的优良品质。是的,就是 这看似呆板僵直的枕木,将来自钢轨的万钧之力承纳、消减之 后再温柔地传递给颗颗石子,再通过它们把力量均匀地输送到 大地上去。在铁路上劳动,看见来车的时候枕木柔软地凹下 去,又弹起来,但是当我们扒开石子,发现枕木之下并没有缝 隙!更令人惊异的是枕木身下那些肤色新鲜的石子被磨去了坚 硬的梭角,甚至枕木上那些承接钢轨的垫板都被磨薄磨亮,但 枕木似乎完好无损,黝黑、风尘仆仆的身上只有些浅浅的 凹痕。
          人们赞美枕木,歌颂它的奉献精神。但我觉得更应该体察 枕木的孤独枕木的苦,谁能够设身处地,走进一根枕木的内 心?其实木头们大多数也不见得愿意一辈子当一根枕木。像 人,谁也不愿意当一辈子纤夫一样。纤夫还有喘口气歇歇脚的 时候哩,可枕木呢?杠起钢轨就是一辈子,而这一辈子它要扛 过多大的分量呵!再往深说一步,光是受累干活儿也没啥,上 岗之前还要斧砍锯伐,下刀山、下油锅。
          好了,它们成了不苟言笑的黑衣绅士,在梦境中,枕木一 直是戏剧中板起面孔的男人背影。他们匆匆奔走,从来没有回 头,但那略显沧桑的皂色燕尾服里面,是随着长途奔跑轻盈起 来的鲜活肉身。无数次,我劈开枕木的时候都会产生同一种惊 讶:那满目沧桑的外衣里面竟还裹藏着一个如此纯洁的世界, 有水、有云、有风,再仔细一点还能分辨出湖泊与河流的差 异,蛟龙与霓霞的界限……还有的时候,一根枯朽的枕木在 “喀嚓”一声大吼之后,尚能淌出一行粘稠的眼泪……
普通的钢轨下是中国最早的路基和煤矿, 老站棚还在,七十多岁了。
            让思维顺着异 想天开的枝蔓延展, 假若把目光扭转90 度,那么枕木就是 直立前进的浩然长 队,而且这是大地 上最雄壮的队伍, 没有一个奔种的队 伍。再假若把飞转 的车轮看成静止, 那么这飞奔的长队 又是何等壮观。一定有另外的目光看见,广大的文明正在直铺 天边的竹筒上前进——每位旅客怀揣的梦想,每件物体眼里的 远方。
          枕木上那啤酒瓶盖大小的铭牌叫年号钉。年号钉用1.2毫 米冷轧钢板制作,成形后热浸镀锌,以防腐蚀。
         枕木的木种主要有红松、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云 杉、冷杉、铁杉、榆木、桦木、枫香、柞木等。看似粗普的枕 木有着严格的等级和技术标准,甚至连防腐油在每种木材的枕 木上浸入的深度都有明确规定。当然,枕木的保养、修整中更 有一套完整的规程,原铁路唐山工务段古冶第二养路领工区院 内前些年就有一个枕木养护基地,主要工作内容是枕木头捆 扎,伤损枕木拼接,修补,整个儿一座枕木医院,估计当年会 摆弄枕木的老工人还有不少健在的呢。
         枕木退了休,并不是只能当劈柴,不仅可以在盖房时当柱 做標,打门框窗框(在农村允许土葬时,旧枕木因良好的防腐性能成为老人寿材的首选材料),更有甚者,有时临危受命的 旧枕木还能干成扛起天的大事。在抗美援朝时期,铁路唐山工 务段有一位“杨连弟工兵连”的连长专门负责冒着美军的炮火 抢修被炸坏的桥梁,他说那时哪有什么先进设备呵,主要是用 旧枕木搭建临时桥墩,有时梁炸得不能用了就直接用枕木搭起 一座木桥O
         说起这种木垛的搭法,里头学门忒大,说简单一些,它就 像长条石可以垒出若干种墙体一样。后来我在学校里也粗略学 习过枕木垛的搭法,简单的也不下十几种,稍大一点的枕木垛 有7、80层,要用近两千根枕木!枕木像石头一样一层层垒上 去,由下往上递减,极其讲究,看俯视图,像七星八卦乾坤 阵。1976年唐山大地震,公路、铁路的桥梁大部分被震毁, 东北大批救灾人员和物资被滦河所阻。这时候,又是不起眼的 旧枕木立了大功:一名退休的老工人凭记忆搭建的几个枕木垛 架通了詹天佑参加修建的那座老铁路桥,抢险大军和救灾物资 得以迅速抵达灾区……
         相关链接:
         我国从1953年开始进行以混凝土轨枕代替木枕的研究工 作,1957年开始有计划地制造和铺设混凝土轨枕。现在,在 大部分干线铁路上,混凝土轨枕已经取代了木枕的主体地位, 为克服自身的弹性不足,采用了预应力技术和轨下垫胶垫等方 法。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大量木材,而且混凝土轨枕的稳定 性和防腐性等指标都优于木枕。枕木这个工业家园中的意象正 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