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骑士
           我们不能简单地漠视不幸,以为只要否认它的存在,就可 以安慰自己,因为它的确是存在的。由于我们无法摆脱它,我 们所能做的只是选择一种跟它相处的策略。
——米沃什
           一坐到轮椅上,董福丽马上就具有了骑士风度。胯下的灵 巧之物像听话的卡通小兽、神奇的小小战车,在意念驱动之 下,在小小的网球场上左冲右突,成就了她的辉煌。
           董福丽从心里感谢轮椅,感谢这个不吃不喝的笃实坐骑, 驮载着自己十几年来一路征战,把那么多鲜花、掌声和奖牌、 奖金尽收囊中。这里提及的轮椅其实是一个概括性的意象,并 不是指某一辆轮椅。寒来暑往,陪伴她在球场上苦练、拼杀的 轮椅已不下10辆。
           具象地看,虽然是手中左劈右砍,上扣下挑的网球拍吸引 了观众最多的眼球,使她成为十几年来雄踞中国女子轮椅网球 无可争议的霸主。但她最清楚,轮椅是辅佐她成功的第一 功臣。
           除了赛场和训练场,生活中的轮椅跟她没有多大的关系。 她家里的轮椅只是她的训练工具或者说玩具。
           按照进一步的逻辑推理,既然感谢轮椅,就要感谢伤残, 因为只有伤残者,才有充足的理由驱使轮椅。
           的确,董福丽是我真正见到的笑对伤残的人。真正的笑对。对于大地震中失 去的那条右腿,在她 脸上看不到一丝痛 苦。相反,她却总是 说要不是这样儿了, 还真没有今天的一切 ……于是出现了一种 常人难以理解的悖 论:灾难夺去了她的 一条腿,严重破坏和 限制了身体的运动本 能。由此,她反而成为了一名运动员、世界冠军。轮椅本是帮 助伤痛者行动的工具,却在她的魔力骑驱之下使之下成为通灵 之物,帮助她比常人更自如更灵活地打起了需要大运动量的灵 活奔跑为前提的网球。而且从市里打到省里,从省里打到全 国,从中国打到亚洲,从亚洲冲向世界……
直到现在唐山依然是这个星球上轮椅最多的城市
           是轮椅,是轮椅网球,那种潇洒,那种从容,那种自信, 让她人生舞台上的独足之舞,那么美,美得淋漓尽致……
           大地震中,一根罪恶的钢筋穿过了她小小的右踝骨,骨髓 感染的7岁小姑娘右腿被两次截肢。跳皮筋、踢健子的美丽修 长的腿,只剩下了十几厘米短短的腿根。她和妈妈说,她可以 借助拐杖走路、学骑自行车,她讨厌轮椅,永远也不要轮椅。 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之后,是轮椅成就了她。
           1999年1月,第七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在泰 国举行,董福丽成了火暴曼谷的大名人。不仅仅是因为她获得 了女子单打第三的好成绩,更主要的是运动会的招贴画正是她 一张挥拍击球的照片。飞翔的黄色网球,雪白的运动衣上醒目 的宋体字——中国。她甩动长发倾身挥拍,身下隐约可见那辆 深红色的轮椅……和谐的画面洋溢着体育运动特有的朝气和活力。
           这是令常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边要用双手驱动轮椅,一 边要腾出手来挥拍,击打飞行速度极快的网球。这不仅要具有 手臂的力量与技巧、准确的预见能力、判断力,更需要移动轮 椅的速度以及准确定位。为了把轮椅“驯服”,她在家里,在 运动场上,甚至在训练后休息的宾馆里,加速、急停、转向, 几乎练到了“神经”的程度。后来,轮椅真是让她玩到了家, 远远的门口,宽不过轮椅两寸,斜斜冲过去,轻轻一拐,车轮 擦着门框进屋,竟然碰不出一点声响!她还应一家电视台之 约,参加过残疾人演出,能把轮椅两个前轮悬起来,跟着音乐 的节拍跳起“舞”起来。
           “多受点苦,能早点找到快乐的秘诀……”她说学骑自行 车的时候,只能扶着墙上车,下车的时候要到处找墙,跟头跌 得没数。蹬三轮车卖水果,有次上坡一条腿使不上劲,车一 歪,一筐苹果掉下来,漂在桥下的水里。戴假腿蹲不下,只能 弯着腰,她就在雨中唱着歌一只一只拣。后来很多人都停下来 帮她拣起了苹果。
           命运逐渐出现了转机。1991年,她被政府照顾安排到市 园林处所属的大钊公园上班,开始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1993 年,很偶然的机会,她听说省里选拔运动员的消息,就从残联 开了封信,打点行装前去应试。到那里时,选拔工作已经结 束。“不管行不行,让我试试好吗”?她说一坐上轮椅,立即 就找到了一种勇士上马的感觉……她以良好的悟性和运动潜能 被相中,留在了省队。此后便在1993年举行的全国轮椅网球 比赛中夺冠。自此雄踞女子轮椅网坛至今。多次获得国家和国 际比赛的冠军,成为中国女子轮椅网球当之无愧的“大姐大”。 1995年,她还考取了天津体育学院网球系,带着4岁的女儿 深造了两年。后来她还办起了康乐网球培训中心,发展会员、 教孩子们打球,并免费让残疾人学习、锻炼……
轮椅骑士目前中国女子轮椅网球第一“剑客”
 
          我常到她那里打 球和看她打球、教孩 子们打球。她热心、 好脾气,又有理论水 平,打球学球的朋友 自然很多。
          印象最深的是两 个镜头:一是教孩子 们打球。双休日,绿 树掩映的球场上。被 花花绿绿的孩子唧唧 喳喳围着,她给孩子们讲、做示范,乐得手舞足蹈的孩子们簇 拥着他们的教练阿姨。拍出照片都能获奖。一是她晚上训练的 场景,更让人过目不忘。月亮和亮如白昼的灯光下,一场美妙 的轮椅独舞。两侧向内倾斜的车轮辐条间嵌着几十个黄色的网 球,随着飞转的车轮让人目不遐接。那进退自如、抑扬顿挫的 轮椅如有神助,看得人眼花缭乱,心醉神驰。她爱穿一件浅紫 色的背心,一顶雪白的网球帽后边,一束长发随着摆动击球的 身影一甩一甩,又爽又帅。白鹤亮翅,海底捞月,撩得铁网外 的每一双眼睛和连着的心,都一动一动的。
          在连贯优美的击球运动中,伴着她嗨嗨的呐喊,一种巾帼 不让须眉的阳刚之美。此时,面对令人惊叹的身手,我最惊异 的还是她那身下的轮椅:好像提早知道球要往哪里落似的,好 像是轮椅懂得了主人的心理而自己跑过去似的。
          2005年9月,董福丽夺得了日本大阪轮椅网球比赛女子 单、双打金牌之后,取得了珍贵的国际网球积分和排名,从而 使中国轮椅网球选手真正迈进国际比赛舞台成为现实。目前, 她已经投入专业的训练,在2008年的奥运会赛场上,几十亿 双眼睛会看到轮椅骑士为国征战的勃发英姿。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