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县文化志》编写组织与成员
前言
凡例
丰南县概况
第一章 文化行政机构的沿革与设置
第一节 文化行政机构的沿革
第二节 清末及民国时期文化教育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丰南县解放后文化教育机构的设置
1_3_1丰南县文化行政机构所属系统示意图
1_3_2丰南县文化建设事业对比示意图
第二章 群众文化活动及文化设施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2_2_1 文化馆
2_2_2 各乡(镇)文化站
2_2_3 农村文化室(俱乐部、青年民兵之家)
2_2_4 剧场
第三节 群众业余文艺创作
2_3_1 文学创作
2_3_2 音乐与舞蹈
2_3_3 美术与摄影
第四节 群众文化展览活动
第五节 文艺演出团体
2_5_1 丰南县文艺宣传队
2_5_2 唐坊农民业余百花歌舞团
附:国庆献礼汇报演出文艺晚会节目单(1959年9月)
2_5_3 侉子庄乡腾飞文工团
第六节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先进事迹
第三章 图书馆事业
第一节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书情况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图书馆事业
3_2_1 县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
3_2_2 图书馆历年工作人员概览
3_2_3 图书馆机构与藏书
3_2_4 读者与借阅
3_2_5 图书与辅导
第三节 城乡图书事业的建设
第四章 戏剧曲艺事业
第一节 丰南境内种、曲种简介
4_ 1_1 评剧
4_1_2 皮影戏
4_1_3 乐亭大鼓
4_1_4 评书
第二节 戏剧、曲艺活动概况
第三节 专业剧团
4_3_1 丰南评剧团
4_3_2 丰南皮影社
4_3_3 丰南县曲艺队
第四节 业余剧团
4_4_1 西河乡业余评剧团
4_4_2 王兰庄业余评剧团
4_4_3 原工业局业余剧团
附:王兰庄高跷会
第五章 电影事业
第二节 丰南县电影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县电影公司的建立
第四节 乡(镇)电影院)
5_4_1 稻地电影院的建立
5_4_2 王兰庄电影院
5_4_3 丰南县乡镇电影院一览表
第五节 村及个体户电影队
第六章 图书发行事业
第二节 县新华书店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新华书店机构及工作人员演变情况
6_3_1 机构组成
6_3_2 新华书店历年工作人员演变表
第四节 历年图书发行额
第五节 乡村图书发行情况
第七章 文物古迹
第二节 寺庙
7_2_1 望海寺
7_2_2 洪阳寺
7_2_3 全县寺庙概览表
附 干瘪和尚碑记
第三节 名胜古迹
7_3_1 越支盐场
7_3_2 千年银杏树
7_3_3 廒儿井
7_3_4 刘堡遗址
第四节 其他古迹
7_4_1 龙爪槐
7_4_2 宛在园
7_4_3 中梁桥
7_4_4 乐善桥
附①王兰庄一村烈士碑
②丰南烈士陵园
③东滩沟清代郑氏墓群
第八章 民间习俗
第一节 各类节日
8_1_1 春节
8_1_2 闹元宵
8_1_3 龙头节
8_1_4 清明节
8_1_5 端午节
8_1_6 七七乞巧
8_1_7 麻姑节
8_1_8 中秋节
8_1_9 寒食节
8_1_10 腊八粥
8_1_11冬 至
8_1_12除夕守岁
第二节 婚俗
第三节 丧仪
第四节 其他习俗
8_4_1 过庙
8_4_2 赶集
8_4_3 回娘家
8_4_4 产俗
第九章 艺文选录
第一节 诗词
第二节 小说
第三节 故事与民间传说
第四节 散文、评论
第五节 戏剧、曲艺
第六节 歌曲(民歌、渔民号子、土尺谱)
第七节 书法、美术、摄影、篆刻
第十章 谚语方言
第一节 谚语
第二节 方言
第十一章 知名人士
第十二章 大事记
后记